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80  2020-03-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0]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小说阅读(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
百羊川 赵文辉
  在豫北乡下走一走,要不就是黄土丘,要不就是尖山洼,平原总是被村庄阻隔,辽阔不起来。黄土丘蹚过,除了绕脚的灰土和地头几棵狗尾巴花,再没有什么让你注目的地方了。“呸,亏你还是吃小米饭长大的!茄庄百羊川知道不知道?长贡米的,皇帝,皇帝老儿吃的!”弓身如虾、眼角挂着眵目糊的老人很不满,把轻视豫北乡下的后生训得一溜跟头:“大碾萝卜香菜葱,茄庄小米进北京!知道不知道?”
  百羊川坐落在茄庄屁股后面的山坡上,别以为真能容得百只羊撒欢,豫北不好找策马扬鞭的场地,更别说在山上。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居然平平坦坦,就像山水画上摁下的一枚印章。这可是块好印章,茄庄的坡地靠天收,没有机井,山又是旱山,一秋不下雨,坡上还真的收不了几把米。唯有百羊川旱涝保收,越旱小米越香!老辈人迷信说百羊川是神田,其实是这块田占对了山脉,下面一定是一根水脉,因水质特别,加上土是黑红黑红的胶土,长出的谷穗又肥又实,碾出的小米喷香喷香,黏度好。明朝年间潞王落魄于此,一尝便不再忘,居然餐餐不离茄庄小米,并且年年让茄庄上贡小米。茄庄又修了一座望京楼天天眺望,以表忠心。这不过是一段野史,无从考证,倒是当年从豫北走出去的那位副部长,因为爱吃茄庄小米,要把百羊川的主人提拔成公社书记,却是千真万确。
  这主人就是水伯。水伯的祖上就有过要被提拔的经历,说是提一个县令,祖上没去,依然布衣老农,守了下来,就一直守到了水伯这一辈。水伯不稀罕什么公社书记,他只稀罕百羊川的秋天,风吹嫩绿一片,最后变成满坡金黄。农闲的水伯在屋前屋后堆积草粪,坑是上辈人挖好的,水伯只管把青草、树叶、秸秆一股脑儿填下去,再压上土浇上大粪,沤成肥壮肥壮的松软的草粪,一担一担挑上百羊川。要不就是去拾粪,跟在牲口后面,牲口一撅屁股,便抢宝一样撵上去。水伯从祖上接下这个活儿,一直干到了现在。茄庄的大人小孩都知道,百羊川的小米一直到今天还这么好吃,都是沾了草粪的光。
  水伯家的小米每年秋后都有人开着小车来买,买的人多,米少,买主常常为此吵嘴。后来干脆提前下订金,再后来就比价,比来比去,一斤小米比别人家的竟高出几倍。水伯的儿子受人指点把“茄庄小米”注册了,进城开起了门市部,兼卖一些土特产。几年之后在城里置了房,又要接水伯去。水伯确实老了,锄头也不听使唤了,好几次把谷苗当成稗子锄起来。儿子要留下来照看百羊川,水伯不放心,进城前一再关照:“山后的草肥,多割点儿沤粪。这几年村里掀房的多,给人家拿盒烟说说好话,老屋土咱都要了,秋后翻地撒进去,‘老屋的土,地里的虎’,百羊川离不开这些!”千叮咛万嘱咐,水伯才离开了茄庄。
  儿子却不老老实实在茄庄侍弄谷子,三天两头往城里来。水伯很不放心,问:“你来了,谁看着百羊川?”儿子说:“雇了村里的光棍儿老面,老面多老实,叫他给地上十车粪保证不会差一锨,老面又是种地的老把式,爹你还有啥不放心的?”水伯信了儿子的话,不再追问。再说水伯腿脚也真不中用了,下个楼都要人搀着。有时想回去看看百羊川,一想自己的腿脚,也就罢了。
  这一天,楼下忽然响起一声吆喝:“茄庄小米!谁要?”
  水伯的心一阵痒痒的,他知道又是冒牌货。但他知道这冒充的一定是茄庄一带的,他很想去揭穿那人,又不忍让那人太难堪。家里没有其他人,水伯就强撑着下了楼,问卖小米的:“哪儿的小米?”


浏览完整试题  “哪儿的?还用问?百羊川的!”
  水伯笑了,说:“别说瞎话了,我是百羊川的水伯!”几个正买小米的妇女一听,扔下装好的小米走了。卖小米的很恼火。瞪水伯:“你百羊川的咋了?还不跟我的小米一个样,都是化肥喂出来的?”水伯还是笑着说:“你可不能瞎说,百羊川的小米,没喂过一粒化肥。”卖小米的收拾好东西推着车往外走:“哼,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能产多少小米?撑死不过一千多斤!你儿子一年卖十几万斤茄庄小米,莫非你百羊川人能屙小米?把陈小米用碱搓搓,又上色又出味,哄死人不赔命。哼!”
  想再问,卖小米的已走远,水伯愣在那里。
  水伯一人搭乘中巴回到茄庄,见人就问:“我儿子真的在卖假小米?”被问的人都摇头。水伯明白了,踉踉跄跄爬上百羊川。正是初冬,翻耕过的百羊川蒙了一层细霜,一小撮一小撮麦苗拱出来。麦垄上横着几只白色化肥包,阳光一照,泛出刺眼的光,直逼水伯。水伯嗓子里一阵发腥,哇地一口,一片鲜红喷向了初冬的百羊川。接着扑通一下倒了下去。这时,除了一只山兔远远地窥视着水伯,初冬的山坡再无半个人影。
  百羊川静极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本文展现了在市场经济时代冲击之下现代科技与传统劳作方式、创新与守旧、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等多个二元对立的冲突,令人深思。
B.本文通过以小见大的艺术技巧,以豫北乡村一个普通农民的遭遇,反映了农耕文明中诚实守信的美德所面临的时代困境。
C.本文语言运用兼具雅俗,一方面,为表现乡村风格,贴合小说人物,主要使用了当地口语;另一方面,在景物描写上也有一些文雅之气,如将百羊川比作“印章”,写潞王让茄庄上贡小米。
D.儿子卖假小米的事件前文有多处铺垫,如“百羊川才一亩几分地”“一斤小米比别人家的竟高出几倍”、儿子“三天两头往城里来”。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百羊川的自然环境和小米历史文明的状况,为下文写水伯对百羊川小米的重视及儿子对百羊川小米的破坏做了情节上的铺垫。
B.文中的水伯具有淡泊名利、勤劳、诚实等一系列的优良品质,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反映了社会主题。
C.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化肥包与上文的草粪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水伯吐血倒地的情节却脱离生活现实,过于夸张,反而使小说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D.小说的结尾“百羊川静极了”呼应了文章开头,悲凉的环境引人深思,警醒人们要坚守善良,有曲终奏雅之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6分)
一小时的故事
(美)凯特•肖邦
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
  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哀伤的风暴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
  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
  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
  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
  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
  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精神亢奋。
  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交叉着的双手时,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
  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朱赛芬担心地跪在关着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哀求让她进去。
  “去吧。我没把自己搞病。”没有,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
  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悄悄地做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齐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


展开余下试题  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
  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而死的。
(有删改, 美国19世纪下半叶妇女文学的代表作家凯特•肖邦的这篇小说被称为“最令人震惊的女性自我宣言”。)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结尾处,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见到丈夫平安归来,喜出望外,不料诱发心脏病而丧命。
B.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
C.小说一开始就介绍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心脏有毛病”,是为了给小说结尾狂喜新生独立之时,却看到丈夫平安归来以致受到巨大的刺激而丧命做铺垫。
D. 小说第5段的景色描写含蓄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从而为后文主旨的揭示做了形象的暗示及有力的铺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以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生命最后一个小时的故事,人物虽然不多,但是情节一波三折。
B.小说在最后一段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当中的结尾,马拉德夫人在巨大失望的刺激下诱发心脏病而致死,却被医生说成惊喜过度。这个充满讽刺意味的结局从而引发读者深思,思考女性觉醒之路的艰难,嘲讽社会在女性觉醒问题上的责任。
C.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丈夫用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凡事替她做主,她想摆脱这种生活,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D. 小说中“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齐下楼去了。”这一行为反映出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自豪骄傲,打算开始全新独立生活的欣喜若狂。
二、文言文阅读(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 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6.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病重将终。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①,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 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也。”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节选自《新五代史》)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B.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C.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D.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
B.王景崇曾还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
C.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弹劾了他。
D.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手下将要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
三、古代诗歌阅读(20小题,共40分)
阅读古诗,完成11~32各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1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
1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以动衬静,突出夜晚山居景象的清幽宁静。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明丽,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15.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B.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更耐吟咏和思索。
D.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6. 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写于杜甫经历“关内大饥”和辗转流离之后的一个重阳节。
B.诗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感情都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C.诗歌通过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病老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
D.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对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17.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8.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第二句的意思是山川依旧,但石头城往昔的繁荣已空无所有。
B.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潮水”,它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觉到了古城的荒凉冷落,也默默地退去。
C.第三、四句中的“旧时月”、“还过”,点出明月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辉,但它仍留恋故都过去的豪奢繁华。
D.全诗句句写景,但景物中处处流露作者对繁华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含蓄蕴藉。
19.对李商隐的《锦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诗的第一、二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似水流年的追忆。
B.“珠”、“玉”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C.诗的尾联,采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沧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