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B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错,“汤”指的是商汤,“武”指的是周武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 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C “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根据原文,“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太子犯法,商鞅只惩罚了“其傅”“其师”,没有对太子施以刑罚。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5分) (1)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令行于民”状语后置,期年:一年,第一个“之”动词,第二个“之”主谓之间)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分) (2) 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呢?(“使”“爱”“递”“得”“族灭”) 课内文言文,完成13~14题。 13.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 A.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奈何取之尽锱铢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4.下面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例句:苟以天下之大 A.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渺渺兮予怀 D.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 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 “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座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赤壁怀古 [唐]崔涂①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②。 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 [注]①崔涂,晚唐诗人,时藩镇割据,社会动荡,诗人一生失意潦倒,羁旅飘泊,漫游巴蜀、吴楚、秦陇等地。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蕴含了诗歌的写作缘起,诗人漫游赤壁,追怀古人,追思往事,遂生无限感慨。 B.首联抒发历史感慨: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无人肯真正捍卫汉室江山。 C.颈联描绘了赤壁之战之后战场上的狼藉、萧条景象,借以揭示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 D.全诗用语精当,呈现出深婉的意境,表达了抑郁的情感,体现出了低沉凄清的风格。 C本联描绘的是诗人现实所见之景。 16.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6分) 借古讽今,表达对晚唐藩镇割据、随意征伐的批判讽刺;吊古伤今,寄寓沧海桑田、盛衰无情变迁的兴亡慨叹;借景抒情,抒发人生如梦、前途茫然的惆怅伤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