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个典型例子。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材料来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1. 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编辑成书,汉代以后才被尊为经典,遂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经》中的诗来自采诗官收集的民歌和贵族们的作诗、献诗,总共有305首,所以《诗经》也称“诗三百”。 C. 《诗经》作品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雅”带有史诗性质。 D. 按表现手法,《诗经》分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打比方,“兴”是起兴。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我国诗歌的源头一个是春秋时期的《诗经》,一个是战国后期的《楚辞》。 B. 《楚辞》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 乐府最早是官府名称,它在秦汉时设立,其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歌唱。后人便把它采集、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D.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五言诗 巅峰之作,但可惜的是作者的姓名都不可考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自中原地区的民间歌谣和来自南方的极富浪漫色彩的文人创作,是我国诗歌的重要来源,但两者的审美风格不同。 B. 宗庙祭祀时的歌舞曲也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经》中的“颂”,《九歌》虽是文人创作,但也是脱胎于祭祀乐歌。 C. 汉乐府以五言为主,“二三”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引得文人仿作,才有了汉末五言诗的大兴。 D. 《诗经》的“国风”部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楚辞》则极具浪漫色彩,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传统,《古诗十九首》被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其中的‘风’‘雅’带有史诗性质”错误。原文中为“‘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D项,“作者的姓名都不可考了”错误。《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否都不可考,文中无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项,“来自中原地区的民间歌谣和来自南方的极富浪漫色彩的文人创作”不全面,原文第二段开头交待了《诗》来源,除了民间采集,还包括贵族的作诗和献诗。而“中原地区”的说法也过于绝对。 故选A。 二、古诗文阅读 (一)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①六国者②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③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5. 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锱铢:极其贵重的东西,②南亩:泛指农田③九土:九州,代指全国④呕哑:难听的音乐⑤独夫:孤单的人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⑦楚人:指刘邦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6.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展开余下试题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答案】4. B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虚词的具体义项。本题考查“之”“而”的用法。 ①中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代“天下之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②中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顺接。故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①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微利﹐极少的钱。⑤独夫:指暴君秦始皇。④呕哑:像声词,指管弦杂乱的声音。楚人:指项羽。故①④⑤⑦错误,②③⑥⑧正确。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说法错误。“可怜”翻译为“可惜”,无“同情”意。此处主要是弄混了“可怜”的古今义。 故选C。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 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 B. 负而前驱负:背,用背驮东西 C. 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此处是动词 D. 举天下之豪杰举:列举 8.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 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后唐庄宗由盛转衰的事例加以论证,再进一步得出结论。 B. 作者用对比手法描述庄宗事例,“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印象深刻。 C. 文章用庄宗“得与失”“盛与衰”的内容作为立论的历史根据,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 D. 文章题目是“伶官传序”,表面写伶人,实际上是通过回顾庄宗的事例,强化对“人事”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篇单纯记述庄宗的传记作品。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答案】7. D 8. C 9. D 10. (1)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 (宠)爱伶人才如此吗?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举:全、都 【8题详解】 A. ……的原因/用来;B.一定/代词;C. 用;D.和/给予 【9题详解】 D项,“是一篇单纯记述庄宗的传记作品”错误。文章为史论,借古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10题详解】 注意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词的翻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忧劳,忧虑辛劳、兴,使兴盛、逸豫安闲享乐;“兴”“亡”使灭亡;“自然之理也”,判断句,这是自然的道理。积,积累;溺,溺爱;困,被困扰;岂,难道;于,表被动。 点评:对于实词的考查,往往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方面进行。本题考查的是“举”的古今异义用法。 解答此题需熟知常见虚词的用法,考查主要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以课内所学虚词的用法代入另一句去分析,判断是否相同。 解答此类试题,可将选项代入原文,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仔细甄别,做出判断。出题者旨在考查翻译能力,以及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找准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适当调整语序,做到文从字顺。 参考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 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借 B. 庄周忿然作色曰 忿然:生气的样子 C.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游:游玩 D.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肆:店铺、市场 12. 下列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很大方,答允收得税金后借给他三百金。 B. 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即可养生,监河侯对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 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 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2)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3)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答案】11. C 12. D 13.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2)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3)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本题注意题干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C项,“游”的意思是“交游,拜访”。全句译为:我将到南方去拜访吴、越的国王。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D项,“庄子的迂腐“这个说法不妥。此段文字写了庄子以“涸辙之鲋”的故事来讽刺监河侯的虚伪,表现不出庄子的迂腐。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故”,所以;“贷”,借;“贷粟于监河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监河侯贷粟。全句译为: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2)中,“对”,回答;“活”,使动用法,使……活;“我,东海之波臣也”,判断句。全句译为: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3)中,“乃”,竟,竟然;“索”,找,寻找;“肆”,店铺、市场。全句译为: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河监侯借粮。河监侯答应说:“行。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您能有一斗一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中原北望气如山”,是诗人站在中原大地向北远望,看到金国侵占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的怒气如山一样郁积。 B. 颔联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描绘出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C. “塞上长城空自许”,用典,作者自比为建在塞上的长城,“空自许”,则是指徒然地自我赞许。 D. 尾联亦用典明志。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