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 (摘编自梅宏 《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人民日报》2018.12.02)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三条主线,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B. 智能化阶段主要特征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它促使了数字经济的产生。
浏览完整试题C. 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智能化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智慧 社会。 D. 盘活和赋能数据的关键是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重视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通过阐述信息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 B.文章使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比喻,生动地阐明了“盘活”数据的必要性。 C.文章把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强调了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D.文章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建设智慧社会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指明了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 B. 我国经济社会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但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严重不足。 C. 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D. 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必然要求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在蒙曼看来,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 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中国诗词大会》还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得到不少观众的好评。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百人团成员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更是让年轻观众大开眼界。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挑战者必须依据比赛设置的关键字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很高。 (摘自《北京晨报》) 材料二: 中国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正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诗词大会的100余位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诗词大会》也给我们有益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赞美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无论在地方选拔还是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在第九场攻擂的上海中学学生姜闻页台风稳健,喜怒不形于色,让康震都觉得“自己过于活跃”,董卿也笑称“自己不够稳重”。 (摘编自《深圳新闻网》) 材料四:《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
4. 下列对《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诗词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一下子激发了人们心中埋 藏最深的情感。 B. 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使《中国诗词大会》 既充满了美感,又充满了哲理。 C. 《中国诗词大会》只有不断地在赛制与环节方面创新,才能使比赛竞赛感强、 观赏性高,选手也会超水平发挥。 D. 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能考量选手是否充分地展示自己超强的诗词储备、 临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起到 了其他传统文化无法企及的作用。 B. 《中国诗词大会》现场百人团由参赛选手海选产生,通过争夺战产生当期擂主, 攻擂失败者则被淘汰出局。 C. 中国诗词大会徽标由图文组成。有汉字书写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字是 李白的身影,举头望月:祥云和月,也可以看作是“诗词”的拼音首字母S和C。 D. 诗词大会的选手们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淡泊名利。比如第二季总冠 军武亦姝、上海中学生姜闻页就是这样的人。 6.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概括说明中国诗词对人生成长的作用。(6分) 二、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3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