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428 2019-12-06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重点、实验、特长班)试卷
语文试卷(重点、实验、特长班)
命题人:许林军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篇章,它所带来的“民主”和“科学”即“五四”精神,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即把科学与民主当作一个整体。新文化运动宣告科学文化是一种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旧文化。此后,科学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知识分子一直致力于科学知识、方法与精神的传播,从而招致“科玄论战”,但最终“科学派”取得胜利,这表明科学文化在中国得到初步巩固。“科玄论战”捍卫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逻辑,其意义不逊于“五四”运动。
经过“科玄论战”,中国的文化界认识到:近代以来,科学文化是先进的,是世界文化大潮中的主流,具有“世界共性”;而中国文化已经沦为地方性的“本土知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地位日趋上升,这在中国学术界表现得最为明显。传统知识分子都自觉尝试用科学思维方法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那种训诂考据、六经注我等旧式学问淡出学界视线;知识分子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界学风蔚然一新。
“科玄论战”后,科学文化在中国影响涵盖中国整个思想界,造就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繁荣,特别是一大批青年学生参与进来,这对他们人生观的重塑有重大意义。当然,由于“科玄论战”中“科学派”对传统文化的矫枉过正,也产生了一些理论误区,造成中国思想界的持续论战,余音至今不绝。
此后,科学研究被纳入了社会建制,即便在战局混乱的动荡年代也不例外。中国有了一大批自己的科学家,他们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下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从事科学研究事业。科学文化也开始沿着一个有目的的轨迹向前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续航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迅速出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研究被纳入国家发展轨道,走上了建制化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十多年,科学研究取得良好开局,科学文化渐成风尚。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首先思想解放,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再度出场,科学与民主得以重新恢复。“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这与文艺复兴时期喊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互为镜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从国家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科技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中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国人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与文化产生自信。
中国文化经历了自大、危机、自卑、自觉和自信的曲折过程,让人清楚地看到,科学文化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还源源不断地修正作为存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保驾护航,理应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伍光良《建构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五四”精神标志中国科学文化从科学知识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
B. 经过“科玄论战”,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
浏览完整试题
C. 在科学文化陶冶下,中国一大批科学家开始以科学救国之心从事科学研究事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研究走上建制化道路;90年代“科教兴国”上升为基本国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站在历史的高度,揭示新文化运动以及“科玄论战”的重要意义。
B. 第二段从思想认识和实际效果等维度入手,指出了“科玄论战”的巨大影响。
C. 文章第三段以反思“科玄论战”为前提,分析了科学文化对重塑青年学生人生观的意义。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文化运动后,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知识、方法、精神的传播,导致了“科玄论战”。
B. 传统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用科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使科学地位日趋上升。
C. “知识改变命运”口号的提出,借鉴和继承了文艺复兴“知识就是力量”的精神。
D. 科学文化不但始终充当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增量,而且作为存量修正中国传统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交通问题凸现。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注】分数越高代表频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于“艾媒咨询”)
材料三:目前,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仍然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慧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统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查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但很多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
D.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6.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日本的做法对解决我国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有何启示。(6分)
日本从1991年12月开始智能交通系统标准的全面制定工作,此后组建了由多个部门参加的全国统一智慧交通系统开发组织,致力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利用;协调学术部门、产业部门等机构相互配合。1996年7月,日本制定了《推进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构想》,把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日本立足“大交通”理念,以先进控制系统为中心,对其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风 语
胡炎
风,卷着梦的香气,一阵一阵,撩得人难受。
村头老杨树下,他蹲着,目光铸在密匝匝的枝叶间。叶片上,昨夜的梦还在跳荡,金光灿灿,晃得人眼晕。抬手捋一把,那叶子全是钱,新崭崭香喷喷,揣进怀里,平素蔫软的腰杆硬是生生挺得笔直。
身前,烟屁股滚了一地。最后一支抽尽,再把烟屁股捡起来,点燃,狠狠地补几口。
心,也给灼得火烧火燎:这财,别人发得,我怎就发不得?
展开余下试题
“爹!”进家,他叫。
“弄啥?”爹不看他,手里的锤子起起落落,只顾自加固他的锄头。
“钱……我得用。”
爹的手停了,翻他一眼: “那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
“媳妇不急,钱急。”他给爹敬支烟。
“到底弄啥?”
“正事,别问!”他把字咬得很重。
爹不再言语。这是他唯一的儿。儿一贯是老实本分的,他不能不依他。
叔、伯、舅、姑挨个借了个遍。然后村西的、村东的,南头的、北头的,挨门槛进,讨好的笑,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
“就你,也做白日梦?”村人的眼里,满是鄙夷和不屑。
他依旧笑,心里却骂:“狗眼看人低,等着瞧!”
购置设备、联系货商、组织人手,第一批成品终于出炉,没想到,事儿来了。
一块黑砖,拍晕了他:“敢跟老子抢生意?”
他摸索着爬起来,捂着流血的后脑勺:“疤哥,我不懂事,您老人家大人大量,抬抬手,给兄弟条生路。”
疤哥叉着腰:“这砖,挨得亏不亏?”
“不亏。”
“想不想再挨一砖?”
“疤哥,您说笑。”
“识相点,拜老子的山头,有钱大家赚。”
“懂了,疤哥,您是爷。”
“好孙子。”疤哥又朝他后脑勺拍了两下,这次不是砖,是手。
有了疤哥,生意竟出奇地红火。
人前人后,便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老实蛋子”,好烟潇洒地掷过去,说话便有了十足的底气。
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托了起来。
唯有爹,一张瘦瘦的黑脸平静得像十月的秋空,怎也拧不出个表情。或许在他心中,只有锄头、泥土和庄稼,那是他生命的全部。
这晚,他置了好酒、好菜,硬把爹从牛棚子里拉到餐桌旁。
“爹,喝一口解解乏,咱爷儿俩好好说说话。”他捧起酒碗,敬爹。
爹的手沾满泥土,接过碗,却没喝。沉吟一会儿,爹说:“带上酒菜,跟爹走。”
他不知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拾掇了酒菜,跟着走。
月光下,爹的身影更显瘦削,那是日晒的、风吹的、雨淋的。他不由心痛,日后,是得让爹好好歇歇,可劲享一把清福了。
出村向北,穿过一片树林,半山坡上,是自家的祖坟。
墓碑前,摆好酒菜。爹拉他一把:“给先人跪下。”
四周静得出奇,唯有虫声唧唧。
爹说:“儿呀,当着先人的面,你要说实话。”
“嗯。”
“你干的,是正经营生吧?”
“是……”他低着头,不敢看碑。
“那就好,咱家世世代代没啥本事,可都是老实人、正经人,你爷走时跟我说,种好田,养好儿,吃安稳饭是大福。可别辱没了祖宗。”
……他哑然,心底里被一只手狠狠掏了一把,底气全给掏光了。然而,一阵风吹过,底气一下子又回来了。
订单越来越多,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车买了,楼盖了,漂亮媳妇娶了,四面都是风光。唯有爹,照样耕他的田、犁他的地、侍弄他的庄稼。地是他的命,随他吧。
然而有一日,他从风声里,听到了异样。
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脊骨一软,腰杆竟再也挺不起了。
两月后,一条新闻充斥大街小巷:“全国特大地沟油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这天,荒草历历的祖坟前,爹长跪不起。末了,一头撞在墓碑上。
风,依旧卷着梦的香气,撩着很多汉子的心。一张张焦裂的嘴,吐出一团团墨蓝的烟雾,在风中飘呀飘,飘呀飘……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叶片上,昨夜的梦还在跳荡”与“风很猛,揪下了叶片上的梦”前后呼应,前者是“他”发财梦的开始,后者暗示“他”发财梦的破灭。
B.他一开始做的就不是正经生意,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命运反映了农村青年想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愿望。
C.从“满是鄙夷和不屑”和“村人的眼光也把他拖了起来”可以看出,小说中的村人瞧不起穷人、讨好有钱人,这加深了小说对人性的揭示。
D.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很有表现力。如“把一张脸都给拉伤了”中的 “拉伤”一词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他”陪着笑到处借钱的情态写得淋漓尽致。
8. 小说中的“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 “他”做的不是正经生意,这在小说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三处,并做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
英宗复位,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逼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
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五月大雨雹,大风飘瓦,拔郊坛树。贤言:“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
成化二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谥文达。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B.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C.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D.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举人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B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C.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为皇帝耳目,故又称耳目官。
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本文中属于官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贤才华横溢。考中乡试第一,所献上的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也被皇帝认可,命令他抄写好放置在身边,以备随时审阅。
B.李贤关爱百姓。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请求放赈;在长江南北水灾后,请求朝廷能废除一切征敛。.
C.李贤刚直不阿。当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虽有顾忌但他仍能从容回答皇上的提问,对石亨等人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余下试题
D.李贤曾两次遭遇危险。曹钦谋反时,逼他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门达因李贤进谏而借袁彬的案件陷害他,李贤几乎不免于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
(2)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围绕诗题中的“寻”字展开,情与景交融,写景富有层次,结构严密紧凑。
B. 颔联选取白云、静渚、春草、闲门等意象,动中有静,营造出凄清死寂的氛围。
C. 颈联炼字工稳,仅用一个“过”字就生动描绘出雨霁云收之后翠绿如新的松色。
D. 尾联中“相对亦忘言”写出了陶渊明“欲辨已忘言”相似的哲理,富有意趣。
15.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______,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火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等字眼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毁是野蛮战争的历史伤痕,而巴黎圣母院失火却是和平时期的安全事故,它们的灾难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被焚毁的圆明园和失火的巴黎圣母院,都是承载人类文化艺术的圣地,都是人类历史中______的一部分。当“遗产”“瑰宝”被冠以“世界”“人类”这样的前缀词,它们就成为了超越国别的、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守护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雨果曾经______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恶行,今天,我们又怎能口不择言地发泄仇恨?现代社会文明应不断进步,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却不如百年前的雨果。( )我们不能用圆明园曾经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来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拍手称快 层出不穷 不可或缺 义正辞严
B.拍手称快 数见不鲜 不可或缺 振振有词
C.额手相庆 层出不穷 缺一不可 义正辞严
D.额手相庆 数见不鲜 缺一不可 振振有词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B.诚然,圆明园被毁是历史上我国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C.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内心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D.诚然,圆明园被毁是历史上我国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内心伤痛。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国仇家恨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更是血的教训,但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
B.国仇家恨是血的教训,更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但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
C. 国仇家恨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它是血的教训,更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
D.国仇家恨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它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更是血的教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由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构成。所谓“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的确, ① ,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纵观历史, ② ,远超文字、词汇和语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中塑造的“唐韵”,再到近代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形成的普通话,这样的流变从未停止。但是, ③ ,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21.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断,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这次我们拨冗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陈老师做寿。陈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陈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是一条不老的河。流走的是世事,沉淀的是记忆;逝去的是时间,留下的是体悟。打开尘封的往事,总会有一些让你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人物和事件时常在记忆里苏醒,让我们一遍遍的感动和回味不已。
请以《与 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横线上补充上相关内容,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上饶中学高一年级(21——34)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B项,强加因果,原文表述的意思是“科玄论战”让中国文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 ‘本土知识’”,而非“科玄论战”导致的这个结果;时间关系错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已经脱离世界文化大潮的主流,沦为‘本土知识’”不是在“科玄论战”之后。
2.C项,“以反思 ‘科玄论战’”为前提错误,在原文第三段中,第一句话表明“科玄论战”的积极意义,第二句反思“科玄论战”的负面影响,第二句不是分析第一句的前提条件。
3.A项 B项,主客颠倒,“传统知识分子.. .... ...使科学地位日趋上升”错误,原文是“在新文化运动后,科学地位日趋上升.. .... ...传统知识分子都自觉尝试用科学思维方法来研
上一篇:
江苏省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西省上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