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3  2019-10-2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吉安市重点高中2020届高二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万安中学 欧阳永勤 审题人:遂川中学 郭红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唐末五代以来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盛况不复存在。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西夏的崛起有一定关系。
西夏王朝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攻取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主动脉,这对陆上丝路贸易及西北地区交通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问题的实质并不只在于西夏占据了哪些地区,更在于西夏与周边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环境。宋夏之间的关系变化无常,一旦处于战事状态,双方都严格控制边地人员出入,无疑会影响丝路贸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西夏时期诸蕃并立,呈现割据状态,但追求和平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西方物质文化的交流始终继续,只是丝路贸易的规模、方式和路线发生了变化。
唐末五代以降,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曾主宰丝路贸易的粟特商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陆上丝路贸易的主体是回鹘势力。如西夏文献《天盛律令》卷7《敕禁门》中就有专门针对高昌回鹘、大食等地商人贸易的规定。回鹘商人还成为与中原政权进行朝贡贸易的主体,足迹遍及华夏中原与北方草原。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内涵看,回鹘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出了商业贸易范畴,扩展到文化交流的层次。一些回鹘商人迁居内地久留不归,《宋史•吐蕃传》记载大量高昌回鹘商人在鄯州进行丝路贸易,人数有几万之众。一些回鹘商人直接进入中原地区,以致宋朝廷还曾下过针对回鹘民众的“逐客令”。回鹘商人的迁入,也带来了别具特色的异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的增多,辽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丝绸之路研究增加新的内涵。
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辽朝沟通东西方的作用显著增强。辽朝控扼北方大漠,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朝鲜,西到中亚地区都与之保持着广泛的贸易联系,“东西交汇,贯通南北”的地域特点使四方商品汇集在此,辽朝因此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辽朝与西域诸族保持着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点在《契丹国志》里有明确交代。辽朝还继承中原政权的朝贡贸易体系,诸蕃朝贡频繁,这与中原政权别无二致。
概言之,九至十三世纪是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辽朝等政权在丝路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并非简单的东西向交流通道所能概括,而是形成了巨大的丝路贸易网络,纵横交错,极具复杂性。阐明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一直未断,丝绸之路见证着东西方进行交往交流的客观需求,同时也为今天维护好、利用好这一条国际通道提供历史启迪和借鉴。
(摘编自杨蕤《西夏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西夏时期,由于西夏王朝的崛起,阻断了原先的陆上丝绸之路,其以往的热闹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
B.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时而缓和紧张,时而又处于交战状态,这对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浏览完整试题C.唐宋五代之后,回鹘商人取代了粟特商人的主体地位,除了商业贸易,他们还主动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
D.辽朝成为巨大的中转贸易市场,因而能利用自己的辽阔国土,与四面八方的国家保持广泛的贸易联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旨在阐述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并进而探究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行文严谨有序。结尾段对起始段的观点作了深一步论述,更为深刻、周密。
C.文章内容充实,全文从贸易主体和路径的改变等方面深入分析,阐明了西夏崛起后陆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
D.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如运用《宋史•吐蕃传》的记载,论证宋对待回鹘商人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夏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转型,是缘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西夏攻取河西走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西夏时期中国诸强并立,处于割据状态,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始终在继续,各少数民族政权也都参与其中。
C.追求和平始终是西夏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但各方面也始终存在矛盾斗争,宋夏之间、西夏与回鹘之间,都是如此。
D.回鹘商人给中原带来异域文化,辽朝在中西方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见少数民族对形成陆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作用大于汉族。
(二)实用类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截至2019年3月19日,《流浪地球》的国内票房成功突破46亿元人民币,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跃进。与此同时,《流浪地球》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较好成绩,海外票房接近4500万人民币。该片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的现象背后,不只体现了市场对国产科幻电影、国产重工业产品的热切企盼,更蕴含着观众对中国价值、中国审美、中国电影的文化认同。可以说,《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具有开创性乃至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新阶段、新景观。
(节选自央广网《<流浪地球>票房破46亿:高票房体现文化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科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中国科幻文艺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科幻创作是整个产业的核心。中国科幻借鉴了西方科幻的传统,关注人和宇宙的关系、人和科技的关系。在对这些话题的思考中,作家们关注更多的是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但是,这种倾向有两个问题:其一,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承袭自西方科幻,而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考察;其二,这种倾向与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感受不符。如果这种主流倾向继续下去,中国科幻可能会重新回到边缘,进入那种“圈内叫好、圈外冷淡”的状态。
此外,科幻是个极度依赖创意的文艺类别,创新是它的核心生命力。但是科幻创意,尤其是那种开创性的创意,是很难找到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大量生产不具备科幻创意,但故事纯熟的作品。沿袭这种创作套路,中国科幻当然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热度,但随后很可能因为质量不能提高,再次被边缘化。
对中国科幻群体来说,产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挑战。中国科幻就像个刚进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以前青春浪漫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适应新的规则和观念。这些人可能还一时不太知道该如何面对资本、面对公众,但他们必须尽快学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
材料四:从《流浪地球》一波三折甚至险些夭折的拍摄历程不难看出,一方面,群众的确对优秀的科普科幻作品有着热切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普科幻作品生产者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友好的产业环境。很多观众喜欢《流浪地球》,不一定是因为里面的科技元素,而是混合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这部电影的成功能否让更多人持续关注科学,甚至走进科研领域,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上世纪90年代,《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大热,为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些电影点燃了很多人的“古生物学家梦”,吸引了大批人才进入这个领域,同时也为科学家赢得了企业家真金白银的资助。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否复制这一传奇呢?业内人士表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一个良性的科学文化环境,有助于产出更多、更好的科普科幻作品,也有助于这些作品发挥出最大的公益价值。尽管国内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群已经大大增加,但在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里,这个比例还是小得可怜。即便是感兴趣的人群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科学有着很深的误解。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是一条漫漫长路。
(节选自《中国科学报•科普创作的产业环境还欠友好》)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
A.图一显示,2012-2017年间,中国市场上映的科幻电影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变化较大。
B.由图一可知,科幻电影以较低比例的数量产出较高比例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观影吸引力和票房竞争力。
C.图二显示,2012-2016年间,无论是上映数量还是累计票房,国产科幻片均落后进口科幻片。
D.由图二可知,进口科幻片和国产科幻片上映数量与累计票房数变化趋势一致,上映数越大,累计票房数也越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化认同助推《流浪地球》在海内外获得高票房,说明中国元素对于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B.《流浪地球》的成功,给中国科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中国科幻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C.影迷对《流浪地球》的喜爱,混合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电影能点燃观众的人生梦想。
D.中国科幻文艺的繁荣,需要科普生产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也需要观众走出对科学的误解,使作品发挥最大的公益价值。
6.请你站在科幻电影创作者的立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促进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可持续繁荣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亲亲土豆
迟子建
礼镇家家户户都种土豆。秦山夫妇是礼镇的土豆大户,夏季土豆开花时,他家地里的花色最全,要紫有紫,要粉有粉,要白有白。到了秋天,也自然是他们家收获最多了。
秦山又黑又瘦,他媳妇很白净,叫李爱杰,温柔而贤惠。他们去地里干活时总是并肩走,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秦山常咳嗽,春秋尤甚,有一天吃着土豆就咳嗽得受不住了,双肩抖得像被狂风拍打着的一只衣架,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错了位,没有一处舒服的地方。他的咳嗽声把粉萍都惊醒了,粉萍隔着门童声童气地说:“爸,我给你拔个青萝卜压压咳吧?”
秦山拉着胸说:“不用了,粉萍,你睡吧。”
秦山咳嗽累了便迷迷糊糊睡着了。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她将头侧向秦山,便发现了秦山枕头上的一摊血。她吓了一跳,想推醒秦山让他看,又一想吐血不是好事,让秦山知道了,不是糟上加糟吗?所以她轻轻拈起秦山的头,将他的枕头撤下,将自己的枕头垫上去。秦山被扰得睁了一下眼睛,但捺不住咳嗽之后带给他的巨大疲乏,又睡去了。
李爱杰忧心忡忡地早早起来,洗了那个枕套。待秦山起来,她便一边给他盛粥一边说:“咳嗽得这么厉害,咱今天进城看看去。”
“少抽两天烟就好了。”秦山面如土灰地说,“不看了。”
李爱杰说:“不看怎么行,不能硬挺着。”
“咳嗽又死不了人。”秦山说,“谁要是进城给我捎回两斤梨来吃就好了。”
“人一吐血还有个好吗?”秦山说,“早晚都是个死,我可不想把那点钱花在治病上。”
“可有病总得治呀。”李爱杰说,“大城市没有治不好的病。况且咱又没去过哈尔滨,逛逛世面吧。”
秦山不语了。夫妻二人商量了半宿,这才决定去哈尔滨。李爱杰将家里的五千元积蓄全部带上,又关照邻居帮她照顾粉萍、猪和几只鸡。邻居问他们秋收时能回来么?秦山咧嘴一笑说:“我就是有一口气,也要活着回来收最后一季土豆。”
李爱杰拍了一下秦山的肩膀,骂他:“胡说!”
火车票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贵,而且他们上车后又找到了换在一起的座位,这使他们很愉快。所以火车开了一路李爱杰就发出一路的惊诧:
“秦山,你快看那片马莲花,绒嘟嘟的!”
秦山听着妻子恍若回到少女时代的声音,心里有种比晚霞还要浓烈的伤感。如果自己病得不重还可以继续听她的声音,如果病 入膏盲,这声音将像闪光一样消失。谁来帮她照看粉萍?谁来帮她伺候那一大片土豆地?
秦山不敢继续往下想了。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当李爱杰被医生叫到办公室后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医生说:“他是晚期肺癌,已经扩散了。”
李爱杰去看秦山的时候,特意从花坛上偷偷摘了一朵花掖在袖筒里。秦山正在喝水,雪亮的阳光投在他青黄瘦削的脸颊上,他的嘴唇干裂了。李爱杰趁他不备将花掏出来:“闻闻,香不香?”她将花拈在他的鼻子下。
秦山深深闻了一下,说:“还没有土豆花香呢。”
“土豆花才没有香味呢。”李爱杰纠正说。
“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闻到就让人忘不掉。”秦山左顾右盼见其他病人和家属都没有注意听他们说话,才放心大胆地打趣道:“就像你身上的味儿一样。”
李爱杰凄楚地笑了。就着这股笑劲,她装作兴高采烈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偷花给你吗?咱得高兴一下了,你的病确诊了,就是普通的肺病,打几个月的点滴就能好。”
“没有大病当然好,我还去问什么呢。”秦山说,“咱都来了一个多礼拜了,该是收土豆的时候了。”
“你放心,咱礼镇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不会让咱家的土豆烂到地里。”李爱杰说。
“自己种的自己收才有意思。”
秦山不见了,病服堆在床上,床头柜上的饭盒等东西也不见了。
他没有告别就走了,看来是不想活了。
一直找到下午两点,处于极度焦虑状态的李爱杰才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带走饭盒等东西呢?
李爱杰赶回礼镇时正是秋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南坡地里起土豆。是午后的时光,天空极其晴朗,没有一丝云,只有凉爽的风在巷子里东游西逛。李爱杰没有回家,她径直朝南坡的土豆地走去。
李爱杰远远地看见秦山猫腰在自家的地里起土豆,粉萍跟在他身后正用一只土篮捡土豆。秦山穿着蓝布衣,午后的阳光沉甸甸地照耀着他,使他在阳光中闪闪发光,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给烫着了。
秦山消瘦得越来越快,几乎不能进食了。他常常痴迷望着李爱杰一言不发。李爱杰仍然平静地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
秦山在下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
秦山的棺材旁边坐着五麻袋软敦实实的土豆,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讲述了秦山和李爱杰这对农民夫妇生死离别的故事,充满了暖意与柔情,呈现出一种忧伤而不绝望的审美特质。
B.秦山咳嗽起来,“双肩抖得像被狂风拍打着的一只衣架”,运用比喻,写出了秦山被肺病折磨的惨状,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C.小说中秦山没用号陶大哭来宣泄对死亡的恐惧,而是默默本分地去收获土豆,说明他此生无憾,已无眷恋。
D.小说结尾土豆跟着李爱杰的脚这一细节,暗示着他们的夫妻之情超越了生死界限,并没有因为死亡而中断,引发读者对爱、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8.请概括秦山的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9.小说以“亲亲土豆”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B.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C.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D.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秉义郎:宋阶官名。徽宗政和年间,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六阶为秉义郎。绍兴时改称秉节郎。
B.大金:是金朝的正式国号。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主张民族平等,不分夷夏。
C.内禅:是一种君位由父传子的传承制度。因其是在本家族内进行,故得此名。受禅者取得君位具有很大的合法性,但内禅之事,多非自愿。
D.通衢:指为四通八达、宽敞平坦的道路。语出《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古代与通衢意思接近的词还有“亨衢”“大道”“孔道”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昭有勇有谋。官至秉义郎,却不刻意表现自己。在震威偷袭行动中,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朱昭忠君爱国。夏人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告之国君内禅之事,并宣读诏赦,拒绝投降,令众人叹服。
C.朱昭重义轻死。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视死若归。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经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2)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完成14-15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以感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老江头。
B.首联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
C.颔联两句上二下三,每一句前后并列,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
D.颈联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
15.请从结构与情感两个方面赏析诗歌的尾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中用“ , ”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时却视如敝履的状态。
(3)《逍遥游》中“ , ”两句写无论全社会的人都称赞还是责难,宋荣子都不为所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 ,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 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 。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侫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在看《说岳全传》,热血沸腾,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回味之无穷
C.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D.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匠心独运 心满意足
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匠心独运 差强人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C.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却已想不起来了。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20.下面是某报社启事的正文,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
(5分)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吉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