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05  2019-11-2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5]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冯彩虹 审题人:郭 超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二十世纪最为成功的武侠小说家,金庸从不为武侠小说“吆喝”。在许多公开场合,金庸甚至“自贬身价”,称“武侠小说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如此低调的自我陈述,恰好与众武侠迷之“慷慨激昂”形成鲜明的对照。将其归结为兵家之欲擒故纵,或者个人品德之谦虚谨慎,似乎都不得要领。
请别忘了,撰写“娱乐性读物”的,只是文化人查良镛的一只手;他还有另外一只手,正在撰写“铁肩担道义”的政论文章。至于金庸本人,为何一面“自贬身价",一面乐此不疲,因其另有崇高志向——具体说来,便是《明报》的事业。有了《明报》的事业,金庸便与其他无数武侠小说家拉开了距离。一个武侠小说家,不只是娱乐大众,而且可以引导社会舆论,在金庸奇迹出现以前,这实在不能想象。在金庸创作的高峰期,左手政论,右手小说。这种写作策略,使武侠小说家金庸一改“边缘”姿态,在某种程度上介入了现实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
晚清以降,文学的雅俗之争,有审美趣味的区别,但更直接的,还是在于社会承担:一主干预社会,一主娱乐人生。查氏起步之处在新闻,现代中国的新闻事业,恰好与武侠小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部分武侠小说,都是先在报刊连载,而后オ单独刊行的)。可是,同在一张报纸,头版的社论与末版的副刊,各有各的功能,几“不可同日而语”。金庸自办报纸,并且“赤膊上阵”,下午褒贬现实政治,晚上揄扬千古侠风。他有商业上的野心,但更有政治上的抱负。长期坚持亲自撰写社论,实际上认同的是新文化人的担当精神——这样才能理解金庸为何对作为一种“娱乐性读物”的武侠小说评价并不高。金庸曾表示,当初撰写武侠小说,固然有自娱的成分,主要还是为了报纸的生存。如此“动机不纯”,难怪其对于仅局限于此的同道,不太恭维。
政论与小说,一诉诸理性与分析,一依赖情感与想象,前者需要“现实”,后者需要“浪漫”。如此冷热交替,再清醒的头脑,也难保不“串行”。只要对当代中国政治略有了解,都会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读出强烈的“寓言”意味。其实,小说家之追求普遍意义,与政论家的注重现实感慨,并不完全抵牾。说“影射”或许过于坐实,但对“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极度反感,毕竟包含着明显的现实刺激。即便小说家无意影射,政论家的思路也不可能严守边界,不越雷池半步,就在左右手交错使用之际,“串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无影射,二者皆可,就像六朝人娴熟藻绘骈偶,即便无意为文的著述,在后人眼中,也都颇有“文章”的韵味。同时写作政论与小说,使得金庸往往感慨遥深。撰写政论时,自是充满人世精神;即使写作“娱乐性读物”,金庸也并非一味“消闲”理解查君的这一立场,不难明白其何以能够“超越雅俗”。儒道之互补、出入之调和、自由与责任、个人与国家,在金庸这里,既落实在大侠精神之阐发,也体现为小说与政论之间的巨大张力。
(摘编自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是非常成功的武侠小说家,但他从没有为武侠小说唱过赞歌,认为武侠小说不算真正的文学作品。
B.金庸“自贬身价”称武侠小说纯属娱乐性的读物,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金庸的谦逊低调。
C.在报纸上发表政论,使得金庸超过了其他无数武侠小说作家,因为他不再是娱乐大众,而是做舆论的引导者。
D.金庸对武侠小说创作乐此不疲,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最初写武侠小说主要是为了能将《明报》办下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宗明义,引用金庸的话,表明了金庸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从而引出作者的态度,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第二段提醒读者注意一个事实,即金庸曾同时写小说和政论,之后分析了金庸乐此不疲创作武侠小说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经,向读者展示了文学雅俗之争的来龙去脉,帮助读者读懂金庸何以对武侠小说评价不高。
D.文章最后一段由政论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入手分析,进而引出对金庸何以能够在创作上做到“超越雅俗”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有雅俗之分,审美趣味上高雅,并且能干预社会、体现文化人的担当精神的作品应归为“雅”之列。
B.尽管政论需要诉诸理性分析,小说依赖情感想象,但只要头脑清醒,就可在两者之间随心所欲地转换。
C.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中读不出强烈的“寓言”意味的读者,可能与其对政治缺乏一些必要的了解有关。
D.金庸在撰写政论时能够充满人世精神,在写作武侠小说时不一味“消闲”,这可以说是“超越雅俗”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白发上津城
梅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1800年的古城老得白发千丈!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的举足轻重!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200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嘶鸣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80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13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达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逃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事象的注释。
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只1.2千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1/3,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达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使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
B.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古城的景仰之情。
C.作者对比描写了车停古漫川时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表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D.作者引用杜牧的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的来由,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和荒淫,又表明上津古城在连接秦楚交通上的作用。
E.作者描写上津古城的景物,展示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的四组镶金大字,显示它通连四海的作用,与杜牧诗句和鄂西民谚的表现作用构成了呼应之势。
5.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上津,作者为何要写漫川古镇?请简要分析。(6分)
6.作者走在上津古城墙上时,“心中倏忽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内心世界的?(6分)
7.作者在结尾的回信中说:“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回信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文中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作出探究。(6分)


展开余下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为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8.文中波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B.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C.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D.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9.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准确的一句是(3分)
A.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控制自己,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B.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只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
C.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高兴的吗?”
D.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其中的道理能说给我听听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于髡虽然其貌不扬,个子不到七尺,但辞令机智能言善辩,几次出使诸侯国,从没有受到过屈辱。
B.齐威王八年,楚国进攻齐国。淳于髡从赵国借得精兵十万,战车一千乘。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兵离去。
C.经过淳于髡的婉转劝说,威王停止了彻夜欢饮,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D.文章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司马迁阐明了自己对淳于髡的评价,表达了对淳于髡善用隐语的赞同。
(二)课内语句翻译(10分)
1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是一条山谷的名称。岑参曾经在此居住。
12.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此诗是岑参举进士授官后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
B.“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首联写三十多岁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到自己终于要实现抱负了,于是发出“宦情多欲阑”的感慨。
C.颈联描画出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D.“渔竿”代指隐逸生活;“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尾联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13.颈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劝学》中提到蚯蚓虽然“ , ”但却能够“ , ”与螃蟹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2)《师说》中韩愈提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 “ , ”。
(3)《赤壁赋》中客人用“ , ”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用“ , ”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2)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3)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胡床是东汉时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人们由西域带入中原的,它并非现代概念的卧具,而是类似折叠椅的坐具。
B.中国驻泰国使馆对12日前去泰国的中国游客发出提醒,要求遵守泰国电子烟有关法律规定,避免引起麻烦。
C.有的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打着科普的幌子发表文章,看上去好像有理有据,实际上是伪历史、伪科学。
D.根据调查,不少“网红”餐饮店在走红后,往往快速扩张,甚至“超负荷经营”,这就给质量把控带来不小的挑战。
1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冬至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以这一天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最少。 ① 。 冬至过后, ② ,但地面热量支出仍大于收入,所以地面气温继续降低,到了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时,天气才达到最冷的时候, ③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三九天前后。所以说冷在三九。


展开余下试题19.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6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积极;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A项,“认为武侠小说不算真正的文学作品”错误,从原文来看,金庸认为“武侠小说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B项,“武侠小说纯属娛乐性的读物”误,原文说的是“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C项,“他不再是娱乐大众,而是做舆论的引导者”错误,原文说的是“不只是娱乐大众,而且可以引导社会舆论”。)
2.C(“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经,向读者展示了文学雅俗之争的来龙去脉”错误,该段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论述文学雅俗之争的来龙去脉,只是阐明了文学的“雅俗”更直接的区别还是在于创作者的社会承担。)
3.B(“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中说“如此冷热交替,再清醒的头脑,也难保不串行”。)
4. B E
5.内容上:通过写漫川,表现了秦楚两种文化百年牵手和鄂陕息息相依的景象。(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上津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的叙述。(3分)
6.表现出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2分)运用了联想和对比的手法,(2分)将郧州古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他的忧患意识。(2分)
7.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且充满了生气与活力。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3分)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是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光明景象。(3分)
8. D
9. D (A.不治为不处理政务 B止为停留 C说为教导)
10.D(无议论,也无司马迁对淳于髡的评价)
11.(1)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认为凡是这个州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12.B.“阑”是将尽的意思,“宦情多欲阑”应为“做官的念头消磨殆尽”。
13.最传神的字是“吞”和“醉”(2)。“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2)。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2)。
14.(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5.C
16.D【解析】A项中中途易辙,应将“人们由西域带入中原的”改为“由西域传入中原的”。B项“12日前去”有歧义,是12日之前去,还是12日当天去。C项“博取眼球”搭配不当,改为“博取关注”或“吸引眼球”;另外,“文章”是“伪历史、伪科学”搭配不当。(3分)
17.B
18.① 但冬至不是全年中气温最低的一天
② 尽管太阳光照时间开始增加
③ 这个时间大约在一月的中下旬
19.【解析】注意题干中“自选话题”和“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要求;最后一句要揭示景物描写展示的哲理。
参考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答出一句给3分,两句给6分)
20.略
文言文翻译: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最终维持达三十六年。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问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间交游,好久不曾见面,忽然间相见了,高兴地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堂屋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婉转地劝说齐威王。”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山西省长治”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