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所有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所有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水笔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基础知识(共27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典押diǎn yā 忸怩niǔ niè 凌侮líng wǔ B. 叱骂chì 醉酒zuì 咒语zhòu C. 拥抱yōng bào 娇美jiāo 漂泊piāo D. 荆棘jīng jí 辉煌huī huáng 悄然qiǎo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作答此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有要求: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然后结合选项,边默读边圈画出错误的读音。 本题A项,忸怩niǔ ní取自《大堰河我的保姆》。故本题选A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熟悉课文,进行大量的阅读,注意积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一项是( ) A. 寂寥 沧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 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 揣摩 颜面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 惆怅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作答此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有要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然后结合选项,边默读边圈画出错误的字形。 A项,“沧茫”应为“苍茫”; B项,“傍徨”应为“彷徨” D项,“感人肺腹”应为“感人肺腑”。 故本题选C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字形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熟悉课文,进行大量的阅读,边阅读边记忆字形,注意积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正确。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B。
浏览完整试题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个游戏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而且成为了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 B. 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C. 某省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并且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拓宽足球人才成长渠道,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D.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童谣”“川剧变脸”“诗词朗诵”“快板”等4个节目,不仅谱写了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成果,也体现了成都的文化底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B项,结构混乱,“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句式杂糅,应删掉“来实现”;C项,成分残缺,应在“足球联赛”后加上“机制”;D项,搭配不当,“谱写”改为“展示”。故选A。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应该是最具有泥土气息的,古人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字里行间,就把天人关系和耕种基因充分地侵染在这一颇具清新气息的时节里。 , , 。 ,但那份存于心中的敬畏和遵从,依然故我地在中华儿女的行为举止中延续下来。 ①让清明节得以用岁月之犁深耕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 ②虽然这些风俗习惯不见得要与庙堂之高的繁文缛节看齐 ③至今,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传统习俗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下来 ④因发轫于农业社会的悠悠远迈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指代性代词指代的内容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解答此类题,往往结合排除法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根据横线后的关联词“但”,第②句中“虽然……”与其搭配,所以句子排序的最后一句是排第②,排除CD两项。通读语段可知②句中“这些习俗”指的是③句中“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传统习俗”,所以③句排在②句之前,排除B项。故选A。 6.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翼:像翅膀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在夜里 B.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幸:宠幸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 C.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D. 荆轲顾笑武阳, 前为曰 前:走上前 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兄长一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应注意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本题B项,“怪”,以之为怪,意动用法。秦武阳脸色大变,十分恐慌,群臣对他感到奇怪。故本题选B项。 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 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使工以药淬之 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翻译理解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应注意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例句中的“以”作介词,相当于“用”。 A项中的“以”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B项中的“以”作连词,相当于“来”; C项中的“以”也作介词,相当于“用”; D项中的“以”相当于“可以”。 故本题选C项。 8.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 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应注意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结合上下文进行分。 本题A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翻译为: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正确语序为“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故本句定语后置句。本题选A项。 【点睛】文言句式的分析是文言文阅读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文言文翻译上。在文言文句式的判定过程中,应注意记忆标志性词语,如判断句中“…者…也”、“…也”。对于倒装句式主要通过翻译比较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进行分析。 9.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B. 《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其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D.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左尹,楚国官名,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季父,伯父,季,兄弟排行老二。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季,“兄弟排行老二”错误。兄弟排行老四或最小的。故本题选D项。 【点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二、默写(共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看万山红遍,______ 。漫江碧透,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答案】 (1). 层林尽染 (2). 百舸争流 (3). 到了颓圮 篱墙 (4). 走尽这雨巷 (5).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复为慷慨羽声 (8). 士皆瞋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舸、颓圮、篱、斑斓、瞋。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聂政刺韩傀 韩傀①相韩,严遂②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③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④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 【注】①韩傀:韩相国。《史记》作侠累。②严遂:濮阳人,字仲子,韩臣。③轵深井里:轵,地名,今河南济源南部。深井里,轵地的里名。④嘿:同“默”。 1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人相害也 害:忌恨 B. 严遂阴交于聂政 阴:暗地里 C. 终莫能就 就:成功 D. 遂谢车骑人徒 谢:感激 12. 文中加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B. 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C. 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D. 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傀与严遂都是韩国的重臣,两人因性格不同产生矛盾,以致在朝廷上拔剑相见,最后严遂决定找到刺客报复韩傀。 B. 聂政因为躲避仇人混迹在齐国的屠户中间,目的只是奉养老母,因此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去找严遂并答应为他报仇。 C. 严遂为了能够成功刺杀韩傀,多准备了些车马和壮士作为聂政的助手,聂政拒绝乘车,独自与助手徒步去了韩国。 D. 在聂政死后,韩国用千金悬赏想知道他的名字,但过了很久都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 ②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车骑壮士以为羽翼。 【答案】11. D 12. B 13. C 14. ①我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的原因,只是为了奉养老母。 ②如今有幸承蒙您不抛弃我,让我为您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您的助手。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首先划定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D项,谢,谢绝。故本题选D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所杀者”翻译为“所杀掉的人”,前文“聂政大呼”翻译为:聂政大声呼喊。结构完整,排除A项、D项。 “皮面”指脸皮,为名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本题选B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回到原文中圈定答题区间,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本题C项,“独自与助手徒步去了韩国”错误,由“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可知,聂政没有带助手,而是独自去了韩国。故本题选C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应注意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也应注意平时课内外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积累识记。①“所以”,…的原因;“居市井者”,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市井居者”,翻译为:在市井隐居;徒,只是。②“足下”,敬辞,“您”;“益”,增多;请,请允许我;“以为”,以之为,把他们作为;“羽翼”,助手。 【点睛】韩傀作韩国的国相,严遂也受到韩哀侯的器重,因此两人相互忌恨。严遂敢于公正地发表议论,曾直言不讳地指责韩傀的过失。韩傀因此在韩廷上怒斥严遂,严遂拔剑直刺韩傀,幸而有人阻止才得以排解。此后,严遂担心韩傀报复,就逃出韩国,游历国外,四处寻找可以向韩傀报仇的人。严遂来到齐国,有人对他说:“轵地深井里的聂政,是个勇敢的侠士,因为躲避仇人才混迹在屠户中间。”严遂就和聂政暗中交往,以深情厚谊相待。聂政说:“我所以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只是为了奉养老母。只要老母还活着,我的生命就不敢轻易托付给别人。”
展开余下试题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聂政守孝期满,脱去丧服,感叹地说:“唉!我不过是市井平民,动刀杀狗的屠夫,而严遂却是诸侯的卿相。他不远千里,屈驾前来与我结交,我虽然没有接受,但这表明他很赏识我聂政啊。贤德的人因为心中的激愤而来亲近穷乡僻壤的人,我怎么能够默然不动呢?再说以前他邀请我,我因母亲还健在,就拒绝了他。如今母亲已享尽天年,我要去为赏识我的人效力了!”于是聂政往西到了濮阳,见到严遂时说:“以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母亲还在,如今老母不幸谢世。请问您想报仇的人是谁?”严遂将情况详细地告诉聂政:“我的仇人是韩国国相韩傀,他又是韩哀侯的叔父。家族很大,守卫设置严密,我曾派人刺杀他,始终没能成功。如今兄弟幸而没有丢下我,让我为你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你的助手。”聂政说:“韩国和卫国相隔不远,如今去刺杀韩国的相国,他又是韩侯至亲,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带人去。人多了不能不出差错,出了差错就难免会泄露机密,泄露了机密就会使韩国上下与你为敌,那岂不是太危险了吗?”于是聂政谢绝了车马和随从,只身一人到了韩国。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侯和相国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聂政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聂政再刺韩傀,同时也刺中韩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乱。聂政大吼一声冲上去,杀死了几十人,随后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就此死去。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以千金悬购他的姓名。过了很久也没人知道他究竟是谁。 四、诗歌鉴赏(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夜 雨 黄景仁①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①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感怀诗,诗人在凄冷的雨夜,独守空斋,内心百感交集,表达了对漂泊异地的亲人的生活艰辛的慨叹。 B. 《夜雨》开头渲染了孤寂清冷的氛围,“百感”引出下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一个“新”字,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是快要见到家人书信的喜悦之情。 C. 颈联想象深夜的雨应该已经变成了雪,担忧薪柴涨价,家人生活没有着落。 D. 尾联“柴门寒”“倍思亲”写出了诗人漂泊之苦,思乡之切。尤其岁暮天寒,更显凄凉。 16.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全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书信受阻的担忧,有漂泊的孤独,又有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念亲之情。诗人漂泊在外,夜晚,窗外下起了凄冷的雨,诗人百感交集。他既为久旱逢雨农人可以耕作喜悦,又为雨后道路泥泞寄信人不能到来而担心。他想到物价要涨,而自己的生计还没有着落,不免内心伤感。岁暮天寒,心情也随之而变得更加凄凉,自己漂泊他乡不免产生了思乡念家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歌综合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然后针对选项,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A项,“表达了对漂泊异地的亲人的生活艰辛的慨叹”错误。由“可堪此夜倍思亲”可知,表达诗人的思亲之情。根据课下注释“①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可知,是作者漂泊异地; B项,“一个‘新’字,表达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是快要见到家人书信的喜悦之情”错误。颔联第二句“泥深恐阻寄书人”作者担心泥深阻碍送信人,有A项也可知诗人是寄信人; C项,作者想象雨到半夜可能会变成雪,担心明天柴价会增高。作者是在担心自己明日无柴可用。 故本题选D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诗题目《夜雨》,可知是夜晚的雨引发的作者情感,结合注释可知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由此可推出可能的感情有:在外漂泊的孤寂、对于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于生计的担忧。然后结合诗句。本诗首联写到冷雨潇潇飘洒之间拂去了轻尘,世人僵卧在无人陪伴的空斋之中百感交集。作者漂泊在外,“僵卧空斋”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颔联“喜”字写出了作者因久旱逢甘霖为农人感到喜悦。“恐”字写出了诗人对雨后道路泥泞阻挡为自己寄信的人的担忧。颈联作者估计这雨在后半夜会变成雨夹雪,对第二天柴火要涨价的担忧,即诗人对生计的担忧。尾联“倍思亲”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学生自行总结即可。 【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无论考查什么都离不开句意及情感主旨等信息,至少占一半分数,所以要做好鉴赏题,能疏通文字障碍,即准确翻译是前提条件,会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情感把握观点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对客户来说,这是一笔重要的生意。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不过,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的一位客户。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那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搏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办公室的门。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他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办法,他认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