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44  2020-03-2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4]
《诗经二首:蒹葭、关雎》同步练习
12 《诗经》二首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
蒹葭 ( )( ) 伊人( ) 溯洄 ( )( ) 晞 ( ) 湄( ) 跻( ) 坻 ( ) 涘 ( )
2.填空。
《蒹葭》一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对比阅读两首诗,回答有关问题。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 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蒹葭》这首 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 :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1.jiān jiā ;yī;sù huí;xī;méi;jī;chí;sì
2. 《诗经•秦风》 爱情 蒹葭
3.(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 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蒹葭》表达了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理感受。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 的话,但水鸟和 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 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 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 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 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 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 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 ,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 断重复的旋律 ,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 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 》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 ”“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 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 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上一篇:《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下一篇:《核舟记》同步练习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诗经二首:”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