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459 2020-02-1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9]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赤峰市高三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給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责的思想资源,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必要的温情与敬意,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
教育应以“孝共同体”为載体,“孝共同体”是中国人的家,以孝为本的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从家始,家庭教育以孝道为核心,孝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起点,孝道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来完成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靠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完成的,它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养成与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的家是基于血缘的以尊亲为结构的共同体,家既是生活共同体,又是家风与家教构成的道德共同体,西方是通过宗教来安立人心的,中国古代教育则主要依托家共同体来完成,通过家庭的人文教化来立德树人。家书、家训等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等传授给子孙,教给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否则就会受到家规惩罚。家训的形式有训诚、训与书信等多种形式,中国古代著名的家训有《孔子家语》《颜氏家训》等。
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中,祭祀之礼常常发挥着激发与唤醒人性之善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祭祀有祈年成、庆丰收及祭莫先人等类型,祖先崇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信仰,是日常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祭祖活动中“以文化人”的教育意义较为显著。祭祀不仅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同时也告诚今人饮水思源、感思敬畏,祭祀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虽孩子然当时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但是,为健康成长播下了唤醒的种子。
教育要从童年读国学经典抓起,在中国古代社会,幼教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即所谓的“童蒙养正”,“蒙以养正”是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诵读经典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的查年时期往往记忆力较强,这时,督促孩子多背诵一些蒙查类经典,虽然孩子当时对经典中的道理不全懂,这并没有关系,等到成人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东西就会被潋发与唤醒,为孩子一生成长提供无尽的资源。
教育要寓于礼仪之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国学教育重视“习礼育人”,无“仪”不成“礼”,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化力量,礼仪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中国古代重视仪式感教育,礼仪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人成长的主要阶段,“志学礼”“成人礼”等都是中国古代礼仅教育的主要形式,“成童礼”教育成童者“怀感恩之心,行孝悌之道”;“成人礼”则感父母的养育之恩,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毕业礼”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感谢礼仪教育是一种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与认同教育,它使人逐渐萌发敬畏感与责任感。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教育是中国古代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使一些抽象的价值观变得鲜活起来,过节能够潜移默化激发人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人教育应以家为载体,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养成道德、健全人格。
B.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家风、家书、家训等殊途同归,构成道德共同体。
C.祭祀活动与礼仪教育均是具有唤醒作用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D.中国传统节日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呈现形式,激发了人们的认同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三段从作用、类型两个方面,论证了祭祀之礼与古代孝道教育的关系。
B.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了礼仪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本质、主要形式及重要意义。
C.文章在论证中国古代教育方式时运用了例证法及引证法,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文章从孝道教育、经典诵读和礼仪教育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对论点加以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中国家教不同,西方通过宗教来安立人心,可见西方人的家庭观念不强
B.祭祀先人、缅怀先烈,会更好地激发和唤醒人性之善,是很好的感恩教育。
C.读国学经典要从童年抓起,因此,幼教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
D.只有重视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才能够激发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的认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的电影市场毫无悬念地诞生了“史上最强国庆档”,2019国庆档(10月1日-7日)累计票房突破43.84亿元,同比去年的19.08亿元,增幅达到130%,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的国庆档仅用四天时间就打破了此前国庆档最高纪录,提前一天突破全年电影市场累计票房500亿大关。“最强档期”自然拥有一个开门红,2019国庆档的首日票房即达7.96亿元,创下春节档后最高单日票房纪录,此后票房更是一路高歌,7天票房的日均值是去年两倍,今年国庆档累计观影超过1.16亿次,不仅创下国庆档历史新高,还超越了2017年及此前历年春节档的总人次,上座率超过今年春节档的35.5%,达到39.4%。不仅如此,三部主旋律大片口碑和票房的双双走高,使得今年打破以往国庆档一片独大的格局。数据显示,由于国庆档三部电影的合家欢属性,00后和70后成了本次国庆档用户增长的新力量;同时,电影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让三四线城市的票房也得到显著提升。2019国庆档新购票用户,较2018年增幅达23%。(摘自《北京青年报》2019年10月9日)
材料二
国庆档票房纪录是中国电影市场巨大潜力的一个缩影。资本之所以愿意进入电影市场,是因为我们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观影人群大、市场基础好。据统计,去年全国总观影人次达到17.16亿,超越北美,居全球第一;我国银幕数超过6万块,也跃居全球第一,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万块,体现出中国电影业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
电影业作为市场化程度高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优质社会资本投资该领域是关健环节。“优质资本既懂电影,又懂投资;既尊重创作规律,又尊重市场规律,既能周密地拉制风险,又擅长捕捉文化和经济的最佳契合点。”华映星球董事长胡劲松相信,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多是优质的专业资本,一方面,了解电影市场的规律,对暴利的预期降低;另一方面,经过这一轮洗牌,市场重回常态,更加尊重电影创作的规律,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中国电影产业在调整中积蓄新势能,正迎来健康发展的春天。(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0日)
材料三:
“讲好故事,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浓度,决定了影片的质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评价,“文艺工作座谈会五年来,主旋律电影的进步有目共睹,出了不少标志性作品,表达上,学习了国际大片的高科技特效技术;内容上,是提振民族精神、表现家国情怀的中国式大片。”
有专家提出,如果说《开国大典》《大决战》是主旋律电影的1.0时代,《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是2.0时代,那么今年国庆的三部影片则开创了主旋律电影的3.0时代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主旋律大片向来众口难调,这三部以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大片“叫好”又“叫座”,是因为主创人员动情了,走心了,投入了,回归电影的本质,讲好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创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点燃国庆期间特定的社会和情感环境,激发人们共呜,影片本身也成为国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爱国热情高涨,国产主旋律大片契合这一社会潮流,成为观众热情欢迎这些影片的深层原因”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表示,“三部电彩都还有提升的空间”他希望,中国电影人能继续精耕细作,以人民为中心,打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摘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9年10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国庆档打破以往国庆档一片独大的格局,与三部主旋律大片口碑和票房的双双走高密切相关。
B.2019国庆档电影市场,三四线城市票房显著提升,得益于00后和70后成为本次用户增长的新力量。
C.我们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观影人群大、市场基础好,是资本愿意进入电影市场的原因。
D.去年全国总观影人次达到17。16亿,超越北美,居全球第一,体现出中国电影业的人口红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报道用确凿的事实和翔实的数据说明了今年国庆档电影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电影市场里的“史上最强国庆档”。
B.材料二的数据和分析表明中国电影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体现出中国电影业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中国电影产业积蓄新势能。
C.主创人员动情了,走心了,投入了,回归电影本质,讲好中国故事,创造生动感人的形象,就能使国产主旋律大片“叫好”“叫座”。
D.国产主旋律大片,深受观众欢迎的深层原因是这些影片契合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高涨这一社会潮流。
6.怎样才能使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父亲与我
(瑞典)佩尔拉格奎斯特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10岁,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我们走在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便享受了这份特权。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去森林,无须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凋啾和其他动物的呜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汽,这里处处充满生机一一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里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飞出,去捕捉那些虫类,之后,又用同样的速度拍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到路基旁。父亲用两指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宄成的,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一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莹透蓝,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轨道右侧的燕麦地里。我们认识在这里的那个佃户,我们走进他的屋子,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们在河边停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我们又向河里扔小石块,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兴尽,便开始往家里走。
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立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一只萤火虫在闪动。它趴着,盯着黑暗中的我们,我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看不见这奇怪的光亮,只是走着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脚下大大地张开。我们小心地跨过每道枕木,使劲拉着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的一切置之不理。黑暗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憋着呼吸,铁轨向下倾斜,好像陷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的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地底下喁语。它上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都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这样可怕呀?”“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儿也没有?而且,我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背后扑来,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拉入深渊。这时,火车轰呜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我们惊恐地望着它,只见燃烧着的煤在那车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惨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楞楞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入那无边的黑暗里。父亲重新拉我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他说:“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料到那欲来的恐惧、陌生的一切和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如此在我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选自《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文100篇》,李笠译 有删改)
【注】①父亲生活在法西斯横行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的“星期天下午”一句说明父亲只要休息,便不顾工作劳累,带着我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人生乐趣。
B.刚进入森林时,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鸟雀欢唱、树木萌发、生机勃勃的森林画面。
C.我们在佃户家里喝奶,去看他们家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可以看出父亲与这里的人们相处和谐。
D.这篇散文富有魅力,作者通过对沿途所见的不同细微景物的描写,展示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8.在和父亲散步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9.本文结尾写到:“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什么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有壬,字可用,幼颍悟,尝阅《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疑。年二十,廷祐二年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避,弃孩婴满道上,有壬独率弓箭手,闭城门以守,卒获无虞,右族贪虐者惩之,冤狱虽有成案,皆平翻而释其罪州遂大治。至治二年,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行部广东,以贪墨劾罢廉访副使哈只蔡衍至江西,会廉访使苗好谦监焚昏钞,检视钞者日至百余人,好谦恐其有弊,痛鞭之。人畏罪,率剔真为伪,以迎其意。管库吏而下,榜掠无全肤,迄莫能偿。有壬覆视之,率真物也,遂释之。凡势官豪民,人畏之如虎狼者,有壬悉擒治以法,部内肃然。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贼臣铁失遣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库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谓宫禁事非子所当问。有壬即疏守庸阿附铁失之罪以俟,十月,御史大夫纽泽先还京师,有壬即袖奏疏上之。及帝至,复上章言,从之,泰定元年,改中书左司员外郎。京畿饥,有壬请赈之。同列让曰:“尔言固善,其如亏国何!”有壬曰:“不然。民本也,不亏民,顾岂亏国邪!”卒白于丞相,发粮济之,民赖以活者甚众,中书彻里帖木儿挟私憾,奏罢进士科,有壬廷争苦不能夺,遂称疾在告,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古劓法,立行枢密院,有壬皆争止之。明年,有壬极论帝当亲祠七庙,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載节,如此之类,人皆韪之。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有壬历事七朝,垂五十年,当权臣恣睢之时,稍忤意,辄诛窜随之,有壬绝不为计,事有不便,明辩力诤君子多之。
(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贼臣铁失遺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库/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谓宫禁事/非子所当问
B.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贼臣铁失遣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库/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谓宫禁事/非子所当问
C.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贼臣铁失遣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库/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谓宫禁事非/子所当问
D.三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贼臣铁失遣使者自上京至/封府库/收百官印/有壬知事急/即往告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谓宫禁事非/子所当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及第,“进士”是科举考试中取得的最高功名,“进士及第”指殿试考中状元。
展开余下试题
B.奏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统称,属上行公文。
C.京畿,“京”是指国都,“畿”是指国都附近的地方,合用则指国都及其附近地方。
D.七庙,天子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庙供奉七代祖先,故称“七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有壬过目不忘,天资聪颖。幼年时,接近一千字的《净居院碑》,他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年方二十就进士及第。
B.许有壬为官清正,忠于职守。在担任辽州同知时,严守城池,避免了百姓四处逃亡;惩治豪强不法,平反冤案,社会安定。
C.许有壬不畏权贵,正直敢言。英宗驾崩后,许有壬分条陈述铁失图谋造反的罪行,并多次向皇上禀报,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D.许有壬关心百姓,识体爱民。京畿发生饥荒,许有壬认为民为国家之本,请求分发粮食救济灾民,很多人因此活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壬廷争苦不能夺,遂称疾在告,帝强起之,拜侍御史。
(2)有壬绝不为计,事有不便,明辩力诤,君子多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注】①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此诗写于淮西大捷后。②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从荆山到华山,展现大军凯旋之速,开笔有力,为全诗奠定雄壮的基调。
B.第二句作者抓住日出、潼关古塞等形象来展现迎师凯旋的壮丽景象,气象廓大。
C.第三句“莫辞”意为请不要推辞,以这样的方式告知刺史犒军,更显客气委婉。
D.本诗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于短小篇幅中见波澜壮阔,富有个性,饶有韵味。
15.本诗第四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中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得出人必须学习和自省才能没有过错的结论。
(2)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近平用典第一辑)中为民效力愿望的真诚袒露,堪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两句媲美。
(3)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用如今佛狸祠下“ ”的景象与四十三年前“ ”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忠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地,刻不容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一档节目《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号称“新F4”的王鹤棣、官鸿、梁靖康、吴希泽演唱主题曲并参与节目的游戏环节。制片方的初衷是以中小学生们喜欢的少年偶像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未曾想到,节目开播便遭到家长们的與论炮轰,矛头直指四位“小鲜肉”嘉宾,家长们义愤填膺地嫌弃四位少年长得白皙柔美不阳刚,“娘味”太足不正气,主流媒体也很不客气地发声,“新华网”以题为《“娘炮”之风当休矣》发表评论,文章直接将所谓“娘炮”现象称之为“病态文化”“不良文化”,并且认为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我们转到B站(bilibili)去看这档节目,没有父母陪同观看的学生们对“小鲜肉”们在社交媒体遭到的炮轰很不以为然,精英文化审美与亚文化审美、父草与子辈的态度如此天壤之别值得深思。而且,青少年与十多年前韩寒直接怒怼白烨的方式不同,似乎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主流媒体的批评不置可否,懒得接话茬,懒得解释,更懒得辩护。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场舆论风暴,使大众媒体和自媒体都很难听到中小学生们的声音
B.在这场论风暴中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很难听到中小学生们的声音。
C.在这场舆论风暴中,中小学生们的声音很难被大众媒体或自媒体听到。
D.中小学生们的声音在这场奥论风暴中,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很难听到。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bilibili)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
B.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
C.每月最多三百钱,每年则仅有三千六百钱,须(需)要八年,方有二万九千钱。
D.据《史记》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至高阙为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且,青少年与十多年前韩寒直接怒怼白烨的方式不同,似乎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主流媒体的批评置若罔闻,懒得接话茬,懒得解释,更懒得辩护。
B.而且,与十多年前韩寒直接怒怼白烨的方式不同,青少年似乎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主流媒体的批评不置可否,懒得解释,懒得接话茬,更懒得辩护。
C.而且,与十多年前韩寒直接怒怼白烨的方式不同,青少年似乎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主流媒体的批评置若罔闻,懒得接话茬,懒得解释,更懒得辩护。
D.而且,青少年与十多年前韩寒直接怒怼白烨的方式不同,似乎对家长们的愤怒和主流媒体的批评不置可否,懒得解释,懒得接话茬,更懒得辩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药品说明书比芝麻还小的字号, ,何况是眼神不济的老年人,借助放大镜也未必看得清。多年来,从人大代表到媒体和网友,都建议药品说明书只需要把对应症、用法用量说清楚就行,把很多普通人无法明了的专业术语,印在说明书上, 。客观来说,药品说明书不能精简掉这些专业术语。因为说明书不仅是给患者看的, ,也就是说药品说明书的全面、专业与患者获得简单明了的有效信息,并不矛盾。
21.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仿照示例,从第三节中提炼整合出五个关键词,体现你对此节诗歌内容的理解。(5分)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示例:勤劳;静谧;温罄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岖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答案: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编辑部、《语言文字周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布“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2019年十大流行语”。虽然形式繁多、内容不一,却有几个核心热词纷纷入选。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强国,文明互鉴最美奋斗者,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太南(难)了。
请从以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核心热词中,选择二至三个,充分考虑其关联,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篇: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内蒙古赤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