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591  2019-11-0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1]
合肥一中、合肥六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合肥一中、合肥六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曲线。
任何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优秀文化提供相应的精神引领与智力支持。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为主导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传统,才能不忘民族之魂;只有拥抱未来,才能适应时代之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平昌冬奥会的“北京 8 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
展翅、龙凤呈样、梅花、长城、中国结等。通过“北京 8 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传统文化是创新的不竭源泉,继承传统又不拘泥沿袭,才能超越传统,独辟蹊径。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文化创造应当高度关注和反映当代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成就,以广大人民投身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为表现对象,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形式新颖的文艺作品。
中国当代文化创造不但要出精品、出品牌,还要出思潮、出流派,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思潮和设计流派。现代以来,欧美产生了一批明显有别于古典艺术传统的现代艺术国际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以全新视角和艺术手法观察表现世界,对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以来,中国艺术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延续着中国绘画传统。在超越传统的现当代艺术方面,我们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因此,文化创造不能仅仅将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传统的现代化转化上,而是要超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维阈限,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未知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想象与叙事,创造出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构成东方神话故事特有的审美体系,与希腊神话遥相呼应;但在现代科幻文艺方面我们却不尽如人意,除了《三体》,我国目前鲜有优秀科幻文艺作品能跻身全球文化市场。科幻文艺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文化创造,比神话传说更具有科学精神。在科幻文艺创作方面,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大胆放飞想象的翅膀,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
文化创新的三个向度是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单纯对传统与现代融合向度的拓展与完善,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与走向,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B.
文化创新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境遇,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拥抱未来。


浏览完整试题C.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财富,用新体验与知识挖掘、利用优秀文化基因能使其重获生机。D.中国的建设成就为文化创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新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为立论前提,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述。B.文章从传统与现代、实践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三个向度阐明了文化创新的路径。C.文章运用引证法,以“北京 8 分钟”来印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融合的探索。
D.文章阐述中外艺术大师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力,彰显中国要创造当代艺术语言的立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思想深刻、形式新颖的文艺作品应当表现广大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B.文化创造要在传统的现代化转化的基础上,突破思想阈限,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C.科幻文艺比神话故事更具有科学精神,科幻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科学意识与想象力。 D.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提升,就有必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高铁是新建设计时速最低 250 公里的客运专线。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 1999 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 404 公里,
于 2003 年开通运营。自 2008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条 350 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高速铁路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以“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建成了京津、沪宁、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设计时速 350 公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系统掌握了时速 200-250 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成功搭建了时速 350 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制生产了 CRH380 型新一代高速列车。
近年来,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的业务量在铁路装备行业、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已居全球第一,中国高铁约占全球 30的市场份额。
(摘编自中新网《中国高铁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 刷新中国制造新形象》2005 年 11 月 18 日)
材料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摘编自管宁《文化创新的“术”与“道”》)
A.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反映了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历程。
2003-2015 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统计
材料三:
(数据来源于“中国轨道交通网”)

1942 年冬,临沧出奇地冷,澜沧江上下起大雪,24 岁的曾祖父从作坊回来,手脚冰凉。他回到家,曾祖母已经烧好一大
2017 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评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高铁被排在首位。在知名网站YouTube 上,许多外国友人把乘坐中国高铁快速、便捷的美好体验拍成各种小视频,放在网络上传播,引来各种艳羡和震惊。
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百公里时速“绿皮车”,到 21 世纪初时速约 200 公里的“红皮空调车”,再到如今时速最高达 400 公里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中国铁路在“加速度”跨入新时代。
过去五年,中国铁路以平均每天近 16 公里的速度延伸。截至 2017 年底,铁路运营里程达 12.7 万公里,其中高铁 2.5 万
公里,比 2012 年底增长了约 2.5 倍,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累计近 50 亿人次乘坐高铁出行。
从没有一寸高速铁路,到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根据规划,到 2020 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 15 万公里。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巴伦感慨地说:“铁路发展正进入
一个大时代,中国正成为全球的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中国高铁引领全球体验“中国速度”》2018 年 2 月 12 日)
材料四:
代表着中国铁路发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大跨度的“复兴号”高速动车组首次参加春运,成为 2018 年春运的点睛之笔。
中车株洲电机公司为中国铁路提供的“复兴号”全部动力产品,即 592 台牵引电机和 73 台牵引变压器,始终表现为“零故障” 运行。
“复兴号”不仅刷新了中国速度,同时也为世界高铁速度立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而且这一新时代的标杆与“宠儿”,自 2017 年 6 月正式亮相至今,不仅让中国高铁这张新的“国家名片”更加闪亮,而且已经在京沪、京广、京津和西成等多条高铁线路上驰骋,为无数返乡团圆的中国百姓出行提供便利,更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经济发展插上新的翅膀。
(摘编自红网《中车株洲电机为复兴号列车提供最美核心动力》2018 年 2 月 28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尽管中国铁路高速化始于 1999 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但高铁的快速发展却是从 2008 年兴建的京津城际铁路开始的。
B.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发展迅猛,并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成功搭建时速 350 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
C.我国已建成以京津、沪宁等一批高速铁路为代表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这显示了中国在高铁领域的成就。
D.“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已经投入使用,其最高时速达 400 公里,这有助于中国铁路在“加速度”中跨入新时代。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 2003 年中国第一条高铁开通运营以后,一直到 2015 年,中国高铁新增运营条数最多的年份是 2015 年,其次是 2014 年。
B.由材料二可知,中国高铁运营新增公里数在 2003-2007 年曾有短暂的停顿,但是自 2008 年以后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增加。
C.中国高铁不仅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而且作为中国最新科技的代表,大幅进军海外市场,其在全球市场份额也居第一位。
D.“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是中国高铁的又一杰出成就,它由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提供,始终“零故障”运行,自亮相至今深受关注。
6.高铁为何会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6 分)
(三)文学类文本(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展开余下试题玉 色
张 玉
盆滚水了,趁热再煮一小锅米线,细碎碧绿的葱花、晶莹雪白的米线,汤清线齐,他热乎乎地吃下去,暖身子。
那天半夜时分,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曾祖父的堂兄,前几年过河去了缅甸,在那里的赌石场做工,过年时才捎钱回来。
他的堂兄回来,是因为日本人打进来了。堂兄说:“绍田啊,跟我走吧,我现在在孙立人将军的部队,38 师……孙将军要带我们去缅甸、印度,把小日本赶回去。”
曾祖父远走缅甸是那年腊月二十,天寒地冻,澜沧江静得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释放出冰冷的光芒。曾祖父喝了些白酒, 在堂屋里坐了许久,去厨房盛了一碗酸笋汤,喂一双儿女喝下,把碗放在桌上。
他搬过一个高凳,从房梁上取下一只布包,里三层外三层地打开,昏暗的屋里顿时一亮。那是一条深紫色的玻璃底翡翠珠链,艳如春水,美若朝霞。长长的小粒珠链,108 颗,细碎的珠子只有绿豆大小,但是颗颗精圆,打磨得莹润无比。这是身为琢玉匠的祖父从无数的边角料中挑出来,一颗一颗琢成的;链子下面坠着一块满绿的玉牌,只有小手指大,精雕细琢地刻着一对鸳鸯,羽毛纤毫毕现。曾祖父把珠链给曾祖母带上:“玉罕,我这一去不知何时回来,你带着它们,就好像我在你身边一样……还缺一副手镯、一副耳坠,我原想着做齐了再送你的……”
曾祖母拉着两个孩子将丈夫送出镇外,曾祖父深吸一口澜沧江上清冷的空气,自言自语:“多美啊,我的家。”他又回头嘱咐妻子:“柴火要烧得旺哪,快过年了,烧得旺,明年才好过呢。等开春我兴许就回来了,明年我和你们一起过泼水节。”

明年,曾祖父没有回来;后年,他还没有回来;大后年……抗战胜利是 1945 年,他离家已有 3 年了,杳无音讯。曾祖母把院子临街的厢房开了一间小店,给街坊邻居做衣裳维持着生计。
每年冬天,家中的炉火都烧得很旺,可曾祖父始终都没有回来,也没有音讯。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祖母把老人们都送了终,又拉扯儿女长大成人;她有了儿媳、女婿,有了外孙、孙子,然后孙子孙女也有了儿女,我的父亲是她的小孙子,我在80 年代出生,是她最宠爱的曾孙女。这一年,她已年过花甲,她的丈夫离开她整整 40 年了.
上世纪末,我家搬到市里,想接了曾祖母到家里住,她执意不肯,要留在小镇度过余生。她说她要等曾祖父回来,如果他回来找不到她怎么办呢?

2005 年,我带男友回到嘉禾镇去见曾祖母。到达时正是腊月二十,小镇很冷,天早早地黑了。
院落外的山茶树上挂着一对红灯笼,它们随风摇着,温暖喜庆,提醒我们快过年了。西南边陲的嘉禾镇民族众多,各有各的年节。因此虽然年关将至,小镇也没有多少年味,只有我的曾祖母,年年都挂着灯笼等候良人归来。
堂屋里有一台很大的电视,是几年前我父亲买回来的,曾祖母终日开着它,说屋里有声音,热闹些。
晚饭是酸笋汤,清亮的汤水没有一点油星,上面飘着一些切碎的雪里红,雪白的笋丁在下面隐现,绿白相间如翡翠,我小口小口喝着,笋汤清香异常,洋溢着满满的年的味道。曾祖母爱怜地看着我,看着男友,絮絮地说:“那一年也是这一天啊,你太爷爷喝了一碗笋汤,还喂你爷爷和老姑喝了一碗……”我知道她是把我们当作她当年的小儿女了,我抬头笑一笑.
吃了饭,我们在炉前围着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的特辑里,播放的是中、印、缅二次会战纪录片,并有字幕在滚动:会战情况,日军在我国南部所犯的滔天罪行,一长串死难者的名单。我看到曾祖父的名字,流水样漂移着,消失在无数名字中间。
我看向曾祖母,她神色平静,我的心落了下来:没事的,她是傣族人,不识汉字。
曾祖母是在一个多月后去世的,离泼水节不远了。她的遗物存放得很整齐,衣服都在柜子里,重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一个个小箱子。在一只黄杨木匣中,我翻出一本泛黄的账册,一幅一尺见方的小像,还有一大叠零碎的字条。
账册是我曾祖父玉店的流水,上面有往来账目,账目之后是他的签名:林绍田。
小像是他画给我曾祖母的礼物,画中的少女娉婷而立,左下角是曾祖父的字迹:“爱妻玉罕小影,林绍田辛巳苦夏手绘。”沉静的中锋运笔,清秀无比。
我又翻了翻那些零碎的字条,上面全部是三个字:林绍田。那却不是曾祖父的字迹,是一笔稚拙的字,起初是不连贯的, 每一笔都歪斜细弱,后来就流利了,渐渐像方块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第一节多次写到澜沧江的“冷”,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暗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渲染了因残酷的战争而带来的悲剧氛围。
B.小说以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较完整地讲述了一对平凡夫妻的故事:原本平静度日的他们,面对战争带来的危机,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C.曾祖父送给妻子的珠链,虽都出自边角料,但“颗颗精圆”“莹润无比”,一则表明曾祖父家境并不殷实,二则表明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
D.小说以插叙方式交代了曾祖母的遗物,黄杨木匣的遗物表明曾祖母其实认识曾祖父的名字;正是在最后的牵挂消失后,她才选择坦然离世。
8.小说中曾祖母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以“玉色”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长庚,字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五十二年,署福建海坛镇总兵,罄家财募乡勇,捕获巨盗。自乾隆季.年,匪艇始犯福建三澎,长庚击走之。嘉庆五年,擢福建水师提督,寻调浙江。未几,艇匪皆为漳盗蔡牵所并。牵,奸猾善用众,既得匪艇,遂猖獗。巡.抚.阮元与长庚议匪艇高大,战舰不能制,乃集捐十余万金付长庚,造大舰三十,名曰霆船。连败牵等于海上, 军威大振。
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浙师追击于三沙,毁其船六。牵畏霆船,贿闽商造大艇。渡横洋,连劫台湾米。
诏逮治玉德,以阿林保代。既至福建,诸文武吏以未协剿,未断岸奸接济,惧得罪,咸谮长庚。阿林保密劾其逗留,章三上。诏密询巡抚清安泰。清安泰疏言:“长庚熟海岛形势、风云沙线,每战自持舵,老于操舟者不及。两年在军,过门不入。以捐造船械,倾其家资。所俘获尽以赏功,士争效死。实水师诸将之冠。”时同战诸镇,亦交章言长庚实非逗留。仁宗震怒,切责阿林保并饬造大梭船三十。长庚闻之,益感奋。后阿林保置酒款长庚,谓曰:“海外事无左证,公但斩一酋,以牵首报,我飞章告捷,以余贼归善后办理。公受上赏,我亦邀次功,孰与穷年冒风涛侥幸万一哉?”长庚谢曰:“吾何能为此? 久视海船如庐舍,誓与贼同死,不与同生!”长庚缄所落齿寄其妻,志以身殉国。是年秋,击贼受伤。
十二月,追牵至黑水洋。牵仅存三艇,皆百战之寇,以死拒。长庚自以火攻船挂其艇尾,欲跃登,忽炮中喉,移时而殒。上震悼,褒恤,初拟俟寇平赐以伯爵,乃追封三等壮烈伯,谥忠毅,于原籍建专.祠.。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列传一百三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B.
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 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展开余下试题C.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 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D.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 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乾隆”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
号。
B.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在时间上,“季”亦指最末的,如文中的“季年”即末年。C.“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在中国清代是地方军政大员。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又称抚台、抚军。D.“专祠”指古代朝廷专门为有大功德于民者敕封神号而立的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也可以在立功地建立专祠。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长庚一心灭贼,毁家纾难。为了杀贼保国,他拿出家中财产招募乡勇,捕获大盗;后又倾尽家资捐款置办船只器械。B.李长庚忠诚为国,信念坚定。官场的险恶没有动摇他杀贼报国的决心,即使受到上司阿林保的迫害与威胁,他也没有
畏惧退缩。
C.李长庚大公无私,以诚待兵。他把在战斗中获得的战利品全都拿来奖赏有功之士,因此手下将士们都愿以死报效。D.李长庚英勇无畏,身先士卒。每次战斗他亲自掌舵驾船,带头冲锋陷阵;他还曾寄落齿给妻子表明为国捐躯之意。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律知武不可胁迫,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 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渐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通过远景与近景的交替,抒发了对岁月空逝,大宋复兴无期的感慨。
C.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思考,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
乾坤的豪杰?
D.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驰骋疆场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良机已失、大势已去的无限感慨。
15.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 分)
(1)柳永在《雨霖铃》词中用“ , ”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军事才能。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由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面临毁灭,人类为寻找新家园,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的背景有些 ,但并非永远不会发生。太阳作为一颗恒星不仅有其固有生命周期,而且地球自身处在宇宙之中,完全可能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空间的毁灭性打击。科幻的意义就在于提醒人们 ,思考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命题。
科幻作品的科学性,是衡量作品真实价值的主要标准。以电影《星际穿越》为例,制片方要求这部电影里不能有任何东西违背已经确立的物理定律。最终,《星际穿越》最大的魅力,( )。就《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而言,已有读者指出其存在不少科学上的“硬伤”。相对于《三体》,《流浪地球》并不属于刘慈欣最成熟的作品。不管怎样,中国科幻要摒弃不着边际的幻想,朝着科学性与想象力兼顾的正确方向发展。曾拍摄过《动物世界》《滚蛋吧!肿瘤君》的青年导演韩延说:“本片不是好莱坞那种 的超级大片,背后是一个导演小心翼翼、 的尝试与培育。”我们期待,像《流浪地球》这样真正以科幻为主题的影视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仅太阳作为一颗恒星有其固有生命周期,而且地球自身处在宇宙之中,完全可能面临各种来自外部空间的毁灭性打击。
B.太阳作为一颗恒星不仅有其固有生命周期,而且地球自身处在宇宙之中,完全可能面临各种来自外部空间的毁灭性打击。
C.不仅太阳作为一颗恒星有其固有生命周期,而且地球自身处在宇宙之中,完全可能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空间的毁灭性打击。
D.不仅地球自身处在宇宙之中,完全可能面临各种来自外部空间的毁灭性打击,而且太阳作为一颗恒星有其固有生命周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在于演员精湛的演技,也不在于其科学上的严谨,而在于美轮美奂的画面
B.不在于演员演技的精湛,也不在于画面的美轮美奂,而在于其科学上的严谨
C.不在于演员演技的精湛,也不在于画面的美轮美奂,而在于其科学上的谨慎
D.不在于其科学上的谨慎,也不在于画面的美轮美奂,而在于演员精湛的演技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危言耸听 防微杜渐 挥金如土 战战兢兢
B.骇人听闻 未雨绸缪 挥金如土 如履薄冰
C.
危言耸听 未雨绸缪 一掷千金 如履薄冰
D.骇人听闻 防微杜渐 一掷千金 战战兢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结构协调一致。(5 分)
① 、 ②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中国人有爱国的品质。鞠躬尽瘁、废寝忘食, ③ , ④ ,中国人有敬业的品质。立木为信、一诺千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白金轻, ⑤ 。
这些品质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体现。
21.下面是某校选取校级三好学生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8 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播放备受诟病,节目中的“娘炮”现象更是引发人们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娘炮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合肥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