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09  2020-04-1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9]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中“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只有先持守“敬”的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做好“事上”“事亲”“谋事”等一切事务,正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直指其心,不需假借”,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到宋明儒者,他们将“敬”作为一种功夫修养,一种人格气象,并探索出修“敬”的方法。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敬”首先表现为不怠慢、不轻慢,以事业为重、为上。其次,“敬一表现为对对象的虔敬和尊重,以一种谦卑、感恩的心与人、物相对待,必能做到专注、专一和专业。再次,“敬”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即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事业不辞辛苦,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勤劳成为中华民族修身、传家、治国的重要品德。勤勉于事业之人必爱业、乐业。先圣孔子更多地谈论为学和为师的“勤”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个人真正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从工作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以及生命的价值所在,是敬业、勤业的最高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敬业”的道德要求不是孤立地要求个人如何,而是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周易•系辞传》将“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作为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长久地利济天下苍生才是真正的事业。强调个人职业的社会价值,“爱群”“利群”“乐群”,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功业造福于天下苍生,济世利民是中国传统敬业价值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将本职工作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群己关系紧密结合,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董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敬业观”是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精华,有了它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敬业是一种道德规范、修养和情操,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为了诠释自己的敬业精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D. 敬业精神不仅要求个人爱业、乐业、敬业,还要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引用论证手法,几处引用古代典籍,论证了“敬业精神”由来已久。
B. 文章先引用总书记的话引出“敬业精神”,再论述了“敬业”的具体方法和表现等。


浏览完整试题C. 文章第二、三、四段中,每段先在段首提出分论点,再进行论述,条理分明。
D. 文章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论证敬业的必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持守“敬” 态度和情操,是做好其他事务的基础,也就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B. 勤勉于事业的人一定爱业、乐业,具备勤劳的品德有助于传承、弘扬敬业精神。
C. 真正的事业需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利济天下苍生。
D. 在缺乏敬业精神的当今,将本职工作与群己关系、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A项,“有了它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B项,“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错误,原文是“其中‘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
C项,“为了诠释自己的敬业精神”理解错误,原文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本题:
A项引用《论语》中的语句是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周易•系辞传》中“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论证要“利济天下苍生”;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推断、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
本题:D项“在缺乏敬业精神的当今”,无中生有,通读全文,文章只是说提倡敬业精神,并未说缺乏敬业精神;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循,主要取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但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同时,我们应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图片资料、宣传手册等途径,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
(摘编自邱江辉主编的《生态道德读本》)
材料二:
《续梦大树杜鹃王》将大自然文学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从走进山野到走向海洋,从探险动物到描绘植物,从虚构故事到实地体验,从反映自然到反思人类,从动物学、植物学到博物学的自然书写中,传达了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刘先平说,他在大自然中跋涉40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坚信只有以生态道德修身,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和谐之美是大自然文学的最高境界。大自然文学就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美学。云南腾冲的高黎贡山无人区,屹立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千年大树杜鹃王,这是大自然的和谐之作。刘先平以“美的心灵”观照自然,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来自自然,自然不仅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还满足人类更崇高的精神需求。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给人以认识自然、感知自然的快乐;自然法则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美,要求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遵守生态道徳;生态道德维系着人与自然的血脉关系,开放出人与自然命运紧密相连的和谐之花。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提出了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这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他说:“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
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一生态,文明将被摧毁。美国学者弗卡特和汤姆•戴尔发现:“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他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良好的生态,需要人类树立环境伦理观念。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说:“假使没有一个环境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
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徳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责任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一致的道德文明习惯。
生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污染和浪费,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互利互惠。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成为人们普遍信念的基本道德规范。
B.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因此需要整个社会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需要采用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教育方式。
C. 作家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创作了《续梦大树杜鹃王》等多部作品,传达出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
D. 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等,以期能互利互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德教育的力量显而易见,只要全民加强了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了生态意识就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
B. 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停留于口头或书本或理论上,而应该跟日常的具体生活紧密相连,寓生态道德教育于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C. 在作家刘先平眼里,生态道德既意味着人们应认识到人类来自自然,还应认识到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物质,满足人类 精神需求。
D. 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提出的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
6. 以上三则材料中,《生态道德读本》《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A
6. ①《生态道德读本》侧重介绍什么是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强调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要求;②《光明日报》侧重介绍刘先平的作品,强调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及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③《中国教育报》,侧重介绍生态教育的理论基础,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目标。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成为人们普遍信念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错误的。由原文“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可知,还有“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只要……就”说法是错误的。条件关系不当,太绝对。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材料一说到生态道德的含义,然后由生态道德引出了生态道德教育以及生态教育的意义,第二段说到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和方法。材料二介绍刘先平的作品《续梦大树杜鹃王》,第二段强调了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及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材料三说到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介绍了生态教育的理论基础,然后又说到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需要人类树立环境伦理观念。最后又说到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玉姑
刘绍棠
老头子外号金二榜眼,是看守通州文庙的执事。多年来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鬼迷了心窍。
女儿玉姑,六岁那年许配给通州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这位大司务满肚子孔孟之道,周公之礼。不料,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一命呜呼。金二榜眼打发女儿玉姑披麻戴孝,陪灵跪祭,他当众宣告,好马不配二鞍,贞女不嫁二夫。那时玉姑年幼,觉得好玩,不感到可怕。
玉姑长大了,才知道一辈子守寡可不是儿戏,就央求老爹给她另找人家。马勺天天碰锅沿,早晩得砸锅。正巧新开张了尼姑庵,金二榜眼就逼迫女儿出家。谁想在送女皈依佛门途中,他抛下玉姑,只说女儿被水鬼拉了替身儿,遮了他的脸面,拆散了亲生骨肉。
玉姑虽不是千金小姐,却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下嫁叶三车,栖身窝棚屋,感到百般委屈,常常自叹红颜薄命。她整日郁郁寡欢。等叶三车放工回来,就拿丈夫出气。讥诮、挖苦、白眼、呵斥……由着性儿,变着法儿,把叶三车揉来搓去。
在叶三车的眼里,玉姑是个金枝玉叶的贵人,嫁个泥腿子,也真是凤凰没有落到梧桐树上。他本来脾气温和,心里觉得对不起玉姑,欠着玉姑十分的情,更不忍心惹她伤感,任她揉成团儿,搓成线,从不肯粗声大气顶撞她。
有个丈夫,虽不是一棵梧桐树,到底要比孤身空房守寡强得多,不到几个月,玉姑便呱呱坠地生了一个儿子。生在三伏,奶名就叫伏天儿。
灯下,玉姑给伏天儿绣花肚兜,叶三车跟她脸对脸儿坐着,伏天儿滚在他怀里,骑在他脖子上,就像一只小山雀儿,在大树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欢叫。
玉姑忽然瞪了丈夫一眼,“养不教,父之过。快叫他安静下来认字儿。”
叶三车连忙把伏天儿紧紧拢住,笑着说:“伏天儿,小马驹子戴笼头,听你娘开讲。”
玉姑停下针线,从身边拿出一只花荷包,捏出一个写着“人”字的字方儿,问道:“伏天儿,这个字念什么?”
“不是早就学过了吗?”叶三车觉得是小看了儿子的文才,有失儿子的身份,“连我都认得不差,还难得住我们伏天儿?”
“你懂得什么?”玉姑脸一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叶三车没有妻子的学问大,只得俯首帖耳。
伏天儿正眼也不瞟那个字方儿,便咬字不清地念道:“银(人)。”
“你是什么人呢?”玉姑进一步考问。
伏天儿眨巴眨巴乌溜溜的圆眼睛,小脑瓜儿里打了个闪,心里转了个圈儿,答道:“我系(是)土梦(命)银(人),也系(是)苦梦(命)银(人)。”


展开余下试题“下流坯子!”玉姑一声断喝,“你长的是拿笔杆儿的手,富贵金命人。”立马逼着伏天儿一字句把她的话学说一遍,伏天儿一字一句一个泪珠儿。
“你吓着了孩子!”叶三车心疼地把伏天儿贴在胸口,“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恼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
叶三车见妻子动怒,噤若寒蝉。
玉姑恨不得儿子一夜之间中状元。伏天儿六岁进学堂,这在花街,可是史无前例。儿子年年甲等第一名。可惜玉姑没有亲眼看到儿子金榜登科,披红插花跨马游街,就在伏天儿念到六册书的时候,她得了干血痨。寒霜单打独根草,玉姑一天比一天病重,眼见着熬得过初一,熬不过十五了。
自从她病得起不了炕,就打发伏天儿到蓑嫂家借宿,生怕儿子沾上她身上的晦气。窝棚小屋,只有他们夫妻二人。
玉姑已经感觉自己这一盏灯油快要熬干了,催逼着叶三车赶快把伏天儿抱来。
玉姑目光散乱,泪影迷蒙,已经没有力气抬起手来抚摸一下娇儿的脸蛋,气喘吁吁地说:“伏天儿……跪下,替娘……给你爹……叩头谢罪……”
玉姑的身子一阵比一阵冰凉,紧一口慢一口捯气儿,十分费力地掀动两片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个字:“磕……头,求……他……别娶……后……娘……”
“我怎么敢,怎么敢呀!”叶三车哭天抢地,“日月星辰都长眼,我叶三车胆敢忘恩负义变了,死在亲生儿子的棍棒之下。”
玉姑含笑闭上了眼睛,像一朵凋谢了的睡莲花,静悄悄地安息了。
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的小院里,而且,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遮蔽玉姑的阴宅不受冷雨凄风之苦。
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
(选自《花街》,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介绍玉姑父亲的外号、职业、工作特点等,给人以新奇感,增强阅读效果。
B. 文章把玉姑和叶三车对孩子教育上的一些做法进行对比,幽默中有悲伤,引人深思。
C. 玉姑一怒,叶三车就噤若寒蝉,写出了叶三车处处受妻子制约、在家毫无地位的处境。
D. 本文用比喻写玉姑,“凤凰”写其与众不同,快要干的“灯油”写其快到人生尽头。
8. 文章开头写玉姑父亲的相关情况,分别与下文的哪些情节相关联?请简要分析。
9. 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的意蕴。
【答案】7. C 8. ①写外号金二榜眼是写其多智谋,与下文设法放走玉姑相关;②写他是通州文庙的执事,与下文玉姑自叹和教导伏天儿的情节相关;③写他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与下文把玉姑许配给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并不让女儿另嫁相关。
9. “破了例”是指玉姑死后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小院里,且在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写出了玉姑的不同寻常;写出了叶三车对玉姑的挚爱。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处处受妻子制约、在家毫无地位”是错误的,表述绝对化。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情节的完整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情节的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看缩写情节为后文哪处情节埋下伏笔,即相关联。本文开头写到老头子的外号为金二榜眼,写出了玉姑父亲的足智多谋,正式因为他足智多谋才有了后文在送女皈依佛门途中,抛下玉姑,只说女儿被水鬼拉了替身儿,遮了他的脸面,拆散了亲生骨肉的事件。写他是看守通州文庙的执事,对女儿也耳濡目染,所以玉姑在教导伏天读书时引用的都是儒家经典中的句子。写到他多年来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鬼迷了心窍,才有后文他把玉姑许配给通州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而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一命呜呼之后,金二榜眼打发女儿玉姑披麻戴孝,陪灵跪祭,他当众宣告,好马不配二鞍,贞女不嫁二夫的情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探究文中句子意蕴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探究题要立足文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内容分析。文章结尾写到“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破了例”指的是前文提到的玉姑死后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的小院里,并且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的情节。通过前面对叶三车本来脾气温和,心里觉得对不起玉姑,欠着玉姑十分的情,更不忍心惹她伤感,任她揉成团儿,搓成线,从不肯粗声大气顶撞她的情节的描写,可以看出玉姑生前,叶三车对她百依百顺,死后又在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的情节,从而看出叶三车对玉姑不同寻常的爱。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孤恤寡,矜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保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