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587 2020-05-19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7]
石家庄市石门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
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线上教学
质量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古诗文默写之一。(6 分,每空 1 分)
(1),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子衿》)
(2)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白居易《卖炭翁》中以“ 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反映其贫苦生活的句子是:,。
2. 古诗文默写之二。(4 分,每空 1 分)
(4)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描写出小石潭之景...... 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3.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
A.棱.角(líng)拾.级(shí)颠簸.(bō)苍劲.(jìn)
B.归省.(xǐng)纠葛.(gé)糜.子(méi)一哄.而散(hōng)
C.闭塞.(sè)束缚.(fú)连翘.(qiào)怒不可遏.(è)
D.襁.褓(qiáng)出轧.(zhá)蠕.动(rú)戛.然而止(jiá)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急燥震撼蜿蜒酝藻轻歌曼舞
B.倦怠拙劣蓦然哀竭风云变幻
C.缭绕迁徒虔诚驰骋销声匿迹
D.漩涡晦暗缄默褶皱名副其实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
B.期望的事情一件也没来,意料之外的事却接.踵.而.至.。
C.这次活动结束后,各种评论川.流.不.息.地涌来。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D.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7.综合性学习。(4 分)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ー,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1)依据上面材料,分别谈谈你对“和”与“同”的理解。(2 分)
(2)“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和为贵”。请试着创作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2分)
8.名著阅读。(5 分)
(1)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 分)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小说。它的作者是。
(2)思考:读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又为何读书?(共
3 分)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 9-10 题。(5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浏览完整试题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文体上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形式比较自由。
B.本诗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他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其诗因反映社会现实,而被称
为“诗史”。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
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为家族丧事和自身艰辛的生活愁苦到夜不能寐的状态。
10.仔细品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并回答 11-14 题。(13 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乙】(孟子)曰:“挟①太山②以超③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④,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⑤,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⑥于寡妻⑦,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⑧。’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⑨。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选自《孟子见梁惠王上》)注:乙文是孟子和齐宣王对话的节选。齐宣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王,田姓。
①挟:夹在胳膊底下。 ②太山:即泰山 ③超:跳过。 ④句意:为老者按摩 ⑤王之不王:第二个王读作wàng,指称王天下。 ⑥刑:同“型”,用如动词,意为示范。 ⑦寡妻:和“寡人”用法相同,都是谦称,寡妻在此谦称自己的妻子。 ⑧以御于家邦:以此来治理家和国。 ⑨句意:(这话)说的是把这种心(自己爱亲人的心)加在别人身上罢了。
11.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 1 分,共 4 分)
(1)选贤与.能(2)不独亲.其亲
(3)天下可运.于掌(4)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12.翻译下列句子。(每句 2 分,共 4 分)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B.鳏寡.孤独废疾者刑于寡.妻
C.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D.幼.有所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与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不同,乙文中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2分)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共 21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7 题。(共 9 分)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 100 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
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展开余下试题
(选文有删改)
15.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3 分)
16.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 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
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共 12 分)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⑦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
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
⑩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
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7 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⑪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
⑫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
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⑬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
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18.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3 分)
19.请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4 分)
20.请为文章第⑫段划线部分补充一句话,使文章内容完整,且贴合语境。(2 分)
21.文中多次提到了油桐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 分)
第四部分作文(共 50 分)
22.请根据要求完成作文。(50 分)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他乡遇故知的邂逅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泄露你身份的姓名、校名、班级名等。
上一篇: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石家庄市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