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534  2020-02-11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4]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三语文
语文I
2020.1
注意:本卷满分1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调研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冯其庸 、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 在人们心间。 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 玄奘取经东归之路, 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 栉风沐雨 缭绕 考察 B. 披星戴月 萦绕 考证
C. 栉风沐雨 萦绕 考察 D. 披星戴月 缭绕 考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本题: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头。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
第一空:语境是用来形容冯其庸的什么样的身影,应该选择“栉风沐雨”;
缭绕:1.回环盘旋。2.曲折围绕。3.缠绕。4.引申指纠缠不清。5.衣袖飘扬貌。
萦绕:意思 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
第二空:语境是冯其庸的身影在人们心间“怎样”,应该选择“萦绕”;
考察:一指对官吏政绩的考核,二指观察研究;审察,三指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四指考试。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第三空:语境是他晚年十赴西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地观察调查”,应该选择“考察”;
故选C。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①④②③⑤⑥ D. ①④②⑥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本题:
这是排序题,考查语言运用题里衔接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语段的内容,从语段来看,这是在讲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结合语境前面说“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怀念”与第②句中的“乡思”相对应,排在第一句,排除CD两项;再结合语境前面说“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那么①句中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与②句中“画面”相对应,排在第二句;结合上下句语境此处一转折“但”引出下文,④句排在第三句;结合语境④句说“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③句中的“它”就是指“寒梅”,所以排在第四句;后面⑤句中的“因此”得出结论,⑥句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分析,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⑤⑥。


浏览完整试题故选B。
3.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 ①道家 ②法家 ③墨家 ④儒家
B. ①道家 ②墨家 ③法家 ④儒家
C. ①墨家 ②儒家 ③道家 ④法家
D. ①墨家 ②道家 ③儒家 ④法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主要考查诸子百家学说。解答时需要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内容,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意思是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那些看似无用的事与物,实际上却有更大用处。这是《庄子》中的一句话,所以此句属于“道家”;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意思是不让智巧烦扰心境,不让私利拖累自身;把国家的治乱寄托在法术上,把事物的是非寄托在赏罚上。这段话出自于《韩非子•大体》,所以此句属于“法家”;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意思是说普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强大的不欺负弱小的,人多的不为难人少的,富裕的不侮辱贫穷的,身份高贵的不作践身份卑微的人,狡诈的人不哄骗愚蠢的人。这段话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墨子说的,出自墨子的作品《兼爱中》。所以此句属于“墨家”;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我孝敬我家里的长辈,我也会像孝敬我家长辈一样,去孝敬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爱我家里的孩子,我也会像爱我的孩子一样也爱护别的孩子!这段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所以此句属于“儒家”;
故选A。
4.对下面一则寓言 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脚踢伤了它逃走了。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
A. 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 B. 学会宽容,给人弃恶从善的机会。
C. 同情对手,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D. 讽刺以善为幌子去干坏事的行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伊索寓言》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寓言的寓意。
本题:
《驴子和狼的故事》寓意是赞扬驴的机智,讽刺恶狼的愚蠢可笑。讽刺缺乏职业道德,以职业为牟利手段的“医生”和“屠夫”无异。野驴:象征着智慧的人,沉着冷静。狼:寓意着贪图的、愚昧的人。“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指那些带着伪善的面具做坏事的现象。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公①神道碑铭
全祖望
世祖②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乙未,成功③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师次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遗水师捉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地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竞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遗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
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遗诸将,分取句容、丹阳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
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
(据四部丛刊本《鲒埼亭集》,有刪改)
[注]①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②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③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 浙东拒命 拒命:抗命
B. 师次崇沙 次:驻扎
C. 闻信倍道而至 倍道:背道


展开余下试题D. 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 恃:倚仗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
B. 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
C. 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
D. 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2)(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
8. 根据全文,请简要概括郑成功最终兵败的原因。
【答案】5. C 6. C
7. (1)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
(2)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
8. ①缺乏谋略;②刚愎自用;③轻敌松懈、麻痹大意;④意志薄弱;⑤年少恃勇;⑥瞻前顾后,贻误战机。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本题:
C项,闻信倍道而至,译为:闻信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倍道,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C项“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错,根据原文内容,郑成功没有听从张煌言的建议,也没有成功打下镇江、南京、芜湖。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1)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译为: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翻译时注意得分点:但,只要;“以偏师”,带领边路军队;“水道”,水路;“薄”,逼近;“自守不暇”,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守自不暇”,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何援之为”,固定句式,何……为?怎么……呢?之,代词,他们。

(2)(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译为: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翻译时注意得分点:谍,打探;之,代词,这个消息;以,率领;屯,营垒;擒,擒拿,活捉;以,相当于“而”; 卒,通“促”;帐,军队;移帐,转移军队。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根据题干要求,筛选主要语境,划定范围进行总结概括。
本题:
结合原文“成功贻书于公,谋大举……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可以看出郑成功的“缺乏谋略”;原文“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可以看出他“刚愎自用”;原文“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可以看出他“轻敌松懈、麻痹大意”;原文“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可看出他“意志薄弱”;原文“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从侧面表现了他“年少恃勇”;原文“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可以看出他“瞻前顾后,贻误战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世祖章皇帝要攻下江南,浙东抗命,虽然一年就安定下来,然而在山海之间,报告人说还要多年。
乙未年,郑成功赠书给张煌言,谋划大事。江督郎廷佐用信招张煌言,张煌言严词拒绝了他。第二年五月,郑成功在天台与张煌言相会,全军随行,游军到达鄞的东部。军队驻扎在崇沙。张煌言说:“崇沙,是江海的门户,有悬洲守护,不如先定在这里,把它当作老营,倘若有疏漏,进退都可以。”然而郑成功不听,而张煌言请求把他所率领的军队当作前军,驰向瓜洲。当时大兵在金、焦间用铁锁横在江上,这就是所说的滚江龙。谭家洲岸都是西洋大炮雷钧,然而张煌言孤军奋战出入其间。郑成功派遣水军活捉督罗蕴章率领军队辅助他,又令善长游水的人打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打断以后,张煌言就进军占据上流,攻下木城,用双面夹击攻打它。滚江龙虽然断开了,然而船大多应地而设,没有办法上前。张煌言登上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在船的两边落下,于是十七艘船争相竞渡。第二天,郑成功才到。城中出战不顺,提督管效忠逃跑,攻城攻打他。商议军队的去向,郑成功想直往江宁,张煌言请求先攻取镇江,郑成功恐怕江宁的军队来支援。张煌言曰:“我只要带领边路军队从水路进逼观音门,对方的将领守卫自己尚且没有空闲,怎么援助他们?六月二十七日,郑成功来报告镇江的捷报,张煌言日夜兼程行进,第二天抵达观音门,并且写信给郑成功,请求让步兵陆行奔赴白下。这时,江督郎廷佐十分害怕,没有想到郑成功最终从水路到来,大兵出征征黔地的胜利归来,听到消息加倍速度而来,请求一同守护城池,在这时候严装已经备好。七月初四日,郑成功水军才到。第二天,张煌言派遗其他将领把芜湖的降书送到,郑成功说芜湖是江楚之间往来的要道,请求张煌言去扼住要塞。张煌言十分担忧郑成功的年少恃勇,想留在军中,与他共同攻下江宁之后再出发,推辞却没有成功,于是到了芜湖。
当初,张煌言写信给郑成功,因他年老容易发生其他变故的原因,应该派遗各个将领,分别攻取句容、丹阳各个城邑。郑成功因多个捷报,又听说江北像破竹般,谓城可以很容易就攻下,只命令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新锐就轻,士兵樵苏四起,营垒是空的。梁化凤打探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轻骑兵突击攻破前方营垒,活捉了余新而去,郑成功仓促转移军队。天明,军灶还没完成,大兵就从四面八方出来,各个军营被瓦解了。郑成功的良将甘辉也被活捉,杀死了他。全军大败。


展开余下试题张煌言听说这个消息后,认为虽然失败,不一定立马登船,即使登船,也不一定立马扬帆,即使扬帆,也一定进入镇江,用图第二次攻举,所以弹压列城,保密不让各个将领知道。而再次写信给郑成功,认为胜负是兵家的常事,乞求增加百艘船只来相助。不知道郑成功一起撤掉镇江的军队,直接入海。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宋•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①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
9. 请结合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忧愁的原因。
10. 作者是怎样表达愁苦寂寞的?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答案】9. 仕途失意(身处逆境);体弱多病(且不能借酒销愁);妻子去世。
10. ①作者借秋叶凋零、秋风萧飒的凄凉之景,写出内心愁思。②作者写唯有灯影多情,陪伴自己,表达孤独之感。③作者借旅店主人的语言,从侧面写出诗人迅速衰老的现状,表现了诗人精神上的痛苦。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解读作者情感及原因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等。
本题:
“逆境难排”意思是:倒霉情绪难排解。说明作者此时身处逆境,仕途不顺;“奈病余孤负金罍”意思是:奈何我病后体弱不敢挨。说明作者此时不能借酒销愁,因为体弱多病;“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意思是:今日独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满怀。化用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对亡妻的痛悼之情。说明此时他妻子已经去世。这些都是作者忧愁的原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艺术手法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愁苦寂寞之情,如“远林摇落晚风哀”,写远树凋落,秋风萧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进而表现了自己的“哀”情;“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意思是:多情只有灯前影,伴我同去又同来。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情;同时又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表达诗人精神上的痛苦,如“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意思是:旅店主人来问候,说比前回又见衰。这是借用旅店主人的语言,从侧面写出诗人迅速衰老的现状,表现了诗人精神上的痛苦的。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 (《荀子.劝学》)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闻道有先后,____,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5)银瓶乍破水浆进,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 (范仲淹 《岳阳楼记》)
(7)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8)鉴前世之兴衰,____。(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 (1). 朝搴阰之木兰兮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 术业有专攻 (5). 铁骑突出刀枪鸣 (6).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 后生可畏 (8). 考当今之得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搴阰(2)须臾(3)庇(4)俱(5)术(6)攻(7)忧(8)畏(9)考。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接 会 啊
田 夫
正月初八职工都上班了,但农民却都闲着,农民的年还远远没有过完。这不,鞭炮声刚消停点,锣鼓声又响起来。太阳还没冒红,邻村二组就有动静。老秦就把刚点着的烟掐灭,说:“快放桌子吧。”好在,老婆已把饭做中。平常老婆都不会晚起,何况今天。
吃饭时,锣鼓声似乎更急了。老婆往嘴里扒拉饭就有点匆忙。往实了说,老秦也没往日那么淡定。但他还是反过来劝说老婆:“甭那么忙,秧歌队得过一会儿进村。他们敲锣打鼓是往一块儿聚人呢,还得化妆,绑高跷腿子……”老婆停下嘴,说:“你忘记前年了?”
前年,也是正月初入。是五组的会先进的村。头-天晚上老秦在别人家打麻将,你说一点刺激不带那是骗人。不过真不大。这晚老秦还是赢了点。谁赢了都会高兴,老秦回到家这高兴劲……这一天,两口子睡过了头,被五组的秧歌队堵了被窝子!
那天,本来是沉脸人的老秦笑得比哭还难看。也难怪,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
“要是不从咱家开始就好了。”
“那怎么可能?”老秦说。
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当然得是事先接了喜帖的。接喜帖的家要准备茶水、烟、糖和赏钱。老秦当然更不能例外,不仅准备那些东西,他的赏钱还要比别人多。当然,秧歌队先来给他拜年,跟赏钱多少没关系。
就冲这开年“头一个”,就显出了我老秦的与众不同,我老秦该这祥。他们应该这样待我老秦。
老秦这祥想,乡亲们更这祥想。假若不这样想,假若不是老秦,换了别人:秧歌队先进村中给某个人打场,然后再去村头挨家轮,不给骂出来才怪!
老泰还有更自豪的呢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苏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