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780  2019-10-1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0]
《峨日朵雪峰之侧》精品练习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黑魆魆(xū) 喁喁私语(yú)
C.渗出(shèn) 随大溜(liù) 诘屈聱牙(jí)
D.揳入(xiē) 挠痒痒(láo) 抛头露面(lù)
【解析】A项,各奔bèn东西;B项,棕zōng色;D项,挠náo痒痒。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B.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C.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D.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答案】A
【解析】A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使用正确。B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不合语境。C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望文生义。D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与句中的“心情”语义重复。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向污染宣战,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B. 志愿者已成为大型博物馆服务公众的重要力量,故宫博物院自2004年开始,累计注册3000人次左右。
C. “法医神探”黄墁,2009年入警至今协助破获重大疑难案件70多起,她以细致的工作,还社会公平,还案件真相。
D. 从枪杆子打天下、打开国门看天下到敝开胸怀迎天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就是怀揣着梦想走来的,我们仍要坚定地走下去。
【答案】D
【解析】A中国后面加“以”;B“近”和“左右”矛盾;C语序不当,改为“还案件真相,还社会公平”。
4.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的形式写两个句子。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
送别诗;
【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送别诗是陌头江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对“示例”进行仔细研究,发现“示例”的特点。“示例”运用了暗喻的手法,将山水田园诗比喻为牧童的一支短笛,然后用两个形容词作并列短语对这类诗加以形容,再用四个两字词语概括此类诗用词的特点,最后是一个四字短语作结。答案必须合乎这些特点。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
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
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答案】D
【解析】A项,“心领”,用于自己推辞;B项,“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词。C项,“垂询”是欢迎别人问自己。


浏览完整试题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1)“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语读起来特别有韵味。你能从中读出哪些韵味呢?
【答案】①这个高度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③暗示着“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语言的能力,需要把考查的词语放到原句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2)《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只蜘蛛有何内涵?
【明确】①诗歌第一节重点写征服自然的困难与危险,第二节写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诗人也由此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②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解析】“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在原文中后半部分,需要结合全诗来分析。
二、学业质量测评
基础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铆钉 诀然 别出心裁 浮想联翩
B.石砾 安详 歪门邪道 不加思索
C.嚣鸣 锈蚀 萍水相逢 唇枪舌剑
D.罅隙 快慰 祸起萧墙 鞭辟入理
【答案】C
【解析】A项,决然。B项,不假思索。D项,鞭辟入里。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来了网友一片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答案】A、
【解析】B、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D、“减弱”与“风险系数”不搭配,应改成“降低”等词。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_的联系。
A.一脉相承淹没千丝万缕
B.来龙去脉湮没千丝万缕
C.一脉相承湮没盘根错节
D.来龙去脉淹没盘根错节
【答案】B
【解析】“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文中比较中西方神话里的神仙,对比“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可知,句意指西方各神仙的来历的前因后果,故用“来龙去脉”更好,故排除AC;“淹没”指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洪水淹没了城镇,用于具体实际的事物;“湮没”指埋没、清除,多用于抽象事物。文中指很多神话传说消失在“滚滚历史长河”,故用“淹没”,故排除AD;“千丝万缕”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句中指寻找出“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的各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故用“千丝万缕”,故排除CD。
4.下列诗句,跟右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B.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C.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D.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答案】B
【解析】画中一人正在用认真扫帚清扫地上的叶子等垃圾,其身后是装垃圾的簸箕。A项“扫地引蕉阴”这一目的,图中没有内容可证明,故排除A;C项,“扫地不用帚”与图中内容相矛盾,故排除C;D项,“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中的“僧”和“山门”从画中看不出,故排除D。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一本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位智者、贤者交流。阅读它们,就好像是在聆听教诲或是在促膝谈心。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______,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
①因此有“读一批书”“读透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②有时要同时读几本相关联的书。
③“读透一本书”,就是从“原意”而“思”而到达“意义”的彼岸。
④但有时阅读是翻阅式或跳读式。
⑤读一批书,就是同时阅读内容相似、相关联的一批书。
⑥读书,总要“时习之”,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
A.①⑥③②④⑤ B.⑥①④②③⑤ C.⑥④②①⑤③ D.②③④①⑥⑤
【答案】C
【解析】横线前“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可知,句子强调“阅读”,依据主语一致、内容相关原则,横线所填句子应以“读”“阅读”开头,故只有③⑤⑥可作为首句,故排除AD;又因为横线后“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写“彼岸”的内容,依据邻近原则,横线末句应含有“彼岸”内容,①到⑥句中只有③句含有此信息,故③方末尾,排除B;


展开余下试题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短语或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以网络为载体的新“文学”,_____,有明显区别。现在的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文学作品, ②__,这直接影响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在网络文学的“生活”中,由于读者的参与,传统文学那种突出作者个性化的特征在消退,_____。
【答案】与以书籍为载体的传统文学而是主动地参与创作话动而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势头在增强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传统文学”,第②空注意前面的“被动的接受”,第③空注意前文“读者的参与”。
综合练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九月初九的酒
潘洗尘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缕绵绵的乡愁 挥也挥不去 载也载不动
我看见儿时的土炕 和半个世纪的谣曲
还挂在母亲干瘪的嘴角 摇也摇不动的摇篮
摇我睡去 摇我醒来
我一千次一万次地凝视 母亲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喜 你的眉头深锁是生我时的忧
千里之外 九月初九的炊烟
是一群不归的候鸟 栖在满是枯叶的枝头
我看见遍野的金黄 和半个世纪的老茧
都凝在父亲的手上 三十年了 总是在长子的生日
饮一杯朴素的期待
九月初九的酒 入九月初九老父的愁肠
愁 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
愁 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
饮九月初九的酒 饮一缕绵绵的乡愁 饮一轮明明灭灭的新月
圆也中秋 缺也中秋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浓浓的乡愁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理解诗人的情感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和所选用的意象,对这首诗来说,还要结合特定日子的特定民族习俗。写乡愁的意象“炊烟、候鸟、枯叶”,写母亲的意象“谣曲、摇篮、干瘪的嘴唇、眉头深锁、白发满头”,写父亲的意象“金黄的老茧、手、愁肠、月光满怀”等。情感:九九老人节,使我想起了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慈爱的母亲半个世纪为我喜,为我忧。勤劳的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创造了生活,盼望儿子的归来,可儿子却不能陪伴自己的双亲。那绵绵的乡愁啊,无尽头。月是那样亮,夜是这样美,可游子心啊,永远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2)为什么说母亲“眉头深锁”既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
【答案】母亲为生“我”而喜,为“我”的成长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而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为什么说母亲‘眉头深锁’既是‘生我时的喜’,又是‘生我时的忧’”,理解这句诗要结合上下文。从全诗来看,结合“儿时的土炕”“摇也摇不动的摇篮”“是一群不归的候鸟”“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头”等分析可知,喜是因为我的出生,为我的成长尤其是长期漂泊在外而忧。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答案】诗人营造了“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形容思念,表达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解析】思念只可意会,不能见其形,分析要抓住意象与表达情感之间的共同点。诗人把抽象的思念,比喻成挂图、代数、独弦琴、檐雨和桨橹等,赋于抽象的思念以具体的形象,把思念比作是“缺乏线条的挂图,无解的代数,达不到彼岸的桨橹”,①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表现“思念”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的特点,是通过视觉上来写;②算式清晰但无解的代数题——表现“思念”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的特点;③琴声如同房檐淅沥的雨滴、拨动的念珠——表现“思念”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若断若续的特点,是通过听觉、触觉来表达;④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表现“思念”有情却无法会面,缠绵悱恻,令人无奈和悲哀的特点,是通过动作来表现。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意?
【答案】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意思对即可)
【解析】诗的上一节通过蓓蕾和夕阳这两个意象,将画面定格在温暖的氛围中。“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默默”一词使“蓓蕾”这个意象更加形象突出,等待的热切和希望的深切之情溢于纸上;“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遥遥”更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两个意象把人们思念的心定格在这暖和而温暖的画面里。而心的深处,是海洋。泪如海,思念如海,期待如海。最终翻腾不息的海语,溢满了两汪深湖,两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映现了世间一切的真情。思念的真切,在此从内到外,由浅及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活在珍贵的人间
海子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人间的珍贵体现在哪里?
【答案】在人间可以感受阳光的明媚,享受水波的温柔,可以在白云青草间漫步;可以同黑土块一样纯净,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可以体味爱情的幸福。
【解析】从“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可知人间的珍贵是我们可以感受阳光的明媚,享受水波的温柔,可以在白云青草间漫步,可以同黑土块一样纯净;“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我们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我们可以体味爱情的幸福。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用简单的意象构成了理想中的诗意家园,表现了活在纯净的尘世中的幸福与美好,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诗阳光,水波,白云,黑土块,这些简单的意象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诗意家园,表现了活在纯净的尘世中的幸福与美好,本诗开头就直接点明,这是珍贵的人间,为什么这人间珍贵?诗人直说因为“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早晨醒来,太阳它就悬在头顶,路边的柳树下波光粼粼的河流闪耀着金光,这些都是自然的馈赠。太阳和水波----这一刚一柔、一阴一阳、一明一暗,鲜明的两面,它不因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穷是富,有所增益,亦或有所剔减,同处着珍贵的人间,太阳同样强烈、水波一样温柔。拥有太阳和水波的人世,已经足够珍贵,但当诗人抬头,像是被熨斗熨平的蓝天,一层层的白云仿佛巨大的棉花团,漂浮在诗人的头顶,诗人接着低下头,嫩绿的青草在脚下蔓延,新开的野花姹紫嫣红,蜻蜓、蝴蝶、蜜蜂......诗人闭着眼睛,静静感受这美好的一切,像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人“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整个人悄无声息融入了自然当中,和周遭融为一体。反复咏叹的三句“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很清晰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人眼中,这世界如此珍贵,能够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诗人感觉这是一种无上的幸福。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展开余下试题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一九七○年
(1)如何理解“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答案】这棵孤独的树经历了暴风骤雨,千锤百炼使它的身体饱经风霜,这风的形状正是它历经沧桑的见证,它那弯曲的身体也正是外界自然灾害所造就的,这里风的形状喻示着树遭遇的风雨和磨难。
【解析】“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这是对这棵树的外表的描写,外在的形象特征是其经历的体现。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看似写树,实则写人。“风”本是无形的,此处化抽象为形象,此处的“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可以理解为命运的打击。整句诗可以理解为“整个人生,都因为命运的打击而发生了改变,都因为命运的打击而变得更加坚定执著”。
(2)这首诗塑造了“一棵位于悬崖边的树”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树”的形象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一棵位于悬崖边的树,它被“奇异的风”吹到悬崖边缘,却始终倔强地进行着挣扎和奋斗,坚持不跌入悬崖下的深渊。但是,身躯却也因而弯曲变形,惨遭摧残。它由于被抛弃到悬崖的边缘而倍感孤独和寂寞,却倔强地在孤独中倾听远方“森林的喧哗”和“小溪的歌唱”。它承受着被遗弃的命运,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爱和希望。这样的形象不仅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信念的寄托,也是众多知识分子的缩影和写照。
【解析】诗人对这棵处境危险的树描绘,如“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写出了树抗争状态“倾听”“倔强地站”“歌唱”“ 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展翅飞翔”。诗人看似写树,句句写人,树象征着与之有共同点的不屈不挠的革命者的形象。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峨日朵雪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