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497  2020-03-2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7]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5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出师表
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奷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先后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天下形势,意在提醒后主要居安思危,发愤图强。
B.第⑤段运用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鲜明地阐述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C.第⑥段回顾往事,意在通过自己跟随先帝艰难创业的历史表明效忠的决心。
D.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达到了作者对后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谏目的。
二、(一)6.【答案】(1)给予 (2)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3)奔走效劳(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7.【答案】(1)晋升、处罚,赞扬、批评(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2分)(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2分)


浏览完整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异同:这里偏重在异。亲:亲近。远:远离。所以:……的原因。还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判断句的翻译。
8.【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A项“开篇先后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天下形势”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开篇先后从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分析天下形势。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二)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
(3)哀转久绝(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写山,着力突出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B.本文主要表现三峡水的特点,写夏天的水时,先写水的迅急,再写水的盛大。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色彩丰富,动静结合,使人更觉其风光秀丽。
D.本文既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同《爱莲说》一样,语言显得更有节奏感。
二、(一)6.【答案】(1)同“缺”,缺口,空隙 (2)延长 (3)消失(3分)
【解析】本日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7.【答案】(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分)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2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8.【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及对表现手法的分析。B项中,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三)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醉翁之意( )
(2)佳木秀而繁阴( )
(3)宴酣之乐(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迷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二、(一)1.【答案】(1)情趣 (2)茂盛、繁茂 (3)尽兴地喝酒(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意”,情趣;“秀”,茂盛、繁茂;“酣”,尽兴地喝酒。
7.【答案】(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2分)
(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以”,用。
8.【答案】B(3分)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B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四)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朝服衣冠( )
(3)王之蔽甚矣(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与徐公比美,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课是畏怯的。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二、(一)6.【答案】(1)长,这里指身高 (2)穿戴 (3)因受蒙蔽而不明(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修”,古今异义,今义为“修理”,古义为“长”,这里指身高;“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穿戴”;“蔽”,本义是遮挡,引申为“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7.【答案】(1)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2分)
(2)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头等奖赏。(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1) 甚,很,极;何,哪里;及,比得上。(2) 面,当面;刺,指责,议论;过,过错。
8.【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A项有误。“忌不自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表明他并没有因为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了妻、妾、客的赞美自己的原因,即“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五)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佁然不动( )
(2)俶尔远逝( )
(3)以其境过清(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 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二、(一)6.【答案】(1)静止不动的样子 (2)忽然 (3)凄清(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词汇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可:大约。“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以其境过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清:凄清、冷清。
7.【答案】(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分)
(2)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交错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重点词语:犬牙:像狗的牙齿。
8.【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写作手法。D项,“斗折蛇行”,是采用比喻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所以选D。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六)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浙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洋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展开余下试题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阅十余岁( )
(2)寻十余里,无迹( )
(3)盖石性坚重(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天下事既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切不可按照常理主观臆断”的道理。
B.文章写僧人们打捞石兽时,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待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
C.文章对讲学家和老河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闻之笑日”四字刻画出讲学家自负而又轻蔑的神态,而老河兵的“笑”则显示出他的胸有成竹。
D.文章叙事,脉络分明,逐层深入,结构严谨。叙事之后,以简洁的抒情结束全篇,揭示题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一)6.【答案】(1)经历,经过 (2)寻找 (3)语气词,承接上文,表示申说理由或推测原因(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7.【答案】(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它离开原地呢?(2分)
(2)到石头一半深的时候,石头必定向后倾倒在空洞里。(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是”:这。“木杮”:木片。“去”:离开。“倒掷”:向后倾倒。“坎穴”:坑洞。
8.【答案】D (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D项中“叙事之后,以简洁的抒情结束全篇”对文章理解有误。应是“叙事之后,以简洁的议论结束全篇”。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七)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有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狱(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二、(一)6.【答案】(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案件(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徧:通“遍”,遍及、普遍。
7.【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分)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鄙,目光短浅;远谋,深谋远虑。
8.【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八)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1)余挐一小舟(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3)客此(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B.“拉余同饮”表现出客人难掩的兴奋喜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则表现作者的豪爽和遇到知音的愉悦之情。
C.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D.本文开头记叙交代看雪时间地点;中间描写雪景,借景抒情;最后以舟子话抒情结尾,似褒实贬,表达了舟子作为普通人对于作者行为的不解。
二、(一)6.【答案】(1)撑(船) (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3)寄居或迁居外地(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含义。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是多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年广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