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508  2019-12-3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8]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绵阳南山中学2019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巷道(hàng) 青苔(tāi) 惩罚(chéng) 博闻强记(qiǎng)
B. 颓圮(pǐ) 绯闻(fěi) 冰屑(xiè) 嘉言懿(yì)行
C. 攒射(chuán) 浸渍(qìn) 胳臂(bì) 长歌当(dàng)哭
D. 押解(jiè) 租赁(lìn) 弄堂(lòng) 悄无声息(qiǎ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竟争 恶耗 怅寥廓 陨身不恤
B. 拔冗 气慨 飨士卒 提要钩玄
C. 云霄 文采 度佳节 委曲求全
D. 戍守 萧瑟 撑长篙 编缉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说具有_____的经典性意义,堪称现代唯美诗之双璧。两首诗在艺术风格、意境上既有相通、相似处,又有相反相成相衬的绝妙旨趣。而且,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可以说________。
在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这个事实也许正好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其实也可以视为诗歌的真正价值而独立存在的。然而,当我们在强调二者的形式美的重要意义时,却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诗意内涵上或许存在着某种缺憾;事实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这两首诗的诗意内涵时,不难发现,( ),在这里,形式和内涵________地糅在一起,以致很难将二者严格区分。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氛围里_________地轻轻吟诵出声时,就很难说得清诗歌吸引我们的究竟是形式还是内涵了。这就是这两首诗的迷人之处。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举足轻重 实至名归 水乳交融 情不自禁
B.不可估量 毋庸置疑 浑然一体 情不自禁
C.举足轻重 毋庸置疑 水乳交融 身不由己
D.不可估量 实至名归 浑然一体 身不由己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意境、美丽单纯的节奏所吸引
B.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都是由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
C.在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时,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吸引
D.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吸引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意象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
B.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
C.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节奏完美组合的结晶
D.两首唯美诗的形式其实是蕴藉诗意之美和内涵的最恰当的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浏览完整试题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叩之寺僧 叩:询问
B.微指左公处 微:悄悄地
C.无俟奸人构陷 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
D.或劝以少休 或:或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旦夕且死 且为之奈何
B.则席地倚墙而坐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奋臂以指拨眦 以次进
D.因摸地上刑械 因击沛公于坐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B.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C.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以左忠毅公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文章结尾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史可法拿着五十两银子,流着泪请求狱卒帮忙让他进去。狱卒被感动了,叫史可法换上破衣,穿上草鞋,背着篓筐,手拿长柄铲子,装作打扫垃圾的人,领他进了监狱。
C.史可法常流泪对别人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时,充分赞扬左忠毅公提拔人才,坚贞不屈,以国事为重的精神。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属于侧面描写,是为了体现左忠毅公对史可法产生的影响。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4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8分)
早发武连驿忆弟
清 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1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第一句既紧扣题中“早发”二字,又直接写出了奔波中的感受,凌晨出发,天天如此,劳碌疲惫,确是苦不堪言。
B.颈联中的“曰归”“有弟”反复连用,写出兄弟天各一方,无从团圆,诗人只能在旅途的孤独寂寞中思念远方的弟弟。运用反复手法强化情感的同时,又给人一唱三叹之感。
C.尾联大壑、高崖与劲风等意象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雄浑阔大的意境,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
D.全诗以情绪的流动起伏贯穿其中,对思念之情、宦路之苦反复咏叹,感情真挚,格调苍凉,收到悠远绵长的艺术效果。
12.本诗颔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的运用。(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
(2) ,乌蒙磅礴走泥丸。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指出,若衰亡民族一直默无声息,就只有两种结果: , 。
(4)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
三、现代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8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展开余下试题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晓得个啥?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晓得个啥?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 “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好像漫画高手一般,截取了徐先生生活的几个片段,抓住其特征,把徐先生刻画得形神兼备。  
B.徐先生在教学中思想较为开明,自己编选教材既选古文也选时文,他的这种做法让作者感受到了他的才学。
C.徐先生追求简洁、硬朗的文风,批改作文时常常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这也成为了作者今后的文风追求。
D.本文在描写徐先生时极尽“戏谑调侃”之能事,用风趣幽默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独特的老师形象。
15. 本文开头细致地描绘了徐老师的古怪外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6.请以“春柳”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抒情文字不少于120字。(4分)



17.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下列问题。(4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①(四字成语) ”(1分)。②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共同看法,有什么意义,请简述。(3分)


18.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4分)
惊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从教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参加,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来临,请先生保重身体。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四、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守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看守瞭望”“等待盼望”。军人守望着祖国,父母守望着孩子,我们守望着梦想……我们都是守望者,也被守望着。
请以“守望”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做到内容充实,感情真诚;3、不少于800字。

绵阳南山中学2019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 答案D。解析:A青苔(tái)博文强记(qiáng)B绯红(fēi ) C 攒射(cuán)浸渍(jìn)胳臂(bei)
2. 答案C。解析:A竞争 噩耗 殒身不恤 B拨冗 气概 D 编辑文章
3. A【详解】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形客数量大或程度重。结合上文,是要表达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故选用“举足轻重”。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此处语境是要表达这两首诗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相应的声誉随之到来,故选用“实至名归”。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此处要表达这两首诗的形式和内涵交融在一起结合十分紧密,故选用“水乳交融”。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身不由己:身体不由自己作主。此处语境,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氛围里轻轻吟诵出声时,是要表达我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故选用“情不自禁”。故选A。
4. D【详解】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划线句子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语病。A项,“意境”“节奏”与前面的修饰语搭配不当;B项,“由……所”不搭配;C项,主语残缺, “在……时”掩盖主语。故选D。


展开余下试题5. B【详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联系上下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是要表述这两首诗“形式和内涵水乳交融地糅合在一起”。故选B。
6.D 或:代词,泛指某人,有人
7.A. 且:将要 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以: 介词,用 /介词,按照D.因: 于是,就/趁机
8.B
9.C 此处没有体现提拔人才,而是坚贞不屈,保护人才。首段才展现了发现选拔人才。
10.(1)国家大事已腐败到如此地步,老夫是完了,你再不顾生命危险而不明救国大义,天下事靠谁来支撑呢!(已:动词,完;昧:不明;支拄:支撑。考点各1分,大意1分)
(2)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是……;出入:进来;非常:意外的变故。考点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询问寺里的和尚,才知道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小吏喊名字喊到史可法,左公吃惊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
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早晚守候在狱门外。奸佞的太监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将要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一把长铲,装作打扫垃圾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生气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竟敢到这里来!国家大事已腐败到如此地步,老夫是完了,你再不顾生命危险而不明救国大义,天下事靠谁来支撑呢!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跑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史公那里听到的。
11.C项“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说法错误。纵观全诗,本诗是曾国藩通过“早发”二字,来表达奔波中的劳苦,对家中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宦路之苦的感叹。诗歌通过“岁云暮”“天一方”这些时间、地点的词语,写出了自己“曰归”的无望;“何当吹我送君旁”,再次喟叹与弟弟团聚的渺茫,所以,“彰显自己能够回到弟弟身边的坚定信念”,说法错误。
12.(1)颔联运用反衬(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鸡鸣破晓反衬诗人身处环境的空寂静谧,突出暗示了作者身处不见人烟的荒山,突出了孤零戚苦之状。(2)颔联寓情于景,疲马奔波,孤月西落,鸡鸣报晓,万山环绕、营造了空寂荒凉的氛围,突出了作者的孤单寂寞之情。(3)结构上,颔联用孤月、晨鸡、疲马来照应标题的“早发”,突出人马疲惫不堪,劳碌奔波,为后文直接抒发思归念弟的凄苦悲怆做铺垫。
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14.C。“这也成为了作者今后的文风追求”错,原文“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15.①结构上: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文章的开头,作者不惜笔墨,对老师古怪的相貌进行了生动细腻的刻画,然后再写老师的才华与品格,欲扬先抑,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2分:答出“欲扬先抑”并相应分析得1分,答出“波澜起伏”或“生动有趣”之类的词并相应分析得1分。)
②内容上(人物):反衬(对比),让老师的形象更生动、丰满。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用前面外在的丑来反衬下文老师“认真、敬业、爱生”的内在美,让老师的形象更生动、丰满,更凸显了老师的才华和品格。(2分:答出反衬或对比并相应分析得1分,答出人物形象“生动、丰满”之类的词并相应分析得1分。)
③主题上:突出主题,为后文抒发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做了铺垫(准备),体现出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敬慕之情。前面细致描写老师的古怪相貌,更能体现出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深,与老师分别近50年,还能如此清晰地记得老师的音容笑貌,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印象之深,学生对老师的怀念之深,敬慕之深。(2分:学生答出情感得1分,如果进一步答出为后文抒情做准备得2分)
④读者: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6分,每点2分,答到任意3点6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果学生只答干点子不得分。)
16.略
17.参考答案:①功亏一篑(“半途而废”等)。(1分)
②他们都反对半途而废,鼓励积极进取的精神。(2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1分)
18.参考答案:①“惊悉”改为“获悉”(“听闻”等)②“惠赠”改为“奉上”(“敬赠”等)③“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斧正”“垂阅”等)④“来临”改为“将至”(“将临”等)
注:不用拘泥于“参考答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