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48  2019-06-2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8]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淄博一中高2017级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王伟 审核人:陈汝峰 2019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四个大题。选择题,共39分;非选择题,共111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学科分类而言,医学与文学无疑是不同的学科。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学科都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其共同本质。医学治疗人体痛苦,文学帮助人类探索心灵归宿。在分析中国医学与文学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两种学科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天然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谣还是市并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医学内容的描写,其中对阴阳、五行脏腑、疾病、医疗、药物等均进行了相关记述。后世的许多医学著作也都依托文学进行传播,呈现出浓都的文学色彩。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就很典型,其中有着大量关于脉学的绝句,比如“浮脉准从肉上行,如循榆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这四句诗就将浮脉的位置脉象、临床价值等描述得非常清楚。事实上,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恬然和深邃。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与医学相关的著作很多,包括《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汇集了大量医药寓言故事。《三国演义》《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名著中的医学思想更是丰富。《红楼梦》中涉及的疾病有114种,方剂45个,对药物的描述超过120类,其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最为人津津乐道。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中医看来正是肺肾阴虚的一个病征, 而书中对林黛玉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与其疾病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一斑而窥全豹,仅一部《红楼梦》就有着如此丰富的医学内容,如果系统地梳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其中所包含的医学知识恐怕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戴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医儒不分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文学大成者走上了医学道路,而医者中兼通医学与文学的也是大有人在。比如魏晋著名学者皇甫益不仅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中医针灸也颇有研究,被誉为“中医针灸学之祖”。他的哲学观点在其医学著作中也有鲜明体现,《针灸甲乙经》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论述的就是“生命万物都是由 ‘气’这个根源构成”的观点。
范伸淹提出的“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人士子。其实,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对医道都有着精湛的研究。 如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蒲松龄、刘鹗等文学家皆有有关医学的作品存世。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相互滋养,彼此融通。 这样的联系,既赋予了医学以诗意,也丰富了文学的内涵。 (摘编自孙玮志《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3分)
A.中国传统医学和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的不同“分枝”,二者同根同源,有着本质上的内在关系。
B.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总是处于一种杂糅状态,医学依托文学传播,文学蕴含医学知识。
C.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儒不分家的理念使中国传统医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
D.“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主张影响了中国古代大批文人,许多著名的文人文医兼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二者间的关系。
B.文章运用引证与例证相结合的手法,阐明了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C.文章引用《针灸甲乙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论述生命万物都是起源于“气”这一观点。
D.文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使论证既有说服力又有文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医学与文学都是“以人为本”,就学科性质来讲,二者有着天然的共通性。
B.李时珍继承了以文传医的传统,以绝句记脉学,生动形象,有利于脉学传播。
C.中国古典文学包含不计其数的医学知识,许多作品既是文学名著,又是医学典籍。
D.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互通互融,文学让医学有诗意,医学让文学有内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京报快讯:据西湖大学官方微信消息,该校校长施一公今天到南科大作为特邀嘉宾演讲,讲述了西湖大学筹款经历。
施一公指出,尖端科技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支撑尖端科技的是人才和教育;日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少得可怜,教育多样化程度仍远远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几年前他和海外归来的科学家达成共识:做一件既能回馈父老乡亲又能担当国家科技教育未来的大事,共同创办一所社会力量资助、剑指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施一公提到,企业家邓营侯、屈平夫妇把房产卖掉为西湖大学捐赠一亿;北京大学博士生俞同学给西湖大学捐赠了一个月的饭费,并留言“希望用微薄之力支持西湖大学高贵的灵魂,研究不受体制羁绊,不为制造论文所累”;杭州一位普通公司职员陈先生在女儿十周岁生日的那天,以女儿名义给西湖大学捐赠10417元,以此作为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迄今,西湖教育基金会募得的捐赠已经超过预期。
西湖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资助的非营利性质的研究型大学,办学经费的相当一部分来自西湖教育基金会。(节选自2018年7月13日《新京报》,有刪改)
材料二:
在长期的“疯狂模式”下,从2009年至今,施一公已在《细胞》《自然》《科学》这世界三大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他在生物学领域的多个新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4 年3月,凭借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施一公荣获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爱明诺夫奖,这是该奖自1979 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中国科学家。
在48岁这个年龄,很多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可能已经进入了事业平台期,但施一公依然高产。2015年9月,他又在《科学》杂志上连发两篇文章,解析了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此前,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其他机制的两次结构解析都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此,有国际同行表示,施一公的此次成果也达到了“诺奖级”水平。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38期,有刑改)
材料三:
中青在线驻马店6月23日电:在今天上午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先生做了题为“回国十年:清华生命学科的改革实践”的报告。在报告中,施一公第一次公开地讲为什么创办西湖大学,并透露称西湖高等研究院永久用房10万平米已经到位,可容纳150位教授及1200位博士研究生;从全球1500申请人中遴选21位教授,首批教授已经到位;首批博士研究生2017年9月入学,首笔科研经费4亿元人民币已经到位,西湖大学(筹)申办报告今年将提交教育部。
施一公认为,中国公立大学发展非常迅速,有些是一枝独秀,如清华、北大、复旦等一批杰出的大学,它们的品位在过去得到了很好提升,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民办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施一公说,民办教育并不是私人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是非政府的或非公共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经有私立高等学校,逐渐转变为公立学校,过去30年里才开始恢复民办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到现在为止实际上我们的民办大学有400多所,但是总体上民办教育还处于规模比较小,发展不够均衡、发展不够充分的阶段。 (节选自2018年6月2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少,教育多样化程度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施一公创办西湖大学。
B.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慷慨资助,西湖教育基金会募得的捐赠迄今已经超过预期,这就解决了西湖大学全部的办学经费问题。
C.在世界三大顶级科学刊物上施公曾经发表论文十多篇,其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抗癌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D.和“在48岁这个年龄”可能进人事业平台期的科学家不同,施一公的科研成果依然丰硕,而且这些成果中有的可能达到了“诺奖级”水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施一公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里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因此荣获瑞典皇家学院爱明诺夫奖,他是中国科学家中荣获该奖的第一人。
B.在河南驻马店召开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施一公透露了西湖大学的筹办情况,他对西湖大学前景充满乐观。
C.施一公认为中国公立大学发展迅速,品位在过去都得到了很好提升,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民办教育却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D.施一公说到现在为止中国民办大学有400多所,但民办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规模比较小、发展不够均衡、发展不够充分的阶段。


展开余下试题6.施一公为什么能成功创办西湖大学?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探究其成功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二女幼珊在港参加侨生联考,以第一志愿分发(分派)台大外文系。听到这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儿通通嫁给广东男孩了。
我对广东男孩当然并无偏见, 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爱的广东少年,颇讨老师的欢心,但是要我把四个女儿全都让那些“靓仔”“叻仔(聪明的小伙子)”掳掠了去,却舍不得。不过,女儿要嫁谁,说得洒脱些,是她们的自由意志,说得玄妙些呢,是姻缘,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况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等到做父亲的惊醒过来,早已腹背受敌,难挽大势了。
在父亲的眼里,女儿最可爱的时候是在十岁以前,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在男友的眼里,她最可爱的时候却在十七岁以后,因为这时她正像毕业班的学生,已经一心向外了。
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任时光催迫,日月轮转,再揉眼时,怎么四个女儿都已依次长大,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再也回不去了。四个女儿,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简直可以排成条珊瑚礁。 珊珊十二岁的那年,有一次,未满九岁的佩珊忽然对来访的客人说:“喂,告诉你,我姐姐是一个少女了!”在座的大人全笑了起来。
曾几何时, 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 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冥冥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轨,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
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
而最可恼的, 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揖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
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到我来开车。
好多年来,我已经习于和五个女人为伍,浴室里弥漫着香皂和香水气味,沙发上散置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有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戏称吾庐为“女生宿舍”,也已经很久了。做了“女生宿舍”的舍监,自然不欢迎陌生的男客,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一类。但自己辖下的女生,尤其是前面的三位,已有“不稳”的现象,却令我想起叶慈的一句诗:
“一切已崩溃,失去重心。”
我的四个假想敌,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迂回曲折,嗫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无形的敌人最可怕,何况我在亮处,他在暗里,又有我家的“内奸”接应,真是防不胜防。只怪当初没有把四个女儿及时“冷藏”,使时间不能拐骗,社会也无由污染。现在她们都已大了,回不了头。我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鬼鬼祟祟的地下工作者,也都已羽毛丰满,什么力量都阻止不了他们了。先下手为强,这件事,该乘那四个假想敌还在襁褓的时候,就予以解决的。至少美国诗人纳许劝我们如此。
他在一首妙诗《由女婴之父来唱的歌》之中,说他生了女儿吉儿之后,惴惴不安,感到不知什么地方正有个男婴也在长大,现在虽然还浑浑噩噩,口吐白沫,却注定将来会抢走他的吉儿。于是做父亲的每次在公园里看见婴儿车中的男婴,都不由神色一变,暗暗想:“会不会是这家伙?”
想着想着,他“杀机陡萌”,便要解开那男婴身上的别针,朝他的爽身粉里撒胡椒粉,把盐撒进他的奶瓶,把沙撒进他的菠菜汁,再扔头优游的鳄鱼到他的婴儿车里陪他游戏,逼他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而去,去娶别人的女儿。足见诗人以未来的女婿为假想敌,早已有了前例。
不过一切都太迟了。当初没有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像纳许诗中所说的那样,真是一大失策。如今的局面,套一句史书上常见的话,已经是“寇入深矣”!女儿的墙上和书桌的玻璃垫下,无论是以前的海报和剪报之类,还是披头、拜丝、大卫、凯西弟的形象,现在纷纷都换上男友了。至少,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记得我们小时,这一类的照片仍被列为机密要件,不是藏在枕头套里,贴着梦境,便是夹在书堆深处,偶尔翻出来神往一番,哪有这么二十四小时眼前“供奉”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塑造的几个形象都很鲜活,有在女儿长大成人后心态复杂的父亲,有鬼鬼崇祟、伺机而动的“假想敌”,还有把母亲当成顾问、为男友做“内奸”的女儿等。
B.父亲认为十岁以前的女儿最可爱,在姻缘上女儿竟然将父亲而不是男友作为作战对象,女儿越大,父亲的阵地越易失守。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有女儿的父亲的真实心态。
C.“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 再也回不去了”在文中的意思是女儿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亲讲童话故事了,父女交流的门就此关上,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的失落之感。
D.文章标题为“我的四个假想敌”,用语幽默俏皮,既表明四个未来的女婿并不是真正的敌人,也展现出一个父亲明知女儿成年后将会嫁为人妻,但内心却割舍不下的深爱。
8.作者为什么把未来女婿说成是“假想敌”?请多角度思考,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作者表现出来的内心感受复杂而细腻,是因为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伯仁字安道,伯雄之弟也。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字。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丁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
改著作郎。居母丧,服除,调镇西节度副使。入为起居注兼左拾遗,上书论时务六事。改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得其冤状,馆陶人为立祠。府尹荆王文坐赃削封,降德州防御使,同知裴满子宁及伯仁、判官谢奴皆以不能匡正解职。伯仁降南京留守判官,改同知安化军节度使,到官三日,召为太子右谕德、兼侍御史,改翰林待制,复兼右谕德。
除滨州刺史。郡俗有遣奴出亡,捕之以规赏者,伯仁至,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如是者数辈,其弊遂止。入为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上闵其劳,特免入直。改吏部侍郎,直学士如故。郑子聃卒,宰相举伯仁代之,乃迁侍讲,兼礼部侍郎。
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上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吕忠翰草《降海陵庶人诏》,点窜再四终不能尽朕意,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凡进士可令补外,考其能文者召用之。”不数月,兼左谏议大夫,俄兼太常卿。


展开余下试题大臣举可修起居注者数人,上以伯仁领之。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是岁,卒。
(节选自《金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3分)
A.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B.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C.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乌诗》以讽。
D.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海陵射乌/伯仁献《获鸟诗》以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目的是显示君王或尊亲的威严,一般是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B.“丁忧”也叫丁艰,原指遇到父母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遇父丧叫丁内忧,遇母丧叫丁外忧。
C.“大辟”是古代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隋唐之后,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D.“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甲第一名。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杨伯仁天资聪敏,文词典丽。他读书可以过目成诵;皇上感叹当今翰林杨伯仁文采第一 ,连状元吕忠翰也比不上他。
B.杨伯仁关心民情,打击豪强。他在审查馆陶死刑案时,发现了其中的冤情,馆陶人很感激他,为他修建祠堂。
C.杨伯仁为政严苛,革除流弊。滨州旧俗捕获逃奴可得奖赏,杨伯仁到任后,斥责主人,杖杀逃奴,遏止了这种坏风气。
D.杨伯仁深受器重,仕途顺利。早年知遇于海陵王,后来虽受荆王案牵连却未遭实贬,生病后还蒙皇上亲赐丹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5分)
(2)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上闵其劳,特免入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注:(1)牛山滴: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2)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描摹了诗人在重阳节之日登楼远眺的情景。
B.诗人自称“白发书生”。看千岩秋色顿生浩然之气,见神州大地留下凄凉泪水。
C.曾有凌云健笔的诗人如今恰似春花凋尽,只剩下萧条寂寞的心情。
D.诗人赋予菊花情感,借菊花笑人,传达出了自己内心孤独寂寞的情感。
15.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分)
(1)《诗经▪静女》中▁▁▁▁▁▁▁▁,▁▁▁▁▁▁▁▁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姑娘故意躲藏不出来,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的情景。
(2)《离骚》表达光阴如流水飞逝,岁月不待人的句子是:▁▁▁▁▁▁▁▁,▁▁▁▁▁▁▁▁。
(3)《短歌行》化用周公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句子是:▁▁▁▁▁,▁▁▁▁▁▁▁▁
(4)《归园田居》对偶句▁▁▁▁▁▁▁▁,▁▁▁▁▁▁▁▁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心情。
(5)《过秦论》中最能概括秦朝灭亡原因的一句是▁▁▁▁▁▁▁▁。
(6)欧阳修在《伶官传序》告诫人们防微杜渐,不要沉溺于人或事中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针对部分大学生学习质量差、含金量低的现象,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强调:为绝大学生荒废学业现象不再发生,将加大课程难度,取消“清考”制度、严格把控毕业出口。《通知)将从2018级开始执行。
教育部的突然宣布,让一些大学生▁▁▁▁▁▁,抱怨颇多。但是严控大学毕业出口是非常必要的。如今的国内教育,的确存在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怪现象,而且这样的现象并非▁▁▁▁▁▁。大学生在校期间什么都没有学到,( )所以,为了让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生活,加强这方面的治理便显得▁▁▁▁▁▁。
新规出台,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整治大学生大及时、太必要了,大学是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大学教育的质量,关乎国家命运前途。也有人说,不仅大学生需要整治,配套的其他环节,比如教师,比如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改革,也应该▁▁▁▁▁▁,逐步落实到位,才能步入正轨,真正使大学教育健康成长,真正落实精英教育的目标,办成更多的国际一流的精英学校。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社绝大学生荒废学业现象的发生,本科院校将加大课程难度,取消“清考”制度,严格把控毕业出口。
B.为杜绝大学生荒废学业现象的发生,本科院校将加大课程难度,断绝“清考”制度,严格把控毕业出口。
C.为杜绝大学生荒废学业现象的发生,将加大课程难度,取消“清考”制度,严格把控毕业出口。
D.鉴于杜绝大学生荒废学业现象,大学将加大课程难度,取消“清考”制度,严格把控毕业出口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走进社会,必定会处处碰壁,每天头破血流。
B.一旦走出校园,社会和人生可不会再迁就你。
C.自己是不是太懒了?但那时候再后悔是没有意义的。
D.就是因为大学没有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防不胜防 独一无二 迫在眉睫 齐头并进
B.措手不及 绝无仅有 迫不及待 双管齐下
C.猝不及防 绝无仅有 迫在眉睫 齐头并进
D.猝不及防 独一无二 迫不及待 双管齐下
20.课内文言文翻译。(6分)
(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分)
(2)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分)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淄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