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79 2020-01-1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9]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威远中学校高2021届高二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 36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本题共3小题,9分 )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是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是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
(原文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自我产生的。
B.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行事全凭已意。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浏览完整试题
A.文章由儒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用比较具体的论据证明了孔孟在思想、行为方面的不同这一主旨。
B.文章第2自然段用但是转入比较孔孟的不同,主要用引证法,论据充足,有说服力。
C.文章第3自然段运用比较的方法,解说了孟子没有孔子犹疑,主张性善来自于先天。
D.文章第4自然段举管仲与阳货的例子来证明孔子的观点,采用例证法,给人以真实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当时社会还比较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相对闲雅,在态度方面,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B.而孟子则凡事紧张,紧张是指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的情绪。
C.《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
D.探究文章中关于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应是孔子和孟子两人的个性不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本题共3小题,15分 )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 6分 )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本题共3小题,12分 )
材料一:
近来,全国各地“给钱、给房、给户口、给政策、给资金”的人才抢夺战,让公众看到了城市对人才的渴望、对发展的希冀,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于基层人才的积累,走的是“广大全”路子,“门槛”也有越拉越低的倾向。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基础人才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实现“弯道超车”,那还必须在“少精尖”的高层次人才选拔上下功夫,而这也正是 “举荐制”所想要开启的探索路径。
根据南京市刚出台的政策,该市将组建由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 新型研发机构、知名科技服务企业、知名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企业界杰出人士、两院院士等群体担任的举荐委员会,每名委员每年可举荐1至 3名人才。这些被举荐的人才不用再走传统评审程序,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报经南京市委、市政府核准,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这就意味着现行的高层次人才“唯资历论” “唯帽子论”等评价方式将被打破,优秀人才不用再受学历、资历、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的限制,“人尽其能、才尽其用”也将有更多的实现途径。
展开余下试题
(摘编自陆仁忠《推行举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湖南日报》2018 年5月22日)
材料二:
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聚才”能否“用才”,“引才”能否“任才”,同样考验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城市产业发展不充分,基础弱、水平低、结构单一,人才引来也无用武之地。
城市引人、用人,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高精尖,更没必要以学历论英雄。每个城市秉性特点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一、区域定位存在差异,如果都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看齐也不现实。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人皆有用的观念,按照量体裁衣、量才任用的原则,既引才输血,也注重育才造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搭建用才平台等。
从本轮各城市引人政策来看,主要区别仍在优惠幅度,而非发展前景的细致区分。这也提醒各地,人才引来之后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引人政策本身轻松,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预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引进人才的初衷。
(摘编自林亮《城市敢于引人,史要善于留人》,《光明日报》2018年4月24日)
材料三:
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有多种原因,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求将会长期存在,各级政府出台新政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另一个直接原因与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关系密切。有研究认为,“人口红利”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则与“人口红利”的衰减密切相关。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发生变化,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劳动力成本会显著上升,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养老、医疗负担加大也会影响积累和投资等,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就开始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红利”开始下降的拐点。除此之外,许多城市还将面临养老的巨大压力。人口结构得不到调整优化,入不敷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这次“人才争夺战”发生的特殊性就在于城市人口普遍出现“青黄不接”,劳动适龄人口不断减少,整体人口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
(摘编内吕红娟《“人才争夺战”:缘起、影响及方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6月6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人才抢夺战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基层人才的积累,缺少对“高精尖”人才的选拔。
B.举荐制将会打破现行的对高层次人才的一些评价方式,优秀人才将不用再受一些硬性指标限制,有更多发挥才能的途径。
C.城市引人、用人,没必要追求高大上、高精尖,以学历论英雄,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秉性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
D.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也会增加养老、医疗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被南京举荐委员会举荐的人才,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B.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与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真正留住人才息息相关。
C.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引进的初衷,需要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的预期。
D.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既与各级政府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有关,也与我国“人口红利”开始下降关系密切。
9.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 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lǚ贫),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节选自《唐才子传》)
10.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B.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C.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D.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B.擢在表示官职变动时,意为“升官”。
C.布衣,形容生活非常节俭,穿粗布衣服的人。
D.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六部”指工部、礼部、户部、兵部、吏部、刑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杜甫就率先去看望他杜甫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滞留在长安。
B.杜甫和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杜甫受到牵连,又因为琴师董廷兰的缘故杜甫被罢免了宰相之职,他进言又惹怒了皇帝。
C.杜甫跟随朝廷回到京城,后又离开京城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直到依附严武, 生活才相对稳定。
D.《唐才子传》的作者认为杜甫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与我们了解的杜甫有所不同,可见该书有褒贬失实之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
(1) 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
(2)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 “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 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
(1)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3)《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类节目如_____________,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 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_____________。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冰冷的历史,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_____________,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 )。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__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比比皆是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休戚相关
B.雨后春笋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息息相关
C.比比皆是 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 休戚相关
D.雨后春笋 盛极一时 脱颖而出 息息相关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纪录的气质、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D.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演员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B.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C.尘封于历史的文物被这些演员演活了
D.演员的表演把这些文物真正演活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 6分 )
太阳能与风能①_____________。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②___________。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③____________ ,在既有风又有大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21.下面是李明寄给某编辑的信件内容,其在格式、得体等方面共有五处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编辑老师:
您好!
两个月前寄给贵刊的我的大作您是否收到?该文虽属涂鸦,却是我数日辛苦的结果,曾被老师作为范文向全班推荐,很多同学拜读后,给予了好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对文章进行了斧正,认为能达到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2019年3月5日
李 明
四、作文 ( 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关于“公德”,有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一是“弱德说”。叶嘉莹说:“我不想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是“群德说”。梁启超说:“合群之德者,常肯屈身而就群。”
如何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答案: 1.A(3分) 2.D (3分)3.D(3分)
解析: 1.B项,“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夸大其词,且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战国时期的动乱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项,“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
2.原文第4自然段举了4个例子证明的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孔子的观点。
3.孔子和孟子的个性不同虽是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但从原文第5自然段中“或许…
上一篇: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下一篇: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西藏拉萨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