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阅读:303  2020-05-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3]
2020高考语文限时练: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默写、先秦散文
语言表达+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句默写、先秦散文
【时间:40分钟总分:52分】
一、语言表达(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退路,呼啸(xiào)的岁月会裹挟(xié)着我们一路向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机遇。
B.不管我羁(jī)留异乡多久,无论她历经了多少苍海桑田的变迁,在我心中永远印刻着她婀(ē)娜、纯洁、美丽的形象。
C.细细想来,黑白棋子的对阵中蕴藏(cánɡ)着无限的趣味,搏弈看似纸上谈兵,却需要思维敏捷,不急不躁(zào)。
D.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fèn)围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飘逸空灵又旖旎(nǐ)美妙的境界中去。
【答案】A
【解析】
B项,“苍海桑田”应改为“沧海桑田”;C项,“搏弈”应改为“博弈”;D项,“氛”应读“fēn”。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条件。(甲)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使学习者过去无法利用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的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
(乙)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七零八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其价值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利用思维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式微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丙)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从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过程。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 B.尤其 C.七零八散 D.式微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 B.乙 C.丙
【答案】2.D3.A
【解析】
2. A项,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语境中“新媒体”在大数据时代产生。使用正确。B项,尤其:表示特别,更进一步。语境中,“移动媒体”是“新媒体”中又是特别的一种。使用正确。C项,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语境中指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的知识也是零碎的。使用正确。D项,式微:指国家或世族衰落,也泛指事物衰落。嬗变:更替,演变。据逻辑,“式微”不合语境,应为“嬗变”或“构建”。故选D。
3.A项,“生活之余”后应为逗号。注意本句中大小概念的层次并列关系。故选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当地时间10月1日早上9时,加泰罗尼亚开始“独立公投”,西班牙中央政府虽然早已表明参与公投属违法行为,但当天仍有大批民众在多个投票站外等候,希望可以凭手上一票表达意愿。
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C.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辞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答案】B


浏览完整试题【解析】
A项,“西班牙中央政府虽然”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西班牙中央政府”前面”。C项,成分残缺,“呈现”后缺宾语中心词,在“生词僻字”后加“的弊端” 。D项,结构混乱,“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和“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两句杂糅,可将“显示”改为“判断”。故此题答案为B项。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3分)
“流量”不是原罪,________,就是能量;“国嘴”更不是刻板形象,“国嘴”用好了意味着权威,意味着可信。当主流媒体与带货大V“共谋”一件造福湖北的事情,“小朱配琦”这场直播就很有意思了:一款热干面被总结成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_________,因为“奇变藕不变,符号看象限”!朱广权和李佳琦的同框是融媒体最好的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这次都是“带货”、都是帮扶湖北,用互相欣赏的眼光和互相学习的心态,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共同把一件事做好。________,只是引导大家买了一包热干面、一盒小龙虾而已。
【答案】“流量”用好了就是力量吃藕不容易变心哪怕这件事很小
【解析】
文段是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造福湖北。第一句话是由表并列关系的两个分句组成,所填的第一句话与“‘国嘴’用好了意味着权威”相对应,根据上下文句式一致的原则,可推断所填句子句式为“‘流量’用好了就是……”,联系文段内容,结合对象“流量”及后面的“能量”一词,可知流量用好了就是“力量”。第二处,结合后文语句可知所说对象是“莲藕”,而“莲藕”是湖北特产,此空是根据“奇、藕”两字的谐音在为“藕”做宣传,“藕不变”是强调吃藕不会变心。第三处,结合后面提到的原因“只是引导大家买了一包热干面、一盒小龙虾而已”,可推知此空是突出把“小事”做好。根据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6.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98字以内。(6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案】“日”字形如中天的太阳,“日”加“一”是“元旦”的“旦”。“日”在中华文化中总与温暖、光明、正气相联系,“如日中天”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迅猛与蓬勃,“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则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情。
【解析】
此类题做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审清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主要是指题目中明确要求的,比如该题中中的从“山、日、水、火、土”中任选一个,“100字以内”。隐性要求,是题干没有明说,但必须按照那个来完成的,通常是指前后文或所给的示例句中所使用的句式和修辞。完成此类句子要平时多积累,培养文学功底,培养文本解读能力。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信任(余显斌)
他一个唿哨,在积雪的旷野打着旋子,远远传开。随着口哨声,远处一个红点跳动着,跌跌撞撞滚来,越滚越近,是只小小的狐狸。
小狐狸毛茸茸的,如一个小小的红线团,额头有指肚大一块白毛,珍珠一样。这是只才出生不久的狐狸。它胖乎乎的,蹲在他面前,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眼睛里跳跃着喜悦、快乐,和顽皮。
它知道,他拿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从第一次遇见他,直到现在,他都这样。果然,他笑笑的,手一扬,竟然是它最爱吃的鸡肉。它跳起来去抢,他呵呵笑着。摸着它的头道:“别闹别闹,放好了吃。”为了避免被雪弄脏,他拿块油纸铺在地上,放好鸡肉。肉一放下,小狐狸就扑过来,使劲嗅着,流着哈喇子,吧唧吧唧吃起来。
半只鸡吃完,它的小肚皮胀得鼓鼓的,更像个毛茸茸的线团了。
接着,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接下来,他会逗它玩,带着它跑,这些,从相遇到现在,也从没断绝过。也因为如此,它从一只生性胆小的小狐,变成了只爱亲近人的小狐。果然,他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笑着。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两个点,一红一黑,在雪地翻滚着。玩得差不多了,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一直到他走远了,不见了,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山林,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
一直这样,大概两个月吧。
那天,雪特别大,四野一白,小狐狸没吃的,饿得叽叽溜溜叫。老狐狸也饿得浑身发软,几次,小狐狸跑出洞,又失望地哼哼叽叽跑回来。上午时,雪地响起一声唿哨。小狐狸一听,乍了下耳朵,跌跌撞撞跑了出来,球一样滚到他面前,扯他的裤脚,跳起来,抢他手中的鸡肉。他笑骂:“馋东西,饿坏了。”他把肉放好,很大一只烤鸡。小狐狸扑过去,流着口水,摇摆着脑袋撕咬着。
这时,那边土坎上,一只狐狸露出头,是那只老狐狸。它小心地看看,小狐狸正在大快朵熙。肉的香味,远远飘来,它也流出了口水。它小心地爬上土坎,一步一步靠过来。它可能清楚,自己一身火红的皮毛太珍贵了,会引来无数的贪婪和阴谋,所以不得不小心。刚走几步,“哐”的一声,它的脖子被夹住了,是个钢夹,钢夹力道很大,传来骨头碎裂声,还有老狐狸惨叫翻滚声。
这夹子,是他下的。
夹子必须有一定重量,机关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恰好。他要的,是老狐狸的皮子。这样的皮子,想要猎到,势如登天。因此,市场价几万元一张。小狐狸的太嫩,没人要。因此,他想了这么个办法。
小狐狸停住了,抬起头,眼光中,一片迷蒙疑惑。
那只老狐狸的皮,他卖了三万多。他笑笑,数着票子。他知道,还有一个三万元在山林里等着他:一年后,小狐狸就会长大。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他上了山,果然看到了那只长大的小狐狸,皮毛比它母亲的还红还净,额头那块白毛,仍珍珠一样;但眼光变了,不再纯蓝,而是闪着白白的光。显然,它也认识他,蹲在那儿,长长叫了一声。
他已跟踪它几天,办法用尽,也无法到手。
他举起猎枪。它一跃跑了,雪地里一条红线,弯弯曲曲,弹弹停停。他打不中,就追。


展开余下试题雪很厚,狐跑起来有些艰难,他看看就要追上,猛扑过去。那只狐一拐,转了个弯。他扑空了,只听“咵”的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他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的一只手已断。这山里,下夹子的人很多,他中了别人的一个夹子。
7.根据文中加点的描写语句,揣摩小狐狸的心理。(4分)
(1)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
(2)闪着白白的光:
8.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9.概括小说中猎人的形象特点。(6分)
10.小说以“信任”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并概括。(6分)
【答案】
7.(1)欣喜和信任;(2)仇恨和报复.
8.(1)本段文字用对小狐狸的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小狐狸的纯真和对猎人的信任;(2)用对猎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猎人的狡猾;(3)最后一处描写,在情节上为下文老狐狸的出洞埋下伏笔;(4)本段文字写小狐狸和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与下文写小狐狸对猎人的深仇大恨形成对比,先抑后扬,更能深刻地揭示主题。
9.(1)狡猾(2)伪善(3)贪婪(4)自私(5)冷酷、残忍.
10.(1)突出形象:通过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和猎人处心积虑获取信任、利用信任的一系列情节,体现了猎人的狡诈、残忍和小狐狸的纯真、善良。
(2)暗示主题:小狐狸信任猎人,猎人却只是为了钱,批判了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人性,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3)提领主要情节:小说始于小狐狸信任而被利用,终于不信任而实施报复,情节的发展都与信任有关。
(4)推动情节的发展: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直接导致了老狐狸的上当;信任的背利用也直接导致了小狐狸对猎人的复仇,最终把猎人引向了陷阱。
【解析】
7.题干要求“根据文中加点的描写语句,揣摩小狐狸的心理”,这是考查理解分析句子的能力,本题主要是揣摩小狐狸的心理,作答时要将句子放入原文中,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第一句“一双亮亮的眼睛望着他”,这是在猎人给出生不久的小狐狸带来鸡肉时,小狐狸表现出了的喜悦、快乐,体现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第二句“闪着白白的光”,这是猎人在欺骗、利用小狐狸,猎取了老狐狸一年后,长大的小狐狸再次看到猎人后,眼睛里情感的流露,白白的光里流露了长大后的小狐狸对猎人的仇恨,甚至是报复。
8.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考查考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作答时注意从语言风格、修辞的效果、表达的角度、情感体现、主题揭示等角度考虑。本段主要是对小狐狸的描写,“它抬起头,亮亮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它知道……”“它跟着跑,一路翻着跟头,发出稚嫩清脆的叫声”“小狐狸舍不得,跟着他,轻轻叫着撒娇,好像没玩够似的”“小狐狸才回过头,回到山林,回到自己隐秘的洞穴里”,作者通过对小狐狸神态、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信任。还有一部人是对猎人的描写,如“拍拍它的头,在雪地跑起来,快活笑着”“他喊一声:‘回了!’一挥手,走了”,作者通过对猎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猎人的伪善、狡猾。最后一句“偎依着母亲,做起香甜的梦”,写到了老狐狸,为下文老狐狸的出洞埋下了伏笔。这段文字,在内容上主要描写了小狐狸和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体现了小狐狸对猎人的依赖和信任,与下文写小狐狸对猎人的深仇大恨形成了对比,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更好地揭示小说的主题。
9.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例如,他百般与小狐狸搞好关系的原因是想借助它放松老狐狸的警惕,引出老狐狸,然后卖老狐狸的皮挣钱。他设置的机关,必须有一定的重量才能绊动,小狐狸不行,老狐狸正好。可见其是善于伪装,处心积虑。又如他杀老狐狸,毫不手软,甚至没有片刻犹豫不忍,丝毫不考虑小狐狸的信任,心里想的只有钱;他不立刻杀小狐狸,是因为小狐狸不值钱,想等小狐狸长大再杀。第二年再见到小狐狸时,他毫不手软,跟踪几天,办法用尽,一心只想猎杀。可见其贪婪自私冷酷。
10.“信任”的意思是指信赖、相信的意思,可以表示为对别人相信并加以任用。也可以说是彼此之间。在本文中以信任为题,但是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生不难发现猎人正是利用了小狐狸的信任设下圈套,反映了人的贪婪狡诈,动物的纯真,在对比中突出了形象;同时,以信任为题又在主题上揭示、批判了自私冷漠的人性和唯利是图的社会现象,呼唤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呼唤人类纯真善良本性的回归。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三、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2题。
材料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材料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是指______,“恕”是指______。(2分)
12.“圣”与“仁”的区别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说“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4分)
【答案】
11.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①“仁”着眼于推已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②孔子说达到“圣”的境界,即使尧舜也感到为难,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而是为了说明要达到“圣”的境界很困难。
【解析】
1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理解文意,结合语境去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题干结合自己日常所学得出答案。关于“忠恕”的待人原则的解读,注意理解原材料和根据对孔子主张的积累回答。根据材料二,说到了“仁”,“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而“忠恕”也被包含其中。材料二中讲的是对待民众表现的仁德,不也是待人的原则的表现吗?那么忠可以理解为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诚和尽心的一种交往的态度,指对人尽心竭力;恕是对别人的宽恕,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要多体谅别人,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回答时可以阐述意思,也可以用所学过的孔子个人主张的句子回答。
1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明确题干要求,找准题干中观点所在位置,准确理解其含义,根据题干所给观点结合自己思想进行分析评价。根据材料二,当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施以好处,而且还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并提出“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的疑问时,孔子的回答是“这已经不仅仅是仁德了,那简直就是圣人了”,那我们可以知道“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知“仁”侧重从身边着手,正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着眼于推已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尧舜是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尧帝还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可是这样的贤明君主,孔子认为他们也很难做到博施济众,尤其可见要达到“圣”的境界很困难。接着孔子又说到了如何做到有仁德,可以知道从“仁”到“圣”的境界,还是可以追求“圣”的境界的。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恕之道而已。”
材料二: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施以好处,而且还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呢?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这不仅仅是仁德啊,那简直就是圣人啊!尧和舜大概都很难做到那样!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时,还会帮助别人先站稳,自己想要事事通达顺畅时,还会帮助别人先做到事事通达顺畅。凡事都能从身边的近处去做,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爱其子,________,于其身也,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3)不见复关,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诗经•氓》)
(4)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
(5)我最怜君中宵舞,_______。看试手,______。(辛弃疾《贺新郎》)
【答案】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泣涕涟涟载笑载言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补天裂
【解析】
注意如下词语:涟涟、骢。
作文审题素材大放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这个时候(指2018年最后一夜),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习近平(《2019年新年贺词》
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苏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这也是生活》)
以上三则文字,能够唤起你怎样的人生体验,或者能够激发你怎样的人生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第一则文字体现了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天下情怀、人民情怀和感恩情怀。第二则文字作家苏心告诫我们:每个人在享受静好岁月的同时,要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第三则文字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天下情怀和使命意识。更要有天下意识、责任情怀。(意同即可)。
【参考立意】
(1)珍惜美好生活,懂得感恩回报。
(2)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个中国人不能只顾独善其身,应该有天下意识、使命担当和奉献精神。
(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
【素材1】
在人生中,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懂得“珍惜”的。在面对那些该珍惜的人和事时,我们总是后知后觉,一定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自己过去没有好好珍惜,而且这样懂得的珍惜,重新回到过去,回到那个稚嫩的我们,我们还是一样会做出不懂珍惜的错事来,因为这个过程叫做“懂得”,那些失去的人和事也就是我们“懂得”“珍惜”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并且换一件事儿,兴许我们又重新变回了不懂得珍惜。
【素材2】
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也是没有真正学会“感恩”的。要想真正的学会感恩,我们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说一个长辈对我们的失望。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交往,最开始便是从以物易物开始的,这注定了一般的人都不是圣人,不会不求任何回报的对你好,这时候你就要明白,别人对你的好,你一定要记在心上,记得感恩。你可以还没有能力偿还别人对你的帮助,但你不能忘却别人对你的好,一旦你忘记,“不懂感恩”也就成了你的代名词,未来也就没有谁会愿意帮助你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