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71  2020-06-0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
南充十中2019—2020学年度上期中学部(高三)期中考试高2017级语文试卷
南充十中2019—2020学年度上期中学部(高三)
“期中考试”高2017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何光明 满分:150分
考试日期:2019年10月28日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学是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反思。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阶级、每个民族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反思都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学。中国古代的人学在时间跨度上从先秦一直延续到1840年鸡片战争以前,其中主要是封建时代的人学。中国的封建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的人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同样有许多可贵之处。
②中国古代人学认为,人是双重化的,是人与禽的二重化,是圣与凡的二重化,是性与情的二重化。中国古代人学看重人的社会性,看重人的行为在社会人群中的价值。它通过人禽的重化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人的社会本质作了分析论证,指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即人能“群”,能以社会联合体的方式生活,能把人的智慧、技能、力量统一起来,同时指出人必须好学乐道,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真正表现出人的本质。中国古代人学通过圣凡的二重化从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的社会性作了揭示,指出圣人之所以高出一般人,正在于他们能够自觉地为社会贡献自已的聪明才智,在于他们从实际上、从精神与道德上推动社会生活向前发展。如果说,在人禽的二重化中还未能完全抹去人和禽兽的结合点,那么在圣凡的二重化中则完全抹去了这种结合点,把人从动物界明显地提升起来。中国古代人学的这种社会视角是应当特别珍视的,它对人的社会性的关注是它的一大长处。
③与重视人的社会性相联系,中国古代人学重视人的群体意识。这也是中国古代人学的又一长处。所谓人能“通其智而一其カ”,所谓圣人“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如此等等,都是强调、提倡人的群体意识。
④中国古代的人学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无论是在人禽的二重化中,还是在圣凡的二重化
中,它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都未能摆脱直观性与表画性。它虽然重视人的社会性,但远不能从社会关系上去掲示人的本质。当它用性与情的二重化以及用性情三品论来解释人的本质时,实际上把人的社会性也否定了。如果性情先天地给人注入了贤愚善恶的基因,确定了人的本质与发展方向,那就等于否定了社会的现实关系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决定性的影响。
⑤中国古代人学在观察人的时候特别是在观察圣人的时候常常离了具体的社会条件。
在它看来,即使在生产力还相当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人的绝对完善,产生十全十美的圣人。这是不现实的。所谓的圣人,他们的才能与品德也都是历史的产物,他们固然树立了思想的丰碑,但是,如果在他们前面没有出现引人注目的思想的话,那么在他们后面一定会有新的更为壮观的思想丰碑,因此,他们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只有相对的意义。把所谓圣人极力拔高、美化以至神化是不科学的,是有害的。
(选自谷方《从人的二重化看中国古代人学》,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人学”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人学认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要表现出人的本质就必须


浏览完整试题学习知识技能、修养德行。
B.中国古代人学认为,圣人是一般人所不及的,他们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推动社会生活
发展,一般人应努力成为圣人。
C.中国古代人学是历史的产物,这一属性决定了它虽然重视人的社会性,但是对人的本质
的认识一直不能摆脱直观层面。
D.中国古代人学在观察人时常常忽视具体的社会条件的作用,它认为,在生产力很低的社
会也能产生十全十美的圣人。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首先简要阐述人学的内函、特点,然后简要阐述人学历史悠久,最后指出人学具
有可贵之处,引出下文。
B.第②段的中心论点是“中国古代人学看重人的社会性”,第②段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两
个不同的层次展开论述。
C.第③段首先指出“中国古代人学重视人的群体意识”,然后引用古代典籍的内容,呼吁现
在要增强人的群体意识。
D.第④段重点阐述中国古代人学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的本质,第⑤段重点阐述中国古代人学对圣人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学是认识和反思人自身的学问,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人学有所不同。
B.凡圣二重化思想完全抹去了人和禽兽的结合点,使人明显区别于动物,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学对人的社会性的关注。
C.人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受社会的现实关系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最终形成决定于性情先天地注入的贤愚善恶的基因。
D.人的才能与品德都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绝对完善的人和绝对完善的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
20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O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2019年5月27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
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
(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四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21颗卫星。
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分。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
D.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不断出现。
B. 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
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为全球提供服务。
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展开余下试题6.“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文,完成7-9题
出 警
弋 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 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
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奎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
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部,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
几天后老奎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
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了。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一拐到我前面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
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
“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从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某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B.“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托举别人的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C.“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D.“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都包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又穿插了“老奎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肃字オ卿,成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造内藏官罗及
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议皆置极刑,肃执之日:“盗无正赃,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辦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右司郎中张天钢日:“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调新蔡令。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繁者不加赋,民遂般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间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 奏可。继擢户部主事。
金亡,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肃赞实奏罢之。壬子,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中统元年,擢真定宣抚使。时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入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肃建三策:一曰仍用旧钞,二日新旧兼用,三日官以新纱如数易旧钞。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二年,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未几,兼商议中书省事。三年,致仕,给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
肃性舒缓,有执守。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累赠推忠货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节选自《元史・刘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告者以谋/叛论肃日/准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
B.告者以谋叛论/肃日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


展开余下试题C.告者以谋叛论/肃日/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
D.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事务。
B.楮币,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作而成,故称楮币。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代指官员辞职归家。
D.《易》,《周易》的简称,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乐》并称为“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肃恪尽职守,坚持原则。对于官府仓库丢失珍珠等事件,他不赞同将无辜服罪的十
人处以死刑,他据理力争,最终囚犯免死。
B.刘肃因地制宜,纠正时弊。他在新蔡县令任上,改革各家按耕牛数量的差别来确定百姓
的赋税的政令,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C.刘肃体恤百姓,救民于困。东平百姓除每年向朝廷缴纳生丝和银两外,还要缴纳许多丝
绵和色绢,百姓困苦,刘肃如实上奏,使这些贡赋得以免除。
D.刘肃审时度势,治政有方。他任真定宣抚使时,对于新钞发行如何处理旧钞事件,他献
上的良策被采用,减少了新钞的使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节选的句子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5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5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夜晚画面。
B. 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国的境况。
C. 第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很相近。
D. 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脉络清晰。
15. 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题2分)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 ”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 ”一句形象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问道: “ , ?” 这两句控诉了秦帝国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无情掠夺,抨击了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3)庄子在《逍遥游》中以现实生活中舟船浮起依赖于水作为依据,从而得出了大鹏飞翔需要依赖于风这一结论“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们看到天空的颜色,是阳光被大量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 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向四面八方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因此,(      )。
   这样的过程 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由于太阳的高度很低,太阳光在经过厚厚的大气时,大部分短波长的蓝光都被散射掉了因此红色等长波光线就成了
的光线。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使那部分的天空带上了绚丽的色彩。
   古代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这其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因为朝霞多是积云造成的,极容易发展为积雨云;而晚霞多是淡积云造成的,淡积云不会造成降水,而且一般 着一定范围内未来几天将持续晴好,有利于出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个体     异曲同工     吉光片羽     预示  B. 本身     异曲同工     硕果仅存     预兆
  C. 个体     毫无二致     吉光片羽     预兆  D. 本身     毫无二致     硕果仅存     预示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向四面八方。
  B.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向四面八方。
  C.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被散射,它们会向四面八方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
  D. 根据瑞利散射定律,最容易被散射的是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它们向四面八方会被大气中的粒子散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蔚蓝色就是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的色彩。
  B. 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以蔚蓝色呈现在我们眼前。
  C. 我们看到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呈蔚蓝色。
  D. 在我们的眼里,晴朗的天空高处或头顶总是蔚蓝色。
20.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孟母四迁》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孟母四迁)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6分)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南充十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