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20 2020-03-2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0]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届高三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19年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
(2)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传。(陆游《游山西村》)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是非木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 《马说》)
(8)___________________,撰长书以为贽。(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9)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答案】 (1). 白露未晞 (2). 娇儿恶卧踏里裂 (3). 朔气传金柝 (4). 箫鼓追随春社近 (5). 水中藻、荇交横 (6).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7).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8). 生以乡之人谒余 (9). 出淤泥而不染 (10). 濯清涟而不妖 (11). 角声满天秋色里 (12).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既有直接性默写,又有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直接性默写要注意上下句的提示。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晞”“柝”“箫”“荇”“携”“祗”“谒”“濯”“涟”“凝”。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春》和《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著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分为会试、乡试、殿试三级,会试考中的称举人”错误,应该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故选D。
【点睛】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和刑法、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天文、古代音乐等。对于这些常识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辨。
浏览完整试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北京时间5月30日上午8点20分,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女主播翠西•里根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播刘欣的隔空对话 甲 (A.如期而至 B.不约而至)。在这次对话中,两位女主播的表现、尤其是风格应当说都没有重大纰①(A.pí B.pī)漏。里根在之前的节目中谈到中国时话锋② (A.咄咄 B.绌绌)逼人,但是这一次她使用了行业内更为普遍、正常的主持人风格。而刘欣更是表现出平和、坦率,整个对话在气氛上应当说波澜不惊。有美国媒体报道认为,刘欣代表了中国人 乙 (A.不卑不亢 B.不慌不忙)的立场。通过此次中美女主播从对抗走向对话,受到世人的肯定。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②处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 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通过此次中美女主播从对抗走向对话,受到世人的肯定。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A (3). A (4). B (5). 此次中美女主播从对抗走向对话,受到世人的肯定。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①“纰漏”应该读为“(pí)”,故选A。②成语应该为“咄咄逼人”,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甲处,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不约而至:朋友之间在没有告知的下都不约而同的聚集一起。此处的语境是指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女主播翠西•里根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播刘欣的隔空对话按照计划到来,所以应该用成语“如期而至”。故选A。乙处,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不慌不忙:指不慌张,不忙乱。此处的语境是指中国人不慌张、不忙乱的立场,所以应该用成语“不慌不忙”,故选B。
(3)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句子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通过”,淹没主语,应该去掉“通过”。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渊明
结声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首句“结声在人境”,交代出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 “见”字传达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相遇,表现诗人内心的悠闲恬静。
C. “心远地自偏” 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 本诗淳朴自然,将抒情、写景、感悟交融一体,既富于情趣又内蕴哲理
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真意”,是指远离喧嚣、超凡脱俗的心境;自由自得、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志趣。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C选项,“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错误,应该是: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字在诗歌中的位置,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展开余下试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②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③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节选自周瑜《疾困与吴主笺》)
注:①讨逆:指孙策,因其曾受封为“讨逆将军”。②疆埸(yì):指边境。③旰(gàn)食:晚食。指事务忙碌不能按时吃饭。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至于斟酌损益 ( )
(3)但恨微志未展 ( ) (4)此朝士旰食之秋 (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B.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C.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D.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9. 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诸葛亮和周瑜为国都是忠诚不二。一“表”一“笺”在内容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文意简要阐述。
【答案】6. (1). 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 ②考虑可否 (3). ③遗憾 (4). ④时候 7. A
8. (1)(诸葛亮)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时局大事征询我的意见。
(2)人到临死时,他的话是善意的忠诚的,倘若对主公说来可以采用的,我死而无憾了。
9. ①都表达出对先王的感恩之情:诸葛亮追溯往事,历数先帝之殊遇;周瑜也追述了孙策的“殊特之遇”。②都分析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形势:诸葛亮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周瑜讲到了曹操、刘备的现状。③两人都推荐了人才:诸葛亮推荐了贤臣;周瑜力荐鲁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句子的意思是: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所以“卑鄙”的意思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句子的意思是: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所以“斟酌”的意思是“考虑可否”。(3)句子的意思是:只是遗恨平生的志向没能得到施展与践行。所以“恨”的意思是“遗憾”。(4)句子的意思是:此时正是朝廷文臣武将废寝忘食勤劳政事的时候。所以“秋”的意思是“时候”。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方今曹公在北”的意思是“现在曹操在中原称雄”。“疆场”作“未静”的主语,意思是“疆场未得平静”,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排除选项BD;“刘备”作“寄寓”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刘备”前断句,“寄寓”后断句,排除选项C;再结合句子大概意思:现在曹操在中原称雄,疆场未得平静,刘备寄住在荆州,实在象是养虎为患。故选A。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顾:拜访。咨:征询。“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2)将:临。善:善意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判断句,翻译时注意体现。不朽:无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由原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可知,诸葛亮追溯往事,历数先帝之殊遇;由原文“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可知,周瑜也追述了孙策的“殊特之遇”,都表达出对先王的感恩之情。由原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可知,诸葛亮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由原文“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可知,周瑜讲到了曹操、刘备的现状,都分析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形势。由原文“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可知,诸葛亮推荐了贤臣;由原文“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可知,周瑜力荐鲁肃,两人都推荐了人才。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我是个平凡的人,过去受到讨逆将军的特殊的厚爱,委托我很重要的事。于是担负建威中郎将,统帅着兵马,指挥战斗,自己尽心效力于参与作战。规划平定了巴州蜀州,又接着占领荆州,凭借着国家(与吴主)的威力,觉得事业的成功好像就在手掌之中。后来因为不注意,中途得了急病,前些日子医治疗养,病却是日日加重不见减轻,人生必有一死,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实在不值得叹惜。只是遗恨平生的志向没能得到施展与践行,又不能再受到您的教诲和差遣了。
现在曹操在中原称雄,疆场未得平静,刘备寄住在荆州,实在像是养虎为患,天下的事还不知结局如何,此时正是朝廷文臣武将废寝忘食勤劳政事的时候,是主公思考焦虑的日子啊。(在这样的日子里)鲁肃是个忠诚严正的人,遇事不会随便苟同,他是可以代替我的人。人到临死时,他的话是善意的忠诚的,倘若对主公说来可以采用的,我死而无憾了。
(节选自周瑜《疾困与吴主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只鹰落在屋项上了
王族
(1)山脚下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黄泥小屋,栅栏用石头全就,显得孤独而又宁静。
(2)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统而来,落在了人家的屋顶上,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都不相信鹰会落在房顶上,在他们的观念中,鹰因为高傲,是不会接近人的。但我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确实看到一只鹰落到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了,然而我又能如何让自己的这次目睹得到认可呢?大家的观点是从高原存在了多少年的事实中得来的,我说服不了他们,我感到孤独。
(3)过了一会儿,我们准备离去,这时候,我看见从那个黄泥小屋里走出一个人,去屋后骑了一匹马向我们这边跑来。我们坐的是越野车,很快便把他甩到了后面,我从倒车镜中看见他在车后的灰尘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我很想等他骑马近前后问问他,是不是有一只鹰落在了他家屋顶上,所以便一直观察着他,看他是否一直尾随在我们身后,可是后来,他不见了,我打消了向他询问的念头。
(4)汽车在一个有平整积雪的大平滩上停下,大家下车赏雪。雪很漂亮,将这个大平滩覆盖得犹如帕米尔高原最具神韵的一面镜子。
(5)这时候,我一扭头又看见了他。可,他果然一直尾随在我们车后。他向我们使劲挥手,似乎让我们等他。我对大家说:“看,那个人在向我们挥手!”大家看过去,他已拔转马头沿大平滩外沿向我们这边跑来了。这是一个50开外的塔吉克族男人,脸因为长期受紫外线照射而置赤青色,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看人时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一样。他从马上跳下来,指着一位同行的塔吉克朋友说:“你,我的朋友嘛!刚才,我房子门口你都到了,不进去,为啥?”
(6)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不起他,脸上有了窘迫之色。
(7)他的目光更锐利了,紧盯着他说:“刚才,我看见你这骑马的腿了!你忘了,10年前,你来这里,骑我的马,掉下来了,掉伤了。我的马,把你摔伤了,是我的事情嘛!我,还没有,给你赔不是。”
(8)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起了往事,噢了一声,说:“没事,我已经好了。”
(9)他忙说:“不,你的腿,好了,是你的事情;我,要不给你赔不是,那就是我的事情.”他总爱用“事情”二字来表达他心中想表达的东西,好在我们在新疆已经生活了好些年头了,知道他说的好是“事情”,不好也是“事情”。
(10)同行的塔吉克朋友因他还惦记着10年前的事感动了,而他也因为终于找到了10年前被自己的马摔伤的人而释然了。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握手,临了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腿显得无比亲密。我想,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实际上在更多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景而成为朋友的。
(11)我看他们之间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便忍不住问他住问他:“有一只鹰落在你家屋顶上了,你知道吗?”
(12)他一下子用锐利的目光盯住我,问道:“是吗?
(13)我说:“我看见了,这些朋友没看见,他们不相信。”
(14)他的目光变得更锐利了,而且由于他的个子很高,所以让我觉得有一种被什么从高处刺中的感觉。他说:“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他仍用他那好事坏事都是“事情”的理论回答了我。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互道祝福,然后骑马走了。他用了10年时间,终于了却了一柱心事。
(15)他骑着马渐行渐远,在雪野里又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塔吉克族男人骑马的利索动作,表现了他的直爽性格。
B. 文章中的塔吉克族男人口中全是短句,言语简洁,待人诚恳。
C. 文章塔吉克族男人和“我”各有心事,“我”因得不到认可而纠结。
D. 文章旨在提醒人们,做事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宜过分依赖经验。
11. 第(2)(3)(11)段划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雪很漂亮,将这个大平滩覆盖得犹如帕米尔高原最具神韵的一面镜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 这是一个50开外的塔吉克族男人,脸因为长期受紫外线照射而置赤青色,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看人时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一样。(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3. 把第(14)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14. “我”看到鹰落在屋顶上和塔吉克族男人向朋友赔不是这两件事,看似毫不相干,为什么要放在同一篇文章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0. D 11. 内容上,这些句子与“一只鹰停在屋顶上”相关,表现“我”在意别人的看法又不愿盲目从众的心理,并以“我”的犹疑反衬塔吉克族男人的有主见、果敢、执着,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行文思路严谨清晰,同时也引出下文塔吉克族男人对“我”疑问的回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2. (1)示例:这句环境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积雪”比作“镜子”,生动描写出漂亮纯净平整的雪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出纯洁宁静而孤独的氛围,与塔吉克男人的形象很吻合。
(2)示例:“锐利”这里比喻眼光尖锐、犀利,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塔吉克族男人目光的明亮与锐利,表现了他的坚毅果敢与敏锐的洞察世道人心的能力。
13. 不好。原句“你”“他们”之后用逗号隔开,单个词语成为句子,句子更加短促有力,强调了“你”、“他们”这两个主体,这样的语言形式更能突出塔吉克族男人追求独立、不盲目从众的坚毅性格。改后的句子这种意味没有原句强。
14. 这两件事联系紧密。“我”看到鹰落在屋顶上,同行的人却不相信;塔吉克族男人坚持给十年前因自己的马而受伤的人赔不是,不在乎受伤的人是否记得,他孤独地坚持自己的仁义。“我”的纠结与塔吉克族男人的坚持形成巨大对比和反差,这塔吉克族男人就像一只鹰,孤独、高傲和自信。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两件毫无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更突出了塔吉克族男人的坚持和担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文章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D选项,“做事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宜过分依赖经验。”错误,文章旨在提醒人们,追求
上一篇:
广东省佛山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南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