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节选自《北齐书-高德政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篠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B.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C.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薩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D.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舊人/幼而敏慧有风神/仪表显祖/引为开府参军知管/记事甚/相亲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历史上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如《史记》中就称呼刘邦为汉高祖。本文中 指代北齐高祖高欢。 B. 崩,又叫“驾崩”,从周代开始帝王死叫作“崩古人对死有多种描述,如太后或皇后死也称 “崩”,诸侯死叫“薨”。 C. 受禅,亦作受壇,原指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也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 旧帝禅让的帝位。 D. 毡舆,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毡舆在文中指的是铺着毡子的马车,显示了 高德政的尊贵地位。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高德政能力超群,颇受重用。显祖和高祖先后对其委以重任,命他做开府参军与相府掾,与高德 政或关系亲密,或引为心腹。 B. 高德政忧心政事,身体力行。世宗驾崩后,高德政竭力请求显祖称帝,因担心杨惜对此事犹豫不 决,影响显祖,疾行至京城前去劝说。 C. 高德政直言敢谏,急流勇退。显祖晚年饮酒过度,行为不合法度,高德政多次进言劝谏,但未顺 意,后忧惧显祖,隐居佛寺。 D. 高德政政绩卓越,仕途顺遂。显祖在位时,高德政在政务方面多有增益,尽心职守。曾担任尚书 右仆射、侍中,后受命为冀州刺史。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众人意未协,于是乃旋晋阳。自是居常不悦。德政亦劝不已。
(2)陛下道我寻休,今乃甚于既往,其若社稷何,其若太后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禁林①春直 李昉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嗽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注]①禁林:同“禁苑,即帝王的园囿,此指宫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这首诗首联交代了地点、事件,写出了禁林春直时静寂无事的情景,给人平静森严之感。 B. 满院鲜花盛开景色优美,但作者觉得白昼时间漫长,是因为“诏书稀”而担心自己不能报效国家。 C. 颈联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与前面两句形成动静对比,用黄莺燕子,扣紧“春日,写安宁春色。 D. 作者从一院小景联想到八方和平无事的大景,无寒俭窘促之态,有气象广大之境,自然而不落俗套。 15.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在内廷轮值时的有感之作,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