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39  2020-01-0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9]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普通班)
高二12月份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感恩教育是通过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包括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实践层次,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家庭是人的感恩意识认知和感恩情感培养的摇篮。首先,父母应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早早播下感恩的种子,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体贴父母、关心他人。其次,给孩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报答恩人、与人为善的故事。其三,适度灌输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百善孝为先”是千古流传的古训。班固在《汉书》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通过家庭的感恩教育,弘扬传统孝道中的精华,注重对青少年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为日后道德教化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浇水和施肥使感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新加坡的许多幼儿园,老师让每个孩子在肚子上绑一大包袱,扮成妈妈怀孕时的样子,然后让其爬楼梯或打扫卫生,感受辛苦。这样,孩子放学回家都会给妈妈搬凳子、擦汗水,尽力所能及的孝心。《孝经》借孔子之口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表明,珍爱生命就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社会如同大家庭,互爱互帮互助是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要在步入社会后进行全面的践履。随着心智的成熟,他们感激和关爱的意识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并外化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具体行为。我们的社会应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的美德,如《礼记》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同时,应使大众牢固树立“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乃小人”的理念,从而使感恩这一闪烁着人性之美的善端不断发扬光大。
感恩是做人生的加法,它让人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回馈社会;忘恩负义是做人生的减法,它让人自私狭隘、懈怠颓废、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感恩能使人在互助互敬互爱中共享幸福和快乐,实现情感与道德的共赢。感恩是“小爱”,但在善的引导下,它能使人最终走向“大德”。
(摘编自张自慧《感恩:道德品行的善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恩教育是—种以知恩为基础、感恩为驱动、报恩和施恩为践履的人文教育。
B.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应从孩提时起始,使之能亲其亲、善其善、孝其孝。


浏览完整试题C.学校是强化感恩教育的重要基地,要拓展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付诸具体行动。
D.学生接受的感恩意识在其步入社会后,直接外化为具体的报恩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概括感恩教育的层次,再分别从实施感恩教育的三个途径进行层进式论述。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释了在感恩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引述古训和《汉书》,强调家庭感恩教育中弘扬传统孝道精华的重要性。
D.文章将感恩和忘恩比作加减法,通过对比论证突出其影响,是为文末的结语作铺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的感恩教育包含了中华民族孝道精华的内容,故而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
B.通过具体行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是新加坡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措施。
C.感恩虽然只是“小爱”,却是在做人生的加法,最终使人走向“大德”。
D.华罗庚曾经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这与文中感恩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其中美国占市场总额的43%,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19%(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4%)。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时出现井喷态势,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达到2570个园区的顶峰。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
材料二:
调查显示,文创产品主要满足了公众“提高审美情趣”(49.23%)、“表达理念态度”(46.55%)、“享受独特体验”(45.43%)、“社交标签、文化符号”(42.39%)和“馈赠纪念品、礼物”(41.81%)的需求。与受访者所在地区交叉分析显示,城市消费者主要满足“提高审美情趣”的需求,乡镇消费者主要满足“馈赠纪念品、礼物”的需求,农村消费者主要满足“表达理念态度”的需求。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消费者中,8.27%的受访者表示“总会消费”文创产品,28.71%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消费”,43.51%的受访者表示“有时消费”,16.32%的消费者表示“不常消费”,3.1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消费”。将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消费文创产品的频率更高。
(摘编自王虹《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抓住哪些关键词》)
材料三:
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有望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是这类产业中的典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接续和转换的中坚力量。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很有可能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和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的融合领域为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四个领域,并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 (摘编自《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材料四:
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现在各大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基地和园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不成熟。
国外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下,国内各大城市对动漫和游戏情有独钟,动漫游戏产业一片热火朝天,但是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经营模式亟须创新。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例如《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
(摘编自张亚欣《中国文创发展路漫漫》)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平衡,除日、韩外,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只占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市场份额中的4 %。
B.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C.我国加快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方面的步伐,特别在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方面呈现进一步深化趋势。
D.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和各地特色文化群的发展体系。
B.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有的消费者注重“提高审美情趣”,有的注重“表达理念态度”,公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展开余下试题C.从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入交叉分析的结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未来公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频率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D.当下国内动漫游戏产业虽然很火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不重视对我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6、请结合材料四,简要分析政府需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雪窗帘
迟子建
一进腊月,火车就拥挤得要爆棚了,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有淘气的小孩子为了看窗外的风景,就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那声音“嚓嚓”响着,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
一个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她在车厢的过道里一遍一遍地吆喝:“还有没有没换票的?”见再没有旅客回答,就走了。
坐在下铺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老女人,她大约是不常出门的,像小孩子一样用指甲刮开车窗上的霜花,不停地朝外张望着。
一个胖乎乎、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说他要睡觉,让老女人赶快让开。
老女人说:“这是我的铺,你咋让我走呢?”胖男人说:“这是我的铺,我刚刚补的铺!”
一个吸着烟的男人提醒老女人:“你再看看你的票,是不是这个铺的?”
还有的人说:“你是不是从票贩子手里买的假票啊?”
老女人很委屈地说: “这票是我闺女早晨四点钟上火车站排队给我买的。”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票来。她的票是这张铺位的,可是,她没有跟列车员换票,所以她的铺被当作空铺卖给了别人!大家把她犯的过失说给她听时,她几乎要急哭了。
酒气熏天的胖男人用轻蔑的语气说:“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
那个吸烟的男人对新来的铺位主人胖男人说:“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
“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胖男人咄咄逼人。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呀?”吸烟者掐灭了烟,跃跃欲试地朝胖男人挥舞了一下胳膊。
“怎么着?是不是过年回家没什么带的,想挂点彩回去呀?!”胖男人挑衅地说:“过来呀,老子成全你!”
“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老女人起身拉住胖男人的毛衣袖口说。
那个女列车员过来了。她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喊让乘客换票,嗓子都要喊破了,大家都能证明吧?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
老女人可怜巴巴地说:“那我这票就等于作废了?”
“作废倒不至于,不过现在卧铺都满员了,你只能坐着了。”
“那我上哪里坐着呀?”她颤着声问。
“坐边座上吧。”列车员说,“没别的办法了。”
“它立着我可怎么坐呀?”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女列车员一伸手把那弹簧座拉了下来,说:“这是可以活动的座,你要是一起身,它就自动立起来了!”
胖男人一头钻进了被窝,人们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
先前与胖男人险些大打出手的那个吸烟男人很同情地看了老女人一眼,说:“唉,可惜我买的是上铺,您也爬不上去,要不我就让给您去睡得了。”
老女人说:“不用,你们年轻人觉大,你去睡吧。”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我是下铺的,我能爬到上铺去,你让老太太睡我的铺,我睡你的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那个吸烟男人连连摆着手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能让你到上铺去!”
“别说爬个上铺了,就是让我上树都没问题!”老人拍着胸脯保证着。
“哎,那可不行,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可负担不起!”那人的脸涨红了,他急忙说自己拉肚子,得赶快上厕所,逃之夭夭……
天逐渐地亮了,经过了一夜寒冷的旅行,车窗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的雪窗帘。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淘气的小孩子“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的声响“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这个细节折射出人们心里的烦躁,烘托了春运时列车上人多拥挤的混乱氛围。
B.“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这笑声是车厢里的乘客对老女人的肆意嘲笑,与乘客形成对比的是善良的女列车员,她告诉失去铺位的老人去边座坐并教给她坐法。
C.作者文笔朴实,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在春运这一特定环境下的火车车厢中相关人物的各种表现,铺展和透视了世事百态,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D.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它交代了“老女人”买了卧铺票却没有铺位的原因,也为后面矛盾的展开作了铺垫。
8.请分析小说标题“雪窗帘”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9.请概括“吸烟男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社会生活,谈谈作者创作这个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①,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时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梁王遣使致祭,具衣冠敛之。建文中,祎子绅讼祎事,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中,改谥忠文。成化中,命建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注】大本堂:明初太子读书的地方。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B.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C.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D.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内容包含皇帝日常起居、言行等,也可是负责这类工作的职官名。
B.召对指古代的君王召见臣下,让他们回答有关政府施政的相关事务、经书典籍的义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C.职方是掌管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的官署名称,唐宋至明清时期都在兵部设职方司。
D.建祠指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供舍,后常把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做“祠堂”,但不能为活人修建祠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祎才思雄健,仪表堂堂。他自幼聪明有才华,成人后伟岸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深受赏识,屡担要职。他被太祖招到新创建的礼贤馆,多次升迁后担任了侍礼郎;明太祖有时虽不能完全接受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精通史事,善于开导。他与宋濂同为总裁编修元史,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给太子讲授国史,能够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富有谋略,临危不惧。他出使云南恩威并施,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武;继之又警告梁王归还版图,否则后悔无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D.“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之深的句子是: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__________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__________。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 )。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__________。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__________,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感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浩如烟海 诠释 支离破碎 标本
B.汗牛充栋 诠释 分崩离析 标本
C.浩如烟海 解释 支离破碎 范本
D.汗牛充栋 解释 分崩离析 范本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已不足三成,而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有三至四成
B.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
C.竟然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来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不足三成学生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
D.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的学生有三至四成,况且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也不足三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从经典中不仅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归属感或成就感。
B.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进取的力量或者心灵上的抚慰。
C.人们不仅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
D.不仅人们从经典中获取知识,更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或归属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钱塘江大潮的关键在于“潮”,① ?事实上,这里的“潮”指的就是海洋潮汐,是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波动现象,表现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和水平方向的潮流进退。我们通常把② ,发生在夜间的称为“汐”。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具有周期性,③ 。这也是钱塘江大潮有固定的最佳观潮时间的原因。
21.请从下列作家和人物形象的组合中选择一组,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一致;体现人物特征。(5分)
曹雪芹—林黛玉 施耐庵—林冲 沈从文—翠翠
海明威—桑迪亚哥 契诃夫—别里科夫 路遥—孙少平
例句:低眉顺眼,如秋水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2月,四川乐山一组雕塑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拱手礼”引发质疑。文史专家陈洪认为,雕塑施礼方式有误,拱手礼从揖礼演化而来,行礼时应右手成拳,左手在上,表示压住了具有攻击性的右手来表达善意。
2019年2月,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大名”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