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68  2019-06-2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8]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四)
语文试题(文理科)
本试卷满分 100 考试时间 60分钟
命题单位:平遥中学 命题人: 雷丽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髄。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 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浏览完整试题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 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二、诗歌基础题(25分,每小题5分)
4.下列句子中的“将”字对应义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将进酒,怀莫停
(2)呼儿将出换美酒
(3)暂伴月将影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7)曾不知老之将至
①将要 ②将领 ③率领 ④和 ⑤扶持 ⑥请 ⑦拿
A.⑤⑦④⑥②③① B.⑥⑦④⑤②③①
C.⑤④⑥⑦①③② D.⑦⑥③②①④⑤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词三种。
B.文学史上有两个“李杜”之称,“大李牡”指的是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C.李商隐、杜牧、赵嘏、温庭筠四位诗人的作品集分别是《李义山诗集》《樊川文集》《渭南诗集》《温庭筠诗集》。
D.赵嘏是晚唐诗人,其七言律诗清圆熟练,意境深沉,韵味清远。因“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诗,他被后人称为“赵倚楼”。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并称“韩柳”。
B.白居易,字乐天,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C.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朝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D.在文学史上被称为“鬼才”的诗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7.下面四句诗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选出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 )。
①雪峻帆影落,风逼雁斜行
②客帆与雁落,霜叶向人飞
③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
④鸡声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a.表达远方归来的喜悦之情
b.诉说羁旅守边战士的艰辛
c.反映冬日江行的苦寒
d.抒发雨后见晴的开朗情怀
A.①c②d③a④b B.①b②d③a④c
C.①c②a③d④b D.①b②a③d④c
8..下面诗句分别属于四种景与情的交融情况,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哀景写哀 ②以哀景写乐 ③以乐景写乐 ④以乐景写哀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三、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署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9.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0.下列对原文加粗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D.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②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四、语言基础运用(2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17.下面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上游的投资、制片方,中游的发行方和下游的院线、影院与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游片方或中游发行方提供片源,下游用户付费观看,现金流自下而上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票房分成现状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是投资、制片方。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
五、默写题(12分,每空2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刿论战》中,追逐败逃的齐国军队之前,曹刿没有贸然行事,为分析敌情而采取的两项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土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先写出阿房宫的地理走向,再点出它一直通到了咸阳;然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飞檐的状态。

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四)
语 文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C; 2.D; 3.D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的关系,自然就体现不出“和”的思想。
2.本题考査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本中,因此,找到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然后将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 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3.对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D项“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这一理解错误,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
4.答案:B
解析:(1)句“请”;(2)句“拿”;(3)句“和”;(4)句“扶持”;(5)句“将领”;(6)句“率领”;(7)句“将要”。
5.答案:A
解析: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6.答案:D
解析:“鬼才”乃李贺。因其诗喜爱写神鬼幻境,如《秋来》《苏小小墓》《贝宫夫人》《兰香神女庙》等,也指其诗常有奇异的构思与想像,诡奇怪谲,神驰物外,意成而似鬼斧神工。
7.答案:C
解析:根据诗句中的“意象”分析即可。
8.答案:A
解析:以景衬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以景衬情又可分正衬、反衬。正衬、反衬又各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乐”景正衬“乐”情。还是看大家熟悉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抒发对春行钱塘湖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中间两联写春鸟和花草的生机、情趣,即是为抒发后文“最爱”之情作铺垫衬托。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在白居易的笔下是和谐统一的。第二种情形,“哀”景正衬“哀”情。用凄凉之景来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哀伤的情绪。例如李白的《横江词》描绘的是“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的“恶”景,写出社会环境的险恶,于是诗人发出“如此风波不可行”的高呼。这正是当时社会对李白的摧残,在诗人心灵中借助景物而折射出来的哀情。第三种情形,“乐”景反衬“哀”情。这可以说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传统。古人曾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的关键,或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全诗的中心恰恰是后两句。第四种情形,“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环境条件和紧张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全然不见悲哀,而是用来反衬酣战、壮烈的豪放之情的。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9.C; 10.C; 11.B; 12.①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次,驻扎;急递:紧急递送;谕:告诉;听:允许、准许)
②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穷蹙:窘迫、困厄;制:制服;不能怀:不能使之降顺或者使他们被感化)
解析:9.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10.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
11.“最终让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它们杀害”错,蒙赶是被诱降的,但区希范是被抓获的。
12.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厕所,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依法当杀,还敢诉冤!”不久去世。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句中正是指各自的特长,正确。
A项自相矛盾。“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境中正是指因寒冷而颤抖,所以使用错误。可改为“瑟瑟发抖”。
B项自相矛盾。“反戈一击”指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语境中是蓝军对另一方的行为,所以使用错误。可改为“出其不意”。
C项用错对象。“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的,应该是会议组织者广开言路。语境中是代表们积极发言,使用错误。可改为“直言无讳”。
14.答案:D
解析:A.“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可以删掉“看能否”B.“荷兰”和“流入”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
C.句式杂糅,“使企业在一夕间遭受大灾难”和“给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采用其一即可。
15.答案:C
解析:横线上文的主要意思可以简洁地概括为“A刺激B时,机体就出现……现象”,据此,横线处的句子以“刺激”为陈述对象最好,故排除A、B;横线的下文“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是以“内啡肽”为陈述对象,据此,横线处的句子的宾语为“内啡肽”,前后会更加连贯,故排除D。
1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涂鸦之作”“小子”“敝校”“忝为”“家母”“略备”;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先生”“赐正”“躬临”“恭祝”“璧人”“光临”“敬答”。很显然B项中的“敝校”和“躬临”使用不恰当。
17.答案:
(1). ①共同构成了电影的产业链
(2). ②产业各环节按比例分成
(3). ③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最大
18.答案:1.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檐牙高啄; 骊山北构而西折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平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