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469  2020-02-02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9]
浙江省各地2020届高三11-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
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9.首联中的“_____ ▲ ”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中“秋草”“寒林”等营造了_____ ▲ _的氛围。(2 分)
20.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19.悲 凄凉(凄清,悲寂)(2分,每处1分)
20.(1)借古伤今(借典故抒情)。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
(2)借景抒情。借对“秋草”“寒林”“日斜”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孤寂。(3)直抒胸臆。首联“留”“悲”,尾联“怜君”,直接抒发了被贬的愤懑与悲凉。(6分)
义乌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9-20题。(8分)
倾 杯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 鳞翼:即鲤鱼、大雁。 古人以为雁能为人传道书信。②楚峡云归: 用楚王遇巫山神女的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9. 上阙中“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一句中的“起”字非常富有表现力。请分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2分)
20. 本词下阕是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6分)
19. “何人”二句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羌笛之声使词人思远之情油然而出,一泄无余。一个“起”字强调了声音突兀传来的响亮与气势。(2分)
20. 先直写别后水山远, 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接着就对面设想,写佳人深居闺房,虽知游子思念自己却难以体会行客远走天涯的苦楚,委婉曲折,倍增愁绪;再借用典故转写自己日前的境遇,抒发远离往昔欢愉生活的孤独落寞;最后以景结情,写远望京华,但见远峰一片暗绿色而已,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地传达了无尽的惆怅低徊之意。
(每点2分,写出3点,即得6分)
杭州市建人高复12月月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
小重山•春愁
[宋]吴淑姬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19.本词描绘了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
20.古人称赞词人“女流中黠慧者,佳处不减李易安”,请结合词的下片,谈谈本词的妙处。(6分)
19.暮春 对远方情人的思念(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给分
20.赋分方式:
(1)翻译下阕可给2分,大意:女子思远人,则倚楼凝望,不见归人,只见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离愁别绪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放下帘钩,说心儿小,装不下愁绪。
(2)化抽象情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烟草浪”。2分。
(3)对比,心儿小,愁绪大而多。2分
(4)分析:不如放下帘幕,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点明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2分。


浏览完整试题以上4点,答出3点即可满分。其余答案斟酌给分即可。
浙江省慈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①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②,合沓藏荆关③。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注)①崔季重,时已罢濮阳太守,隐居于终南山。②国:国都,京城。③荆关:柴门,指隐者的居处。
19.由前两句画线诗句可知,引发“佳兴”的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
20.本诗后十句是如何表现作者的归隐之意的?试简要赏析。
19.美丽的秋色;故人重逢的喜悦
20.①“悠悠西林下……合沓藏荆关”六句通过描绘景色的秀丽迷人,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荆关”一词表现了他对归隐的神往。②“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两句借物抒情,同时化用了陶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句子,表现了自己的归隐之志。③最后两句,“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通过隐居山中的朋友容颜不老和在官场的自己的容颜苍老的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关键语句,品味精妙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语句的关键字眼,从修辞手法、炼字、表现手法、作者的情感等角度思考,然后筛选信息,去粗取精,提炼整合即可。从前两句画线诗句可知,引发“佳兴”的既有美丽的秋色,也有故人重逢的喜悦。
2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态度把握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本题要求探究后十句是如何表现作者的归隐之意,应先读懂诗意,然后结合王维的生平、思想情趣等去思考。王维,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然理趣,虽官居王右丞,但佛老思想才是他的精神皈依。这首诗后十句:“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等描绘景色的秀丽迷人,表现了作者的喜爱。“荆关”一词表现了他对归隐的神往。“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两句借景抒情,同时化用了陶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句子,表现了自己的归隐之志。最后两句,“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通过隐居山中的朋友容颜不老和在官场的自己的容颜苍老的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
【点睛】
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汇总
一、分析形象型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东阳中学期中考试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
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19. 本诗以 为全文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2分)
20. 这首诗歌动词使用传神,请简要赏析。(6分)
19.风 对故人思念、渴望
20.全诗共用了九个动词,或直接写风的动,或因风而动,如:惊、思、开、动、凝、沾、入、拂。(3分)但又都是以“寄(思)”为暗线,如影随形,紧紧相连。(3分)
【参考译文】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9.从本诗的尾联可以感受到诗人 的宏愿与胸襟。(2分)
20.这首诗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
19.与天下同忧乐(与天下人共苦难)。(2分,意思表达对即可)
20.(6分)“人固已惧江海竭”是“苦热”心情的实写,“天岂不惜河汉干”想象上天也应忧虑河汉因热而竭,是虚写。(2分)“昆仑”两句则联想到常年积雪的昆仑山与有寒气的蓬莱仙岛两处清凉世界,是虚写,与前文的实写苦热结合。(2分)虚实结合渲染出暑旱之烈以及对清凉的迫切希望。(2分)
9+1高中联盟期中联考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曲),完成19~20题。(8分)
[南吕]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听 弹 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9.两首作品结尾抒情方式不同。“昭君怨,塞云黄暮天”:________;“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________。(2分)
20. 赏析两首作品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的异同。(6分)

19.以景结情(如答“用典抒情”或“借景抒情”也给分) 议论抒情
20.同:运用比喻手法,将无形的音乐转化为可感的画面。第一首,琴声就像雨水冲洗着窗前的翠 竹,又像初春的涧泉在冰上奔逐。第二首,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 滚的松涛声。(2分。手法、分析各 1分。)
异:(1)第一首,起首两句运用对仗。(2)第一首,从视觉角度描写音乐。“雨”“窗前竹”“泉流”“塞云”“暮天”,将优美的琴声化为形象的视觉画面。第二首,从触觉角度描写音乐。以“寒”表现琴音逐渐转为清幽、凄清,引导读者似乎也与作者一同领悟听琴的妙趣。(3)第一首,不以单一曲子,而以相连乐声表现演奏者的技艺。胡琴二弦上的乐声相联,连续演奏小山秋水篇、昭君怨, 从胡琴的两根弦上娓娓流出了优美的琴声,使人感受到演奏者技艺的娴熟与柔和。(答出任意两点,给 4分。)


展开余下试题北仑中学期中模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8分)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9.颔联抓住了海棠在 、 时秾丽的颜色和妖娆的形态。(2分)
20.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峨眉”,两首诗歌都写到美人之“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19.新著雨 含苞欲放(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犹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别具一番风韵。
20.①郑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美人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②温词中的“懒”是一种慵懒,表现美人貌美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的孤寂,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每点分析2分,点出作用各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诗歌的写作对象、主旨以及表达技巧等角度来理解。郑诗中写美丽的莫愁女是侧面烘托海棠美丽,用美人来衬托海棠;而温词是正面写女子娇慵的姿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诗歌鉴赏】
《海棠》是一首咏物诗。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海棠花的美丽,情不自禁饮酒赋诗。颔联诗人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风姿,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发生命活力。颈联诗人从侧面烘托海棠,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未动笔,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风姿神韵,此联诗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海棠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诗歌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菩萨蛮》是一首闺怨词,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的很美丽,服饰写的极华贵,体态也写的十分娇柔,仿佛描绘出一幅唐代仕女图,本词成功运用反衬手法,鹧鸪成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浙江省各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