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22  2020-01-0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2]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第二次阶段考
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磧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现念迥异于中东两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当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故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 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 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浏览完整试题D. 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 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 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B. 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
C. 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D. 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最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内容完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自5G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技术跟传统的3G、4G技术有什么区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3G、4G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而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年将是5G元年,也将是5G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根也提醒,5G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两会“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摘编自《从IG到5G,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破除人为藩篱,携手拥抱5G》)
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5G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即万物互联。
B. 4G技术开始传送视频,速度更快、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C. 2019年是5G元年,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 中国企业在5G标准版本中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如超密集组网上具有领先优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80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1G时代的产物,可以移动通话,但不能视频通话,也不能发送短信、邮件。
B. 从1G时代到5G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可见5G技术功能强大。
C. 5G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提供可能,许多国家都希望在此轮技术进步潮流中占据先机。
D. 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技术信息安全的问题受到了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的诟病。
6. 面对个别西方国家的打压,我国5G发展应如何破局?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踏莎行
寇俊杰
暮春,阴雨。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怎样使劲儿,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来。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及两个随从一起推车。无奈车重人少,力量不够。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下。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一筹莫展,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故有此一问。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大家一起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寇准再三相谢。村民说,寇大人澶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
寇准重新上车,已是满身泥水。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受这样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
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
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我听女婿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澶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


展开余下试题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
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
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臣,他们会这样做吗?
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椽子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
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
宋夫人又说,不过,终归是伴君如伴虎。你这是第三次被贬了吧?皇上是个好皇帝,就怨你太耿直,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特别是上次被贬,有人揭发你酒后说了太宗的坏话,太宗不信,找你问一下。按说太宗也没当真,你随便找个理由太宗就能原谅。可你就是不辩解,不知道趁坡下驴,太宗给你梯子你也不要。人家是皇帝,你“将”人家的军,结果被贬到了邓州。你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寇准说,我酒后可能真说了太宗的坏话,但那是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大丈夫做事要敢作敢当!我不后悔!
唉!宋夫人叹了一口气,皇上这才免了你的宰相,把你贬往陕州。不过这样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当个地方官,陕州离我们老家又近,我们还能过个安心日子呢。再不必像以前一样——我们赶紧往前走啊!
踏莎行。寇准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样一个词牌名。他叫寇安停车,从箱子里拿出笔墨纸砚,然后铺纸磨墨。他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写下一首《踏莎行》:“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宋夫人本想寇准写的是反思过去,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没想到写的却是难离难别、情深意切的“情诗”。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想让寇准抛弃自己的信念真是太难了。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
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
(有删改)
编者注:《踏莎行(春色将阑)》实际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当时寇准被太宗贬为青州知府,赴职之际,写下了这首词。《宋史•列传四十》中记载“(寇)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太宗)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准既行,帝念之,常不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寇安的话“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侧面表现出寇准喜爱读书。
B.小说虚构了村民帮助寇准推驴车的情节,表达了百姓对寇准的感恩;百姓的行为也使得寇准更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C.寇准写成的《踏莎行》被夫人称为“情诗”,夫人流泪,被丈夫诗中那难以割舍、相爱终老的爱妻之情深深打动了。
D.小说中寇准因澶渊之盟被贬至离老家很近的陕州做地方官,可是他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仍寄意朝廷,哪怕前路艰险。
8.“宋夫人”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9.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依据历史事实,进行想象、改编,请结合本篇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一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族,出入称警跸。六月,魏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十月,命魏王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魏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初,魏王操娶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子昂;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王使丁夫人母养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植性机警,多艺能,才藻敏赡,操爱之。操欲以女妻丁仪。丕以仪目眇,谏止之。仪由是怨丕,与弟黄门侍郎廙及丞相主簿杨修,数称临菑侯植之才,劝操立以为嗣。修,彪之子也。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尚书仆射毛玠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东曹掾邢颙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察之。”丕使人问太中大夫贾诩以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丕从之,深自砥砺。他日,操屏人问诩,诩嘿然不对。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操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丕怅然自失,济阴吴质耳语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故遂定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卞夫人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喜,夫人当倾府藏以赏赐。”夫人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操,操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最为难。”太子抱议郎辛毗颈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其女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宜惧,而反以为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久之,临菑侯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操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植妻衣绣,操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B.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C.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D.操以函密访于外/尚书崔琰露版答曰/《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建安是西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三个年号,这个时期朝廷的政治大权先后由董卓和曹操所掌握,皇权被架空。
B.太子,在两汉可指皇帝或诸侯王的继承人,但唯皇储称“皇太子”。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
C.宗庙,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古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得设庙。
D.《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东周到五代后周16朝的历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时,已经掌握朝政大权。汉献帝允许他可用皇帝专用的旌旗,出入同帝王一样称警跸,即实行戒严和清道,正是他权倾朝野的体现。
B.曹丕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中,一开始形势不利。他因曾劝止父亲把女儿嫁给丁仪,得罪了丁仪,丁仪丁廙站到了曹植阵营,幸好有毛玠等人竭力劝诫曹操。


展开余下试题C.曹丕能顺利登上太子之位,离不开谋臣帮助。如贾诩不但告诉他要巩固地位需要发扬德行和气度,还直接劝告曹操吸取袁绍和刘表的教训。
D.曹植最终在争夺战中落败,与性格缺陷有关。他做事任性,言行不加掩饰,不像曹丕善于博取周围人的好感,他还乘车在驰道行驶,激怒了曹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辞,丕涕泣而拜,操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多华辞而诚心不及也。(5分)
(2) 操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释: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 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 两首诗所题咏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15.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无丝竹之声,早晚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即使有一些山歌村笛,但也是“________________”。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离骚》中,屈原写到小人嫉妒自己德行美好而造谣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满腹的寂寞思念,只好寄托在将来。
三、语言基础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    ;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 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今天不只是年轻人在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20.把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播映以来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与常见的军队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军人日常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以便更好地赢得社会的认可。
21.下面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整体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决不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代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重礼节,容易让自己是畏手畏脚,失去自己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注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并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实,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第二次阶段考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D,由第一段及全文大意归纳而来。A,由原文第三段可知,中东两大古文明是由于地形崎岖、沙漠阻隔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选项错误归因。B,由原文第五段可知,两河流域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但尼罗河流域文明并非如此,选项变换主体。C,由末段可知,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是在“文化大突破”之后发生的,选项混淆顺序。)
2.B(D,文章首尾两段谈中国文化发展的总特点,中间数段对其地理、文字、思想观念等不同方面的成因由浅入深地展开分析,整体是总分总的结构。A,文章不只谈中国,而将中国古文明与多个古文明进行对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南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