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514 2020-02-24
标签:
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4]
湖北省荆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荆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 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 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 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 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
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
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 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
“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
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 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 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 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 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 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 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 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 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 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 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 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
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
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 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 论杜甫 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浏览完整试题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日,媒体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星援”App 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 狂牟利,帮助歌坛“小鲜肉”流量艺人蔡徐坤制造 1 亿微博转发量,半年内吸金 800 余万元的 案件事实成立。此案件一经公布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表明,法治的利剑终于落在 了“流量造假”的头上。
在这起“星援”App 的刑事犯罪案件中,涉案者高二学生陈芳(化名)称,她每天都会登 录“星援”App 并完成粉丝组长布置的转发任务。转发,点赞,打榜,做完一系列活动后,她 凭借“超话社区”参加抽奖活动,获得更加接近“爱豆”(偶像)的机会,每个月花费约 1000
元。针对粉丝购买相关服务,通过平台、商家等自动转发评论明星微博的行为,北京康达律师
事务所律师韩骁就曾对媒体表示,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造假,违反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
假身份办理入网手续、实施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予以禁止。
(摘编自曾庆瑞《以法治利剑剜掉“流量造假”的毒瘤》,《光明日报》2019 年 6 月 18 日)
材料二:
应该承认,数据的确可以成为一个指标,毕竟也不是哪一个明星都能吸引那么多粉丝…… 问题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数据的态度:我们该如何看待数据?
现在的粉丝圈将数据视为唯一。这种不自觉的“唯数据论”,会带来深远的恶果。 一个是疯狂的数据造假。央视曾专题列举了 8 个艺人的相关数据,记录了他们相关数据脱
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造假比例最高的居然达到了 80%。 另一个糟糕的影响是,造假会给粉丝圈的年轻人带来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哪怕造假了也没
有关系,只要最后赢了就行。我不管你什么是非曲直,数据才是硬通货,只要偶像通过数据赢
得利益即可。当有人批评她们的偶像时,她们就扔出一堆数据:偶像这么红,你批评就是在黑 他!
(摘编自陈子非《周杰伦赢蔡徐坤超话登顶,能浇灭流量时代的数据狂热吗?》,《南方周末》
2019 年 7 月 22 日) 材料三: 在资本的影响下,流量创造的粉丝经济,不断抬高流量明星的身价和地位,也让粉丝心甘
情愿地掏钱,以致于“刷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在无数的刷量、打榜、买热搜的虚假繁荣
中,作为评判明星的热度、地位的微博数据也一度“失真”,陷入用户“信任危机”的阴霾。 事实上,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平台自身,对虚假数据流量的抵制一直都在循序渐进:从
2018 年下半年陆续颁布明星片酬限令,遏制流量价值的衍生;到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纷
纷关闭前台播放量,减少影视作品逐利刷量;再到微博调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其上限 均为 100 万,超过则显示为 100 万+。然而,由于缺少健全统一的有效流量度量标准和具有较 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很多流量“李鬼”还广泛存在。
长期看,粉丝经济仍是极具市场活力的类型之一。作为粉丝经济的获益方,社交平台应理 性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构建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生态系统。
须知,越吹越大的流量泡沫和击鼓传花般的虚假繁荣,不仅耗费各家粉丝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也透支了平台本身的用户体验和生命周期。
(摘编自王法治《社交平台应守好流量真实的底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 7 月 31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星援”App 利用粉丝给偶像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事实成立,此案件因牵涉到超高流 量艺人蔡徐坤而备受社会关注。
B.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星自身实力的反映,我们不是要否定数据本身,而是要反思自 己对于数据的态度,杜绝数据造假。
C.央视曾记录下 8 个艺人相关数据脱水前和脱水后的具体对比情况,结果显示有的艺人数 据造假比例竟达八成。
D.微博调整转发、评论计数显示方式,表明网络平台已经在努力抵制虚假流量,但这并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量造假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呈现了流量造假的法律后果,警示各方:无论牟利与否,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就会 受到法律的禁止。
B.材料二分析了“唯数据论”可能导致的两个恶果,指出数据造假会给年轻一代带来错误 的价值导向。
C.粉丝为了抬高偶像身价地位,疯狂刷量买热搜,反而会让偶像名誉受损,使其陷入“信 任危机”的阴霾。
D.流量造假带来的社交媒体虚假繁荣,并不会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反而可能会打击到真 正优秀的内容原创者和输出者。
6.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概括遏制明星“流量造假”的办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 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展开余下试题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
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 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
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 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 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 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
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 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 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 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
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 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
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
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 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
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 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 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
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 年 5 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有删改)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 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 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 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 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 分)
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 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 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 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 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 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 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
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
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
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
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 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 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
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
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
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 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A.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 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展开余下试题
B.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 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 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 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诗经》、《易 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
B. 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 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 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 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 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
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 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 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 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 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 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 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海棠春•己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 潜①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②。濯锦古江头③,飞景还如许!
【注】①吴潜(1195-1262):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曾几度官居台辅,几度削职,历经宦
海沉浮。此词为其六十五岁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所作。②狐嗥兔舞:吴潜作 此词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率十万军队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 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一度受挫。③ 锦古江头:指蜀地。蜀地有“香海棠国”之称。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写词人衰暮之年赏海棠,由此联想到当时“香海棠国”的战局。
B. “一饷”“尽”写海棠花开,表现出清明天气和暖,节物风光变化之迅速。
C. 下阕回忆羽书万里传捷报,“狐嗥兔舞”之喻流露出对入侵者的蔑视。
D.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濯锦”二字,呼应开头,点出雨后海棠的残败萧条。
15.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表达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 妄造的句子是 , 。
(2)《诗经•氓》中写男主人公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写加高自己的帽子、加长自己的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
高洁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
个人 ,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 族文化的 、高度智慧的结晶,( ),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 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 ,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 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 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 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
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
活的真正需求有关,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
本质上的优势。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修身养性 瑰宝 势利 煊赫一时 B. 颐养天年 宝藏 趋利 盛极一时 C. 颐养天年 宝藏 势利 煊赫一时 D. 修身养性 瑰宝 趋利 盛极一时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它不是任何人赐予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 B.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任何人赐予的,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 C.这种文化内涵不是任何人赐予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 D.它不是任何人赐予的,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 真正需求有关,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在与它们的比较中 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B.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
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 本质上的优势。
C.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 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 上的优势。
D.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 根本上说是跟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 神生活的真正需求有关, 而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 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这座有着 3000 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古战场。这里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古城墙、宾阳楼、章华寺、荆州博
物馆、楚王车马阵……;① :孙叔敖、张居正、岑参、公安三袁,还有袁泉、谌龙、李现……。
9 月 12 日,湖北省首座大型高科技文化主题乐园——荆州方
上一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下一篇:
2020年1月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标签:
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荆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