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7  2019-06-2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选自201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松、竹、梅被中国人喜爱,与其独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密切相关。
B. 松、竹、梅作为人格精神的象征物,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C. 松、竹、梅被人格化的传统,显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
D. 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文章围绕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的关系,从古及今,论述了松竹梅古今不同的文化风骨内涵。
B.文章在论及松竹梅人格化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时,采用了演绎论证的逻辑论证方法。
C. 文章引用苏诗和林逋的典故,旨在论证古人既欣赏松竹梅的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的品格。
D.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证明了松竹梅被赋予了现代新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以松竹为友,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思想的影响。
B. 古人概括提炼的松竹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C. 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是由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D. 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在当今社会得不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它们给予新的阐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追着他们的背影。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
  我快速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这不,白天我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忙完,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女人接着说:“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我躺在外间屋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里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很羞愧,因为 “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B. 文中人物虽然简单,但是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的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 “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看到是母子二人;在午夜,这样的母子让“我”“恐惧”;最后确认,他们只是普通的母子。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D. 在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我”遇到了母子二人,他们虽然贫穷,但具有的精神品质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5.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6分)
6. 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月1日零时许,黄山市一位市民在中心城区新安江观光索桥附近违规燃放烟花,被当场查获并处罚款100元。这是该市今年实施《黄山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后开出的首张罚单。
《黄山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严格划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明确国家机关驻地,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医疗机构、幼儿园、学校、敬老院,山林、风景名胜区、公园,商场、集贸市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殡仪馆、公墓等公共祭扫场所非指定地点均为禁放区域,并禁止在禁放地点和区域销售烟花爆竹。
据了解,黄山市市区及所有县城范围均为禁放区域,其中屯溪中心城区除禁放区域外均为限放区域,限放区域内在每日22时至次日6时,春节期间(农历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初七和正月十五当日)除外,中考、高考期间(考试前一日19时至考试结束当日18时)等时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并不得在限制燃放地点设置烟花爆竹长期零售网点。违反禁限燃放规定的,由公安、安监、城管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给予处罚。
(节选自《安徽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 的朝令夕改, 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每日新报》)
材料三: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己。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行,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法制晚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报道了黄山市开出了实施禁限燃放
规定后的首张罚单,二是介绍了黄山市烟花爆竹禁限燃放区域和时间。
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的出台并不单是政府内部的工作,政府的规
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行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污染环境,尤其影响空气质量,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D.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
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材料一说明黄山市市民春节期间(农历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初七和正月十五当日)在限放区域内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爆竹,不受限制。
B. 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和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C. 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除了指出安全隐患以外,也从民众过年方式的选择的角度进行相关分析。
D. 材料四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
9.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B.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展开余下试题C.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D.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康疏语复论阶/阶亦引疾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动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 “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 “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 “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任。
B. 王廷去南京刑部上任了一段时间,又被改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佥都御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C. 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机会来掩饰自己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D. 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
(2)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 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自己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 颈联虚写,想象朋友此行之前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情意深长,写出了诗人关怀朋友漫长途程,又以体察入微的态度理解友人心情。
D.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5. 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 , ”。
(2)《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引用史官名言告诫弟子为人臣要尽职尽责的句子是:“ , ”。
(3)卫风《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三、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 ,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已经到了。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 ,(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局势如何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岁月不居 风雨兼程 风起云涌 变幻莫测
B. 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风吹浪打 变幻莫测
C. 岁月不居 风雨兼程 风吹浪打 风云变幻
D. 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风起云涌 风云变幻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B.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C.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D.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B. 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
C. 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
D. 我们就要紧紧依靠人民
20.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1.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春晚亮点:紧扣民生热点,传递家国情怀。
1、在2019春晚中向观众拜年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们,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是这个时代最可敬的人。
2、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任务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側风挡玻璃破损脱落。为了保护机上所有人的生命,机长刘传建及机组人员在危机之中沉着应对,成功处置航班险情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迫降,确保机上119名乘客安全。
3、小品《演戏给你看》讲述了村主任为应付领导检查请村民演戏糊弄,却在暗访人员面前原形毕露的故事。这不仅体现了专项检査以问题为导向,形式更为灵活,里问题多、哪个部门问题多,就往哪投入更多力量,以便发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晋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