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774  2020-04-0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4]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乙卷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乙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文脉是贯串于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人类精神血脉,是这个城市在漫长时光中积淀而成的 地域色彩和文化个性。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好自己城市的文脉,因为这是承前启 后、继往开来的资源和动能。
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 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站在时代需要和历史演进的高度上,习 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谈到保存、延续、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性。今天,国人有能力在城市文脉保护中 大有作为了。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其他类型的城 市,都进行了大量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制度探索。除了历史文化名城必备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专项规划》外,各地还制定了许多接地气、可操作的具体规章制度。这些具体细致的法规将会为城市 文脉的保存延续发挥长久的积极作用。但是直到今天,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文脉保存制度建设的路 仍然很长,城市之间参差不齐的情况比较普遍,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空白处需要填补,都有大量调查 研究的具体工作需要去做。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发挥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城市文脉的保护工作中,社会力量参与 的意愿比较积极。一般说来,企业更适合于需要投资并能得到回报的项目,社会组织更适合于政府购 买服务的项目,个人则更适合于做志愿者或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三者配合,可 以较好地推动城市文脉的保存。就中西部城市文物保护工作最为常见的资金困难问题来说,企业的 进入使市场资本参与进来,可以大大缓解这一难题。就东部城市文物保护人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来说, 运用较为充裕的财政资金购买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服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较好方式。
要保存好城市的文脉,必须做到保护优先和合理利用的辩证统一,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 民群众。作为城市文脉载体的文物、遗迹、风俗等都属于典型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必须在保存 完好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城市的重新组织进入百姓生活,才能发挥出传递文明、保存特色、启迪心灵的 作用。在此,我们既要关注城市文脉保存的本真整体效果,又要关注城市文脉延续的长期久远效果, 同时还要关注城市文脉传播的数字虚拟效果。具有数字虚拟效果的城市文脉传播是一种利用5G技 术将城市文化资源虚拟化,使其获得数字化的存在方式和延展方式。这是国人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 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用的一种方式。
对于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来说,一方面,应探索城市文脉的价值内涵、伦理特征、审美倾向。另一 方面,要把这些认知和理念通过街道布局、地名门牌、博物馆展陈、节日民俗活动甚至影视图书等多种 方式多层次立体式地呈现出来。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润物无声地滋养 民众心灵,使城市文脉在延续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能不断增强国人对自己城市和民族传统 的文化自信。


浏览完整试题(改编自刘东超《保存好城市的文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脉是一个城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资源和动能,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存好它。
B. 近年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相关制度探索为城市文脉的保存延续发挥了长久积极作用。
C. 社会力量在保存城市文脉方面,参与意愿比较积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D. 只有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保存好城市的文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章第一段对城市文脉进行了阐释,然后提出了保存城市文脉的重要性。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把本文的论题提到了时代需要和历史演进的高度。
C. 文章在论述社会力量在保存城市文脉上的作用时,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D. 文章围绕保存城市文脉,列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对于我国城市文脉保存制度的建设来说,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具体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B. 对文物、遗迹、风俗等典型的文化资源而言,发挥其应有作用之前必须保证其保存完好。
C. 利用5G技术将城市文化资源虚拟化,是国人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和开拓运用的一种方式。
D. 增强国人对自己城市的文化自信,需要城市管理者、建设者探索城市文脉、呈现认知和理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上映之后得到满堂彩。光凭日趋成熟的特 效和炫目华丽的画面,《哪吒》就有了和国外动画大片舞一掰手腕的底气。不过,将该片的成功归结为 技术层面的进步,恐怕就太过简单了。《哪吒》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在于打破陈规,大刀阔斧地改 造曾经深入人心的叙事模式。哪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大全''主角,而是一位有性格缺陷但也不 乏正义感的少年英雄。本片不再纠缠于“剔骨还父”这个掺杂着父权、孝道等封建道德色彩的桥段,而 是将哪吒的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当作叙事重心。做到了与时俱进,贴合了时下年轻观众的心理需求。 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哪吒的反抗精神,仍然是本片着重表现的主题。“你是谁只有你自 己说了算''等关键台词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阐释了哪吒的可贵之处。既让观众得到感官层面上的 “爽”,又能把传统文化寓于春风化雨之中,《哪吒》大获成功,绝非偶然。
(摘编自李勤余《从长安到哪吒,传统文化这个大IP该怎么用?》)
材料二
材料三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成功,为整个影视创作对传统文化的挖据,增添了 一笔绚丽色彩。实际上,除当下走红的《哪吒》外,还有很多影视作品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厚底蕴。如《大圣归来》等由古典名著《西游记》取材,《宝莲灯》《大鱼海棠》采用了上古神话、民 间故事,《骄傲的将军》《牧笛》等与京剧渊源较深。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的影 视创作不仅代表着真正的观众兴趣,并且也影响着一般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哪吒》 等作品的走红,给我们的影视创作带来诸多方面的启示:创作观念上,深入时代现实,用新的方 式寻求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创新,是解决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及其与影视之间的实践难题的现 实路径。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传统认识的同时,从时代高度来展呈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感 受与价值取向,懂得吸收精华,古为今用,引导我们的影视创作“朝内”看,不论是形式还是内核, 都需要立足本土和现实。表现方式上,用现代的影视语言做创新表达的关键,提高改编和制作 水平,用融有现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丰富表现力描写人的忧欢与个性世界。现在年轻一代创作者 和观众,无论观念、眼界还是机会都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哪吒》构思及想象力活跃,塑造 的形象各具个性,虽然还有某些不足,但刻画角色的心理和他们以爱与友谊去对抗、解构人们心 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具有感人的抒情性,画风足够惊艳,易被观众接受。产业化视角上,尽管影 视中资本力量有不断加重之势,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的改编,并为影视大制作正名的同 时,仍然需要战胜那种一味以观众兴趣为借口,把影视变为低级娱乐品的商业主义。引领影视 潮流和根本方向的仍然是文化价值,有效地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影视从业者形成共识 并极力推崇的工匠精神多维发力,真正创作出属于我们时代自己的精品力作而使观众为之叹 绝,自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回报。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8月1日)
4.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体现我国动画特效和画面等技术层面的进步。
B. 注重人物自我认知、成长经历,创新叙事模式。
C. 与时俱进,贴合时下观众的心理需求。
D. 接地气,迎合观众感官,合理运用传统文化。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哪吒之魔童降世》拥有和国外动画大片一较高低的底气,不仅仅因为其拥有日趋成熟的特效和炫目华 丽的画面。
B. 从2018年美、日、中三国前20名电影的票房对比来看,我国对动画电影的热情离美国、日本还有一定的 差距。
C. 《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众多影视作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代表 着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
D. 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工匠精神多维发力,创作出使观众为之叹绝的精品力作,自会得到市场的 认可与回报。
6. 请结合材料,为中国影视创作更好地发展提几点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后的救赎
王小东
今日要闻:“公元3018年3月18日,由于太阳能量持续衰减,地球将进一步变冷。科技界将年度 科学突破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该团队证实了平行宇宙的存在……”


展开余下试题丁烈盯着新闻显示墙的眼睛猛然跳动了一下,当他听到“平行宇宙”时,脸色立即凝重起来。他用 手捋了捋满脸的络腮胡须,陷入沉思。
隔离室里依旧阴冷,和二十五年前一样。二十五年前的丁烈只有十岁。
丁烈所处的这个时代正被某种“确定性”所掌控,凡事都遵循“数字分解定律气即万物皆可用数字 进行量化处理。举个例子:你喜欢吃糖吗?那便是一种编号为01010011……的信息体验。人们只需 要在冰冷的触摸屏上输入一串同样冰冷的数字,再将感觉连接器与身体连接,便可享受一种甜度可调 的甜蜜。在这个万物可量化为感官输入的世界里,你并不需要一颗真正的糖!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科 技的飞速进步,人似乎更像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情感都量化为一串串字符,人们已经基本丧失了 自身的情感输出功能。
丁烈却同其他人不同。父亲从丁烈懂事开始,便不允许他使用情感连接器。父子俩一直保持着 犹如一千年前,原始人般的情感体验,父亲称之为“情感反刍”。
丁烈很怀念那个时候,每次进行“情感反刍的时候,父亲都会用充满*慈爱的声音说:“小子,让我 们开始吧!
人在如今的世界里被划分为两类:守卫者和背叛者。守卫者坚定执行不与外部宇宙联系的准则, 目的是保卫地球居住者的权益;背叛者则反其道行之,千方百计与外部宇宙联络,据说也是为了保护 地球居住者的权益。当年只有十岁的丁烈被划分到了背叛者行列,从贴上背叛者标签的那一刻起,他 便再没有机会离开隔离室了。这一切皆因他的父亲丁向东。
丁烈有时会想,隔离室也并没有什么不好。远离数字割裂的世界,他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国家 天文台射电望远镜中心,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到的一串陌生数字,让夭体物理组总工程师王建达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经过拥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银河号”计算机破译,陌生数字信息的内容为:平行宇宙存在,太阳能量衰减导致的地球能源危机,解决途径只能是在另一维度的A级宇宙中找到一个正在发育的类太阳 系,然后通过特定的能量通道实现人类整体迁移。
很快,信号湮灭装置又收到第二份数字信息:特定能量通道开启的关键是,要在地球上找到一种 与A级宇宙契合的纯粹连续能量波动,实现互通。请找到一个叫丁烈的人!
王建达很困惑,与A级宇宙契合的连续能量波动?这个世界所有的能量状态都是数字化且不连 续的,怎么会有连续的能量波动?
最后的数字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二十五年来,丁烈第一次走出隔离室,外面的世界让他感到陌生。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深蓝,那是 儿时大海深处才有的颜色,此刻仿佛大海倒悬在了天上。运行在城市上空的飞行器发出五彩炫目的 光。只是,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丁烈不由得竖起衣领来御寒。
王建达手里正拿着一份背叛者档案:丁向东,男,国家宇航中心资深飞行员,公元2993年,驾驶 “探索号”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留下的最后信息是:我要为人类寻找一个新的家园!
国家天文台主控大厅中心一片死寂,情况比科学家们预想的要糟。虽然人类科技已经取得了巨 大进步,但诸多措施并没有延缓太阳能量衰减的速度,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按目前情况预 计,地球的温度将在三年后降至极值。那时,等待人类的结局只有一个——毁灭!
由于平行宇宙的存在,信息发送者肯定来自平行宇宙的另一级。如果按信息中的方式进行人类 迁移,那今天参与决策的人将毫无疑问成为背叛者。
经历挣扎,最终选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
一切都按照既定程序运行,主控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能量环,两级宇宙间真正 意义上的连通终于开始了 !
一切很顺利。到了最为关键的能量通道开启环节! 丁烈深邃的眼窝露出温和的光芒。搭接在丁 烈头部的示波器有节律地抖动起来,丁烈站在能量发生器的电子显示屏前,脑海里出现了刚才王建达 传送给他的信息内容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他强烈地感受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父亲的存在,随后,示波器同步信号发生器发出了一串美妙的 连续波信号!脑电波!是脑电波! A级宇宙另一端竟然也有和丁烈发出的脑电波完全契合的纯粹连 续能量波动!
人类自发的情感波动,才是开启平行宇宙间能量通道的钥匙!
到达A级宇宙的人类,眼前出现的景象正如千年前地球上曾出现的情景:草是青绿色的,天是蔚 蓝的,人们的笑脸是真切的。
是的,人类最终抛弃了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世界,在最后关头完成了自我救赎。
丁向东慈爱地望向丁烈,依然用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说:“小子,让我们开始吧!”
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小说第一段介绍今日要闻,不仅突出了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团队的贡献,更为后文决策者最终选 择进行平行宇宙间的跃迁做了铺垫。
B. 小说认为人是一部运行精密的机器与丁烈父子通过脑电波开启平行宇宙间的能量通道一样,都 是为了突出人类自发的情感的重要性。
C. 丁烈走出隔离室,看到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深蓝”,感到“外面的天气尤其寒冷”等情形,都是太阳 能量衰减,地球面临能源危机的表现。
D. 小说中关于外太空信号湮灭装置接收信号以及两级宇宙间连通的相关情节,富有奇幻色彩,给读 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8. 丁烈的父亲丁向东是文中发现“平行宇宙”并实现“平行宇宙间人类整体迁移”的关键人物,请谈谈 本文是如何塑造丁向东这一人物形象的。(6分)
9.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f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售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高祖又擢为相 府掾,委以腹心。迁黄门侍郎。显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弥见亲重。世宗暴崩,事出仓卒,群情草 草。帝亦回遑不能自决。德政劝显祖行禅代之事;披心固请。帝乃手书与杨焙,具港诸人劝进意。德政 恐脣犹豫不决,自请驰驿赴京,托以余事,唯与杨惜言。憎•方相应和。德政还未至,帝便发晋阳,至平城 都,召诸勋将入,告以禅让之事。诸将等忽闻,皆愕然,莫敢答者。帝以众人意未协,于是乃旋晋阳。自是 居常不悦。德政亦劝不已。至五月初,帝发晋阳。德政又录在邺诸事条进于帝。受禅后,帝初发至亭前, 所乘马忽倒,意甚恶之,大以沉吟。至平城都,便不复肯进。德政、徐之才苦请。憂涌之日,除德政为侍 中,寻封蓝田公。七年,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食渤海郡干。德政与尚书令杨惜纲纪政事,多有弘益。显 祖末年,纵酒酣醉,所为不法,德政屡进忠言。后召德政饮,不从,又进言于前,谏曰:“陛下道我寻休,今乃 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帝不悦。德政甚惧,乃称疾屏居佛寺,兼学坐禅,为退身之计。帝谓 杨信曰:“我大忧德政,其病何似?”憎■以禅代之际,因德政言情切至,方致诚款,常内忌之。由是答云:“陛 下若用作冀州刺史,病即自差。”帝从之,德政见除书而起。帝大怒,召德政谓之曰:“闻尔病,我为尔针。” 亲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又使曳下,斩去其趾。乃斩足之三指。帝怒不解,禁德政于门下,其夜开城门, 以毡舆送还家。旦日,德政妻出宝物满四床,欲以寄人。帝奄至其宅,见而怒,遂曳出斩之。时妻出拜,又 斩乏,•并其子祭酒伯坚。德政死后,帝后悔,赠太保,嫡孙王臣袭焉。


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北齐书-高德政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篠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B.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C.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薩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D.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历史上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如《史记》中就称呼刘邦为汉高祖。本文中 指代北齐高祖高欢。
B. 崩,又叫“驾崩”,从周代开始帝王死叫作“崩古人对死有多种描述,如太后或皇后死也称 “崩”,诸侯死叫“薨”。
C. 受禅,亦作受壇,原指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 旧帝禅让的帝位。
D. 毡舆,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毡舆在文中指的是铺着毡子的马车,显示了
高德政的尊贵地位。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能力超群,颇受重用。显祖和高祖先后对其委以重任,命他做开府参军与相府掾,与高德 政或关系亲密,或引为心腹。
B. 高德政忧心政事,身体力行。世宗驾崩后,高德政竭力请求显祖称帝,因担心杨惜对此事犹豫不 决,影响显祖,疾行至京城前去劝说。
C. 高德政直言敢谏,急流勇退。显祖晚年饮酒过度,行为不合法度,高德政多次进言劝谏,但未顺 意,后忧惧显祖,隐居佛寺。
D. 高德政政绩卓越,仕途顺遂。显祖在位时,高德政在政务方面多有增益,尽心职守。曾担任尚书 右仆射、侍中,后受命为冀州刺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众人意未协,于是乃旋晋阳。自是居常不悦。德政亦劝不已。

(2)陛下道我寻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禁林①春直
李昉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嗽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注]①禁林:同“禁苑,即帝王的园囿,此指宫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首诗首联交代了地点、事件,写出了禁林春直时静寂无事的情景,给人平静森严之感。
B. 满院鲜花盛开景色优美,但作者觉得白昼时间漫长,是因为“诏书稀”而担心自己不能报效国家。
C. 颈联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与前面两句形成动静对比,用黄莺燕子,扣紧“春日,写安宁春色。
D. 作者从一院小景联想到八方和平无事的大景,无寒俭窘促之态,有气象广大之境,自然而不落俗套。
15.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
(2)《蜀道难》中形容山泉奔瀑顺势流下,猛烈冲击崖石,发出巨大声响,渲染出蜀道之险的句子是:


(3)《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从声、色两个方面渲染战场悲 壮的气氛,写出战况的激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 的。’各族先民駢手月氐足、披荆斩 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 )o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秦汉雄风、大
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 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 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 。中华文化之所 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 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交相辉映, 这是今天我们能否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发 铸就 大融合 包罗万象
B.开拓 铸就 集大成 兼收并蓄
C.开发 造就 大融合 兼收并蓄
D.开拓 造就 集大成 包罗万象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 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B. 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也是各族先 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
C. 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 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
D.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和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 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各族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B. 各族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交相辉映,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C.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D. 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因为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2字。(6分)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有效地看护儿童呢?专家王荃表示,预防儿童溺水的首要措施是时刻有 效看护,① 。当儿童在水中或者水附近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 还是在开放性的浴场中,家长都应专心看护儿童,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因为溺水发生的过程十 分迅速,并且② 。一旦发生,就可能会致命。近距离强调的就是家长 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的时候,③ 。此外,家 长不能将低龄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或者泳池、开放的水源边。
21 .把下面文段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5分) 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推进,实现中国北斗、世 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发展目标。在本月举行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如是表示。从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2019年 9月23日第47颗和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历经19年建设,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总数 为33颗,其中北斗三号卫星23颗。今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北斗卫星,届时北斗全球系统将 全面建设完成。作为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 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覆盖近30个“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应用于这些国家的工农业和服务行业。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超级全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