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第二次阶段考 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二语文。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共90分)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大题共10小题,共28分)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阿房官赋》中,杜牧说“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 2.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 , ”两句诗。 3.《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 , 。”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二)课内文言文检测(共22分)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马童面之 ②直夜溃围南出 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庄公寤生,惊姜氏 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⑦不能恃无功之尊 ⑧秦师遂东 A.①③⑥⑧/②⑤/④⑦ 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C.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D.①③/②⑥/④⑦/⑤⑧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劳师以袭远 必以长安君为质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谁得而族灭也 骊山北构而西折 D. 其是之谓乎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最佳的一组是( )(2分) A.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 不忍杀之,以赐公 B.① 敢问何谓也 ②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C.① 日食饮得无衰乎 ② 年几何矣 D.① 然今卒困于此 ②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 爵,在文中指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 男五种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C.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 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有时也指宦官,又 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B.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C. 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浏览完整试题D.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B.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禄。 C.殿下是汉代对仅次于天子的诸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从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以后皇太子、皇太后、皇后、诸侯王为殿下。 D. 古称父母为高堂,称妻父为泰山,对已故父亲的敬称为先考、先君子,对已故母亲的敬称为先妣。 10.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意思(每题1分,共10分): (1)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蹇叔之子与师: (3)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6)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 (7)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8)籍独不愧于心乎: (9)六王毕,四海一: (10)后来哀之而不鉴之: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美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以此为背景,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 当代的儒家伦理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将中国儒家关于美、德关系的看法限定在个体化的人性养成方面,但事实上,它却具有家国天下的广远视野。按《诗经•泮水》等文献,起码在春秋时期,中国即存在完整的国家礼乐教育体系,天子有辟雍,诸侯有泮宫,民间有庠序。宋元以降,借助话本和曲艺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礼乐精神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摘编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1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就是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促进人对生活抱理想态度,拥有健康、高尚情操。 B. 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典型表现。 C. 孔子指出美善差异及美对善的生成与涵养,孟子则正好相反,强调善向美的生成。 D. 美介入道德教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既立于个体又面向群体和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从概念入手阐释了美与德的基本关系,再放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具体分析。 B. 文章引用《论语》《诗经》等文献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 C. 文章分析美与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相融又有差异的特点时,层次清晰且具辩证性。 D. 文章认为审美不是道德,却能孕育并涵养道德,这是论述美与善关系的前提。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儒家看来,美是源发意义上人性向善的内部动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 B. 所谓以美储善,是基于美与善的差异而提出,指通过美来生发、涵养人性中的善。 C. 中国传统儒家推行礼乐教育,就是利用了美对人性之善的滋养和化育作用。 D. 通过美育达成由美向德的生成,革除国民教育弊端,国家道德建设将行稳致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 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