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40  2020-06-0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0]
福建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宁德市5月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易建平认为:“从词源角度看,文明即国家。”本文的“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文明”,是“国家”的同义语。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国外学术界多认为始于商代晚期的殷墟遗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70年来的中国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实中华文明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形成。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六大文明中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中的“五千年”之“不断裂”,这也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所致。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形成的“起点”在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这一认识的前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起点”与“不断裂”的缺一不可,它不排除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大地有多处“文明”形成,如辽宁的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等。但是这时出现的各地文明,能够与以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脉相承而生生不息者, 应该非中原龙山文化及其文明传承者的夏商周莫属。
不同朝代缔造了“中国”不断裂的“共同国家”的历史。对传说时代的“黄帝”、历代王朝的帝王庙祭祀,实际上是对共同的“第一国父———黄帝” 及共同的“先祖”、共同国家的历朝国家代表人物(国王或皇帝及其功臣)的“祭祀”,这说明了历代帝王庙祭祀充分反映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是基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对共同国家一中国的认同, 对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就中华文化来说,文明社会形成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与国家文化密切相关的都城、陵墓、文字、礼器之上,它们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最重要物化载体。例如,礼制建筑中的“宗庙 ”在中华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早期宗庙与宫殿一般均在在宫城之中,形成“宫庙”结合格局,这也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 “家国” 体系提定字深刻思想基础,它们突出的是祖宗紫拜与国家至上理念。至于各种各样的神在官城之中波有它们的一席之地,这就是中华古代文明与西方古代文明的最大不同。
由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于小篆,经汉唐时代,由小篆至汉隶、楷书,至今汉字成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突出代表。就世界各国而言,类似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国文字历史,形成的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国历史文献在世界史上更是极具特色的,其中的“二十四史”在世界各国历史文献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国家保存着“五千年不断裂”的国家主导编撰的完整的历史文献。“二十四史”既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文献,又是其科学佐证。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主要成国是五千年来华夏族群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这种认同形成了中华核心文化基因。中国的核心文化基因是“中”,“中”是东南西北的汇聚,“中”就是根。与“中”对应的是“和”,“择中建都” 对国家东西南北而言就是“和”。从百姓的“家和万事兴”到国家的民族“和亲政策”,以及“儒道释三教合一”所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和为贵”,“中和” 之文化基因,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历史优秀文化传统的“有容乃大”之“中和”理念铸造了“多元一体”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刘庆柱《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发展中的“五千年”之“不断裂”,是中华文明优越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表现。
B.“中国” 是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多民族的共同国家,是对一家独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C.汉字与“二十四史”都是能科学佐证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文献和突出代表。
D. “中”是中国的核心文化基因,是东南西北的汇聚; “择中建都”蕴含着“中和”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从词源角度将“文明”定义为“国家”,使得概念明晰,论题集中。
B.文章论述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不断裂的观点,运用了比较分析的视角。
C.对黄帝与历代帝王庙的祭祀,是不同朝代缔造了“共同国家”历史的有力证据。
D.“中和”理念作为又一核心文化基因, 是实行民族“和亲政策”的直接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中华文明历史“起点”的研究,包括时空两个方面,需要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B.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各地文明未被视为“起点”,是因为它们不能与以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脉相承而生生不息。
C世界各国历史上并没有设双历代帝王庙井进行祭祀的现象,可见它们没有“祖宗崇拜”与“国家至上”理念。
D. 从中华文明的“家和万事兴”“和为贵”“有容乃大”等思想,可见“中和”理念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解析】
1.A.“优越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表现”表述不对,曲解文意,应是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主要特点,第三段为“这就是中华古代文明与西方古代文明的最大不同”。B.“对一家独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表述有误,应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第二段为“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是基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对共同国家一中国的认同,对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C.汉字不是历史文献。
2.D.“直接原因”有误,文本强调的是“核心文化基因”,不等于发生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
3.C.由前句现象不能推出后句的结论,不能推论出“没有”。
答案:
1.D
2.D
3.C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三明市5月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近年来,工匠精神成了媒体的热门词,大家常把相关联的事物也笼统称为工匠精神,比如把“匠心独运”之匠心视同工匠之初心,甚至造出“匠心精神”这样的词汇。但其实,它们各有所指,语义上不容易混淆。执着、专注、忍耐、毅力、坚守、信仰、负责任、追求完美等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或者说职业伦理、职业境界,都有不同层次性。“匠心独运”指文学、艺术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专指创造性活动。以手工艺术为例,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从心意识到眼睛,再到指挥双手进行有独创性劳动的过程,它的反义词便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匠心”是何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不仅感情和一般思虑出自于心,思想也出自于心,自然也包括当下的设计、创意、意匠、谋划、创造等。清人方芭说:“工之巧在心,而注于目,非规矩绳墨所能尽也。”所谓“匠心独运”正是强调巧思、设计、独创性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手艺人施展工巧的指挥棒。
历史文献记载了不少值得称道的“匠心独运”的事例。宋代《清异录》中记载:“孚文饶家藏会昌所赐大同簟,其体白竹也,斫磨平密,了无罅隙,但如一度腻玉耳。”这一件用竹篾制成的凉席平密光滑,有类似白玉的质感,形色皆美,既体现了高明的漂白、劈丝、编织、磨光等工巧,又体现了不凡的匠意。没有“匠心独运”在先,怎么能做到把普通材料提升到至美境界呢?
理论上,设计的重要性无须再讨论,但实际在手工艺行业里总有人错误地把“工巧”视为第一要务,因此虚耗人力物力,制造出许多构思平庸,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人造器物或人造环境。比如《西京杂记》记述了汉代丁缓和李菊为赵飞燕所居昭阳殿做的室内装修: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椽桷皆刻作龙蛇,萦绕其间,鳞甲分明,见者莫不兢慄。”显然,它不仅让古人不认可,也令今人更难接受,因为它匠意不明,一味地堆砌贵重财物,营造的环境气氛太过诡异,既没有考虑其实用功能,自然也谈不上美。
《考工记》将制作精工产品规定为手工艺生产的目标,将天时,地气、材美和工巧以及四者的结合,看作必备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方法。工巧在其中仅仅是条件之一,显然不是孤立的。能称得上工巧的人,一定对天时、地气、材美有特别的“识见”能力。而不凡“识见”其实也被称为“匠心独具”。
《婺源县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元兵乱宋以后,江西婺源的歙砚石雕工艺久废,不仅工艺日拙,能识辨砚材的人更是稀少。一位名叫壤的艺人,禀赋奇异,工艺精妙绝伦,屡屡推出佳作。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古残石堆中发现异材。中国手工艺如宝玉、石雕类很讲究随形设计、巧色利用。一般人面对一块璞玉或石料断然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那些既有眼力又懂剪裁设计的人,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色和自然质地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人的双手是靠心脑和眼睛控制的,心脑不开窍或者修养不够,双手只会循规蹈矩做机械性的简单劳动。心眼活了,眼睛尖了,手才会“思想”。所以,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邱春林《为何要强调“匠心独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而当下的设计、创意、意匠、谋划、创造等也都出自于心
B.“近心独运”泛指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也专指创造性活动。
C.作者认为只有“匠心独运”在先,方可使极普通的材料提升到至美境界的手工艺精品。
D.作者认为,“识见”能力对手工艺者来说至关重要,具有了这种能力,便可“匠心独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匠心独运”内涵的比较分析,引出对“匠心独运”在手工艺过程中的作用的分析。
B.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据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
C.文章引述《婺源县志》中的故事,说明制作工艺精妙的佳作既要有眼力又要懂剪裁设计的
道理。
D.文章的结尾,在正反对比中得出“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的推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借助心、脑、眼睛指挥双手进行独创性劳动是“匠心独运”的特质,加强心脑修养,做到“心活”“眼尖”,方可让手会“思想”
B.“匠心独运”强调巧思、设计、独创性等在手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却视工巧为敌,认为其对于手工艺精品的制作毫无意义。
C.理论上重视设计,实际工作中却过分看重工巧,不仅虚耗人力、物力,还可能制造出既缺乏实用价值又缺乏美感的手工艺品。
D.在宝玉、石雕类手工艺中,“匠心独运”表现为充分利用自然色和自然质地的分布走向来塑造艺术形象,随形设计、巧色利用。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3分)C解析: A项,“作者认为”错,根据原文第二段“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
“心是思维的器官”是古人的观点。B项,“泛指文学、 艺术等各方面”错,扩大了范围,
原文第一段是“指文学,艺术方面”.。D项,“具有了这种能力” 错,根据原文倒数第三段“而不凡‘识见’其实也被称为‘匠心独具’”。选项略去了修饰成分“不凡”。
2. (3分)B 解析: B项,“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错,作者没有引用当代的。
3. (3分) B解析: B项,曲解文意, “工巧”是细致、精巧、技艺高明,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所以,技艺固然重要,‘匠心独运’在手工艺中更为重要”可知,“工巧” 与“匠心独运”并不互相排斥,只不过在作者看来后者更重要。
龙岩市5月毕业班质量检查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入9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文学批评最重要的理论话语“回到文学本体”,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呢?我认为,主要是致力于以西方叙事学为参照,来探索中国文学叙事的民族化道路。
这种探索使中国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具有民族性特质。而把叙事形式纳入到当下时代的伦理诉求之中,则展现了中国文学批评在“回到文学本体”探求上涵括“时代性”的雄心。
80年代中期以来,处于本体论阶段的“回到文学本体”的文学批评理论,在90年代初期文化批评盛行的历史情境下,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文学本体不再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而是和民族审美文化、伦理诉求结合在一起,90年代中期,理论建构进入到了价值论阶段。
本体论主张把文学看做是“自足体”。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回到文学本体”,在肯定了文学作品、文学形式、语言的本体的同时,架空了文学与社会、历史以及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使文学成为空洞之物。这样的文学观念也脱离了中国文学传统。这种“回到文学本体”的探讨方式,不仅失去了文学审美意蕴,也失去了读者与社会功能。批评家们很快认识到了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本体的思路,脱离了中国文化语境;虽然文学语言是文学的本体,但是它无法彻底自足。具体到中国文学语言来说,由于汉字的表意性、图像性的诗性特质,中国的文学语言是中国传统汉语诗性特质的呈现。这样的批评观念最终催生了中国文学批评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层面上,来探讨文学语言,也使中国汉语文学获得了宏阔的历史文化支撑。而在叙事形式等层面上,批评家们也日渐认识到,中国文学的叙事形式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文学批评致力于以西方叙事学为参照,走上了探索中国文学叙事的民族化道路。一方面,以西方叙事学为阐释资源,发现了中国叙事学与西方叙事学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中国文学批评借鉴西方叙事学的概念、思路,探究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叙事学发展的历史之路。这两方面的探索把西方学者所热衷叙事学的概念、术语、思路纳入到中国民族叙事的范畴,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叙事学思想。这种民族化的叙事学探讨既摆脱了叙事形式本体论的空洞性,也找到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化道路。叙事学的中国之路的民族化探索,使中国文学批评“回到文学本体”的理论探索具有民族性特质。而把叙事形式纳入到当下时代的伦理诉求之中,则展现了中国文学批评在“回到文学本体”探求上涵括“时代性”的雄心。
当文学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之后,文学创作就成为不及物的写作。文学创作也就丧失了时代的温度,自然也无法体现出时代之思与时代之忧。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文学批评开始注意到文学的时代责任。文学创作要回应时代问题,正视读者精神需求,体现人道主义光辉,逐渐成为9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批评的主要话题。不过,和以前的文学批评不一样,这个阶段的文学批评是从文学本体出发的,而不是重蹈文学工具论的覆辙。批评家们着眼的仍然是文学本体,也就是说,文学语言、文学形式、文学结构、文学叙述仍然是文学批评的核心话题。只不过,不再把文学叙事、文学语言、文学结构悬置在真空之中,而是给它们填充了饱满的人性的、人伦的内涵。
(摘编自《文艺报》周新民《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 “回到文学本体”批评理论探索经历了从本体论到工具论再到价值论三个阶段。
B.中国文学批评民族化的叙事学探索是以西方叙事学为参照,并赋予民族化的内涵。
C.中国汉语文学获得宏阔历史文化支撑是文学批评从文学本体语言角度探讨文学语言。
D.“回到文学本体”中的文学本体指文学作品,包括文学叙述、文学语言、文学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对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回到文学本体”的分析主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C.文章的中心论题是 中国“回到文学本体”的文学批评理论价值论建构过程。
D. 文章以汉语表意性、图像性的诗性特质为例来论证文学语言无法彻底“自足”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本体论角度探讨“回到文学本体”的理论被中国文学批评界完全否定是因为它脱离了中国文学传统、文化语境。
B.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要有温度,回应时代问题,正视读者精神需求,体现人道主义光辉,反对不及物的写作。
C. 文章认为,文学批评的时代责任感是要通过批评来引导作家关注现实,创作出具有时代之思、时代之忧的作品。
D.中国“回到文学本体”批评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开创了一条中国文学叙事的民族化道路,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内涵。


展开余下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B(A“从本体论到工具论再到价值论”有误,应是“从工具论到本体论再到价值论”;C“支撑是文学批评从文学本体语言角度探讨文学语言。”有误,原文是“支撑”缘于“中国文学批评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层面上,来探讨文学语言”;D.还包含“文学形式”。)
2.(3分)B(不是“正反对比论证”,应是“反面论证”。 )
3.(3分)A(“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回到文学本体 ’”并没有被中国文学批评界完全否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莆田市第二次检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和”美强调了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笙磬同音,社会的讲信修睦与和气致祥,更注重这些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古人认识到,自然、人、社会三者始终处在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又协同发展的动态平衡中,彼此间关系的和谐也成为宇宙间流转、生生不息的关键。
我们的祖先在蒙昧时期就关注到生命之源——气,并且将天、地、人三气紧密相连。地气、天气的上升下降,阴阳、天地相互激荡,再加上雷霆、风雨的滋润,使得四季、日月相互交替,因此形成万物。万物虽然有数量、大小、形状与本质的差异,但是却能井然有序、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这是自然中的“和”美所发挥的作用。“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通过调动四气、调和阴阳来达到和,故而“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礼记•乐记》中写道“乐者,天地之和也”,这体现出宇宙万物和谐平衡的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民的和谐世界观。
“和”是宇宙之根本性质,是宇宙之真、之善、之美的总来源,既然宇宙的真善美都来自和,那么,我们人工的创造,也应效法天地,以和为根本法则。在世间万物相融相通的基础上,人们效法天地自然,将人事合于其中,既追求自然的旨趣,又强调人为的秩序;既强调规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无为而治;既遵守礼仪制度,又不能完全受它约束,在主张秩序和追求自然两者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礼记》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均是达到天下‘大顺’的要素和基质。”此时的“和”美不仅指自然万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更是作为人与天之间沟通的连接点,其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和谐。“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基于儒家“崇天”“敬天”的思想,礼、乐的制作原理模拟了天地的运行规律,将天地作为万物和谐的样本与标准。“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天地间的和合作用通过“和”美之乐体现出来,它可以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圣人在制礼乐时首先要懂得天地的运行机制与规律,效法天地、阴阳、四时和鬼神,为人的行为指出方向和提供依据。将人的活动与天地相联系,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觉意识,也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凝聚力以抵御强敌,维护统治,正如《礼记•乐记》中讲到“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和”美思想以天地作为起点,应用到人事社会中,最后又反观于天地间,其中的人、自然、宇宙、社会都不是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而是组成了一个休戚相关的统一体,这一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美的观念,在《礼记•乐记》中有较为全面与直接的论析与体现。自然界中的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丰富而统一的世界,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尊重万物、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促进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存和共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编自梁晓萍、李阳《〈礼记•乐记〉中的“和”美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和”美思想强调自然、人、社会三者自身的和谐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
B.万物虽有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的差异,但在“和”美作用下,却能有序和谐相处。
C.人们创造性地效法天地自然,既追求自然、无为等,又强调人为的秩序规则等。
D.圣人以天地的运行机制、规律指导礼乐制作,是为提高凝聚力以抵御强敌,维护统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二、三段论述自然界的“和”美、人与天的“和”美,论证层次清晰,是并列关系。
B.第四段论述了礼乐制作的思想基础、制作原理、积极作用,其中积极作用是论述重点。
C.文章结尾总结全文,提出人类应贡献力量的呼吁,与开头呼应,结构严谨。
D.文章大量引用《礼记•乐记》的内容,使其“和”美思想得到具体的呈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然自然、人、社会之间始终保持动态平衡,那么任何时间三者互相制约的力度、共同发展的程度都应相同。
B.“和”美作为人与天之间沟通的连接点,常常能达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的和谐的最高境界。
C.“天高地下,万物散殊”“流而不息,合同而化”就是圣人制礼乐时要遵循、模拟的天地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D.“和”美思想中的人、自然、宇宙和社会是互相联系、交融共存的,彼此之间休戚相关。
1. 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是为提高凝聚力以抵御强敌,维护统治”错,原文是“将人的活动与天地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凝聚力以抵御强敌,维护统治”。
2. 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论证层次清晰,是并列关系”错误,由原文中“在世间万物相融相通的基础上,人们效法天地自 然……”可知,二、三段是递进关系,第二段论述自然界的“和”美,第三段在第二段基础上论述人类效法自然, 在其中融入人事,形成人与天的“和”美。
3. 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A. “那么任何时间三者互相制约的力度、共同发展的程度都应相同”错误,任何时间都相同是一种固化的、静态的平衡,而动态和谐强调的是三者强弱随时变化、随时调整,达到整体平衡的一种状态。B. “常常 能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错误,原文是“其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和谐”,没有说“常常能达到”。C, “天高地 下,万物散殊”“流而不息”讲的是天地间万物散乱、流动不止的状态,这是礼乐兴起的背景,而“合同而化”则是 礼乐兴起的目的一作为一种纲纪协调万物。
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查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传统伦理学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现代伦理学则开始比较系统地反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未来的伦理学应该还需要将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纳入考虑范围。
工业文明早期,机器还是人类制造并完全可控的产品,并不存在伦理问题,直到出现智能机器人,它们开始拥有了人的一部分理性,而未来它们还可能发展到拥有自我意识。因此,我们应该考虑与它们的伦理关系。对这种伦理关系,人们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它们会不会在智能方面超越人乃至替代人。为此,目前对人机关系的伦理调节大概有三个方向:一是规则设定;二是价值引导;三是能力限制。
规则设定是指规范、限制机器人的行为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福建省20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