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00 2020-06-0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0]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安庆二模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发展序列清晰,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文化区,
从公元前 50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先后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
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等发展阶段。马家浜、崧泽时期的文化积累为良渚文明的出现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良渚文明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 3300~2300 年,这是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
经历黄河流域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油子岭文化、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和
北方地区红山文化的扩展与融合的大发展之后,各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逐渐走向一段稳固
而快速的发展阶段。良渚文化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支。良渚文明存在的时期,也正是古埃
及、苏美尔、哈拉帕文明开始出现的年代。鉴于此,我们认为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这一时
段,可称为良渚时代,它上承庙底沟时代,下启龙山时代,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诞生及发
展的重要时期。
良渚古城遗址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它与良渚玉器等一同构成
良渚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地区,处于面积达 1000
平方公里的 C形盆地北部。古城南北分别峙立着大遮山和大雄山两座天目山余脉,西部散
布着一系列低矮山丘,这三处山体均距古城约 2 公里,向东则是敞开的平原,总体有一种
以山为郭之感。发源于天目山脉的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最终向北注入太湖。
可见,古城所在的区域有着广阔的腹地、优越的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
W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交通条件。
自 2007 年良渚古城发现和确认之后,经过七八年不间断的考古发掘、调查和勘探,
我们对良渚古城的结构布局和格局演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可分三重,
最中心为面积约 30 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其外分别为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的内城和
面积约 800 万平方米的外城,堆筑高度也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同
时,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和与天文观象测年有关的瑶山、汇观
山祭坛,在古城外围也存在着广阔的郊区,良渚古城核心区、水利系统、外围郊区的占地
面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整个城市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显示
良渚先民在规划古城时的广阔视野。
良渚人创造的规模庞大的城市系统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辉
煌的篇章。莫角山宫殿区堪称中国最早的宫城,宫殿区的面积要远远超过年代更晚的龙山
时代的石峁、陶寺和夏代的二里头的宫殿区或宫城。宫殿区、内城、外城的格局类似后世
都城中宫城、皇城、外城的三重结构体系,这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具有重要的开
创意义。以 8 平方公里的外城计算,其占地规模一直领先了 1500 年,直到距今 3500 年前
后才被郑州商城超越。
(节选自刘斌《中华文明始于殷商?良渚文明破除此国际偏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直系继承。
B.经历文化扩展与融合的大发展后,良渚文化逐渐走向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
C.良渚古城因南有大遮山、北有大雄山、西有矮山丘、东有平原而交通便利。
浏览完整试题
D.良渚古城核心区分莫角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三重,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论述了良渚文明诞生的条件以及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意义。
B.文章先后评介了良渚古城的地理环境、布局特点,呈现出层进式的结构关系。
C.文章列举了良渚古城城市布局等考古数据,这些数据是相关推论的重要依据。
D.文章结尾总结全文,肯定良渚古城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的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良渚文化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文化,它先后经历了许多文化发展阶段。
B.良渚文明与古埃及、苏美尔等文明始出年代相当,这一时期可称为良渚时代。
C.良渚古城建筑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显示良渚先民规划古城的广阔视野。
D.良渚古城所开创的三重城市结构体系,对后世的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示范效应。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3分)
答案:D(A.错在“直系继承”曲解文意,原文信息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错在“良渚文化”偷换概念,原文概念是“各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C.错在“交通便利”的原因的解说,原文信息是因“东苕溪”等而交通便利。)
2.分析文章结构(D)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D)(3分)
答案:B(错在“表现出层进式的结构关系”,应为并列关系。)
3.分析作者在文的观点态度(D)(3分)
答案:A(错在“它先后经历了许多文化发展阶段”张冠李戴,应该是“环太湖流域的古文化发展序列”经历了许多文化发展阶段,而不是“良渚文化”。)
蚌埠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在史前时代,淮河流域不仅有着灿烂的史前文明,而且有着自己独立发展的文化体系。先秦淮河流域地区既是一个文化产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与融合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表明,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主源文化是贾湖文化。可以说,北辛一大汶口文化的主要源头即贾湖文化,而后的山东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又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所以贾湖文化作为主源文化影响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
文字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少在新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他们制作的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某些符号、绘制形象或抽象的图案来传达某种思想或作为某种标识。尽管这些不能算是后来我们所认可的汉字,但却是汉字的雏形,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淮河中游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发现了数量更多的刻画符号,这些具有表意、记事功能的区域性的文字符号或图案尽管不能称为成熟的汉字,更不可能是广为流传的系统文字,但却经过了一个群体在某个时期的使用,并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最终成为后代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在新石器时代,多支文化在淮河上游和中游地区交汇、融合、发展。随着炎帝、黄帝族的势力进入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也随之进入淮河上游地区;以太昊、少昊氏为部族首领的东夷人力量得到快速发展,东夷部族在北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汶口一龙山文化也随着东夷部族人群的迁徙和文化的交流等原因而渐次进入淮河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通过豫西南进入淮河上游地区,在豫南广泛传播,并与外来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并存。正是这多种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最终为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淮河下游地区,大汶口和良渚文化这两种邻近的文化又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影响。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与环太湖地区的崧泽文化有了一定的交流,这种交流到了良渚时期则显得更为频繁和密切。良渚文化的一些因素为大汶口一龙山文化所吸纳,又通过文化交流与人员迁徙等因素进入中原地区,为中原文化所吸收并积淀下来,从而对后来的夏商周文明产生了一定影响,如良渚玉器中的玉琮、玉璧、玉钺,陶器中的鼎、豆、壶三者的组合等,都为以后的商周礼制文化所继承,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正是通过淮河流域这一特殊的过渡与交汇地带的文化融合作用,我国新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谱系如裴李岗一贾湖文化、仰韶文化一中原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等跨越长江与黄河得以完成交流与融合,从而奠定了后来中国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经历夏商至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楚人势力的北渐,淮河流域不仅是楚人与中原诸侯争夺的前沿,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黄金地带。当吴越势力从长江流域向北发展之时,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与楚文化都汇聚于淮河流域,从而实现了几大最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至战国中后期,随着周代众多诸侯国的相继灭亡、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以中原族群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越来越丰富。淮河流域不仅是先秦时期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更是这一时期族群与文化融合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之一。
(摘编自金荣权《先秦淮河文明的历史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断深入的考古发现和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遗址表明,古代淮河流域有着灿烂的史前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区域。
B.如果能够弄清楚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就能够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
C.新石器中期,淮河流域的先民已经在生活用品上通过刻画符号和绘制图案来标识,可以说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字。
D.淮河流域是中华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是先秦时期我国族群演化与文化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方式,主体部分就淮河流域的文化起源、发展、融合的过程进行了阐述。
B.文章从考古实证人手,通过大量的实例,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以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刻画符号为例,证明了淮河流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D.文章将淮河流域的文化与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作对比,强调了淮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有着独立的文化体系,它在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中,对促进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B.淮河流域的史前先民们深受贾湖文化的影响,他们当时往往采用一些刻画符号及绘制图形来表情达意,进行一定的文化交流。
C.正是由于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以及相邻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奠定了中国上古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坚实基础。
D.淮河流域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黄金地带,同时又汇聚其他诸多文化,为丰富华夏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B.“如果……就”表述太过绝对,原文第二段说“要确立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独立性和历史地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一区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可见“弄清楚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源文化和其后续的继承与发展”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C.“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汉字”表述绝对化或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只说“这些具有表意、记事功能的区域性的文字符号或图案尽管不能称为成熟的汉字,更不可能是广为流传的系统文字,但却经过了一个群体在某个时期的使用,并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最终成为后代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河流域也是我国文字的一个重要起源地”,它成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代表没有它就不会产生汉字,它只是其中一个起源。
D.“也是其最具代表意义的重要区域”表述不当,原文最后一段是“最重要区域之一”,选项拔高了它的重要性。
故选A。
(2)D.“文章将淮河流域的文化与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作对比”错误,文中主要阐述了淮河流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并没有将淮河流域文化跟其他文化作对比。
故选D。
(3)C.表述不完整,不仅是“淮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以及相邻文化的交汇、融合、发展”,根据原文第六段,还有“跨越长江与黄河得以完成交流与融合”。
故选C。
答案:
(1)A
(2)D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合肥市第二次质量检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虚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陆机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遁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文心雕龙•神思》)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虚构,通过作家的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文学艺术形象和意象的创造都是刻镂无形”的结果“离方遁圆”“到镂无形”能够创造出无数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
西方对想象的认识一直纠缠着幻想的问题。幻想就是虚构。究竟幻想和想象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西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黑格尔强调,“不要把想象和纯然被动的幻想混为一事”。即幻想和想象可能是一回事,可能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的是“纯然被动的幻想”,那种幻想不具有创造性,而想象则具有创造性。克罗齐则不同,他似乎认为幻想是高于想象的,“幻想是创造者,而想象则不是”。无论想象是幻想也好,不是幻想也好,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它们都是超越现实的加工创造,且不管它们对现实的改造是剪裁现实本身、添油加醋,或依据现实的逻辑凭虚构象,都带有虚构的成分,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作用都非同小可。
神思和想象之融还表现在情感特征方面,这在中西文学理论中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这是因为,无论中西,文学艺术本身都是情感的产物,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情感。借助于情感展示人类的生存智慧,传播人文精神。无论神思还是想象都有强烈的情感参与,否则,神思和想象都会失去它们的创造价值。因此,中国古代言说神思的发生,强调“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在神思的状态下,作家、艺术家以情感观照万物,如此一来,万物才灵动感人,最终实现心物交融。想象也大抵如此。想象之中有强烈的情感奔突,为此,才有浪漫主义诗学对想象义理的深化。康德说,想象力通过一个给予的表象而无意中被置于与知性相一致之中,并由此而唤起了愉快的情感。
由此可见,神思与想象之融在情感上达成一致。这是中西共同的文心。
(摘编自李健《“神思”与“想象”的隔和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思能够超越时空界限,离开事物的本身去描述事物,它的心理特征是虚静。
B.想象一般借助直觉思维作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它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C.黑格尔认为不能混淆想象和幻想,因为想象具有创造性,幻想不具有创造性。
D.中国古代文论家认为做到心物交融,方能以情感观照万物,进入神思的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指出神思与想象的隔阂,再分析二者合、融通,与文题中的“隔”与“融相应。
B.全文侧重释神思和想象之融,论证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直觉思维、虚构和情感特征。
C.文章运用引证和比较论证阐明,无论想象与幻想是否等同,二者均含有虚构的成分。
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论证中西共同的文心在于神思与想象之融在情感上达成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范畴,虽有相融之处,但不能被混为一事。
展开余下试题
B.要创造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可以利用神思或想象。
C.神思是通过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并无关联。
D.无论神思还是想象,如要不失去它们的创造价值,就应该有较为强烈的情感参与。
淮南市二模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至关重要。在殷商甲骨文中有大扫除的记载。《礼记》《治家格言》《周书秘奥造册经》中均强调了保持居室清洁卫生的习惯,同时指出屋宇干净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熏烟蒸洗也是我国古代传统防疫方法。《周礼•秋官》记载有用莽草、嘉草等烧熏驱蛊防病的方法。根据出土的竹简我们可以看到,秦时期,凡入城,其车乘和马具都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幅“殷人洒扫火燎防疫图”,描述了殷商时代以火燎、烟熏方法来杀虫、防疫的情景。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记录最多的时期,《博物志》中特别讲到有一次长安大疫,宫中皆疫病,汉武帝焚烧弱水西国所贡香丸一枚“以辟疫气”,“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伤寒杂病论》中详细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治疗方法,熏香便是其中一种防抗和辅助疗法。
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在晋代。葛洪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了空气消毒法。其后,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这种防疫方法。明代李时珍常使用蒸汽消毒法。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佩藏口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用丝巾遮盖口鼻。3至8世纪时流行一种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唐代从或则天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帷帽具有短小、轻便的特点,长仅至颈部,面部也能稍微显露,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也具有透视的功能。它们的功能是遮阳蔽沙,也具有一定的卫生防护效果。宋代宋慈《洗冤集录》记载:用麻油涂鼻,或作纸摅子油,塞两鼻孔;仍以生姜小块置口内;遇检,切用猛闭口,恐秽气冲入。这是讲验尸官验尸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与现代医用口罩防护观念相同。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910年至1911年,我国东北大鼠疫中,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这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主要渠道。所以他大规模开展了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他用两层纱布包裹着一块长方形吸水棉而制成了“伍氏口罩”,防疫效果明显。
(节选自陈昀《文物见证抗疫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熏烟蒸洗防疫法最早出现在西周,《周礼•秋官》记载用药草烧熏驱蛊防病做法。
B.两汉时期是古代瘟疫最多的时期,《博物志》就特别讲到汉武帝时期的长安大疫。
C.葛洪认为熏烧药物可以预防疫病,他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提出空气消毒法。
D.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蒸汽消毒法,明代李时珍经常用空气消毒法预防疫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熏烟蒸洗法、空气消毒法等陈述,其意在说明中国古代的防疫方法多种多样。
B.从古代丝巾遮盖口鼻到元朝绢布蒙口鼻的陈述,解证口罩可阻挡病毒等侵害。
C.《洗冤集录》与《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表明中国口罩产生的历史较悠久。
D本文论述中国古代防疫时大量引用历史文献,论证结构呈现鲜明的层进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些古代书籍强调保持居室清洁卫生,指出屋宇干净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香是各种史料和医药典籍中最常见的驱瘟防疫方法。
C.空气消毒法在晋代就已经出现,此法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上也有记载。
D.伍连德为防止鼠疫传染,大规模开展隔离防疫工作,并且强制要求戴口罩。
1.(3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
答案:C(A.错在最早出现在西周,殷商时代就有记载;B.瘟疫最多,据原文可知是瘟疫记录最多;D.错在蒸汽消毒法与空气消毒法张冠李戴)
2.(3分)分析文章结构(D)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D)
答案:D(错在层进特点。从保持环境卫生,熏烟蒸洗,空气消毒等到佩戴口罩的论述,是并列式结构)
3.(3分)分析作者在文的观点态度(D)
答案:C(贾山亭《仙方合集》上记载的是蒸汽消毒法,不是空气消毒法.)
江南十校4月综合素质检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有效方式,它们各具特点、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基石。
科学思维善于把复杂的世界概念化、明确化、单纯化。科学家能够从纷繁多变的客观现象中去寻找规律、发现本质,归纳概念,变混沌为清晰,变偶然为必然。艺术思维则善于把现实世界形象化、模糊化、丰富化,艺术家喜欢用感性的方式捕捉现实的生动瞬间和个性差异,描绘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多样,追求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感受,变点滴为大海,变平淡为神奇。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认识世界的关系就好比数码相机成像过程,科学思维犹如把丰富多彩的景色编码成简单的数字符号,记录在相机储存卡里面,看上去非常的简单枯燥,但它记载着纷繁生动的客观对象;而艺术思维犹如把内存卡里的数码符号转化为图片的形象化过程,它会让无生命的数字转化成有生命活力的充满美感的图像。
在当今的艺术创作中,科学元素如影随形。一是科学领域的很多研究方向,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在科技时代,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有了很大的拓展,不论是航空航天、宇宙奥秘,还是基因细胞、微观世界;无论是机械动能,还是光学电子,这些都成了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和主题。二是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今艺术关注的焦点。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很多科技的发明和研究成果,时时都会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它的身影,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家用电器,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人工智能,都成为艺术家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成为他们艺术构思、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三是科研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艺术实验探索的动因和引领。艺术像科学一样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当代的影像、装置、观念等多种艺术的实验与探索,无不是基于当代科技的革命,如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由此可见,科学主题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
科技时代的艺术从表现方式与方法上有三大特征。一是将科技成果和最新技术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和载体,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作品形态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当今的艺术早已不仅仅承载于纸上、布上或墙上,它还存在于屏幕之中,光电之中,虚拟现实之中,高科技的手段已成为艺术家语言表现的重要方法和工具。二是当代艺术创作有很多正在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科学实验的路径,来作为艺术创作和探索的方式。他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做田野调查、资料分析、材料
上一篇: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
下一篇:
安徽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安徽省20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