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082  2020-02-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2]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测试
《齐桓晋文之事》

一、借助注释口译课文第1~20 自然段,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完成下面问题。
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之(结构助词, 的)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说, 谈论) 桓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传(动词, 传述) 焉, 臣未之闻也。 无
以, 则王乎?”
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
曰: “若寡人者, 可以保民乎哉?”
曰: “可。 ”
曰: “何由知吾可也?”
曰: “臣闻之胡龁曰: 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 曰: ‘ 牛何之?’ 对曰: ‘将以衅钟(古代新钟铸成, 宰杀牲口, 取血涂钟行祭, 叫作“衅钟”) 。 ’王曰: ‘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 , 若无罪而就(走向) 死地。 ’ 对曰: ‘ 然则(既然这样, 那么)废衅钟与?’曰: ‘何可废也, 以羊易(动词, 替换) 之。 ’不识有诸?”
曰: “有之。 ”
曰: “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
王曰: “然, 诚(副词, 的确, 确实)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褊(biǎn)小: 狭小), 吾何爱(吝惜, 舍不得)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死地, 故以羊易之也。 ”
曰: “王无异(莫怪, 不要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 彼恶(恶 (wū): 疑 问 代 词, 怎 么、哪里)知之? 王若隐(隐: 痛惜, 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 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曰: “无伤(无伤: 没有什么妨碍, 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也, 是乃仁术(仁术: 仁道, 行仁政的方式)也! 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庖厨: 厨房)也。 ”(2)
王说, 曰: “《诗》云: ‘他人有心, 予忖度(忖(cǔn)度(duó): 揣测)之。 ’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 反而求之, 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 于我心有戚戚(戚戚: 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何也?”
曰: “有复于王者曰: ‘ 吾力足以举百钧(钧: 古代重量单位, 三十斤为一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秋毫之末: 鸟兽秋天生的纤细羽毛的尖端), 而不见舆薪(舆薪: 整车的柴)。 ’则王许之乎?(王许之乎: 大王认可这话吗?许, 认可)”
曰: “否。 ”
“今恩足以及禽兽,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 为不用力焉; 舆薪之不见, 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见保(见 保: 受 到 爱 护。 见, 表 示被动), 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 不为也,非不能也。 ”
曰: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形: 表现)何以异?”
曰: “挟太山以超北海, 语人曰: ‘ 我不能。 ’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王之不王, 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运于掌: 在手掌上转动, 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诗》云: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无他焉,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3)今恩足以及禽兽,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 权, 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4)王请度之!”
1. 对以“羊易牛衅钟”的事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 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而产生不忍之心, 故用羊替牛衅钟。


浏览完整试题B. 齐国百姓认为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啬, 因为牛比羊更值钱, 所以要换上一只羊。 因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
C. 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 而是出于不忍之心。 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 才会令人以羊易牛, 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小的不同。
D. 孟子用这则事例是担心自己说话不慎会惹怒宣王, 所以从日常生活的小故事谈起。
【解析】选D。 “担心自己说话不慎会惹怒宣王”理解有误, 其实是为了拉近自己与宣王的心理距离, 为下文说服宣王做铺垫。
2.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 在《 论语》和《 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 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答:
【明确】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 这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一头牛), (但是) 诚然我知道您是于心不忍(的缘故)。
(2)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 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 的声音, 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3) 所以, 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 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 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 没别的, 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4)用秤称, 才能知道轻重; 用尺量, 才能知道长短。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 人心更是这样。
二、借助注释口译课文第34、35 自然段,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完成下面问题。
王曰: “吾惛( 不明事理, 糊涂) , 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 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 请尝试之。 ”
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表示确定语气) 。 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处罚) 之, 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供养)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 仰不足以事父母, 俯不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苦, 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 则盍反其本矣: 五亩之宅, 树(名词作动词, 种植) 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 豚、 狗、 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1) , 颁(颁: 同“斑”) 白者不负戴(戴: 顶东西) 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2) 。 ”
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 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B. 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 这两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
C. 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
D. 孟子的这一番话, 充分体现了善于论辩、
富有气势的特点。
【解析】选B。 “教”与“养”的关系颠倒了。
2. 下面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与鉴赏,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本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 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 施行王道, 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
B. 本文属于对话体议论文, 孟子的思想观点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 透过本文, 我们可以窥见先秦对话体散文之一斑。
C. 本文引用缘木求鱼和邹楚之战的材料, 其用意在于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使齐宣王有章可循。
D. 本文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 不仅富有故事性, 使文章更加生动, 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更易被齐宣王接受。
【解析】选C。 C 项, 用意在于证明齐宣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把重视学校教育,善事父母、 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
(2)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齐桓晋文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