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316 2019-06-2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6]
重庆市渝东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渝东六校联盟高2020级(高二)下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忠州中学 审题学校:涪陵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条形
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
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陶器烧造上,人们都认为,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散布在亚洲、北非等地
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瓷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唐代后期。国内外文献资料进
一步证实,中国瓷器输出,在宋元两代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下得到快速发展,至明清时
期登上巅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瓷器烧造技艺于17世纪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在工业革
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瓷器的海外市场开
始走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鳌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
就中国瓷器输出线路与范围而言,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在明代初
期之前,中国瓷器以输往亚洲、北非等地为主,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虽然七次下西
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当然,中国瓷器输往朝鲜和日本的时间更早、品类更全、数
量更多。
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这与欧洲航海家成功开辟新航路有关。新
航路的开辟,大大扩展和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瓷器输往欧洲、美洲呈现
日益旺盛之势。
就品类而论,瓷器输出基本实现“全品类输出”,甚至在生产与市场之间基本同步。
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
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
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
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中国之所以成为瓷器发明国,与其深厚的“尚玉文化”关系密切。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认为“玉”乃“石之关者”,且包含有“五德”。瓷器即追求“似玉”之关。因此,
某种意义上讲,瓷器输出就是一种中国式审美文化的输出。中国精美瓷器,不仅被中国皇
宫所器重,也得到欧洲王室珍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拥有青花执壶,西班牙国王
查理五世收藏有数千件中国精美瓷器,法国国王甚至在葡萄牙等地设代理人专门收集中国
瓷器,王室收藏使在家中陈设中国瓷器成为欧洲风靡的时尚。英国作家迪福甚至有“如果
没有中国的花瓶就没有第一流的住宅”的判断等。显然,有关瓷的审美已然成为一种世界
性审美。
历史证明,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是维持其旺盛生
命力的重要方式。伴随中国瓷器大量输出的,还有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从元
代后期开始,海外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品类、器形、纹饰等形成重大而直接的影响。青花瓷
正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瓷器新品类。到明清时期,受欧洲市场巨大反作用力的影
浏览完整试题
响,中国瓷器的欧洲审美特点凸显,珐琅彩、粉彩、洋彩等都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显然,域外文化已如血液般融入到中国瓷文化中,改变了中国瓷器审美取向,推动了中国
彩瓷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这也是瓷器输出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对瓷文化、对
瓷器输出史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学术研究,可谓恰逢其时。
(摘编自《瓷器:中国审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发明了瓷器烧造,并且输送出国也很早,从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瓷片及国内外
文献资料可知,从唐代后期已经开始输送了。
B.欧洲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使中国瓷器突破了原来的范围,直接输往了欧美等地。
C.中国瓷器输出路线遵循从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原则,于是,先输往朝鲜、日本等东
亚地区,然后输往非洲、欧洲等地区。
D.明清时期,欧洲审美特点在中国瓷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说明海外文化已经融入
到了中国瓷文化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到瓷器烧造的发明权属问题,然后重点围绕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的各种
情况展开论述。
B.文章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与中外贵族对瓷器喜爱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中国成为瓷
器发明国的原因。
C.文章论证海外审美文化对中国审美走向的影响,这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
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D.文章在论述中国瓷器与海外审美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方面,具有辩证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瓷器烧造技艺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可以说明中国的经济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
B.新开辟的新航路,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它对中国瓷器输出贡献巨大。
C.从品类、造型、纹饰等方面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看出中国瓷器曾深受域外文化影响。
D.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想要其影响力持久不衰,广泛而深入的域外交流必
不可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萧红带我回到身后的村庄
孙惠芬
①遇到萧红,是1986年。这一年3月,我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小窗
絮语》,小说写一个青年在城里读了两年书之后再回到乡下家里的烦恼心绪,她闻不惯乡
村恋人身上浓烈的化肥气味,听不惯奶奶、父母、哥嫂随地吐痰的声音,更不接受原来有
着远大理想的闺中密友已结婚生子、被活生生拉进泥土的现实……想不到,小说发表之后,
一个读者专程驱车从大连开发区来庄河见我,还带来一位热爱小说的朋友,那位朋友送给
我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
②与慕名而来的朋友究竟说了什么,全然记不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把他们送走后,
封皮上“呼兰河传”四个字向我闪烁着急盼盼的眼神。在那个遮蔽了窗帘的昏暗的宿舍小
屋,我彻夜无眠,像吸附在一块磁石上的铁屑,随着磁石的移动微微颤抖:一到冬天就裂
了口子的大地,一到春天就陷进泥浆的马车,只有秋天才热闹起来的山野,还有漏雨的粉
房,荒凉的草房人家,还有祖父、祖母,还有在大街上自由窜动的蜻蜒、蚂蚱、小燕子,
分布在小城街头的金银首饰店、布庄、茶庄、彩纸铺……我不知道是被游走在文字里自由
自在的灵魂打动,还是被镶嵌在荒蛮大地上的孤独寂寞感染,我一经走进去,便再也不能
自拔。第二天早上,当我睁着一双熬红了的双眼爬起来上班,我的眼前,已经站立起另一
个村庄。她坐落在盆地中央,前后街两排草房,她前边有两条细长的河谷,河谷两岸长着
丰沛的野草,她就是生我养我的辽南乡村山咀子。
③1986年,通过萧红,我看到了自己的村庄。我的村庄一直都在,它叫庄河,庄河,
庄庄有河,所有的河谷都通着大海。我故乡的河谷,两岸长满了野草,顺着长满野草的河
谷向东南方向走,不出一小时就能走到海边小镇,那小镇叫青堆子。在乡下待得寂寞厌倦
时,被父母管束得喘不过气时,我就顺河谷小道逃往青堆子小镇,叛逆的情绪往往随着河
谷岸边的野草一起摇曳。我初始写作,抒写的就是这种急于逃离的叛逆情绪。虽然在这种
情绪中,也触及到村庄的人和事,也描绘过大街、土地、山野、草丛,可我的情感是厌恶
的,憎恨的,我对村庄人事景致的书写是下意识的。朋友喜欢《小窗絮语》,或许是他看
到了那里边下意识的部分:朋友的朋友送来《呼兰河传》,或许是觉得我下意识书写的村
庄和萧红笔下的村庄有点像,可他们不知道,他们唤醒了我对属于自己的那个河谷村庄的
感情——那天早上,当我满眼都是我故乡的村庄河谷,河谷两岸丰沛的野草,一股挚热的
溪流涌进眼角,我一瞬间热泪盈眶。
④伤害也同样来自于1986年。这一年5月,我从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摇身一
变,成了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成了天天在文化馆上班的文化人,可是野草一样在山野
里长大的我,对按时上下班,对程序和秩序有着天然的抵触:尤其受过教育的小城文化人
的假模假式,为一件小事反复争议不断重复的无聊会议……我备感压抑,甚至得了严重的
失眠症。就在这个我失眠最厉害的时期,《呼兰河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河谷村庄一一无
异于让一株在乡野上摇摇晃晃生长了20多年的野草,回到了那片自由的土地。
⑤我不知道,当年驱车而至的来访者,是不是心灵的自由在喧嚣的开发区备受压抑,
才在我无意识写到的村庄里找到寄托?也不知道,那位送我<呼兰河传》的朋友,是不是
从我的作品里了解了我的压抑,才有意让萧红带我回到身后的村庄?或者,是他们觉得作
为一个写作者,必须知道我是谁,我的故乡在哪里,才能在文字里建立起一个自由的艺术
王国?我只知道,在我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有陌生人专程为我送来萧红的书,是老天的
眷顾,是上帝的垂青,是命运的奇迹。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记叙了作者对自己故乡情感的变化,由一开始的厌恶、憎恨到后来转而进行
展开余下试题
赞美。
B.《呼兰河传》所描写的村庄蛮荒又充满生机,其间有自由自在的灵魂在走动,作者读
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被深深感染。
C.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所描写的村庄,和作者故乡的村庄很相似,作者在《小窗絮
语》中所描写的村庄正是这样的。
D.文章最后用排比句强烈地突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呼兰河传》对自己的影响,同
时也照应了开篇,首尾圆合。
5.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语句。(6分)
6.作者为什么要说“1986年,通过萧红,我看到了自己的村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 8年伊始,校园欺凌的恶性事件又接连刷爆朋友圈。1月3日江西某校一女
生被七名女生踩头,踹背,打耳。1月15日人民日报官微又报道某地一女中学生被
同学连续掌脸事件。据统计,近年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又呈现出上升之势。截至201 8
年3月31日,日本各地私立和公立学校的霸凌事件数量高达41 4378件。这个
数字较去年大幅上升,新增91 000多个案例。
“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容
易留下阴影且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逆变化,由受欺凌者转化为欺凌者
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而言,也往往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
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
来言,危害也显而易见,形成欺凌者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
追究。校园欺凌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摘编自网络新闻及《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对策》)
材料二:
各年级段认为暴力行为的分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NSRC)设计与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材料三:
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
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
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
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
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
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
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
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
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比如电影电视剧中
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
成一种“心理免疫“。
(摘编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ID: rmrbzhw)
材料四:
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从政府层面采取立法干预。澳大利亚建
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美国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
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中国学校普遍对校园欺凌行为不愿承认也不愿重视,
但也有些民间机构如广州“青年地带”等也开始自发地进行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他们与
政府合作,给学校派驻社工,还准备开发一个“校园零欺凌”的APP,以实现学生、家长
和学校的互动,普及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的信息。
(摘编自《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关于青少年成长需要共同面对
的难题。
B.“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对
于旁观者甚至对于欺凌者本身来言,危害也显而易见。
C.从材料二看出,各年级段的学生对于校园欺凌行为认可度最低的都是“同学间发生
言语争吵”,认可度最高的都是“使用文具、棍棒、刀子等攻击同学”。
D.产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涉及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及教育环境,但“做事不讲程
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是重要影响因
素之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侮辱性绰号属“取笑、作弄、侮辱”类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受
害者在遭受语言欺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或随之出现逃避、辍学甚至精神性问
题。
B.材料三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家长的摆平处事风格和暴力
教育行为,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因此只要解决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校园欺凌现
象就会得到彻底解决。
C.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的一种主要方式,像在网络上发帖攻击或
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上辱骂同学,将同学被欺负的视频上传到网络等间接欺凌
的伤害远大于直接的身体欺凌。
D.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采取立法、政府干预等方式解决校园欺凌现象不同,
目前我国的“反校园欺凌”主要还是依靠民间机构,如广州市“青年地带”,这反
映了我国政府在此方面的不作为。
9.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就如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谈谈你的建议。(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
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
过,而禁游宦之民。因泰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
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
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合其师荀卿之学,而为
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
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
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
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
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
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
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
亦有时而信也邪!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
展开余下试题
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
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
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悻、
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
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选自《李斯论》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B.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C.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D.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廷之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论”有两体,一种为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
记》后的“太史公日……”。第二种为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
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B.《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的诗歌,后删定为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C.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世人尊称为“卿”。曾游学于
齐,三次出任祭酒,后赴楚国为兰陵令,著书终老于楚。荀子是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三代:文中的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
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斯为了获得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恩宠,他完全舍弃了自己老师荀子的学说,焚烧
《诗》《书》,坑杀有学问的人,实施了商鞅的学说。
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
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本文指出秦行暴政完全是君王自身的原因,秦朝满足于刻薄寡恩并施行严峻的刑
法,这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D.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
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2)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白 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释①本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时在夔州。白帝:即白帝城。这里的白帝城,
是实指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乌云大雨昏天暗地景象,实际暗喻战乱不已。
B.颈联境界陡变,雷声远去,雨也渐停,出现了一片雨后悠闲清静之景。
C.尾联形象描写了人民被统治者恣意聚敛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生活。
D.诗人描写上富于变化,大开大阖,境界开阔,情景交融,自然而深沉。
1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疑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描写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 ”。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除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是在西方文学中,还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兴起
与发展,总是同民族的历史____。在西方,( ):在中国,长篇小说也是最早滥觞
于演述民族历史的说书。所以,如果说诗歌往往被冠以艺术之王的美誉,那么长篇小说则
通常被称为民族的史诗。从艺术的功利目的来看,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也是读者对长篇
小说的一种阅读期待。人们都希望在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中,不仅读到一个曲折离奇的故
事,看到几个____的人物,读到一段 的历史,而且看到一幅细腻开阔、 的民族生活风俗图画。这是传统的审美观念对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最高要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从作家的角度对这一要求作了很形象的表达:做社会的秘书。当然,做好社会的秘书,不仅要记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段历史的风俗人情,最主要的而且是要掌握住民族在某段历史、某个时代中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演变的历史。所以,勃兰兑斯说,一部文学史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民族史诗演变而来的是长篇小说
B.民族史诗经过演变,成为长篇小说
C.长篇小说经历了演变,成为民族史诗
D.长篇小说是从民族史诗演变而来
18.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患难与共 绘声绘色 风雨如晦 语重心长
B.息息相关 栩栩如生 风云际会 意味深长
C.患难与共 栩栩如生 风雨如晦 语重心长
D.息息相关 绘声绘色 风云际会 意味深长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最主要的而且是要把握住民族在某段历史、某个时代中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演变历史
B.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掌握住民族在某段历史、某个时代中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演变历史
C.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掌控住民族在某个时代、某段历史中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演变历史
D.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住民族在某个时代、某段历史中的精神心理活动与演变历史
上一篇: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重庆市渝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