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70  2019-10-2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0]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18级高二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走进宫廷。不论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低估的高度。
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
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语、俚语等。
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大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摘编自张立秀《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但是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因为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是北曲的支流。


浏览完整试题 B. 根据徐渭的《南词叙录》记载,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就明确了南戏高于北曲的历史地位。
C. 因为南戏与北曲的艺术风格多有不同: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所以南戏与北曲没有关系。
D. 早期南戏因为在剧本文学和曲体上的局限性,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他们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归结论点。
B. 文章在论证南戏的历史地位时,将南戏与北曲进行对比,阐述南戏与北曲的差异,突出南戏的历史地位。
C. 文章第三段总述南戏的文化价值,后文从语言学价值、音乐价值等多个角度对南戏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D. 文章阐述剧本《赵贞女》《王魁》的思想内容,以及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等,为南戏的社会历史价值提供佐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戏讲述的长篇故事综合了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众多的艺术形式,因此,南戏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
B. 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观众群多为市民阶层,因此,南戏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有口语化的特点。
C. 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与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宋室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南戏形成与发展。
D. 南戏可以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多种声腔、多种角色;有独创的演唱形式和曲牌。这些因素使南戏在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到航空航天,下到家电制造,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可以拓展的工业领域很广泛。但是作为一种尖端技术,电磁脉冲焊接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本科起,周言就和几名同学一起,钻进实验室,探索起其中的奥秘。
在“焊武帝——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展位前,创始人周言和团队小伙伴回想起一路走来,专注于电磁脉冲焊接设备研发的点滴。
“在实验室,我们经过3800余次实验,先后攻克了‘低阻抗同轴电缆技术’‘瞬时感应电流测量技术’‘多物理场耦合全动态仿真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得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及成套设备。”通过测试,运用这项焊接技术后,焊接处的拉伸强度高于母材。同在重庆大学的邱玮杰是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的一名学生,也是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他告诉记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我们不是为了赚取多少利益,而是想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让中国制造被外国技术卡住脖子。”
(摘编自《学生创客:学而优则“创”》,《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5日)
材料二:
2018年10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于广州成功举办。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助力“互联网+”行动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意在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共同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摘编自《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州成功举办》)
材料三:
《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蓝皮书在总结2012到2016年中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时间、空间和活动等不同维度,有事实、有观点、有故事、有情怀地展现了在快速发展和迭代过程中的中国创客教育发展的全貌,并且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打磨的方向,以聚集最广大范围的行业资源,促进创客教育能够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新的突破口。
蓝皮书从基础教育实践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发展中的创客教育”这一定义的蝶变过程,而且引述了大量来自创客、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的采访和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剖。创客教育是一个创客和教育两个领域融和的产物,如果单独从教育从业者和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往往可能会陷入到既有的思考模式中,而像李大维、程晨、叶琛、余翀、潘昊这些很少出现在教育研究文献的创客们,则通过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过程,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对未来创客教育的后续梳理和研究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摘编自《(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简评》,《中国教育报》2017年1月11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言和同学们研发的“焊武帝——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打破了国外对电磁脉冲焊接技术的封锁。
B. 2018年“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主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承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C. 以“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为宗旨,“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D. 《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基础教育版)》展现了中国创客教育发展的全貌,提出了未来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值得探索和反复研究打磨的方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测试,运用“焊武帝——环保高效型异种金属焊接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电磁脉冲焊接技术后,焊接处的拉伸强度高于母材。
B. 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展开余下试题C. 蓝皮书内容翔实,书中引述了大量的来自创客、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的采访和心路历程的自我解剖。
D. 李大维等研究者,通过对开放的、社会化的创客教育蓝皮书的编纂,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6. 如何推进中国创客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象牙刀
吴晓
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
徒弟说,师父,我想去打工。
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
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等等。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
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说,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
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
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
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
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
画匠说,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
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
画匠说,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说,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
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
闺女说,一千。
那人说,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
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
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那小伙子,你是做什么的,孩子?
小伙子乐了,说,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
画匠笑。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
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问,爹,你想干吗呢?
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选自 《百花园》,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认识的差别。
B. 小说运用了肖像、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提出了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命题。
C. 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美好期待。
D. 从小说开头对徒弟的千叮万嘱到结尾不卖泥塑反送刀的做法,一个传统、质朴、钟情于手工艺的画匠形象跃然纸上。
8.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分析主要的波折及其作用。(6分)



9. 请结合文本赏析题目“象牙刀”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四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杭之蜀山民冒鬻盐之利,刑不能禁。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属泗州军事推官。民有清明日尽室出游者,盗乘间入其家。游者还,知盗未出,遂围之。盗计穷,纵火,幸火而逃。案具,将置极典。康直以为,尽室以出,非有人居止之室,幸火以逃,火非本心。具狱奏谳,执政者是之,得减死论。改秩,知舒之桐城,监广州市舶。代还,签书武家军节度判官所公事,通判睦州。所至皆有惠政。秩满,奉祠。丞相韩公缜宰钱唐日,与康直友善。缜既相,数以书招之。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缜意不能夺。家世有田在钱唐,族人岁擅其利。康直置不问。会他族讼于官,归田于康直。不受,以与其弟,曰:“吾食粗给,以资汝。”弟曰:“吾父兄不之有,吾乌乎有之?”亦不受,卒以予族人。初奉祠,时年五十七。暨祠禄①再满,遂请休致。即所居东西为退圃、逸堂、遯轩、远楼,终日啸傲其间。苏文忠轼尝为赋四诗,今见集中。其《远楼》诗有“地偏心远似陶潜”之句,盖以属康直也。居闲几三十年,年八十三乃终。其恬于名利,固人所难能。其寿考康宁,得退闲之乐,亦人所不及也。葬丹徒县大慈乡汝山之侧,曰京岘原。
(节选自《宋史•俞康直传》)
[注]①祠禄: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


展开余下试题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B.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C.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D. 俞康直字之彦/丹徒人/父希言/始自歙之黟县来居/用从祖太尉献卿恩/补太庙斋郎/主潮阳簿/为杭州观察推官范公仲淹为守/以政委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清明日”指清明节,在古代很多朝代,清明节既有祭祖行为,也是游玩踏青的好时节。
B. “秩”指官员的俸禄、品级,“改秩”是改变品级或职位,往往有被贬的意思,与“左迁”类似。
C. 宰”在古代可作为知县、县令的简称,从文中“宰钱唐”来看,当时韩缜担任的是钱唐县的知县。
D. 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按其生平事迹所给的称号,“文忠”是苏轼的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康直处事公正,得以救人一命。有入室盗窃的小偷,被围后情急之下纵火而逃,之后被抓而判极刑,但俞康直为他据理而争,最终上报朝廷而得以改判。
B. 俞康直不求名利,拒绝旧友邀请。韩缜是俞康直在钱唐时期的旧友,当时就委俞康直以重任,等到韩缜担任丞相之后,几次邀请俞康直,但都被他拒绝了。
C. 俞康直淡泊钱财,赠族人以田地。族人侵占俞康直家的田地所得,但他不为所动,即使官府判定田地归还,但他和弟弟都不接受,最终还是送给了族人。
D. 俞康直健康长寿,享受闲居之乐。不满六十就请求退休,享受了近三十年自由自在的闲居 生活,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写诗赞扬他,可见其闲居的品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直请设官置场,民喜速售而重犯法,公私便之。


(2)康直谢曰:“崇故旧以厚风俗,真宰相事。然吾志定矣,不可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 ,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审美内涵,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凝练为中国精神__________的一部分。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幅叫作《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长卷徐徐展开,令世人__________。这一巨作是如何穿越近千年的历史,近乎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从材料物性的角度分析,一是载体的质量上乘,二是颜料及绘画手段的独特性。( ),大众则会惊叹,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如此鲜艳美丽、绚烂多彩,和脑海里出现的水墨山水、梅兰竹菊等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人的色彩观深受老子与庄子的影响。他们认为,__________令人眼花缭乱,苍茫的天空并非其本来色彩,而是因为太远了无法看清。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将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我们如果不能从技法和材料的视角领悟古人,就难以领略双林寺__________的彩塑,难以理解《游春图》和《千里江山图》内在的美学意蕴与独特的表达技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可或缺 叹为观止 五光十色 精彩绝伦
B. 举足轻重 叹为观止 万紫千红 精彩绝伦
C. 不可或缺 拍手称快 万紫千红 出神入化
D. 举足轻重 拍手称快 五光十色 出神入化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专业人士看到这幅画,着眼于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
B. 对于这幅画,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被专业人士看重
C. 看到这幅画,专业人士着眼于色彩的渲染、技法的揣摩
D. 专业人士着眼于这幅画的技法揣摩、色彩渲染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终极一切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B. 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使中国人过早地导致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C.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把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引导中国人过早地忽略了研究复杂的自然表象。
D. 这两种哲学思想和色彩观,一切终极概念归为“黑”与“白”,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顶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