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45  2019-09-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5]
吉林矢宇县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019•天津耀华中学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合同的看法。
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制度沉淀。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的行为。《周礼》还记录了先秦时期使用竹木制作傅别、书契和质剂三种契约券书的方法,这些古老的契约应用于当时买卖、借货等交易行为。汉晋时期,人们依然以竹木制作交易券书,内容简单直接。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吐鲁番出土和敦煌发现的纸质契约跨越了我国北朝、唐和五代时期,记录了近600年间买卖、借货、租佃等丰富的契约行为。历史还记载,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经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从徽州等地发现的数以万计的传统契约来看,南宋以来契约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我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但契约制度并不缺乏。仅从文献记载看,传统契约制度体现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个方面。法律方面,唐代及其后各代法典对不同类别契约所需要满足的交易条件都有明确规定。社会习惯方面,历代官葳、乡规民约以及家法族规对传统契约制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此外,传统契约制度还直接体现在流传下来的丰富多样的契约文本中,这些文本是我们今天了解我国传统契约制度的活化石。由于传统契约有一套格式和内容要求,契约往往由职业或半职业的代书人书写。代书人为了方便,会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结合缔约习惯制定各种契约契式,并装订成册。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的士人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如《尺牍双鱼》《五车万宝全书》等。
丰富的契约实践与深厚的书写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契约观念。一是推崇信守契约的精神。“署名为信”“恐人无信,故立此契”的诚实守信精神贯穿于传统社会契约的订立过程。“一诺千金”“言必信”是传统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二是注重书面形式契约。为了使契约能够被信守,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白纸黑字”“立字为据”十分倚重。三是注重通过调解手段解决契约争议。我国传统契约涉及的对象一般为“户婚田土”,官府视之为民间细故。如果发生争议,由于诉讼成本高以及传统社会“息讼”意识深厚,当事人多选择由乡邻或家族进行调解处理。传统社会的乡规民约中也积累了大量对契约争议进行调解的习惯。
(摘编自王旭《从传统契约中读出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浏览完整试题A.传统契约相当于今天的合同,其中展现的契约观念,仍影响着现代人对合同的看法。
B.传统契约历史悠久,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记录了贵族之间的某些财产交换行。
C.传统契约制度存在于我国传统社会中,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方面都有所体现。
D.传统契约多由代书人书写,为方便使用,代书人制定了各种契约契式并装订成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主体从传统契约实践的历史、契约制度、契约观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B.文章以古代典籍或其他史料的记载、出土或发现的契约文献为据进行论证。
C.文章引用《尺牍双鱼》《五车万宝全书》以说明契约精神在明清的显著提升。
D.除第一段之外,以下四段均采用总分式结构,使得文章论证思路清晰条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青铜礼器铭刻到竹木制作,再到纸质书写和印制,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契约的历史发展轨迹。
B.两宋时期契约已广泛使用,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的出现,有效杜绝了契约纠纷的发生。
C.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立字为据”的契约形式,就不可能催生社会“一诺千金”的道德品质。
D.当事人多选择通过调解来处理契约争议,从而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的“息讼”意识深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2019•重庆一中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兵表示,我国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人口正在进入老年,中国社会在经历30年一胎化政策后,迈入老龄化阶段。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不见了计生委,新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尽管计划生育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项职责,但在部门名称中删除了计划生育字眼,这是政策重心转变的一个明确信号,意味着政府希望弱化生育限制,更多专注于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
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和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表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一定要有大型的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要有分支机构进到社区去,开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医养的服务要延伸到家庭,帮助实现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整体,我们的养老服务效率才是最高的。”
(选自《国际在线》)
材料二:

(节选自《未来你将这样养老:看智慧养老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元,占老年人口 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
近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签约仪式在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20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
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由一家社工服务组织发起,社会反响积极。?签约大学生都要通过社工服务组织的把关和考核,社工服务组织还会给签约协议的双方建档,留有相关证件复印件,老人须出具一份房屋物品清单,以保障老人的权益。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有约1/3的老人处于独居、空巢状态。“十三五”时期是应对老龄化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窗口期,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好应对,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
养老,是今天的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明天的问题,愿能让更多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选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只有让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这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我国养老服务才会是最高效的。
B.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涉及医疗、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幸福的实现,需要包括老人自身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
C.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D.武汉市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亲情互换”模式,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保障老人权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卫生健康委取代计生委,这表明政府已认识到我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从国家层面更多专注应对老龄化问题。
B.情感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人晚年生活中比较高级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是在前两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新需求。
C.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D.“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比较明确的规定了大学生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这种模式对老人和大学生皆有利,不失为一种双赢。
6.根据以上材料,对未来的养老事业提出你的建议措施。(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展开余下试题(2019•天津宝坻一中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年是新的,也是旧的。因为不管多么生气勃勃的日子,你过着的时候,它就在不经意间成了老日子了。
②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沾染了这样气韵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阴霾也有阳光,有辛酸也有快乐。
③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④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⑤我去香港两次,唯有这次时间最长,整整一个月。浸会大学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八位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主题是“大自然和写作”。为此浸会大学组织了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如去西湾爬山,去大屿山的小岛看渔民的生活。香港的十月仍然炽热,阳光把我的皮肤晒得黝黑。运动是惹人上瘾的,逢到没有活动的日子,我便穿着一身运动装出门了。 去海边,去钻石山的禅院。有一天下午,走出地铁站后,觉得困倦难当,就到对面的公园睡觉去了。别看街上车水马龙的,公园里游人极少。我躺在回廊的长椅上,枕着旅行包,听着鸟鸣,闻着花香,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向西了,我听见有人在喊“迟——迟——”,原来是爱尔兰女诗人希斯金,她正坐在与我相邻的椅子上看书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外,蜷在公园长椅上睡觉的,基本都是乞丐。
⑥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当参加座谈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 一种温暖啊!
⑦十一月上旬,我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⑧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儿媳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自述怕狗的这件小事,表明了作者的胆小和家乡生活的不尽如人意。
B.香港生活虽然美好,却让作者感到单调,与上文作者沉浸在有韵致的家乡生活中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的议论。
C.在作者眼里,小小的印章像晚霞一样夺目,形象地表现了艾芜先生及其作品成就的辉煌,寄寓了作者的赞美、崇敬之情。
D.温暖和寒冷是一对反义词,既指自然界的温度,又指现实社会的某种现象。
8.从文中来看,故乡的“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9.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2019•湖南长沙三中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①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②。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
【注】①范文虎,原为宋大将,投降元军,又成元大将。②自经:自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
B.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
C.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
D.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荫,封建时代因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权利,让子孙继承先辈的官位和爵位。
B.冗官,泛指闲散无事的官吏。宋代冗官泛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昏庸腐败。


展开余下试题C.吏胥,职官名,指古代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
D.太守,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为郡一级行政区的长官。文中是赵良淳用以自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良淳是原丞相赵汝愚的曾孙,少时求学于乡贤,具有良好素质。任官后办事精明干练,后经朝廷考察荐举符合标准,改调到分宁县任行政长官。
B.赵良淳在分宁县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一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树立榜样,一面对称霸地方、为非作歹、桀骜不驯的人施以法治,使社会风气稍有改变。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频发,他不同意用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众人丢下武器归家,效果良好。
D.赵良淳在安吉防守战中组织抗击元军,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军进入,良淳见大势已去,命士兵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不愿逃命,自杀尽忠,舍生取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5分)
(2)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19•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旅次商山
赵嘏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①。
一枝②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注】①“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②一枝:《庄子•逍遥游》有“鷦鷯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之句。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虽然漂泊四方,倍感艰辛,但还是认为比不上孔子“问津”艰苦。
B.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断崖和芳树,表现了商山景物带来的慰藉。
C.诗人以“古今”修饰“京洛尘”,将个体感受升华成了古今人的感受。
D.此诗写诗人羁旅途中寓居商山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触发的人生感怀。
15.诗的最后一联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的结局。
(3)李商隐《锦瑟》中,直接表达作者惆怅苦痛,为往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如“酹”“胥”“惘”。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0•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关科学的作用,是一个 的问题。科学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时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如果过分强调实用性,许多科学的原理就无法被发现。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一项又一项似乎无用的科学发现,垒建成现代航空航天大厦的基石。乔治•凯利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的论断,使长期以来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 。一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空科学之父。航空航天的本源是一致的,都以满足人类离开地面的愿望而生,故有共同的科学基础,最重要的基础是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 ),反成为物理学以及天文学和诸多工程学的基础。
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随着全民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学精神与民主自由精神融为一体,全社会尊重科学和科学家 ,充分认识科学的作用,这样,正确识别科学成果的价值,也就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老调重弹 茅塞顿开 风靡一时 水到渠成
B.老调重弹 豁然开朗 蔚然成风 迎刃而解
C.老生常谈 茅塞顿开 蔚然成风 水到渠成
D.老生常谈 豁然开朗 风靡一时 迎刃而解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力学源于物理学,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力学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
B.物理学是力学本源,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物理学逐渐分离出力学,使力学成独立学科。
C.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力学源于物理学。
D.力学源于物理学,随着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逐渐从物理学中脱离而成独立学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B.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状况,我们要从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出发,营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C.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创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
D.面对当前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乏力的现状,我们要以深入思考科学的本性、科学的特质为出发点,打造宽容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
示例: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搅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材料:
记 诗 序文 志 表
王勃 李密 崔颢 韩愈 范相(范仲淹) 震川(归有光)
两楼一阁 孝友妻情 数江南文物 堕众生眼泪 各有千秋 俱是名篇
21.请仿照画横线句子,利用所给材料补写出空缺的语句。要求:与划线句子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6分)
材料: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赤壁赋》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 , 。我看杜甫登高望远,忧思家国;听李清照夜雨沉吟,感慨身世; 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四、写作(60分)
22.(2019•天津宝坻一中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花重金送低龄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国际化教育,拥有人生的高起点和美好未来。教育人士指出这是一轮新的“望子成龙潮”。
2018年,北京老字号鞋店内联升举行了一次“潮鞋快闪”活动,展出了100多双时尚布鞋。内联升的80后副总经理说:“我们希望内联升从百年老店发展为一个百年潮牌”。
据统计,目前生活在北京的韩国人和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人数都超过了10万,除北京和上海之外,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城市还有很多,世界正掀起一股“去中国生活”的热潮。
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围绕“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矢宇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