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12  2020-03-2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2]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六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关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传递着历史文化内涵。边关出现在唐诗中,皆因丝绸之路的通达,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文人墨客对漫游边塞、从军入幕的崇尚以及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等。相比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边关的文化意义更为抽象,象征性更强,所承载的感情也更为复杂。诗人多以社会现实为吟诵主旨,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将边关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战场形势。从军事意义上讲,边关地理位置重要。从唐诗中看,边关的“战火”已经烧入了诗歌意境,不管那些知名关隘是否正在发生着战事,诗歌中的征战杀伐都未曾真正停歇,皆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例如,唐彦谦《咏马》中“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借玉门关指边陲前线征战之地;李白《从军行》中“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体现出关防将士守卫家园、驱敌出境的豪迈气魄。
其次是戍边之所,“关”是军防象征,也是征人和亲属对戍边之地的情感依托。诗歌里有恢宏阔大的战场形势,也有单一渺小的个体自我。边关虽然承载文人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梦想,但毕竟是遥远的苦寒之地,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面对战争的惨烈、环境的荒凉、人情的冷漠生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思念怨忿之情。而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相应的,在亲朋远赴塞外前免不了“爷娘妻子走相送”,塞外兵士思念故人的情感也不会停歇。因此边关戍守之地,成了思归与念归的交汇。
再次是阳关寄情。在涉及边关名称的唐诗中,有一类“阳关诗”较为特别,这源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阳关”指的是友人西行的必经关卡,有着明显的关外无故人的地理属性和分界含义。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其曲名便为《阳关三叠》或《渭城曲》,唐代许多诗人都曾提到。在他们的那些诗句中,“阳关”多已失去起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点,而以人文伴随意义,仅指代曲调货词中涉及的劝酒、伤离别等某些特定含义。
最后是家国分界。丝绸之路上的边关地理环境和其后天见与中原地区差距较大,作为戌边之所的代表和军事战略要地成为内地与西域的分野、不同文化的分野、生死安危的分野、家国与异乡的分野,是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向汉和帝上疏:“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外绝城,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由此可见,玉门关被汉人看作家国的分界,带有深重的情感烙印。
唐诗中的“边关”含义不再单一,表面。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边关”早已超越了军事防御或是征税、监管缉私的原有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
(摘编自邢宇晨《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诗人在进行创作时,经常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地吟诵社会现实的主题,将边关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浏览完整试题B. 无论知名关隘是否安定平宁,唐诗中的征战杀伐都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
C. 涉及边关意象的诗歌即描写恢宏的战场形势,也塑造渺小的个体,因为“关”是军防的象征,也是征人和亲属对戍边之地的情感依托。
D. 年老思乡的班超向皇帝上疏,表达了“依风首丘之思”和“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的担忧,可见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唐诗中边关意象的内涵,层次分明。
B. 文章引用唐彦谦和李白的诗,是为了证明边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和边关对诗歌情感抒发的影响。
C. 文章将“阳关诗”单列,既点明了“阳关”有地理属性和分界含义,又指出了其人文伴随意义。
D. 文章结尾点明唐诗中“边关”有多层含义,并再次明确“边关”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论述重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中出现边关意象,与当时通达 丝绸之路、开放的国家制度和文人墨客对从军入幕的崇尚等社会因素有关。
B. 唐代文人将士们虽然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但面对塞外惨烈的战事、荒凉的环境及冷漠生疏的人情,无不产生思乡怨忿之情。
C. 据《全唐诗》记载,与王维相差一个世纪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仍吟诵“唱尽阳关无限叠”,足以见出《阳关三叠》的流传深远。
D. 边关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的含义,而成为生与死的临界、不同文化的分野、物质与人文界限等象征。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D项,“表达了‘依风首丘之思’和‘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的担忧,可见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可见一词”理解错误,这两句话与“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没有关系,表现的是思乡之情。原文是“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向汉和帝上疏:‘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外绝城,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由此可见,玉门关被汉人看作家国的分界,带有深重的情感烙印”。能体现“玉门关被汉人看作家国的分界”的是“但愿生入玉门关”这句。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C项,“既点明了‘阳关’有地理属性和分界含义,又指出了其人文伴随意义”错,原文是“在他们的那些诗句中,‘阳关’多已失去起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点,而以人文伴随意义,仅指代曲调货词中涉及的劝酒、伤离别等某些特定含义”。可见将“阳关诗”单列,主要是为了说明它的人文意义。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正确的一项。B项,“无不产生思乡怨忿之情”扩大范围,原文是“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面对战争的惨烈、环境的荒凉、人情的冷漠生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思念怨忿之情”,可见是“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会产生“思乡怨忿之情”。C项,“足以见出《阳关三叠》的流传深远”错误,原文是“在他们的那些诗句中,‘阳关’多已失去起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点,而以人文伴随意义,仅指代曲调货词中涉及的劝酒、伤离别等某些特定含义”。由此可见,与王维相差一个世纪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吟诵“唱尽阳关无限叠”,是因为“阳关”的人文含义,而不是因为王维的诗。D项,“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的含义”错,原文是“,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边关’早已超越了军事防御或是征税、监管缉私的原有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可见不是“失去了”地理属性,而是“超越了”地理属性。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5G、物联网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为数字中国建设拓展应用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修言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资本缺乏投资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充电设施“落地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相关新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摘编自《陈修言: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搜狐网2019年3月17日)
材料二:

图1 2014——2018我国汽车销售量及年度同比增长率

图2 2014——2018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及年度同比增长率
(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通稿《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三:
近日,有感科技在江苏南通发布了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有感科技CTO贺凡波博士介绍,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日趋成熟,当前制约其普及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对此,有感科技给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首次提出超薄型中置线圈方案,这种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化效果。“现阶段,整个汽车行业出现了新的动向,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已经日趋饱和,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不断上涨,企业经受住这一市场变化的关键,就是创新。”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说。
(摘编自《无线充电技术开创新能源汽车充电新思路》,《光明日报》2019年2月20日)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四:
3月26日,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在2019年的补贴政策中,续航里程小于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财政补贴,其他车型的补贴幅度也大幅缩水,同时对车辆的技术标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3个月过渡期结束后,地方政府将不再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转而将资金用于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发展前期的主要矛盾是成本过高,因此需要给予补贴以降低购买成本。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成本不断下降,续航里程和充电便捷性就成了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是当前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最有效的方式。财政补贴新政策实施后,那些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缺乏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将被淘汰出局;优质企业在经历短暂的冲击后,仍会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因为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增量市场。同时,要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抓紧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提升服务体验,增加消费者使用意愿。
(摘编自《告别“营养液”的新能源汽车当自强》,《经济日报》2019年3月29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4-2018年,我国汽车销售年度同比增长率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汽车销售量在后三年比较稳定,2017年达到最高。
B.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度同比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
C. 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创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急速下降,但之后两年的同比增长率,前者远低于后者。
D. 2016-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度同比增长率明显低于之前两年,这可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续航短、充电难等问题有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上升,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这表明传统燃油汽车即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
B. 有感科技发布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短、充电难的问题,并且使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得到普及应用。
C. 超薄型中置线圈方案是对传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彻底解决了制约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问题。
D.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补贴门槛,更能适应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行业发展。
6. 在当今市场与政策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如何发展?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D
6. (1)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突破技术瓶颈(3)完善基础设施(4)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于文无据。由材料一“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并没有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行业主流。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这表明传统燃油汽车即将被新能源汽车取代”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材料三“现阶段,整个汽车行业出现了新的动向,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已经日趋饱和,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不断上涨”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好,没有即将被取代的意思。B项,“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续航短、充电难的问题,并且使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得到普及应用”混淆已然和未然。根据材料三“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可知,“普及应用”只是“有望”,选项说“解决了”错误。C项,“彻底解决了制约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问题”说法绝对。由材料三“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日趋成熟,当前制约其普及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对此,有感科技给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首次提出超薄型中置线圈方案,这种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化效果”可知,有感科技给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并没有说“彻底解决”。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根据材料一“制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资本缺乏投资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充电设施“落地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相关新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概括出解决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材料三“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促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普及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续航短、充电难的瓶颈”概括出突破技术瓶颈;根据了四“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成本不断下降,续航里程和充电便捷性就成了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补足基础设施短板是当前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同时,要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抓紧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提升服务体验,增加消费者使用意愿”概括出完善基础设施;“财政补贴新政策实施后,那些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缺乏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将被淘汰出局”概括出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速之客
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
他笑着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展开余下试题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队友们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交给我。
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
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他也落泪了。
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聊了一会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
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选自《梁晓声文集》,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侯在作品中虽着墨不多,却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他先是对工作不满,后恪尽职守因公殉职,这是典型的先抑后扬手法。
B. 作者匠心独运,巧妙设置了“父子”均是冒充者来相会的情节,跌宕起伏,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C. 画线语句中“父子”沉默相对,既表明两人对小侯父子的悲惨遭遇满是同情,也体现了两个冒充者之间的尴尬。
D. 本文以“不速之客”为题直接点明叙述对象,“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引起了“我”的微微不满,但听完他讲的故事后“我”对其充满敬佩之情。
8. 小说在形象上比较特别,它不是塑造鲜明的个体形象,而是刻画了石油工人的群体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
9. “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有人说这一情节完全可以删去,因为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小说的表现力;也有人说要保留这一情节,因为正是这一情节使小说更具震撼力。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这一情节吗?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B 8. (1)无私奉献、责任感强。石油工人经常是一走几千里,一别七八年;小侯为了保护器材牺牲了自己;小侯父亲也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2)团结友爱。为了父子能相聚,为了家人能团聚,从油田领导到普通工人,上下一心,出钱出力。(3)善良。为了小侯 家人的心愿,“他”“老孟” 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继续冒充父子回老家团聚。
9. 示例一:没有必要。从情节上看,上文对小侯父亲的死没有任何暗示和铺垫,老孟的话显得很唐突,而下文“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被认出是冒充的也更合情理;从人物上看,删掉这一情节,更能突出“他”善良友爱的形象特征,照应题目;从主题上看,通过“他”已能表达作者对石油工人高尚可贵精神品质的赞颂之情,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示例二:有必要。从情节上看,小侯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之前一直不知道,直到这时才说出,使情节跌宕起伏,出乎读者意料。从人物上看,这一情节有利于突出石油工人善良友爱的群体特征,而不仅仅是个体。从主题上看,这一情节深化了主旨,更深刻表现了石油工人们的家国情怀和作者深沉的赞颂之情,更具震撼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灵魂人物”夸大了小侯的作用,因为本文是塑造石油工人群体形象的。“先抑后扬手法”“他先是对工作不满”理解错误,原文小侯只是“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没有对工作不满。C项,“体现了两个冒充者之间的尴尬”错误,这是敬重钦佩、痛惜伤心等复杂情感的体现。D项,从“我”“爽快”的回答中可见“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并没有引起“我”的微微不满。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本题塑造了石油工人的群体形象。从“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这些情节概括出无私奉献、责任感强;从“队友们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等情节概括出团结友爱;从“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概括出善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探究性试题,首先要亮明观点,然后寻找原因,要善于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原因,如结构、情感、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角度。需要注意的是:探究类题目的答案应言之有据(源于文本),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言之有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条阐述)。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解答本题,能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如认为有必要,从制造波澜的角度分析情节方面的作用,从塑造石油工人群像的角度分析人物塑造的作用,从深化、升华主旨的角度分析小说主题的感染力。
【点睛】小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六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