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786  2020-03-21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6]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题型汇编之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说明文、议论文)专题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7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说明文、议论文)专题(含解析)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三)(10分)
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记得扉页的题记上写着这样的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从现在的网络阅读说起,指出其失重感,从个人的经验角度,提出了“阅读其实是一种有力量的精神运动”的观点。
B.本文②③段列举“我”少年时偷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深受感动、一位亲人下放乡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的事例,证明了中心论点。
C.作者认为,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在于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有时却在于它的“轻”,在于阅读心境的解放。
D.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道理讲述的非常透彻,能让读者信服。
13.下列不属于第⑦段中“无用阅读”的一项是( )(3分)


浏览完整试题A.只是因为喜欢,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一位青年依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B.铁凝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出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扉页上的题记,给了她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C.歌手李健闲暇时会读古诗,他几乎不读畅销书,读古诗让他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D.家长强迫孩子读四大名著,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写作技巧,获得作文高分。
1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三)12.【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议论文的阅读理解要通过充分的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行文思路,体会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分析论证方法、论据类型等。本题通过对题干选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没有使用比喻论证,所以选择D项。
13.【答案】D(3分)
【解析】本题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题干要求,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无用”阅读的内涵,作者提出的“无用阅读”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阅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选项D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行为。
14.【答案】“有重量”的阅读是采用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选择有精神内涵的阅读内容,追求无功利心的阅读境界。(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概括能力。通读文章之后,分析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阅读其实是一种有力量的精神运动。然后根据中心论点,分析作者论述的过程,可以发现文章从细嚼慢咽的阅读方式、有精神内涵的阅读作品和“无用阅读”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二)
(三)(10分)
留点空白
刘书全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 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具有启发作用。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13.下面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人与人在交往中应为他人、给自己留点空白。
B.第二、三段论述为什么要为他人留点空白的道理.
C.第四段联系现实生活的实例,论述为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的好处。
D.第五段总结全文,指出要给人给己留空白和余地,才会快乐、幸福。
1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有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12.【答案】C(3分)
【解析】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容量较大。AB选项是对短文内容的现实意义的迁移,无疑是正确的。C项是对语言内容的指**查。本文谈论的话题是给自己和他人留点空白,不是说一个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问题,因此,C项显然是错误的。D项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选项内容正确。这道选择题是要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答案是C。
13.【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写作思路的理解,材料跟论点之间关系的理解。做好此题的关键是理清短文结构。要回答“如何”一词,就必须综观全文,用概括性语言阐述各自然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其答案是: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第2、3段分别从为他人、给自己留点空白的角度,在道理上加以论述。第4段从为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的角度,联系实际,列举事例加以论述。第5段总结全文,指出要“给人给自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所以B的说法不正确。


展开余下试题14.【答案】能结合文章中心,从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态度作适当分析即可。如: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譬如像个人的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面对,过分追求。同样道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偏见或看法也不需要费心和介意,因为凡事只要心地坦荡、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能够笑面人生,快乐幸福。(4分)
【解析】本题是半开放性试题,即回答时要结合短文论述的中心,从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态度作适当阐述即可。参考示例: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譬如像个人的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面对,过分追求。同样道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偏见或看法,也不要费心和介意,因为凡事只要心地坦荡、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能笑傲人生,快乐幸福。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三)
(三)(10分)
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由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
B.“头脑风暴”一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C.头脑风暴的效用恐怕很有限是个别研究者的看法。
D.研究者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且无效的方式。
13.下列关于选文内容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用疑问句作标题起到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①段写作者身边发生的“头脑风暴”,提出了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的中心论点。
C.第⑥段举《红楼梦》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的例子,论证了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把事办砸了,但因为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
D.第⑧段举“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的例子,论证了独自思考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更好。
14.在作者看来,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有哪些?仔细阅读⑤⑥段,概括作答。(4分)

(三)12.【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A项对选文内容的解说正确。B项“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错。原文是“‘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而不是“最早的精神病理学用语”。注意两句的差别。C项“是个别研究者的看法”错,应该是“很多”研究者的看法。D项太绝对,应该是“不太有效”。
13.【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B项关于选文内容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头脑风暴可以让大家都很愉悦”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是说明文。
14.【答案】①人人都感觉很好。②即便最后事情办砸了,但这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4分)
【解析】如许多人喜欢头脑风暴的原因可提取第5段“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第6段末“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四)
(三)(10分)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好语文网搜集)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展开余下试题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文章第④段只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C.文章第⑤段用鲁迅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先生生活中是一个有趣的人。
D.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到⑥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中心论点。
13.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是一项是( )(3分)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虽然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但很快地,他又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旁人好奇地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他一脚吗?”
C.战国时代,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严君,他足智多谋,为人幽默风趣,美中不足的是脖子下面长了个大肿瘤,被人戏称为“智囊”,他自己对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一点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曾患重病,对他的夫人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1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容。(4分)

(三)12.【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提取信息能力。B项,“文章第④段只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表述有误,文章第④段不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还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故选B。
13.【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能力。论据必须要能应证观点,才是可取的材料,才能做论据用。此处前三句基本都和“做一个有趣的人”对应上,D项,“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表现的是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与“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故选D。
14.【答案】不苟且就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就需要对生活抱有大爱;就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4分)
【解析】本题考查全文论述内容的概括。综观全文作者在提出观点之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归纳起来即是全文作者认为“不苟且”的生活需要的。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五)
(三)(10分)
华为百万年薪“买”的是什么
①不久前,华为发文公布了由任正非(华为创始人、董事长)签发的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据报道,这批顶尖学生全部为2019年毕业的博士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对8名才刚毕业的学生给出这么高的薪酬,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可是看看这几位学生的履历,又不觉得意外。以拿到最高档201万年薪的秦通为例,秦通是一位浙大人,于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系学士学位,之后成为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师从沈劭劫教授。这可能会让部分人感叹:高学历真值钱。但是,华为为应届博士生支付高薪,看中的仅仅只是他们的博士学历?
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80.61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8.39万人,在读博士生36.2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博士生产大国”。随着扩招带来的学历普遍“繁荣”,学历优势在职场的边际效益已经越来越低。多数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但是,真正具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与一般仅有学历优势的人,其收入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应聘者有博士学历,可有多少博士能够拿得了华为这样的大公司开出的“百万年薪”录用通知?同样是博士生,有的人可以一毕业就拿到百万年薪,有的人则可能在苦苦找工作。这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并非是学历,而是能力。不是学历不重要,而是能力更重要,只靠学历就能够在职场闯出一片天的时代已经过去。
③华为官方针对顶尖人才有两种表述:顶尖学生和天才少年。也就是说,只有你的能力真的属于“顶尖”和“天才”之列,才能获得顶级薪酬。也就是说,华为此番招聘8名博士毕业生,先看中的并不是他们的学历,或者说学历只是他们被华为高薪录用的基础条件。华为不惜成本、高薪揽才是很有代表性的。正如华为所认识到的,与世界科技巨头争夺人才,对人才的尊重和高薪原本就是吸引力之一。对一个企业来说,“百万年薪”所展现的,首先是一种诚意。不是每家企业都能这么阔绰的,敢拿出真金白银来是需要底气的,只有那些敢于跟最顶尖的企业竞争,敢于创新敢于硬碰硬的企业,才具备这样的胆识,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是最节约成本的。多年来华为不遗余力抬高薪酬体系,因人而兴,对其间的道理自然了然于胸。
④然而,高薪揽才只是第一步,激活用人制度用好这些人才更为重要。正如任正非早前提到的:“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入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据报道,对于年薪制的博士,华为将采取入职3年不动,3年后依据贡献确定职级的考核制度,态度鲜明地对论资排辈的用人方式说“不”。这既给人才留下了成长时间,又在人才管理机制上重视贡献。配套的制度建设,无疑将有助于更大程度发挥“百万年薪”的激励效果。
⑤高效的创新型社会,必然具有一股对学识和人才尊重,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华为多年以来的成功不是偶然,仅就其用人价值观而言,堪称科技企业的典范。面对华为百万年薪招应届博士生,个人则应该清醒意识到:华为百万年薪所“买”的绝不是学历,切勿掉入盲目拼学历的误区之中。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24日,有删改)
(链接一)华为高薪聘请的顶尖学生究竟是怎样一群人?作为其中一员,林晗的话也许能让外界窥见其中一角。林晗对此事表现得相当冷静:“我喜欢在人群中做一个不起眼的人,不太习惯聚光灯下的感觉。也希望自己不被外界影响,所以对相关消息其实关注不多。我之前也说过,就我个人来说,终身都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只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用心做事,不过分关注薪资收入。”
(摘自《时代周报》2019年8月13日)
(链接二)《证券时报》贺成:在我国很多企业中,即便不乏上百万年薪的人才案例,但这种好事往往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年广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