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79 2020-05-2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9]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涿鹿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3月月考试卷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种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D.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2.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C.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浏览完整试题
B.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C.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D.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二、课内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孔子“仁”的思想的一项是( )3分
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⑤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⑥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A. 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5.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显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胸怀。
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
C.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向更加高尚。
D.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
6.如何评价子路、颜渊、孔子的“言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本题共3小题,10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 )3分
①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②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④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绝”“弃”掉这些东西。
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
9.《老子》第八十章里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0~13题。(15分)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诈言马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复:同样
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 怖:害怕
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默:沉默
D.即烧为炭,诣市卖之 诣:到
11.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
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
展开余下试题
C.(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
D.(骆驼)既不得出,以(入头瓮中食谷)为忧恼。
12.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
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
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石鼻城
苏 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
B.领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
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
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
15.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君子坦荡荡, 。
(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不逾矩。
(3) 故令有所属: , ,绝学无忧。
(4) 大学之道, , ,在止于至善。
(5) 博学之, , , ,笃行之。
(6) 惟君臣相遇, ,则海内可安。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2题。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恩师。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D.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挂念,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重阳节到来,小李给老师打电话表达登门拜访之意,老师说:“欢迎叨扰。”
B.拜读你的大作后,我斗胆斧正了其中几处不大通畅的文字,请你不要介意。
C.拙著《语文教学艺术初探》刚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评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国内高水平专家的鼎力支持,吴阶平等专家忝列其间。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日山西大医院对这个病例进行了会诊,全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讨论和听取了主治医生关于患者病情的诊治报告。
B.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C.这里山体发生滑坡,两块上百吨的石头挡住了去路,导致附近的这一段高速公路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D.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拉斯角国家海滨一直是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新年伊始,一轮迅猛的纸张原料涨价潮呼啸而至,席卷整个用纸行业。纸价普涨,新闻、图书出版业首当其冲。
②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但调查表明,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支持这项改革,这值得决策者深思。
③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江心补漏。
④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创作人才,是十九大赋予文艺界的期望。
⑤随着百镇千村建设稳步推进,海南省许多新的特色旅游产品脱颖而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⑥《战狼Ⅱ》以扣人心弦的剧情设计,紧张刺激的格杀搏斗,恢宏震撼的战争场面,点燃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结构模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22.下面文段有多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任意找出两处问题。(6分)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
②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④“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
面对各种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涿鹿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3月月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中A、B、C三项的表述均与文本内容相符。D项,“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表述不正确,原文第1段的表述是“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
2答案C
解题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中A、B、D三项的表述均与文本内容相符。C项,“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表述错误,原文第4段的表述是“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由文章第1段“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可知“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的说法错误;C项,由原文第3段“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可知“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的表述错误。D项,由原文第4段“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可知“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的结论错误。
展开余下试题
4.答案:A
解析:⑤不是孔子的话,是颜渊准备实践“克己复礼”;⑥是对年轻人的告诫。
5.答案:D
解析: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6.参考答案:在三人“言志”的语言中,显出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子路抢先回答,急躁而不谦让,神情、个性跃然纸上;颜渊则表现出温文、舒缓的儒雅风度,内容上显示其极其重视德行修养,语势上显出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孔子态度庄重,语调舒缓,完全是长者风范。“言志”的三句话简明、精确、含蓄而内蕴丰富,极具启发性。
7.答案:B
解析:①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④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
8.答案:D
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
9.参考答案: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复古式的“小国寡民”的构想,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样的寡民小国里,没有强取和暴力,没有狡诈和欺骗,民风淳朴敦厚,生活恬淡安定,即使是望得见邻近的国家,甚至听得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之声,人们从出生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10.答案:A
解析:A项,“复”的意思是“又”。
11.答案:D
解析:D 项,应为:(骆驼)既不得出,(那人)以(入头瓮中食谷不得出)为忧恼。“忧恼”的主动者是“人”而非“骆驼”。
12.答案:A
解析:A项,“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经过一年”。
13.(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2分)
(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4分)
解析:在第(1)句中,注意“语言”是同义复词,“语”即“言”;“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白色”。第(2)句中,“我教汝出”为省略句,应为“我教汝出(法)”;“自得”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意思是“自然”。
答案:(1)有人看了看马尾巴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
(2)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
14.A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路上出征的士兵”错误。首联中的“征夫”不是出征的士兵,而是远行之人,由颔联“北客”“蜀人”可知“征夫”只是一般的出行之人,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同义。故选A。
15.(1)以景作结、寓情于景。诗人以诗竹曳曳、流水潺潺结束全诗,含蓄表露经过艰辛的跋涉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2)与前面形成对比,拓展意境。诗人从历经高山激流之愁,到终见清幽明丽之喜,给全诗增添了明丽闲适的意境。
16、默写答案 1、小人长戚戚 2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
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4、在明明德,在亲民,
5、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6、有同鱼水.
17.答案:A
解析:B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C项,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D项,家严: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18、答案:C
解析:A项,“叨扰”,指打扰,谢人款待的客套用语。B项,“斧正”,敬辞,请人修改文章。D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
19.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应改为“听取并讨论”。C项,语意重复,应去掉“为此”。D项,句式杂糅,“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探秘”应改为“现在去那儿的游客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去探秘”或者“现在那儿又有了一个新的地方可供游客们探秘”。
20.答案:D
解析:①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使用正确。②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合语境。③江心补漏:船到江心才想到补漏洞,已经来不及了。比喻事先不防备,临时补救,无济于事。不合语境,可改成“防微杜渐”。④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使用正确。⑤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不合语境。⑥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使用正确。
21.解析:从冒号可看出,第一空为总结句,联系前一句“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可见该空要说出表达的主体“人的思维模拟”,并要总结性地指出“两条道路”或“两个要点”“两种方法”。第二空承上启下,分别勾联下句的“类人脑”和上句的“结构”这两个关键词,以此推出该空应填“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类似的语句。第三空既要通过前边的分号看出该空与前文的“一是结构模拟”形成的分点对应关系,又要点出该层次内容的表述主体“功能模拟”。
参考答案:①对人的思维模拟可从两条道路进行
②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 ③二是功能模拟
③唯独菊花盛开(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22.解析: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语段中的“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两个推断太绝对,逻辑错误在于条件关系不能成立,即名校毕业与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了较高的收入,未必就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未必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示例一)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示例二)不是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示例三)不是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答出一处得3分,答出两处得6分,任选两个角度,意思对即可)
七、写作(
上一篇: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4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涿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