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13  2020-04-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3]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大荔县2020届高三(四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夏王朝未被考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②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一方面,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记录,同样无法证明。另一方面,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是强人所难。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度。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
③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这不仅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融合需要艰难探索。夏文化探索,要实现文献研判的范式转移,目前必须依赖于对考古发现的解释。换言之,先秦史框架体系研究无论离开了考古内证,还是离开了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仅局限于任何一方的讨论,都只会是片面判断。夏文化认知的突破,必然需要二者的衔接。
④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一日千里,在改变对夏时期社会发展程度的想象之外,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再认知问题。历史文本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东周以来对夏时期的文献记载,必有所本,而不能简单将之视为是周人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先秦史的框架性认识,无疑代表着对东方文明演进历程和国家、王朝形成过程的认识。在这个历史认知背景中,如何看待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正是夏文化研究的关键。中原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最上层的国家性质、族群差异和核心制度与政治决策等问题的捕捉。
⑤作为史学问题存在的夏文化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诸如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早期国家区域中心与周边聚落的控制关系、地方行政机构等问题都是当前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常怀颖《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光明日报》2019年3月4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时期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必须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
B. 鉴于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的学科发现,不具备普遍性,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
C. 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识,这既是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是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
D. 历史文本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 记录,对东周以来关于夏时期的文献记载不能简单定为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层次上逐层递进。
B.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探索不能脱离考古材料的重要性。
C. 文章第④段强调了对历史文本再认知的问题,并指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 文章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和薄弱问题均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基于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
B. 用殷墟做样板和标准,用发现王陵来证明夏王的存在的难度很大,因为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C. 对于夏文化的认知突破,应该将考古内证与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相衔接,如果偏离于一端,则会导致片面判断。
D. 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等问题取得突破性研究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別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产生了显著效益。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主要用于我国经济建设,为我国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效的导航定位服务,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编自奚启新《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网”)
材料二:在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几大国际主流导航系统中,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北斗的部分功能性指标已经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城处于领跑地位。2017年至2018年,中国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10箭19星超高密度发射。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38颗,今年还将再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明年计划发射2至4颗卫星,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北斗卫星没有一个元器件从国外进口。其中,北斗最大的自主创新是星载原子钟。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定位、测速和授时精度。北斗之所以能用10年时间完成美国GPS系统30年的发展路程,能够用上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这是我国老中青三代航天人共同努力得来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北斗系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不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技术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体验到“中国智慧”。很多专家都十分看好北斗系统在精准交通与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可以说,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一张闪亮亮的“走出去”的“国家名片”。
(摘编自冯雪珺等《从指南针到北斗:中国导航系统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人民日报》)
材料三:卫星导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导航技术。它充分利用卫星高度高、信号覆盖面广的特点,完成地面导航台无法实现的功能。目前世界上有几种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最好、功能最完备的是美国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该系统主要分为“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三个部分。该系统共有21颗主星和3颗备份星。这样就能保证在任一时刻,地球表面周围任一位置地平线上仰角7.5°的空间范围内,至少有四颗导航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包括一个主控站,五个监控站和三个注入站,用于卫星监测、跟踪、指挥和控制,向卫星存储信息、导航等。监控站检测卫星及气象等数据,并经初步处理后送至主控站。主控站汇集所有数据后运算处理,计算出卫星运行轨道参数的变化等,编成导航电文送到注入站。注入站相隔距离很远,注入站每天一次向各卫星注入导航电文。监控站配有跟踪卫星的接收机、原子钟和计算机等设备,把接收到的信息组合并转发给主控站,然后由主控站对系统实施全面指挥控制。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机和接收天线。接收机通过天线接收卫星信号,经运算处理,输出导航信息,显示在导航显示器上,或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内部导航参数。
(摘编自钱正在等主编《军事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这项工程的部分项目仍在积极建设。
B. 卫星导航是一种利用卫星的优势,为多个领域提供定位、导向等信息的空间技术。
C. 一二则材料展现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语言充满自信。
D. 我国导航系统建设之所以不断进步,这与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与奋斗密不可分。
6. 为什么说 “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一张闪亮亮的‘走出去’的‘国家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超人
冰心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他不轻易和人打招呼,也永远没得到过一封信。
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屋里连一朵花,一根草,都没有。他从局里低头独步回来,关上门,便坐在书桌旁边。偶然疲倦了,拉开帘幕望一望,但不多一会儿,便又闭上了。
程姥姥总算是他另眼看待的一个人,她端进饭去,有时便站在一边,絮絮叨叨,也问他为何这样孤零。何彬偶然答应几句:“人和人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他虽然毫不动心,却也搅得他一夜睡不着。月光如水,从窗纱外泻将进来,他想起了许多幼年的事情——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他听了三夜的呻吟,看了三夜的月,想了三夜的往事——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
第七天早起,他忽然问程姥姥对面楼下的病人是谁?程姥姥一面惊讶着,一面说:“那是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腿摔坏了,每夜呻吟。这孩子真可怜,今年才十二岁呢……”何彬自己只管穿衣戴帽,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走到门边,却慢慢的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说完了,头也不回,径自走了。
程姥姥一看那巨大的数目,不禁愕然,何先生也会动起慈悲念头来!
呻吟的声音,渐渐的轻了,月儿也渐渐的缺了。何彬还是朦朦胧胧的——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他的脑子累极了,竭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
程姥姥带着禄儿几次来叩门,要跟他道谢;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
这一天晚饭的时候,何彬告诉程姥姥说他要调到别的局了,后天早晨便要起身,请她将房租饭钱,都清算一下。
他觉得很疲倦,一会儿便睡下了。——忽然听得自己的门钮动了几下,接着又听见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样子。他不言不动,只静静的卧着,一会儿也便渺无声息。
第二天他自己又关着门忙时,忽然想起绳子忘了买了。他打开门,只见人影儿一闪,再看时,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他踌躇着四围看了一看,一个仆人都没有,便唤:“禄儿,你替我买几根绳子来。”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
不一会儿,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何彬却不理会,拿着绳子自己进屋去了。
累了两天了,何彬闭上双眼,又想起了深夜的病人——慈爱的母亲,满天的繁星,院子里的花……十几年来隐藏起来的爱的神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脸上;十几年来不见点滴的泪儿,也珍珠般散落了下来。
微微睁开眼,四面的白壁,一天的微光,屡屡清香,一个小人儿,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临到门口,还回过小脸儿来,望了一望。
何彬竭力的坐起来。那边捆好了的书籍上面,放着一篮金黄色的花儿,花篮底下还压着一张纸:
……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下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禄儿叩上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清香还在。窗内窗外,互相辉映的,只有月光,星光,泪光。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前三段从人际交往、生活细节和人物语言等方面形象地刻画了何彬“冷心肠”的形象,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
B. 何彬外表是冷的,但内心是热的,这从他主动帮助禄儿可以看出,他的冷是为了掩饰对生活的希望和失望。
C. 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描写何彬对慈爱的母亲的回忆,就表现了何彬内心的矛盾冲突和由此带来的痛苦。
D. 小说谋篇布局颇具匠心,三次写 “慈爱的母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使小说脉络清晰,主题突出。
8.小说以“超人”为题有什么含意?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说明。(6分)



9.小说以对“窗内窗外”的描写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仲微字致广,瑞州高安人。其先居江州,旌表义门。嘉奉二年,举进士。调莆田尉,会守令阙,台阃委以县事。时岁凶,部卒并饥民作乱,仲微立召首乱者戮之。籍闭粜,抑强籴,一境以肃。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仲微见之曰:“吾何心哉?吾何心哉?”质明,首僧无疾而死。寓公有诵仲微于当路而密授以荐牍者,仲微受而藏之。逾年,其家负县租,竟逮其奴。寓公有怨言,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迁海监丞。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改知崇阳县,寝食公署旁,日与父老樵竖相尔汝,下情毕达,吏无所措手。通判黄州,职兼饷馈,以身律下,军兴赖以不乏。制置使上其最,辞曰:“职分也,何最之有?”迕丞相贾似道,监察御史舒有开言罢。久之,起知惠州,迁太府寺丞兼权侍右郎官,轮对,言;“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似道怒,又讽言者罢夺其官。久之,叙复。时国势危甚,仲微上封事,其略曰:“战之罪不专在于庸阃、疲将,君相当分受其责。天子若曰‘罪在朕躬’,大臣宜言‘咎在臣等’。追悔既往尚愈于迷。惟君相幡然改悟,天下事尚可为也。转败为成,在君相一念间耳。”乃出仲微江东提点刑狱。德祐元年,迁秘书监,寻拜殿中侍御史。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越四年卒,年七十有二。
(选自《宋史•陈仲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B.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C.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D. 囊山浮屠与郡学争水/利久不决/仲微按法曰/曲在浮屠/它日沿檄过寺/其徒久揭其事钟上以为冤/旦暮祝诅然/莫省为仲微也/


展开余下试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旌表,封建时代由官前府以立牌坊、赐匾额的方式对遵守封建礼教的人予以表彰。
B. 轮对,宋太祖常令百官轮次面对,指陈时政得失、举述朝廷急务,后成为定制。
C. 言者,即谏官,宋时称司谏或正言,是对君主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D. 叙复,宋朝官员罢官、责降、追停、停职者,遇赦恩得以恢复并晋升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仲微处事果断。他任莆田县令时,正赶上闹灾荒,士兵和百姓趁机发生叛乱,他处决为首的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的人,使全县秩序井然。
B. 陈仲微体察民情。担任崇阳县令时,他吃住在县衙的旁边,跟下层百姓亲密无间,对民情了解得细致入微,从而使得下级官员无法弄虚作假。
C. 陈仲微以身作则。他担任黄州通判的同时,还兼任运送军饷的职责,他以身作则,保证了军饷充裕,制置使想为他请功,他说不过职分而已。
D. 陈仲微敢于直言。他曾说豪杰不会被利禄所诱惑,不能埋没英雄。为此得罪了丞相贾似道而被降职,但仍仗义执言,连皇上也敢批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微还其牍,缄封如故,其人惭谢,终其任不敢挠以私。

(2)邻邑有疑狱十年,郡命仲微按之,一问立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 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 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遥游》中,作者以“ , ”描写了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 。”
(3)在《岳阳楼记》中,作者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会因景而异,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 , ”的悲伤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城脚下,雁栖湖畔。围绕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目前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全球600余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科技创新领袖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加强合作,共建开放、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在这个冬日里为世界经济带来一道暖阳。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中国,正在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加速集聚澎湃的发展动能。开放创新不仅使中国经济更具活力,还让世界享受到中国创新、开放所带来的红利。( )“封闭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切断彼此的联系,禁止技术交流,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就会分崩离析”…….嘉宾们在论坛上齐声呼吁,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唯有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共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最强动力。开放的中国正在加速集聚发展的新动能,也必将助推世界经济合作与增长。
17. 文中画横线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围绕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B. 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目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C. 以“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D. 围绕“新经济,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不仅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而且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
B. 这不仅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而且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
C. 这不仅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而且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
D. 这不仅显示出中国的强大吸引力,而且让各国共享中国机遇,表现出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做大全球市场蛋糕。
19. 对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每位中国人的心中都会涌动着豪情。
B. 哺嗒嘀嗒,表针的声响有力而富有节奏,像在发泄似的奔跑,又像在跳着欢快的舞……
C. 她立刻不好意思地说:“昨晚……看了一夜……”
D. 地震,洪流,水灾…….面对始料不及的灾难,我们渴盼一场成功救授。 那种没有伤亡、没有牺牲、高效率的救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发现: ① 。一个心怀善意、乐于助人和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易失眠、烦躁、精神压力很大,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倍。可见,行善能延长人的寿命。
而且, ② 。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试验中,受试者看了一部记录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答救助穷人和残疾者的片子,都被他的行善事迹感动了,随后进行的受试者的唾液分析表明,心存善意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他们免疫蛋白A的数量 ③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渭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