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45  2019-12-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5]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哈密第15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
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浏览完整试题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B.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规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C.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D.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千年庭院
余秋雨
①二十七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一个人在岳麓山上闲逛。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儿,乘着当时称之为“革命大串连”的浪潮,撒落在这个远离家乡的陌生山梁上。
②眼前出现了一堵长长的旧墙,围住了很多灰褐色的老式房舍,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了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大知道的某个层面。这个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的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找到了自己。自己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庭院。哪一天你不小心一脚踏入后再也不愿意出来了,觉得比你出生的房屋和现在的住舍还要亲切,那就是你自己。
③我在这个庭院里摸到一块石碑,凭着最后一点微弱的天光,我一眼就认出了那四个大字:岳麓书院。
④这个庭院的力量,在于以千年韧劲弘扬了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极端重要性。我一直在想,历史上一切比较明智的统治者都会重视教育,他们办起教育来既有行政权力又有经济实力,当然会像模像样,但为什么没有一种官学能像岳麓书院那样长久呢?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宏文馆、崇文馆、国子学等等都是官学,但政府对这些官学投注了太多政治功利要求,控制又严,而政府控制一严又必然导致繁项哲学和形式主义成风,教育多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自身品格却失落了。说是教育,却着力于实利、着意于空名、着眼于官场,这便是中国历代官学的通病,也是无数有关重视教育的慷慨表态,最终都无法落实的原因。书院的出现实在是一批高智商的文化构想者反复思考、精心设计的成果,它既保持了一种清风朗朗的文化理想。又大体符合中国国情,上可摩天,下可接地,与历史上大量不切实际的文化空想和终于流于世俗的短期行为都不一样,实在可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创举。中国名山间出现过的书院很多,延续状态最好、也最有名望的是岳麓书院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⑤让人反复缅思的是一些执着的人和一项不无神圣的事业。这项事业的全部辛劳、苦涩和委屈,都曾由岳麓书院的庭院见证和承载,包括二十七年前我潜身而入时所看到的那份空旷和寥落。空旷和寥落中还残留着一点淡淡的神圣,我轻轻一嗅,就改变了原定的旅程。
⑥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至多在精力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作学校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而对这个目的达到的程度,又不能企望过高。
⑦突然想起了一条新闻,外国有个匪徒闯进了一家幼儿园,以要引爆炸药为威胁向政府勒索钱财,全世界都在为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安全担心,而幼儿园的一位年轻的保育员却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没有预告的游戏,她甚至把那个匪徒也描绘成游戏中的人物,结果,直到事件结束,孩子们都玩得很高兴。保育员无力与匪徒抗争,她也没有办法阻止这场灾难,她所能做的,只是在一个庭院里铺展一场温馨的游戏。孩子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这场游戏的意义,也许长大以后会约略领悟到其中的人格内涵。我想,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社会历史的风霜雨雪,教师掌握不了什么,只能暂时地掌握这个庭院,这间教室,这些学生。
⑧为此,在各种豪情壮志一一消退,一次次人生试验都未见多少成果之后,我和许多中国文化人一样,把师生关系和师生情分看作自己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不否认,我对自己老师的尊敬和对自己学生的偏护有时会到盲目的地步。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因此,当我偶尔一个人默默省察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总会禁不住在心底轻轻呼喊: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就是你们!
⑨不仅仅是一个亲热的称呼。不,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像岳麓书院,又不完全是。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很久很久了,我们一直在那里,做着一场文化传代的游戏。至于游戏的终局,我们都不要问。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撒落在这个远离家乡的陌生山梁上”这一句中的“撒落”运用比拟手法,非常形象贴切,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
B.作者在第二段介绍这个特别的庭院,并对其进行描写,直在第三段才指出自己看到的庭院是岳麓书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C.作者认为,教育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因为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通过对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前的庭院所蕴含的精神的探讨,表达了对教育被冷淡的委婉批评。
5.文章第⑦段引用国外的一条新闻,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的理解。(5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件大会”正在上海举行,百度携手联通发布了“小度在家”。除了一般智能音箱所具备的讲故事、定闹钟、查天气、问百科等功能,带有屏幕的“小度在家”可实现视频通话、语音拍照,成为新一代“智慧家庭控制中心”。
“小度在家”的背后,展现出可观发展前景的智能硬件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称,2019年我国智能硬件终端和服务市场可达5411.9亿元。而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估计,2020年我国智能硬件终端和服务市场可达万亿元规模。
千亿甚至万亿元级体量的智能硬件市场中,加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小玩意”成为产业布局的热点。去年10月,360发布具备“AI人脸识别功能”、可实现门前异动监控的智能门铃,发现门口有人停留时间超过15秒就会向主人手机推送警报信息。
走过概念发展期的国内对话式人工智能逐渐落地,带动了智能硬件市场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场景落地让大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好处,反过来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华网2019年4月25日《把AI装进“小玩意”人工智能硬件成布局热点》,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等多位院士的发问引发业界共鸣,被称为“徐匡迪之问”。“徐匡迪之问”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很难走向深入、也很难获得重大成果”。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现状如何?事实是,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开源代码和现有数学模型,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依靠开源代码和算法是否足够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底层框架和核心算法?
“如果缺少核心算法,当碰到关键性问题时,还是会被人‘卡脖子’。”有算法之“根”才能撑起产业“繁茂”。所谓“树大根深”,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同样道理,越在底层深深扎下根基,越能够发展出强大的产业。那么,借助开源代码,“半路出家”的AI产业为什么会难以为继?算法的进阶一定是来源于“原创者”,而不是“跟随者”。
孔德兴解释说,在获得同样数据的前提下,以开源代码运行,AI深度学习之后或许能输出结果,但由于训练框架固定、算法限制,当用户进行具体的实际应用时,将很难达到所期望的结果,而且难以修改、完善、优化算法。呼吁国家政策、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学家自身多方参与,才能让数学不再置身人工智能之外。
(摘编自张佳星《核心算法缺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2019年4月30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在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阶段,我国逐渐从“追赶”到“跟跑”,在部分领域技术还实现了“领跑”。可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方向在哪里?这都值得深入思考。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探究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向,这是我国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继“脑的十年”阶段之后,21世纪初美国、欧盟等国又兴起了新一轮的脑计划浪潮,以求推动脑的原理解析与类脑智能研究。我国也高度重视,积极规划,布局脑科学发展,提出了发展“人工智能2.0”的战略方向。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使机器达到人类理解自然语言的水平。当前人工智能采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在“感知”智能上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人工智能“感知”主要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强化学习被认为是未来自主人工智能主动学习的最重要训练模式。
(摘编自丁雅诵《下一代人工智能在哪里》,2019年3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据估计2020年我国智能硬件终端和服务市场可达万亿元规模,在智能硬件市场中加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小玩意”成为产业布局的热点。
B.“徐匡迪之问”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我国需要有自己的底层框架和核心算法,这样当碰到关键性问题时,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C.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使机器达到人类理解自然语言的水平。当前人工智能采用的深度学习算法,在“感知”智能上已取得突破性成果。
D.人工智能的“感知”主要分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无监督学习被认为是未来自主人工智能主动学习的最重要训练模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带有屏幕的“小度在家”可实现视频通话、语音拍照;而360发布具备“AI人脸识别功能”可实现门前异动监控的智能门铃。
B.以开源代码运行,AI深度学习之后可以输出结果,当用户进行具体的实际应用时,还可以修改、完善、优化算法,从而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C.有算法之“根”才能撑起产业“繁茂”,所谓“树大根深”,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同样道理,越在底层深深扎下根基,越能够发展出强大的产业。
D.21世纪初美国、欧盟等国又兴起了新一轮的脑计划浪潮,以求推动脑的原理解析与类脑智能研究,我国也提出了发展“人工智能2.0”的战略方向。
9.结合上述三个材料,概括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措施。(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1.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鯫,浅陋、卑微。
B.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兄,名词活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C.籍吏民:官吏、百姓的户籍。
D.约为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婚姻: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骂鯫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


展开余下试题B.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C.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D.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②。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①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作《登楼赋》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②扁舟: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助其实现霸业后,乘扁舟归隐五湖。③鹓雏:传说中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庄子自比鹓鶵,将惠子比作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全诗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此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虽遭困顿,可依然有凌云之志,他希望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归隐江湖。
15.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1)在《沁园春•长沙》里,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秦晋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预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2019年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铩羽而归,完成了赛前的既定任务。
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疯狂外星人》无疑是春节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之一,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疯狂外星人》在情节的想象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微信支付的绑卡用户已经超过9亿多人。
C.温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告诉记者,为改变“骑车不戴头盔”现象,近日他们通过免费送头盔、发放宣传单,劝导市民骑电动车时要带好头盔。
D.4月15日清晨,法国著名地标式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凶猛的火势导致有着将近800年历史的箭形塔尖倒塌。
1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的最后一字必为平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20.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几乎已不再使用。
B.“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为变徵之声”,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壮。
21.以下选项中,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大王来何操?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沛公安在 D.籍独不愧于心乎
22.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5分)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②句式与例句一致;③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橘子洲 康桥 雨巷 丁香 云彩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命题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挥之不去的风景,让你流连忘返;或一片蓝天,或一湾碧水;或一声蝉鸣,或一丝幽香;或一抹微笑,或一缕柔情……
请以“我心中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你独特的情怀,不少于800字。




答案
1.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中重要概念的理解。A项,表达了民族存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的一种担当精神;B项,只是抒发荣归故里的自豪;没有“家国情怀”,所以是错误的。C项,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D项,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
2.B.试题分析:A项,从第三段看出“人们的”应是“中国人的”,选项扩大范围;从三四五段看出“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应该是并列关系而不是选择关系,选项曲解文意;C项,从第三段“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新疆哈密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