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07 2019-12-02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7]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长征中学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问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卷上按要求填图学籍号、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共29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蜚声中外的瓷器发轫(rèn)于郑州,而被喻为“花鸟虫鱼,一双巧手塑乾坤,山川大地,一支触笔映九州”的制瓷人,很多不擅言辞,有时甚至显得近乎木讷(nè)。
B. 网络上的言论可能是真情流露的诚挚关切,可能是不着(zháo)调的情感宣泄,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混淆视听,政府要积极引导网民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yù)力。
C. 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à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流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D. 远处青山层林叠翠,白云缭绕,近处湖水波光摇曳,喁(yú)喁软语,这样一幅写意山水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沉缅在对世外桃源的想象中,频频翘(qiáo)首回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一项是(3分)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在大家惊异的目光中,她依然娴静如常,安之若素,仿佛刚才莫名的一笑根本没有发生。
C.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D.当时的美国政府答应给予黑人一定的权利,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承诺纯粹是空头支票。
3.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B.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防止传播二手烟,特别是劝阻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C.我国是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但无论是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还是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反映两个阶级间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5.对下列语段画线处言外之意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
A. 外国人听不懂汉语,所以我们无法跟他们交流。
B. 对一个不喜欢汉语的人,无法用汉语与他沟通。
C. 余光中那个叫玛丽的情人听不懂他唱菩萨蛮歌。
D. 一个人改了名字,他的文化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咱们高中毕业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大作我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浏览完整试题
C. 非常感谢贵公司的热情款待,祝贵公司财源滚滚。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感谢。
7.下列对新闻标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A. 四款电脑游戏存在非法内容。
B. 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
C. 执法人员检查违规网站场所。
D. 文化部门发现违法游戏产品。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择4小题)(8分)
(1)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共10分)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指打麻将)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士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
材料二:
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或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
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摘编自《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材料三:
我们说过很多次,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些观念。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分析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对你也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担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些书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实上,这些书就是你要找的书,因为它们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有些读者会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那些书——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有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许多方面来说,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一—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对荷马的体会较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读书这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就要被恶习惯引诱。
B.读书带来的彻悟的快乐是哪怕我们还未经历一些事,但因为读过一些书,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的快乐。
C.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都能被你读懂。
D.文学作品比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难读,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很难写好的。
10.下列不能作为“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的标准的一项是(3分)
A.阅读时主动,努力不懈。
B.看对读者有要求的书,甚至阅读超越自身阅读技能一一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书。
C.阅读对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
D.通过阅读一本好书,使自己更有智慧,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11. 概括三则材料所指出的读书的作用。(4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
迟子建
①在北方,一年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寒冷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但在这喷嚏和咳嗽声之间,还是夹杂着春风温柔的吟唱,夹杂着夏雨滋润万物的淅沥之音和秋日田野上农人们收获的笑声。
②故乡是我每年必须要住一段时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静、单纯而显得格外有韵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看青山,呼吸着从山野间吹拂来的清新空气。吃过早饭,我一边喝茶一边写作,或者看书。累了的时候,随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个盹,养养神。大约是心里松弛的缘故吧,我在故乡很少失眠。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中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过这些绿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农人们自己宰杀的猪,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野生的鱼类。这样的晚餐,又怎能不让人对生活顿生感念之情呢?吃过晚饭,天快黑了,我也许会在花圃上剪上几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黄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扫帚梅,带回我的居室,把它们插入瓶中,摆在书桌上。夜深了,我进入了梦乡,可来自家园的鲜花却亮堂地怒放着,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③如果不是因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乡住到飞雪来临时。
④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妈妈通个电话。她一跟我说故乡下雪的时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鹃开得多么鲜艳,树多么绿,等等。但时间久了,尤其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对香港的绿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绿看上去是那么苍凉、陈旧!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参加一个座谈,当被问起对香港的印象时,我说我可怜这里的“绿”,我喜欢故乡四季分明的气候,想念寒冷。他们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们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啊!
⑤十一月上旬,我从香港赴京参加作代会,会后返回哈尔滨。当我终于迎来了对我而言的第一场雪时,兴奋极了。我下楼,在飞雪中走了一个小时。能够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⑥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是艾芜先生的儿子汪继湘先生和儿媳王莎女士为我签名寄来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南行记》和《艾芜选集》,他们知道我喜欢先生的书,特意在书的扉页盖了一枚艾芜先生未出名时的“汤道耕印”的木头印章。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满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灿烂。王莎女士说,新近出版的艾芜先生的两本书,他们都没有要稿费,只是委托新华书店发行,这让我感慨万千。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垃圾一样的作品,通过炒作等手段,可以获得极大的发行量,而艾芜先生这样具有深厚文学品质的大家作品,却遭到冷落。这真是个让人心凉的时代!不过,只要艾芜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处于“寒冷”一隅,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
12. 从文中来看,故乡的“生活显得格外有韵致”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3. 作者文中第④段叙写了香港之行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4.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2分)
(2)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礼物(2分)
15. 联系全文,请简要探究作者说的“寒冷也是一种温暖”,具体缘由有哪些。(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小题(17分)
(甲)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即康乐公谢灵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夫人之相与 与:结交,交好。
B. 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方。
C. 万物之逆旅也 逆:迎接
D. 古人秉烛夜游 秉:拿着。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大块假我以文章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会桃花之芳园
A. 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 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 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兰亭集序》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
B. 《兰亭集序》表达上多直抒胸臆,读来情韵绵邈;而《春夜》一文则多间接的借景抒情。
C. 从修辞上看《春夜》多用典,如“惠连”“金谷酒数”,《兰亭集序》则有引用 运用。
D. 从文体上看二文都属于书序,且《春夜》是典型的骈文,而《兰亭集序》则骈散结合。
19.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二)阅读诗歌,回答20-21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翻:义同“反”。
20.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标题中“__________”一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2分)
21.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4题(6分)
[甲]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选自《世说新语•伤逝》)
[乙]张季鹰辟①田齐王东曹掾②,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③,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④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①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②官职名③菰菜羹、鲈鱼脍是江浙一带的风味小吃。④在他乡做官
22. 在《古汉语词典》中,“临”的义项有: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将要,快要。请为“既葬,文帝临其丧”中的“临”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23.成语“莼鲈之思”出自乙文。依据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4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展开余下试题
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长征中学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评分标准
1.C(A项“喻”应为“誉”; B项“疫”应读“yì”;D项“缅”应为“湎”)
2.B( “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者异常现象时)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句中没有“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者异常现象”的语境,只是说“刚才莫名的一笑”,对象误用。A,“义愤填膺”指由违反正义的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C,“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D,“空头支票”比喻口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不能或不想兑现的诺言。)
3.D (破折号,“破”就是语句的打断,“折”就是把意思转到另一方面。作用:解释说明、意思递进或转折、话题转换、说话中断、声音延长、表示插说。此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4.D(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熔于一炉”后加上“的报纸”。B.不合逻辑。“劝阻……戒烟”不妥,应改“戒烟”为“吸烟”或去掉“阻”。C.搭配不当。“改善”和“水平”“程度”不搭配,应把“改善”改为“提高”。)
5.B(“更名玛丽”也就是把自己的中国名字改成了外国名字,表达外国文化或者语言的喜爱,这里的“玛丽”代表的外国语言或者外国文化。而《菩萨蛮》代表的是中国语言或者中国文化,送《菩萨蛮》的目的是与其沟通。所以这句话言外之意:对一个不喜欢汉语的人,无法用汉语与他沟通。故选B。)
6.C (A项,惠存是敬辞,请保存.B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D项,绵薄之力,谦称微力、微劳,常用作自谦之辞.)
7.B(本题中,第1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文化部”发出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第2段写文化部门发现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的问题;第3段写文化部下发的紧急通知,对“上述电脑游戏”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因此,本段的对象是“文化部门”,事件是“查禁四款电脑游戏”,据此排除A、C、D项。故选B。)
8.(1)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3)添酒回灯重开宴 犹抱琵琶半遮面 (4)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B(A项原文中“说不定要”不同于选项中的“就要”,把或然变成了必然。C项“掌握”不等同于“读懂”。D项原文说的是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未必比文学作品难读,不是说文学作品比科学、哲学作品难读,另外以偏概全,“难写好”是针对荷马的书而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
10.B(B项超越自身阅读技能的书不全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书。)
11.材料一:读书能让人寻出某种人生趣味,提升抵抗引诱的能力。(答出“趣味”1分)
材料二:读书能带来顿悟的生活快乐,能了解别人的思想,能培养气质,收获思想。(答出“快乐”1分,答出“精神”“思想”或“气质”给1分,共2分)
材料三:读书能提升阅读技巧,增进人们对世界与自身的了解。(1分)
12. ①亲近自然②身心放松③生活单纯自由④享受亲情,享受母亲的关怀照顾。(6分)
13. 叙写对香港的绿由“炫耀”到“疲乏”的感受(2分),是为了反衬(1分)作者对故乡寒冬飞雪的思念(1分)。
14. (1)新年是喧闹的又是寒冷的,(1分)过年的北方人是欢乐的又是辛苦的。(1分)(2)收到的这两本书厚厚的有一定的重量(1分),包含着大师的浓浓的无私奉献精神,承载着朋友的深情厚谊。(1分)
15. ①在故乡,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受到了故乡的热闹与亲情的温暖。(2分)②在香港,总不凋谢的绿会显得那么陈旧,让人感到疲乏,故乡寒冬飞雪万木凋零也是一种让人怀念的美景,有一种变化的美。(2分)③在大师作品倍受冷落而让人心凉的时代,收到朋友寄来的心仪已久的大师的作品,感受到大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与温暖。(2分)
16.B 17.C 18. B
23.(1)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2)何况春天用美好的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锦绣的风光供给(借)给我们。
20. (1). 偶 (2). 城阙
21.【示例1】我赞同。能在京城与故人像在江南一样聚会,却令人怀疑是梦中相逢。由此可见相遇不易,衬托出离家在外的凄苦心境,确实伤感多于惊喜。【示例2】我不赞同。今日的相逢,恍如往日的聚会,疑在梦中。一个“疑”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异乡与故人相会似信非信的惊喜之情。【示例3】我赞同。与故人偶集固然有一些惊喜,但客舍外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寒虫在挂满露珠的草从中悲鸣,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异乡游子的漂泊之苦、思乡之切。【示例4】我赞同。漂泊在外的人但愿长醉不醒,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钟声,因为酒配之后,钟声响起,就意味着分别,初时的欢愉又将变成长久的苦楚,更添伤感之情。
22. ② 23. 张季鹰在洛阳看到秋风起,想到家乡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辞归乡里,因此可推断“莼鲈之思”是指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
24.写作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然后找到立意的角度,材料内容是两句意旨非常明显的告诫:“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这两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是“时间”“早”“晚”,强调了人们在“时间”的“早”(充裕)与“晚”(不足)的情况下应当持有的态度。“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说的是:做事要早作打算,尽早动手,占得先机。由此可以立意为“时不我待”“未雨绸缪”“抢占先机”等;后一句“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说的是:对紧迫甚至窘迫的时间要坦然面对,接受严峻的现实,但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知难而进,奋起直追,力争后来居上。由此可以立意为“不要自怨自艾”“老当益壮”“知不可为而为之”等。综合两句话全面考量,可以立意为“抓住当下”“从现在做起”等。行文时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主题,再展开论述;论述中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为论据,让文章思想深刻,说服力强。行文时可提出论点“珍惜光阴”,然后可采用并列的结构论述,如可从“成就大业的人一般都珍惜光阴”“珍惜光阴要从点地做起”“珍惜光阴要多从现在做起,不要认为为时已晚”三个角度论证。
古今中外关于“早”和“晚”的名言、故事数不胜数:祖逖闻鸡起舞,鲁迅将“早”字刻上课桌,白石老人六旬画技日增;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师旷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刘禹锡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等,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尽早”诚可贵,“晚勤”价亦高!琳琅满目的名家名言和众多典型事例会为我们的文章增色添彩!
上一篇: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