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409 2020-03-3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9]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测卷(六)线下考试语文试题
1
六安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语文自测试卷(六)
命题人: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 4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
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
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
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
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
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
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
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
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
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
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
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
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
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
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
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
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
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
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
“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
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
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
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
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
浏览完整试题
统揽全局。
B. 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
制叙述原则。
C. 《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
的世界。
2
D. 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的区别。
B. 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
改造。
C. 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
小说的虚构性。
D. 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
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 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
言人。
C. 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
术效果。
D. 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
到触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导致的是“信息审核不严、高服务费、高
违约金”问题,而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这些因素持续堆
积,乱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部、银监会等部委曾多次发文提示校园贷风险,多地地方金融局
也下发配套细则。令人遗憾的是,在百般呵护下,一些大学生依旧没能逃脱非法校园贷的“魔爪”。
这从客观上证明了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旺盛,只有为大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
的金融借贷服务,让校园贷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上运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
障。
对于“校园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更要精准打击,必须及时补上漏洞,严格区分合法借
贷与金融诈骗,对某些打着校园贷的幌子给大学生“挖坑”的借贷平台,该取缔要取缔,该重罚
要重罚,不能手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园贷乱象的蔓延,并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长。
此外,学生也要不断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同时少些虚荣心,避免过度透支消费。
(2016 年 10 月 21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3
材料三:
校园贷乱象触目惊心,如何解决?答案是打开校园贷的“正门”。
据报道,日前建行和中行向市场推出其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年利率
5.6%,授信额度在 1000 元到 5 万元;中行的“中银 E 贷路校园贷”最高贷款金额 8000 元,不含
任何手续费。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不会自律规范,即使靠制度约束和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监控,短时间
内也难以奏效。更重要的是,校园虽是小社会,但也成为“大江湖”,尤其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
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也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化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的信
贷平台已成为大学校园的必需品。
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校园贷产品,也缓解了校方和家庭的压力。“正规军”进军校园贷,除
了强化了大学生们的信用意识,还降低了校园消费的风险。此前那些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
几乎全都是采取诱惑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2018 年 10 月 25 日中评网)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分期市场。不少平台无法
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主动清盘停业,由于这
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清算,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校园贷”本质
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校园贷市场肯定不会消失,因为需求存在,近段时间出台
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建议平台更加规范。对于校园贷平台适合转型的方向,马骏认为,
可以随着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转型,比如目标客户为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
新人,这样也能有效地控制平台成本。
(节选自《北京商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但是借贷平台会让学生不断陷入“高利贷”的
陷阱。
B. 建行和中行这两大银行推出的校园贷产品,虽具有利率适度、授信额度适中的特点,但
依然不可触碰。
C. 当代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思想前卫,因此很容
易掉进部分校园贷平台的火坑。
D. “校园贷”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如果平台规范,受贷者能够合理利用,“校园贷”是利大
于弊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化技术,所
以校园贷不会消失,也难以规范。
B. 材料二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近半数学生月开销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月开销一
千元以下的占比最少。
C. 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校园贷的钱被用来旅游、休闲的最多,
用于学习费及用品的只有约四分之一。
D.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大都采取诱惑的方式,没有任何审批
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4
6. 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校园贷”乱象这个问题。(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
假病人
(俄)契诃夫
将军夫人玛尔法·彼得罗夫娜·贝纲基娜,十年以来,行着类似疗法
① 的医道,五月里的一个
展开余下试题
星期二,她在自己的屋子里诊察着病人。她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类似疗法的药箱,一本类
以疗法的便览,还有一个类似疗法药的算盘。挂在壁上的是一幅神甫亚理斯泰尔夫的像,那是
将军夫人的恩人,否定了有害的对症疗法,教给她认识了真理的。客厅里等候着病人们,大半
是农人。他们除两三个人之外,都赤着脚,这是因为将军夫人吟咐过,他们该在外面脱掉那恶
奥的长靴。
玛尔法·彼得罗夫娜已经看过十个病人了,于是就叫十一号:“格夫里拉·克鲁慈提!”
门开了,走进来的却不是格夫里拉·克鲁慈提,倒是将军夫人的邻居,败落了的地主萨木弗
利辛,一个小身材的老头子,昏眼睛,红边帽
② 。他在屋角上放下手杖,就走到将军夫人的身边,
一声不响地跪下去了。
“您怎么了呀!您怎么了呀,库士玛·库士密支!”将军夫人满脸通红,发了抖。“罪过的!”
“只要我活着,我是不站起来的!”萨木弗利辛在她手上吻了一下,说,“请全国国民看看我在
对您下跪,您这保佑我的菩萨,您这人类的大恩人!这慈仁的精灵,给我性命,指我正路,岂但
下跪,我连火里面还肯跳进去呢,您这我们的神奇的国手,鳏寡孤独的母亲!我全好了呀!我复活
了呀,活神仙!”
“我……我很高兴……!”将军夫人快活到脸红,吞吞吐吐的说,“那是很愉快的,听到了这样
的事情……请您坐下罢!上星期二,您却是病得很重的!”
“是呀,重得很!只要一想到,我就怕!”萨木弗利辛一面说,一面坐。“我全身都是风湿瘺。
我苦了整八年,一点安静也没有……不论是白天,是夜里,我的恩人哪!我看过许多医生,请喀
山的大学教授们对诊,行过上浴,喝过矿泉,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这些医生们单喜欢要钱,至
于人类的利益,他们是不大留心的。如果没有您,我的菩萨,我早已躺在坟里了!上礼拜二我从
您这里回家,我刚吃下一小粒,我所有的病可是一下子统统没有了。
萨木弗利辛用袖子檫一檫眼,从椅子上站起,好像又要下跪了,但将军夫人制住他。
“您不要谢我,”她说,兴奋得红红的,向亚理斯泰尔夫像看了一眼。“不,不要谢我!这时候
我不过是一副从顺的机械……这真是奇迹!”
“您真好,给了我三粒。一粒是中午吃的,立刻见效!别一粒在傍晚,第三粒是第二天,从此
就无影无踪了!上礼拜二到您这里来,我还蹩着脚的,现在我可是能够兔子似的跳了……我还会
活一百来年哩。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困住我。我是健康了,但如果没有东西好过活,我的健康又
有什么用处呢。拿这样的事来做例子罢……现在是种燕麦的时候了。但叫我怎么种它呢,如果
我没有种子的话?我得去买罢,却要钱……我怎么会有钱呢?”
“我可以送您燕麦的,库士玛·库士密支……您坐着罢!您给了我这么大的高兴,您给了我这
样的满足,应该我来谢您的,不是您谢我!”
“您是我们的喜神!敬爱的上帝竟常常把这样的好人放在世界上!我们罪人却没有什么好给自
己高兴……我们是微弱的,小气的,无用的人………蚂蚁……
萨木弗利辛又讨到一匹母牛,一封介绍信,是为了他想送进专门学校去的女儿的,而且被
5
将军大人的大度所感动,感激之至,鸣咽起来,嘴巴牵歪了,还到鬼子里去摸他的手怕……将
军夫人看见,手帕刚一拉出,同时也好像有一个红纸片,没有声响的落在地板上面了。
“我一生一世不忘记的……”他絮叨着说,“我还要告诉我的孩子们,以及我的孙子们……一
代一代……”
将军夫人送走了病人之后,就用她眼泪汪汪的眼睛,看了一会神甫亚理斯泰尔夫的像,于
是又用亲密的,敬畏的眼光,射在药箱,备览,算盘和靠椅上,被她救活的人就刚刚坐在这里
的,后来却终于看见了病人落掉的纸片。将军夫人抬起纸片来,在里面发见了三粒药草的丸子,
和她在上礼拜二给与萨木弗利辛的丸药,是一模一样的。
将军夫人的心里,在她那十年行医之间,开始生出疑惑来了……她叫进其次的病人来,一
切 病人,没有一个不是首先恭维她的如神的疗法的,佩眼她医道的学问,骂詈那些对症疗法的
医生,待到她兴奋到脸红了,于是就善叙述他们的困苦。这一个要一点地,另一个想讨些柴,
第三个要她许可在她的林于里打猎。她仰望着启示给她真理的神甫亚理斯泰尔夫的善良的,宽
阔的脸,但一种新的真理,却开始来咬她的心了。那是一种不舒服的,沉闷的真理。
(选自鲁迅译《坏孩子和别的奇闻》,有删改)
注:①类似疗法:用相类似的毒来治病的医法。②红边帽:帝俄时代贵族戴的帽子。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小说的一大艺术特点就是高度的简洁,为了达到这种凝练,小说开门见山,一开
头故事的主要人物将军夫人就直接出场。
B. “一个小身材的老头子,昏眼睛,红边帽”,小说几乎不在人物的外形描写上浪费笔墨,“红
边帽”却一针见血,极具讽刺意味。
C. 将军夫人在病人的恭维中自我陶醉,兴奋到脸红,然后就慷慨解囊,表明她是一个庸俗、
爱慕虚荣的女人。
D. 小说取材于生活,幽默中不乏讽刺。除了生理上的疾病,道德、心理、人类自身的弱点
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入侵已成为人类疾病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8. 契诃夫善于透过医学视野来呈现世界,选择医生、病人作为艺术形象塑造的代表。请以“假病
人”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 分)
答:
9. 小说中多次写到神甫亚理斯泰尔夫的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答:
(四)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1 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①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6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本诗选自《诗集 1942-1947》,作者郑敏是 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
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
移变化,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
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
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
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11.“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 诗人是如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2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3-16 小题。
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自清江知县拜南京御史。张居正既死,吴中行、
展开余下试题
赵用贤等犹未录。会皇长子生,诏赦天下,惟贤因请召诸臣。冯保恶其言,谪江山丞。保败,
还故官。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
爵、贾三近、何源等,皆获召。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
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
..
有差。惟贤寻迁户部主事,历顺天府丞。二十
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景王封德安,土田倍诸藩,国绝赋额犹存。及帝弟潞王之国卫辉,
悉以景赋予王。王奏赋不及额,帝为夺监司以下俸,责抚按急奏报。惟贤言:“景府赋额皆奸民
投献,妄张其数。臣为王履亩,增赋二万五千,非复如往者虚数,王反称不足,何也?且潞去
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会典》言,皇庄及勋戚官庄,遏灾蠲减视民田。今襄、汉
水溢,王佃民流亡过半,请蠲如例。”又言:“长沙、宝庆、衡州三卫
.
军戍武冈,而永州、宁远
7
诸卫远戍广西,瘴疠死无数。请分番迭戍武冈,罢其戍广西者。”帝悉报许。承天守备中官以征
兴邸旧赋,请罪潜江知县及诸佃民,旨下抚按勾捕。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令中官问而臣等
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又请以周敦颐父辅成
从祀
..
启圣,诏皆从焉。入为左佥都御史,言行取不宜久停,言官
..
不宜久系,台员不宜久缺。已,
复言天下多故,乃自大僚至监司率有缺不补,政日废弛,且建言获谴者不下百余人,效忠者皆
永弃。帝不纳。寻迁左副都御史。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
久之,以忧归。起户部左侍郎,未上卒。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谥恭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
/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B. 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
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C. 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
/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D.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
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碌/免加派小民/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的薪金,夺俸是一种惩罚措施,指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
俸禄。
B. 卫,是明朝军队编制制度的一种,明朝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
统称“卫所”。
C. 从祀,指陪祭。孔庙“从祀”分配享、配祀、从祀三个等级,其中从祀的人员为先贤和先儒。
D.言官,是封建官僚机构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察考核各级官吏,劝谏君主
的过失。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郭惟贤敢于弹劾,善于举贤。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趁皇
上大赦天下时,请求召回旧臣。
B. 郭惟贤实事求是,直言不讳。巡抚湖广时经过实际调查,他当面反驳潞王的奏言;皇帝
让他勾捕欠赋佃民,他直言拒绝。
C. 郭惟贤关心民生,为民请命。他在襄汉水溢时,建议援例减免佃民租赋,又进谏用香税
抵潞王府欠俸,不增加百姓负担。
D.郭惟贤一心为国,多有建言。他建议罢除远戍广西,轮流戍守武冈;建议及时考核选用、
补足官员,以扭转政事日弛的局面。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
译文:
8
(2)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
译文:
(二) 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6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不变的角度来
看,我们和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
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反映劳动生活的诗句,依次与诗题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②催贡文移下官府,那知山寒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③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④钓收鹭下虚舟立,桥断僧寻别径归。海近冈峦多迤逦,天寒雾雨正霏微。
A. ①《缫丝行》 ②《渔家》 ③《采茶歌》 ④《煮海歌》
B. ①《缫丝行》 ②《采茶歌》 ③《煮海歌》 ④《渔家》
C. ①《煮海歌》 ②《渔家》 ③《采茶歌》 ④《缫丝行》
D. ①《煮海歌》 ②《采茶歌》 ③《渔家》 ④《缫丝行》
18.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 分)
(注:图片中文字从左依次为“难道我们不是动物吗?”“虐待动家法”“禁吃猫狗”“就因为他
们是宠物吗?”)
A. 委婉讽刺部分人对宠物的过分偏爱
B. 表明宠物应该受到特殊对待的立场
C. 提醒读者应该爱惜所有动物的生命
D. 提倡不食用禽畜肉的素食主义风尚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
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①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
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
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
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
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
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
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
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
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
风雪夜归人”, ②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上一篇:
2020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第一阶段(3月)测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江苏省金陵中学、丹阳高级中学、无锡一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安徽省六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