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大约至南北朝时期,“中秋节”的节令概念才逐渐形成。 B.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全民广泛参与的重大节日。 C. 《周礼•夏官》记有“祀日月”的习俗,唐人陆德明的解释说明古代已有秋分祭月的传统。 D. 中秋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宴饮团聚、玩月游赏,中秋节节候特点是秋高气爽、皓空明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引用《周礼》的相关记载,有力地论证了中秋的起源,说明秋分祭月的传统古已有之。 B. 文章引用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宋词里的中秋月有时也会以黯然的面貌出现。 C. 文中论证宋词中的中秋之月既渗透着深刻的节日民俗心理,也承载了古人对宇宙时空的思索和理解。 D. 文中先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再论证宋词里中秋月的内涵,后者从自然物象、民俗心理和宇宙哲学三个角度阐释。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秋节是宋代文人的良辰佳节,写中秋月的宋词大约有290首,在宋词中充分表达了节日的欢赏盛景和民俗风情。 B. 宋词里的中秋月常象征着团圆,但有时游子也借月表露孤独冷清的心境,或借月引发词人的亡国之哀和故国之思。 C. 皓皓中秋月色能荡涤澄清尘世之喧嚣浮华,词人就在体味这种自然物象中回归于本真、自由和圆融的人生境界。 D. 在宋词中,中秋月有了深层次意味,词人常借月来表达对宇宙的迷茫和思考,展现丰富的人生意趣和生命体验。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大约至南北朝时期”错,结合“大约在隋唐时期,‘中秋节’的节令概念才逐渐形成”分析,应该是隋唐时期。 B项,“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错。结合“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重大节日”分析,应是“到了宋代”。 C项,“《周礼•夏官》”错,结合“《周礼•春官》载:‘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分析,应该是“《周礼•春官》”。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宋词里的中秋月有时也会以黯然的面貌出现”分析有误。结合“所以宋词里的中秋月常有团圆的意喻,中秋月成为人们表达思念、寄托祝福的象征和载体,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分析,引用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为论证“宋词里的中秋月常有团圆的意喻”这一观点。“比喻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写中秋月的宋词大约有290首”错误,张冠李戴。结合原文“宋词中,写中秋节的作品约290首,其中绝大多数会写到月亮”分析,原文是说写中秋节的宋词有290首,不是写中秋月。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30日,悲伤的消息传来。江湖渐远,大侠不再,一个时代落幕了。 先生笔下的刀光剑影和爱恨情仇动地而来,痴迷了无数不分年龄、地域、职业的男女。他创造的“成人的童话”,滋养了无数读者的精神空间。六十年来,先生的作品风靡全球华人世界,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在人物塑造、故事营造、历史寄寓、想象拓展、语言驾驭等各方面都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水准。他的作品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也足以青史留名!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