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248 2020-04-1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8]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大洼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得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文字不能完全传达出情感的道理。
浏览完整试题
B.作者认为《归园田居(其一)》中,虽有很多乡村景物未能表现,但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无言之美。
C.《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以景结情,言语之外将作者的一种凄凉惜别的心绪表达出来,展现了含蓄美。
D.《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平和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不需苛求把情意全表达出的道理。
B.文章在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等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并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文章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中心话题,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虽要以言达意,但创作者不必追求用文字全部表情达意,而欣赏者自己的印象和美感,也许还要深刻。
B.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C.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将更有感染力。
D.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专家表示,进入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因受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推升了CPI(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重回“2时代”。总的来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温和,核心CPI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预计年内通胀仍不会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
“目前,猪肉价格已经成为影响CPI走势的关键因素,后续仍需要重点关注猪周期对物价的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分析未来物价走势时表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至今年2月末已经跌破2.8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更是跌至2738万头,二者都创下近年来的新低。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持续减少肯定会影响未来的生猪供应量,进而影响猪肉价格。预计生猪存栏量快速下降可能导致下半年生猪供应严重不足,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幅度有可能会超出上一轮猪周期。
“当然,随着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猪肉价格上涨也可能导致对牛羊肉及鸡肉等禽类食品需求上升从而形成对猪肉的替代效应,使得猪肉价格并不会超预期上升。”唐建伟说。
(摘编自林火灿《3月份CPI、PPI运行总体平稳猪价成影响CPI走势关键因素》,《经济日报》)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物价稳定,多项政策接连出台为物价平稳运行营造良好环境,多项改革不断深化为物价平稳运行夯实基础。
前我国物价水平在合理区间运行。从国内经济基本面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上下游价格波动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减税降费力度加大,重要领域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市场供求保持平衡,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波动。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拮表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工农业产品供应充分,服务业供给不断增强。只要保证供求基本平衡,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就不会带来全局性价格上涨。
(摘编自《当前物价水平保持总体稳定》)
材料三:
我国物价未来形势如何?无论是从食品看,还是从国际市场影响及供给能力看,年内物价不会出现过快上涨,全年涨幅将保持在预期目标范围内,物价平稳运行有坚实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流通消费价格处处长董雅秀分析,去年苹果和梨减产,今年库存不足,加之今年南方阴雨天气较多,时令鲜果市场供应减少,导致水果价格上涨。但这类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以来,随着西瓜、甜瓜等夏季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水果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势头,后期有望逐步进入季节性下行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测算,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蔓延、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物价影响不大,最多会拉动CPI0.1~0.2个百分点。
我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小麦亩产预计比上年提高10公斤。农产品产销两旺,禽肉、奶制品、水产品供应充足。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夏粮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利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增信心。”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增长11.5%,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7.8%。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让我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为增加国内供给提供重要支撑。
(摘编《“菜篮子”“果盘子”稳稳当当》,《人民日报》2019年7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年6月份以来,水果价格随着西瓜、甜瓜等夏季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开始出现回落势头,可见,商品的市场供应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B.今年3月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牛羊肉及鸡肉等食品需求上升。
C.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只要保证供求基本平衡,物价在可控范围,个别商品价格波动则不会带来全局性价格上涨。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尽管目前水果、猪肉等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子午镇往事
耿春元
那年合作化,子午镇的农民都入社,只有白胜不入社。村里的领导去动员,他不入;镇上的领导去动员,他也不入。因为白胜一个人不入社,子午镇就没有完成合作化任务,就不好向县上交待,就必须想办法让他入社。
展开余下试题
白胜三代贫农,出身不错,战争年代还救过一个“八路”的命!这个“八路”叫刘大勇,现今在本地区任专员!你看看,这事软的不行,硬的又不敢,领导们犯了难。
说来也巧,领导们正在为难的时候,专员刘大勇视察工作来到了子午镇。趁这空,子午镇领导硬着头皮壮着胆子说了白胜不入社的事。刘大勇笑了笑说,我正想去看看他呢,顺便嘱咐一声就是了。
提起刘专员刘大勇,子午镇的人们没有不知道的;提起白胜救过刘大勇刘专员的命,子午镇的人们更是没有不知道的。刘大勇当年在子午镇一带打鬼子时不叫刘专员,叫刘司令。刘大勇的队伍其实是八路军的一支地方游击队!刘大勇应该称队长的,叫司令是乡亲们尊称他。“管他队长还是司令,能打鬼子叫啥都行;不能打鬼子,狗屁不是!”刘大勇给战士讲话经常这么说。刘大勇的队伍打起仗来确实不含糊——炸碉堡、端炮楼、打伏击、杀汉奸……个顶个往死里拼。刘大勇的队伍在这一带打出了威风,成了鬼子的肉中刺眼中钉。
在一个月黑风高夜,阵阵枪声响过后,负了伤的刘大勇再也跑不动了,倒在了白胜的家门口。也该刘大勇命大,白胜出来解手,听到门前有呻吟声,也幸亏白胜认识刘大勇。刘大勇来子午镇宣传抗日、组织队伍时,白胜见过他。白胜认出倒在门前的军人是刘大勇的时候,鬼子和汉奸已经追到了子午镇的大街上。
大半个时辰的工夫,鬼子和汉奸们先后冲进了白胜家里。当时白胜家只有三间草屋和一间厨房,搜查一个人并不困难。一只盛粮食的大瓮一枪托子捣碎了,一个盛衣物的破柜子,一刺刀穿透了……旮旮旯旯里里外外砸了个遍搜了个遍,就剩下那三间草房的最后一间的时候,白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一条破门帘挡不住什么,端着上了刺刀的枪猛地一挑,那门帘就落在了地上。见到的是一盘土炕,土炕上一床露着烂棉絮的破被子,破被子底下盖着一个人!一个鬼子端着刺刀“嗨”一声,刺刀一闪,那床破被子呼地就挑开了。被子底下蜷缩着白胜的老父亲!白胜的老父亲卧床已经三年了。老父亲气喘吁吁,奄奄一息,命悬一线的形骸令人异常惊惧。鬼子很失望,一瞬间,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这股恶臭立时弥漫了整个房间。鬼子们不知道老人生的什么病,非常惶恐地掩起鼻子退出房间,然后返身蜂拥而去……其实,刘大勇就藏在老父亲身子底下的炕洞里!
又一天,刘大勇来到白胜家。白胜的父亲早已亡故,刘大勇先到老父亲坟上烧了纸钱磕了头,然后告诉白胜说,解放了,我刘大勇不当司令了,当县长了。后来刘大勇刘县长到地区当专员了,这回因为入社的事,刘大勇刘专员来到了白胜家里。
刘专员说:“镇上那些农户都入了呢,光剩下你了,入吧!”白胜说:“别的事你说啥俺听啥;这件事,俺是谁的话都不听。”刘专员说:“说这么坚决干啥?原来俺还寻思你一定起带头作用着呢,想不到……还是入了吧,我不误你。”白胜光抽烟,不吱声。刘专员又说:“合作化是奔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呢,早晚的事,为啥不早入?再说,你不入,我脸上也无光呢。”白胜依然闷头抽烟,就是不吱声。
刘大勇刘专员见白胜不说一句话,有些沉不住气了,就板起面孔站起来,没好气地大声说:“你说话呀,入还是不入!不入,讲出个道理来,咱也长长见识!”白胜抬眼看了看他,没好气地说:“大道理俺不懂,俺这人认死理——一些人好吃懒做,自己的地都种不好,还能为大伙出力?不都成了懒汉才怪呢!我怕把地种瞎了……”
为入社的事,两人竟然不欢而散。这次不欢而散,成就了白胜在子午镇独一无二的单干户。单干户白胜勤勤恳恳种自己那地,得空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很滋润。
滋润的日子过了四五年,不幸发生了饥荒,子午镇的人们都挨饿,只有单干户白胜不挨饿。白胜不但不挨饿,还把囤积的余粮救济了挨饿的乡亲们……又过了四五年,“文革”开始,白胜灾难临头了。地被没收了,还游街批斗吊打……白胜再也忍受不了,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携家眷逃跑了。白胜这一逃,竟是十多年。
十多年后的某一天,子午镇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在分地!名头叫包产到户或叫责任承包。这个时候白胜回来了。回来听说刘大勇离休后在子午镇安了家,便来到了刘大勇家里。生死之交呀,两个人有说不够的话。那个亲呀,一日三餐,吃大肉喝茅台,一住就是半个月。说了半个月的话,谁也没有触及那个敏感的话题。
白胜要走了,刘大勇才说:“怎么被你言中了呢!”白胜说:“我只觉得那地成了集体的,就谁也不上急不出力了,我才觉着长不了……”刘大勇再无语,只是用食指沾着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个圆圈。
一个哑语。白胜一直没有想明白。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详细描写鬼子搜查白胜家的情况,反映当时情况危急,重点突出鬼子的凶残。
B. 文章将不同时代背景下子午镇的几件往事串联在一起,角度选取巧妙,耐人寻味。
C. 文中插叙了刘大勇打鬼子和白胜智救刘大勇的故事,使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
D. 结尾处刘大勇“画了个圆圈”,意为历史回归原点,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
8.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白胜”这一形象的。
9. 本文题为“子午镇往事”,写了哪些往事?有何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③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展开余下试题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B.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C.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D.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C.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D. 景泰,为年号。年号为最高统治者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有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建议将给事中王汝霖的女婿瑾贬官,却遭到他王汝霖等人的诬陷,但他并不惧怕,对王汝霖等人加以弹劾。
C.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 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5分)
⑵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端居咏怀
白居易
贾生俟罪心相似,张翰思归事不如。
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鲈鱼。
胸襟曾贮匡时策,怀袖犹残谏猎书。
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注】①端居,即闲居。元和十一年,诗人身在江州。②贾生:贾谊。③张翰:字季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隐。④惊鵩鸟:贾谊曾作《鹏乌赋》,借与鹏鸟问答以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惊鹧乌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⑤谏猎书:指汉天子迷恋游猎,司马相如劝谏狩猎的奏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运用了贾谊和张翰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之情。
B.颔联的“鹏鸟”“鲈鱼”两个意象分别对应了首联的前后句,续用典故,语意连贯。
C.颈联写诗人曾怀匡时之策,有谏君之章,欲建功立业,但实际却是待罪闲居之身。
D.本诗通篇重在抒情咏怀,陈述诗人自己过往的心路历程,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意愿。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l)《 庄子•逍遥游 》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 2)《庄子•逍遥游 》中用夸张的手法写鹏的脊背很宽很广的两句是: , .
( 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毁于一旦。这些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 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B.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
C.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
D. 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B. 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C. 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
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①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粉”,说明② ,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③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从2019年3月1日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在影片放映前会看到一部名为《家国与边关》的短片。这部短片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
与常见的军队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危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
上一篇: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重点班)试题
下一篇: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网上周测(3.6-7)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辽宁省盘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