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91  2019-12-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1]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l0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德经》里的“道”究竟是什么?我觉得其实是一个“源代码”,按老子的理解,应该就是指“天地”,指“时空”,知名学者余世存日前在解读自己的作品《老子传》时作出上述表示。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然而对于这部经典的解读一直以来却颇多分歧,任继愈先生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经典。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有人说,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究竟是写给弱者的“心灵鸡汤”,还是治国、修身的天之大道?
正统的老子的传记,就是司马迁寥寥一些字,很少。司马迁也没有拿出来单独作传,把他写得神龙不见首尾。要拼凑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只能在有限的史料里找一些我们觉得可信的东西。余世存的《老子传》,用老子的生平,立体地阐述了《道德经》,以第一、第三人称混合形式叙述老子的人生心路,还原历史,将老子的一生串成一个完整的人生历程。关于老子与孔子、苌弘、常枞、秦佚、杨朱、周王室的关系,作者交待得合理而平常,通过讲述老子的爱情、友谊、教育、仕途人生等,探寻了《道德经》思想的源起。《老子传》中力求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老子,希望以它来拉近现代读者与这位历史人物的距离,更帮助读者消除与《道德经》这样的经典作品之间的时差。他认为不是老子故意要给后人一个迷魂罩,就像我们今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一样,也会想一些名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这种虚构其实包含了我们对人生、对社会一些很真实的看法。从老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得出他对人世的一种观念,甚至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确实不如孔子那么积极。
对于《道德经》中的大众熟知然而又对其意义争论颇多的“道”,余世存认为,“我觉得其实就是一个源代码。人在社会上生活,要找到人生的源代码,这个源代码有可能是上世,有可能是佛陀,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感到最亲切的还是‘道’,它讲的是天地人之间的一些规律。”
他指出,“我们当代人很多话,可以用《道德经》去配。比如一些网友就发现原来海子写的那句话‘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其实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过:‘其行越远,其知弥少’,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可见《道德经》是一部非常值得时常翻阅的经典。”
(摘编自余世存《老子所说的“道”应该是个“源代码”》,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余世存认为《道德经》里的“道”是一个“源代码”,按老子的理解应该是天地、时空。
B. 《道德经》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的影响深刻,是治国修身的天之大道。
C. 《老子传》串起老子完整的人生历程,通过讲述老子,探寻《道德经》思想的源起。
D. 大众对《道德经》的“道”虽然争论颇多,但它还是一部非常值得时常翻阅的经典。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浏览完整试题A. 文章开篇提出论证中心,然后从评价《道德经》诸多方面的影响入手展开具体论述。
B. 源代码原指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借它来解释《道德经》中的“道”,比喻新颖。
C. 对《道德经》这部经典的解读历来颇多分歧,文章论述时,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
D. 文末引用海子之言,旨在证明当代人的很多话可在《道德经》里找到相应的句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司马迁把老子写得神龙不见首尾,证明老子的神秘莫测,司马迁对他也知之甚少。
B. 余世存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经典,能帮助今天的读者消除与经典作品之间的时差。
C. 老子对现实社会的态度虽不如孔子那么积极,但后世推崇道家学说的也不乏其人。
D. 如果找到了人生的源代码,就找到我们理解《道德经》中“道”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18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
该法案旨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任何与手机相关的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参议院还决定将该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高中。
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
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8月1日)
材料二:
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
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在身上使用。并且,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
“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无权剥夺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
“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并非低龄学生上学的必需品;而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
(摘编自《三湘都市报》,2018年9月27日)
材料三:

材料四:
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引发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而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还没有发育成熟,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不少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旦离开手机,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美国乔治敦大学肿瘤中心主任说:“我们最新的研究,连同以前的研究,都表明打手机会增加罹惠脑瘤的潜在风险,特别在青少年方面。”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1个小时,将会增加患脑瘤风险。
(综合摘编自《临床肿瘤学》等杂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国参议院以绝对优势票数通过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法案不足之处是没有明确没收和归还方式,为具体执行埋下了一定隐患。
B.家长对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学生对校园手机管理存在抵触的情绪,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手机难以管理的重要原因。
C.材料三表明,2014至2017年,使用手机聊天的比例持续下滑,使用手机学习的比例连年上升,但不能据此判断学生的手机使用日趋合理。
D.部分青少年患有“手机中毒综合症”,他们以手机为其生活中心,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在情绪方面出现极端变化,如抑郁寡欢、紧张焦虑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有其弊也有其利,因此不必完全禁绝,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
B.社会群体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有时候不支持学校实施的合理方案,这可能导致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同受伤害。
C.材料三显示,部分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比例逐年下降,表明手机交际功能相对弱化,而游戏比例逐年升高则表明其娱乐功能正在日趋强化。
D.材料一至材料四从不同的角度,都旨在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这一立场在当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立法机构已经达成了共识。
6.以上材料中,政府部门、学校和医学研究机构的关注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1)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2)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展开余下试题(3)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4)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5)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
(6)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有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7)来美术馆参观的人不多,三三两两,门票只有十五元。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8)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9)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10)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11)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12)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13)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14)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15)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16)我喜欢画家梵高,木心说:“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17)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18)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19)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20)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奠定情感基调。
B.“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写出木心的画具有空灵缥缈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8) 请赏析第(7)段画线句。(6分)
(9 文章第(11)段、第(16)段都写到梵高,视角和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日:“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展开余下试题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高帝,正式名称为高皇帝。经常与太祖庙号一起给予王朝创始者;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后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来为死亡的通称。
D.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或称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没有厚葬弟弟,而是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 张良为人精明。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沛公听之任之想从中渔利,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他让沛公袭击秦军,取得大胜。
C. 张良足智多谋。击败峣下秦军,破除项羽疑心,荐举可用良才,为汉王解危除难,用计促成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别常征君① 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②,此别泪相望。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养病。征君:古代未曾做官的人。②见及:前来问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间之长,超过“一秋”。
B. 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在身上也显得又宽又长。
C. 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相对泪下,黯然神伤。
D. D. 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层次分明,章法谨严。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 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 。
(2)《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送别场景中,宾客开始时垂泪哭泣,而后听到慷慨羽声时则变为 , 。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反复咏叹后用选择复句,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
电视收不到信号时,屏幕雪花点闪烁,并伴有噪音,这就是来自太空的射电信号。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射电望远镜 。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天文界四大发现,都是利用射电望远镜才得以观测成功的。“中国天眼”的建成将能够实现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现象。如果幸运,它还将尝试接收外星文明的电波。如果一二十年后,外星人有意无意释放的信号被地球收到,那肯定是它的功劳。“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其建造难度 。它实现了完全自主的三大创新:利用地球上 的优良台址——贵州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突破了平地上建设望远镜的百米极限;使用主动变形的反射面,让不会动的望远镜动起来,让望远镜能够灵活主动地观察宇宙;自主研制了轻型索拖动的并联机器人,( ),更好地接收宇宙中极其微弱的无线电波信号。
被人称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用毕生心血,为国家留下一座国之重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他,养成他淡泊名利、 、善良勤劳的优秀品格;无数科技泰斗教育和影响了他,铸就他坚持真理、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脱颖而出 不言而喻 独一无二 一诺千金
B.崭露头角 不言而喻 盖世无双 一言九鼎
C.脱颖而出 不可理喻 盖世无双 一诺千金
D.崭露头角 不可理喻 独一无二 一言九鼎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天眼”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并发现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星现象。
B.“中国天眼”的建成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型号和非常奇特的一些脉冲星现象。
C.“中国天眼”将能够探测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并发现—些非常奇特的脉冲星现象。
D.“中国天眼”的建成将能够实现为宇审发育史提供线索的中性氢信号和一些非常奇特的脉冲星现象。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用以接收信号 B.使接收信号的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
C.接收信号的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 D.使馈源舱能够精确对焦用以接收信号
20.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6分)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21.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三副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语境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5分)
桃李满园   寸草春晖   芝兰绕街   庭萱晚景  翠柳迎春
座凝香 万福情   春锦绣   千里绿 千古韵
新 春:上联: ,下联: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节:上联: ,下联:
母亲节:上联: ,下联: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黄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