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593 2020-04-12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3]
2020年新高考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相通互融训练之《流浪地球》语文试题
主题二 《流浪地球》
一、语言表达运用
1.请根据下列新闻报道的内容,拟定新闻标题与导语。标题在15字以内,导语在65字以内。
标题: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祝贺!”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相关新闻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对嫦娥四号成功落月表示祝贺。
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
(背景链接: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答案 标题:美俄航天专家点赞(或盛赞、祝贺等)嫦娥四号
导语: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1月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第一张月背影像图。对此,美国和俄罗斯航天专家纷纷表示祝贺并盛赞这一人类壮举。
2.结合说明文字,为下面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不少于100字)
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3.下面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通讯过程的示意图,请据此写一段文字介绍地面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讯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面站遥控中继星“鹊桥”,“鹊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实现与着陆器、巡视器的信息传递,再将搜集的信息通过对地数传的方式传到地面站。
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艺术表达。好莱坞大兵压境,中国电影应追求有效表达。所谓有效表达,就是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动人,更感人,更好看。艺术表达要走心,观众接受时才入心。艺术表达既要坚持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身份,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也要用具有人类意义的艺术表达方式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艺术表达提倡创新——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定式,告别陈旧感、机械化。艺术表达的基本要义是类型确定、风格定位、情节设置、角度与结构的选择。分众化的电影市场,意味着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审美爱好,决定了观众对电影有不同的选择,因而中国电影必须走类型化道路。
浏览完整试题
电影核心竞争力来自作品深度。提升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电影内容还要向生活纵深处递进,题旨向深度开掘。有思想深度才能有思想力度。时下有一个误识,认为电影艺术进入了小时代、轻时代、微时代,于是快餐文化电影和速食文化电影盛行。误识带来创作上的误区,不少创作者回避深邃,拒绝意蕴,追求浅白,误认为现在是读图时代、读题时代、颜值时代和感官时代,笃定这些才是时尚,如此创作才会受到青年观众欢迎。然而,生活的本质是我们处在一个新时代,处于全民族践行中国梦的伟大新时代。我们需要有生活深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表现生活本质和社会发展趋势,抵制腐朽与没落观念的侵蚀,展现新时代的风貌。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久远,而防速朽。
(选自赵葆华《新时代中国电影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2016—2018年三大票房区间电影票房占比图
2018年电影票房占比情况分析
注 2018年国产电影票房表现可谓非常优秀,年度TOP10(前十名)电影中国产电影占据了6个席位,且包揽前四。但电影市场头部效应进一步集中,票房超过10亿的17部影片贡献了54.2%的票房,而1000万以下的331部影片仅贡献了0.9%的票房。
材料三:
从电影史的角度上来看,《流浪地球》是里程碑式的影片,它已经进入了电影史。一部电影最值钱的就是它的戏剧情境,这个电影的戏剧情境是带着地球去流浪、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这个情境非常伟大。
《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了一部电影思想性、文学性的重要价值,同时,它让我们找到了中国的表达。我们一直说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其实就是来自中国立场、中国表达。我们以前有一些作品在国际上也得奖,但是那还不够,因为它没有表达中国立场。这部影片呈现出来的愚公移山这些东方式的哲学,不光是对中国电影,对世界的科幻电影也是有贡献的,它为世界科幻电影提供了新的精神内容。
(选自网络影视评论专家、编剧汪海林
《为世界科幻电影提供新的精神内容》)
材料四:
当前中国电影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新闻比中国的电影要好看,中国的新闻当中有很多的大片,如王立军案件、反腐打大老虎、非典、温州动车事故等重大社会事件,都非常精彩,但是在电影中是缺席的。很多正面的改变也是缺席的,如我们废除了原来的劳教制度,应该是社会巨大的进步,但是至今不能呈现在电影当中。虽然有些电影看起来是现实题材,但是它们都是隔断了时代变迁的爱情故事,一些拳头、枕头加噱头的商业戏剧,几乎看不到这个时代巨大的社会发展的张力,我们也看不到这个时代真正的质感。很多电影,比如爱情题材电影中表现的是直接追求高富帅、直接追求富白美,一些爱情电影还直接追求“总裁”,而且总裁不过瘾,叫“霸道总裁”,这些霸道总裁们不可一世,对那些女性不屑一顾,而且充满了骄傲、充满了那种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缺乏最基本的对自由和平等价值观的传达。(选自尹鸿《电影,配得上这个时代吗?》)
4.下列对材料中关于“提升电影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升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要追求有效的艺术表达,既要用艺术的形式讲好故事,使大众喜闻乐见,又要提倡创新,讲新的故事。
B.提升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创作者对电影的不同选择,确定电影的类型,定位电影的风格,设置电影的情节,选择电影的角度与结构,走类型化的道路。
C.提升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要向生活的纵深处递进,立足于现实题材,就能创作出深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作品。
D.提升电影的核心竞争力要使作品有生活的深度和思想的深度,表现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趋势,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
答案 D
解析 A项要创新的是“艺术表达”,而不是“讲新的故事”。B项要根据“观众对电影的不同选择”,而不是“创作者对电影的不同选择”。C项“就能创作出深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作品”说法太过绝对。
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不少电影创作者认为电影艺术进入了小时代、轻时代、微时代,所以中国当前的一些电影没有呈现精彩的社会事件。
B.材料二从票房的角度展现了近三年中国电影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票房的两极化严重,体现了中国电影市场头部效应集中的特点。
C.《流浪地球》让我们找到了中国立场、中国表达,呈现了东方式的哲学,体现了坚持中国电影民族文化身份的艺术表达。
D.提升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要认清新时代的特征,作品要体现这个时代真正的质感,展现新时代的风貌。
答案 A
解析 “因为……所以……”分析错误,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6.根据材料,概括当前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缺乏生活和思想的深度;②精彩的现实在影片中缺席;③缺少社会发展的时代张力;④平等自由的价值观被扭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
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科幻定义为“关注科技进步对人类影响的文学分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人类疆界不断拓展,我们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选自《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新华社)
材料二: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即使在北美市场,《流浪地球》排片率也在节节攀升。《流浪地球》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电影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余下试题
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期待已久,《流浪地球》填补了多年来观众的期待。可以说,这部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征程。相比同期上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较为轻松戏谑的戏剧类型,《流浪地球》选择背负更深沉的题材与更宏大的叙事,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选择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进行深刻思考。
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导演郭帆的硬科幻电影,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冷酷、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进行的审慎思考。原著作者刘慈欣独特的具有东方式思考的文本,为《流浪地球》提供了宝贵的阐释空间,赋予这部作品与传统好莱坞商业科幻大片截然不同又弥足珍贵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
相较于文学作品的理性和疏离,电影《流浪地球》增加了更多现实关注,增加了人性温暖与守望相助。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这样的改编使得电影作品在视觉景观上更加集中地呈现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灾难、星际空间站和木星景观等神奇景观,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视觉震撼力和穿透力。父辈牺牲和家园情愫、人类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硬奇观”和“软感动”融合在一起,矛盾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是中国式科幻与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不同之处。
这部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流浪地球》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电影里的家国情怀,不仅局限于一家一国,而是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
(选自《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突破》人民日报社)
材料三:
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设计,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作……《流浪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很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中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作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纽约时报》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流浪地球》中体现的中国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绪和国际合作理念。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随着中国进军科幻大片,期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才能带入全球市场。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这样的未来感,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能够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好。(选自《科学大观园》2019年3月上)
7.下列材料相关内容,不能说明《流浪地球》的“中国科幻的精神气质”内涵的一项是( )
A.《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中东方式思考,使得电影对人类生命和宇宙法则思考有了阐释的空间,赋予其与西方商业大片截然不同的特质。
B.《流浪地球》的成功,基于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电影行业快速发展,使得其在北美的排片率节节攀升,远超《疯狂的外星人》。
C.《流浪地球》运用中国智慧改造世界和拯救世界,倡导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体现了独特的思想和价值。
D.《流浪地球》将中国式情感与人类普遍的人性融合,同时将其拓展到对全人类乃至宇宙的关怀上,同时其题材与叙事,完全不同于西方科幻电影戏剧性特征。
答案 B
解析 答非所问。题干中用“中国科幻”来限制修饰“精神气质”,意在强调《流浪地球》不同于西方的、独有的中国特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和资源的严峻挑战,这迫切需要科幻作家担起责任,聚焦于“人”,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B.《流浪地球》选择深沉的题材和宏大的叙事,从而改变了轻松戏谑的戏剧风格,满足了观众多年的对科幻片的期待。
C.《流浪地球》的成功,既得益于中国电影体制改革,但也是“恰巧”与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相遇的结果,可谓“生”逢其时。
D.《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这一细节,让国外媒体产生了丰富想象,认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后来者”的身份,就要改变了。
答案 A
解析 地球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问题,是科幻作品“探讨的重要的议题”,同时只能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
9.刘慈欣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强调时代赋予了他成为科幻作家的机遇;(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面临技术、文化、伦理等挑战,这给作家的科幻创作开阔了视野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出“另类”的解决方案;(3)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现在的中国充满了未来感”,为科幻作品发展提供了沃土,为“刘慈欣”们提供了创作的机遇;(4)同时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利于作家们在科幻作品中发出独特的声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春节期间,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热映。对这部科幻片,不乏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认为其中的科学设定有误,也有明显的科学性硬伤,但我觉得,瑕不掩瑜。需要说明的是,科幻小说是小说的一种,既然是小说,就该允许有虚构和文学化想象,这与武侠片里飞檐走壁的轻功具有相似的功能。说到底,科幻小说和科幻大片有助于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进而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但其本身不承担科普功能。科幻片上映后,传播面非常广泛,具有全民性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软实力,会带动一个国家制度和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输出。
展开余下试题
中国人在科幻片中“搏击太空”并不违和。很多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基调都是,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美国英雄出手才拯救了人类。在此类价值观的长期熏陶下,对美国文化的认可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而《流浪地球》向全球观众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当人类面临危机时,是国产英雄力量通过中国人的方式站了出来。《流浪地球》的火爆,也打破了部分人的认知窠臼:长期以来,国内对硬科幻市场的开拓并不被看好,有人认为观众还不具备鉴赏力,也有人认为制作流程和技术上还不具备。《流浪地球》则用事实回应了这些质疑,使得中国人搏击太空的行为不再违和。
国内硬科幻电影创作力量还很薄弱。硬科幻电影的投资规模很大,资金需求往往上亿甚至十几个亿,且是一种风险投资,其投融资模式还有待探索。科幻大片的前提是优秀的科幻小说,目前国内科幻创作的队伍还十分弱小,甚至还没有以写作为生的职业科幻作家。具有全民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科幻作家,更是屈指可数。硬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既要有宏大的想象力,又要有细腻的真实性。在《流浪地球》中,利用木星引力让地球加速,利用行星发动机进行重核聚变,建设规模宏大的地下城市等场景,都是后期特效制作出来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既要有对艺术深刻的鉴赏力,又要有坚实的理工科背景。在这方面,我们人才储备远远不够。
硬科幻电影制作也需要全流程保障机制。美国科幻大片着眼于利用电视电影强大的传播力来进行科学文化传播。这种方法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是建立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科学性审查机制,这并非不允许“大胆想象”,而是要尽力避免伪科学传播;另一方面,在硬科幻电影的编剧、导演、道具制作等环节,要建立科学家、工程师、科普专家参与到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机制。美国科学院就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对接机制,当导演、编剧等电影制作方需要对某个专业问题进行咨询的时候,可以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把关,提供咨询意见。《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所在的大学为他参与电影拍摄提供学术休假和职位保障,这样做的目的,既确保了电影的科普功能,也有助于彰显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提升大学的声望,这就是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
《流浪地球》让我们迈出了中国原创硬科幻电影的重要一步,今后我们还将面对《三体》等更高难度的拍摄题材,建立硬科幻电影制作的全流程保障机制,显然已箭在弦上。
(摘编自郑永春《我们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普遍认为,《流浪地球》瑕不掩瑜。虽然其中的科学设定有误,但毕竟是科幻小说,既然是小说,就该允许有虚构和文学化想象。
B.科幻片传播面广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更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软实力,能带动一个国家制度和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输出。
C.《流浪地球》证明了国内对硬科幻市场的开拓是可以被看好的,中国观众具备一定的鉴赏力,科幻电影的制作流程和技术已经成熟。
D.建立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科学性审查机制是硬科幻电影制作中制度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禁止“大胆想象”,尽力避免伪科学传播。
答案 B
解析 A项“社会普遍认为”错,张冠李戴,从原文“对这部科幻片,不乏批评和质疑的声音”“但我觉得”可推出。C项“科幻电影的制作流程和技术已经成熟”表述错误,原文虽有“也有人认为制作流程和技术上还不具备。《流浪地球》则用事实回应了这些质疑”的说法,但也不能说明已经成熟。D项“禁止‘大胆想象’”错,原文为“这并非不允许‘大胆想象’”。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幻小说和科幻大片有助于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进而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但其本身没有必要承担科普功能。
B.《流浪地球》向全球观众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用中国人的方式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会使中国文化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
C.《流浪地球》中的部分场景是后期特效制作出来的,说明我国的硬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既有宏大的想象力,又有细腻的真实性。
D.通过解决硬科幻电影的投融资模式问题、特效制作技术问题、科幻创作队伍的建设问题,中国的硬科幻创作力量能够加强。
答案 D
解析 A项“但其本身没有必要承担科普功能”错,原文为“但其本身不承担科普功能”。B项“会使中国文化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推理错误,原文说的是“在此类价值观的长期熏陶下,对美国文化的认可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一部《流浪地球》就可以使中国文化产生精神上的向心力,未免夸大其词。C项前后两句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推理关系,原文为“硬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既要有宏大的想象力,又要有细腻的真实性。在《流浪地球》中,利用木星引力让地球加速,利用行星发动机进行重核聚变,建设规模宏大的地下城市等场景,都是后期特效制作出来的”。
12.结合全文,概括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努力方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主题上,继续表现中国人解决人类危机的理念。②壮大创作和制作队伍。③建立健全全流程保障机制。
三、写作(两题任选一题)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科学家预测太阳即将爆炸,于是人类启动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带上地球一起飞向远方寻找新的家园。途经木星时,危险出现。在计算了所有拯救方式发现没有希望后,联合政府决定放弃地球,启动新的计划。但一群中国人凭着对地球家园的执念,冲破阻拦,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创造了奇迹,拯救了地球。
有人认为,联合政府按照理性计算出的结果进行选择,不会出错,只是没有温度,没有情感,也没有奇迹;有人认为中国人重故土,重亲情,在情感驱动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是这种感情用事有时又会造成极大的风险和牺牲。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中的材料是以影片《流浪地球》为背景的,立意的关键是材料中的不同人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联合政府按照理性计算出的结果进行选择,不会出错,只是没有温度,没有情感,也没有奇迹;有人认为中国人重故土,重亲情,在情感驱动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是这种感情用事有时又会造成极大的风险和牺牲。材料第一段只是一个引子,重点是第二段。从中抓取关键词确定最佳立意即可。
第一个“有人认为”里关键词是“理性”,第二个“有人认为”里关键词是“感情”。而对于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从利弊、得失、正反、是非两个角度立论,所以写作时可以站位其一,但一定要辩证而论。其实根据出题者用意或倾向性看,最佳立意是二者结合,即生活中应该“理”“情”结合。
根据对以上两类人不同看法的把握,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立意:①尊重科学、理性,但不能疏忽了情感;②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冲动是魔鬼,也要把控自我、适可而止,即三思而后行,冷静、理智做事;③让理智和感情携手,共筑圆
上一篇:
2020年新高考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相通互融训练之《书院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
《桥边的老人》课文精练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0年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