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11 2020-06-0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1]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练:文学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
矫正卷07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老船上岸
阿占
一条二十年的老木头船,用凶恶的风浪做了文身,满布的杀伐之气,就像那些久经沙场的武王。现在,它被搁置在早春的岸滩上,正午时分,若靠近船身,能听见喑哑低闷的声音从深处传来——榫卯彻底相离,绝响四起,生命里最后的动静。咔吧一声!榫卯相扣,这是新船才有的资格。老船恰恰相反,响起来的,是散了架的声音。
渡海的老船,当年渡的是苦难,渡的是艰险,能够从这些个中间抽身而过的,怕也只有仁慈了。老船身上的每一块木头都有灵性,早就成了雷电的一部分,成了风暴的一部分。老船曾经对主人说过,如果有一天老了干不动了,要将它留在大海上,随风浪漂泊,逐渐解体。或者在某个瞬间凭借风浪与礁石的夹击而粉碎,转眼沉入海底——这些都可以让老船拥有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属于大海的荣耀感。死于大海,老船相信还会有来世。至不济,也要拥有滩涂一隅,对死亡保持觉知,潮汐涨落,时间显示出不动声色的力量,生命之光与死亡阴影重新融合,流沙如软金覆盖了所有的秘密。
主人肖老大没有背叛老船。在渔村,老船不能用了,拆卸变卖是一种约定俗成,十个有九个船老大都会这么做,除了肖老大。他知道老船不想这样死。相会过千军万马,最后落得变卖残骸,这样的过程比结果更疼痛。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丢失未来,而在于没有了过去。唯肖老大与老船惺惺相惜。
不过是一条渡海的破船,留着干什么?人们不解地问。包括肖老大的儿子。
回想起海上的苍茫日夜,一切背景都简化了都退后了,只剩下孤独的海平线。肖老大和老船始终没有发现岸,他们固守着心中的石头,彼此默契。来了好潮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趁着潮水浪峰抢鱼。在风口浪尖,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吼起来。肖老大到死都不会忘记有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早晨出海还是漫天的胭脂彩霞,到了中午头儿海就怒了,眨眼工夫,灌满铁铅的云层越来越厚,沉沉地碾压而过。肖老大从没见过这么逼仄的天空,他感觉快要憋死了。忽然,冰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最小的如鸡蛋,大的竟好比半块砖头。那浪啊,扯天扯地。一个浪峰过来,船被抛了出去;再一个浪峰过来,船又被接住了。渔伙计们不是吐出了苦胆就是吓破了胆,根本无从下手,只听任上天安排。
一个又一个的浪峰之后,肖老大惊奇地发现船竟然没翻,自己还活着。这个时候,岸上的女人们早已哭声一片。冰雹把庄稼地都打烂了,那树叶一样的木头船还能在吗?哭上一阵,又憋了回去,女人们齐齐地跑到码头上等着,死死地望向轰隆翻卷的大海,彼此只说宽慰的话。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彼此的悲喜是连同着生死沉浮一起完成的。二十年前,肖老大正值壮年,那个吉日,他兴兴头头地购置了渔网渔具,在新船上贴满了对联——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日行千里”,三桅上贴“三将军舵后生风”,四桅上贴“四将军前部先锋”,五桅上贴“五将军五路财神”,船舱内贴“船舱满载”“积玉堆金”,大网上贴“开网大吉”,船头上贴“船头无浪多招宝”,船尾上贴“船后生风广进财”……终于,一切停当了,放炮仗,请财神,做羹饭,下水——二十年前的老船是个披挂齐整的新晋武王啊。
船通常需要三年两修。过去的二十年里,肖老大都是按照这个频率把船交给石老二,就像肖老大的爹把船交给石老二的爹,一样。从祖上开始,石家就是半岛地区有名的船匠人,凭借一把斧头、一把刨子、一把锯子、一个凿子、一些麻丝、一点油灰,石家在不同的渔村里施展着匠心和苦心。修船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悟性——整个木头船都是手工打造的,修补只能依靠手工推进,一寸是一寸,一厘是一厘,想快也快不起来,即便五六米长的小船,缝缝补补也要七八天功夫。以前这门手艺不传外姓人,师傅门下颇为拥挤,后来木船被铁壳大船替代,再加上修船又累又枯燥,很多人转行不干了,年轻人更看不上这份出力差事,修船匠就跟海里的鱼一样,越来越少了。
浏览完整试题
老船最后一次修整是两年前的事情。这船到年岁了,石老二说。我也到年岁了,肖老大说,春秋天三五海里跑跑,捞点小鱼虾,就消停了。后来又说到了各自的儿子。肖老大的搞养殖,石老二的开渔家宴,他们不会打鱼也不会修船,钱倒没少赚。
茶水浓酽才能解暑,茶锈如铁,就像岁月的坚硬。肖老大给石老二递了烟,笑眯眯地说下去——那些年船把肖老大带到了不为人知的所在。海怪,大鱼,他都见了。大鱼的脊背是黑乎乎的,拱形,就像退潮时露出的岛子。有月亮没有风的晚上,船把肖老大带到海中央,大鱼就会来报信,告诉他在哪里撒网能满载而归。鱼嘴一张一合,脆生生的声响能在水面上走很远。肖老大就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
夏天之后,肖老大与石老二再无后会。又过了一个夏天,肖老大与老船一起上岸,渔网渔具都撒在房顶上,老船则风化于天地自然之间,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也许用不了多久,人们会说,看那老船,像被狼吃剩的牛或马的骨架,也像被人和猫吃过的鱼的骨架。到那个时候,肖老大必定更老了,每逢涨大潮的日子,他都要孑孓而行于岸滩,去看望老船。海风啸叫起来,浪的堆叠如雪,他们一起组成了举世的废墟。
(《解放日报》2019年4月25日,有删改)
1.概括老船上岸的原因。
2.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
3.从老船的视角评价肖老大。
4.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末“举世的废墟”的理解。
【答案】
1.(1)船到年岁了。(2)肖老大到年岁了。(3)鱼越来越少了。(4)年轻一代已经不愿继承老一代的职业。
2.(1)从修辞角度看:比喻、夸张、拟人手法。“大鱼的脊背”像“退潮时露出的岛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当年船带肖老大看到了海中神奇的景象。用夸张手法写肖老大的笑声,表现他的勇敢和自信。用拟人手法写船带肖老大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到“海中央”,写出了船和肖老大之间心灵相通。用拟人手法写“报信”,写出了肖老大是捕鱼行家。(2)从句式角度看:长短句交错,“海怪,大鱼,他都见了”等短句与前后的长句结合,使行文富有节奏。(3)从表达方式看: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鱼嘴一张一合”“肖老大就仰天长笑”等写出了船夫海上捕鱼时的特殊经历。(4)从语言特征看:“笑眯眯”“黑乎乎”“脆生生”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节奏感。
3.(1)肖老大,你是讲信用重情的人。我老了,不能用了,你没有像别人一样把我拆卸变卖。你是最懂我的人,你让我到死都拥有过去。二十年前,你把我披挂整齐并坚持三年两修,从未停止,直到我们都老去。现在,你还不忘时时来看我。(2)肖老大,你是坚强勇敢的人。生死沉浮,历经苦难艰险,在海上几天几夜不睡觉,在冰雹中幸存下来,你从来不曾放弃退缩。
4.(1)肖老大年老了,不能出海,船也年久失修,风化于天地自然间,已无法下海,两者都成了“废墟”。
(2)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悲喜与共,一起生死沉浮,一直拥有从出生到死亡属于大海的荣耀感,他们一起构成了“举世的废墟”。
【解析】
1.本题要求概括老船上岸的原因,原因一般分直接与间接原因,概括时要保证准确而且全面。结合原文语句“这船到年岁了,石老二说”“我也到年岁了,肖老大说,春秋天三五海里跑跑,捞点小鱼虾,就消停了”“后来又说到了各自的儿子。肖老大的搞养殖,石老二的开渔家宴,他们不会打鱼也不会修船,钱倒没少赚”“年轻人更看不上这份出力差事,修船匠就跟海里的鱼一样,越来越少了”。结合以上内容从船、人、鱼、职业承继四个角度概括即可。
2.文中画横线语句是写肖老大讲述这些年来与老船的经历,有所见、所闻、所感。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侧重描写,“鱼嘴一张一合”“肖老大就仰天长笑”等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真实的展现了海上捕鱼的情景感受。从修辞手法来看,“大鱼的脊背是黑乎乎的,拱形,就像退潮时露出的岛子”使用比喻,形象地写出肖老大看见的神奇的景象;“那些年船把肖老大带到了不为人知的所在”“船把肖老大带到海中央,大鱼就会来报信,告诉他在哪里撒网能满载而归”运用拟人,写出了船与人心灵相通;“肖老大就仰天长笑,那笑声甚至能把月亮击落”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气势与自信。从句式特点和用词上看,长短句交错,及“笑眯眯”“黑乎乎”“脆生生”等叠词的使用,都使描述生动、活泼,读来节奏明快。
3.首先,审题时注意题干提示信息:对象“肖老大”,答题角度“从老船的视角”评价。然后,结合文章标题“老船上岸”及整体内容可知,文章内容写老船为什么上岸(上岸前),上岸后怎样。上岸前,老船与肖老大共同经历二十年的海上捕鱼经历,见证了二十年来肖老大意气风发的时候。结合语句“来了好潮水几天几夜不能睡觉,要趁着潮水浪峰抢鱼。在风口浪尖,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吼起来”“冰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最小的如鸡蛋,大的竟好比半块砖头。那浪啊,扯天扯地。一个浪峰过来,船被抛了出去;再一个浪峰过来,船又被接住了……一个又一个的浪峰之后,肖老大惊奇地发现船竟然没翻,自己还活着”分析,肖老大是勇敢坚强的人。上岸后,主人肖老大没有背叛老船,结合语句“在渔村,老船不能用了,拆卸变卖是一种约定俗成,十个有九个船老大都会这么做,除了肖老大。他知道老船不想这样死”“到那个时候,肖老大必定更老了,每逢涨大潮的日子,他都要孑孓而行于岸滩,去看望老船”“船通常需要三年两修。过去的二十年里,肖老大都是按照这个频率把船交给石老二”分析,肖老大是重情重信的人。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注意用第二人称评价肖老大形象特点。
4.首先,从短语结构来看,“举世的废墟”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废墟”,本指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举世”是定语,起修饰作用,指整个世间、全世界。然后,回归原文语境分析其含义。结合文中原句“海风啸叫起来,浪的堆叠如雪,他们一起组成了举世的废墟”可知,“举世的废墟”是“他们”组成的,“他们”指因衰老不能出海的肖老大和风浪侵蚀下废弃的老船。再结合原文语句“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丢失未来,而在于没有了过去。唯肖老大与老船惺惺相惜”“肖老大与老船相依为命,彼此的悲喜是连同着生死沉浮一起完成的”“又过了一个夏天,肖老大与老船一起上岸”分析,“举世的”是突出肖老大与老船生死相知、相惜的情感。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春天的腔调
施立松
①春天是有腔调的。这腔调有时隐隐约约,细碎模糊,又羞涩迟疑,有时却浩浩荡荡,惊天动地,铺天盖地。
②吹刮了一个秋季又一个冬季的海岛的风,尖利又冷硬,仿佛一个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将军,只知道用尽全身的气力杀伐。枝头的叶杀尽,山野的草杀黄,家家户户的门窗紧闭,来来往往的男女披头盖脸,大地一派萧索,老少一派委顿。他持戟叉腰,站在那个叫立春的门槛上,以为大获全胜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却不知笑声刚起,就惊动了一片:草地底下细若游丝的萌动,溪流里似有若无的潺潺,枝头上冒出了或绿或红的火柴头,乡下人家的屋檐下,黑羽白肚的客人,进进出出,忙着筑巢安家,有着葡萄似的黑眼珠的小女孩嗫起嘴唇学会了第一个字“春”。瞬息之间,仿佛强势粗糙了大半生的女子突然当了母亲,硬茧遍布的指尖在婴儿细滑如绸的肌肤上抚过,不知不觉就放轻了力度,不知不觉就上翘了嘴角,不知不觉就柔软了身段。那些坚硬,那些狠辣,那些坚不可摧的盔甲,土崩瓦解。风姓了杨柳,吹面不寒了;风从了莺儿,吹折花数枝;风随了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
③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云们,像是收到了指令,迅速集结,从东边到西边,从天涯到海角,每一朵云都带来一个消息,每一朵云都是久别重逢。一见面难免要叽叽喳喳,说说别后情形,唠唠眼下当前,叹叹前世今生,情动处,便相拥在一起,身影叠着身影,声音压着声音,窸窸窣窣,抽抽泣泣,起初是轻泣,后来难免号啕。于是,雨一下,连绵数十天,仿佛要把积攒了一年的思念都倾诉完。于是,桃树湿淋淋地起身,施施然地吟一首诗,千万种思绪,千万个话题,东冒一个,西冒一个,恨不得浑身上下都长了嘴。可等了半天没有下文,急得一旁的柳树伸出一串串嫩绿的小剪刀,一下一下地扑向桃树,却总够不着,只好将剪子伸长再伸长,像个心急的小男孩面对羞涩的青梅竹马,什么都想替她做,什么都想给她,却不知道从何做起,从何给起。
④一夜北风,连日细雨,不知什么时候风静雨止,晨起看窗外,不知谁给天地轻笼了一层白纱。滴着雨的苦楝树,用黝黑的树杈在空中作一幅写意水墨画,很江南很文艺,是远离故土的人,午夜梦回时的一缕淡淡的惆怅,是红尘里蓬垢了身心的人心底深处的一缕泥香。窗檐下的蛛网收藏了一兜的钻石,每一粒都晶莹剔透,每一粒都住着一个少女纯真的梦,每一粒都讲述一个昨夜的故事,如果你靠近了,就能听到风声雨声梦呓声。鸟声穿过绿色的枝叶,穿过层层薄幕,扑进你的眉尖心上,耳朵被叮咚的泉水濯洗了一般,满世界都清亮了,你甚至想像拣豆子似的,采杏花似的,拣一篮来,采一箩来,去沿街兜售,深巷明朝卖杏花,你卖清脆的鸟鸣。
⑤太阳流浪去了,大雨小雨包月无限量,有人设计了种太阳,很多人跟着种,种来种去,衣物洗了不干,换洗的都没了,身上湿湿的,气都喘不匀,夜来数着自己的呼吸,越数越烦闷,索性早早洗洗睡,管它梦里花落知多少呢!半夜被轰轰的雷声惊醒,被喧哗的雨声惊醒,赤着脚,掀了窗帘去听,是海岛独有的脚擂鼓盛世欢歌,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徐悲鸿的《八骏图》,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仿佛站在山顶喊了一嗓子哎哎哎,积郁尽消,身心尽快。惊蛰了吗,一枚露珠跌落,一朵迎春黄灿,一声虫鸣自屋角响起,如婴儿初啼。
⑥那天,十几个女子坐在一家叫“渔夫的故事”的民宿的玻璃房里,就着一盏清茶,谈着文字文章文学,脸上的每一道线条都是柔软的,那些声音珠玑似的,像屋前香樟树枝丫间的雨滴。心底隐约的雷声化在温婉的言辞里,薄雾似的朦胧聚结成绵连的情愫,化不开说不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茶案上的一丛菖蒲养在长了青苔的瓦片上,土陶罐里的一枝细脖子藕亭亭而立,一回头,窗外的柑树还挂着隔年的果实,红红的,沉沉的,随时要坠下地来。所有人都噤了声,仿佛随时有一声红色的惊雷,会在耳边炸响。
⑦春天是有腔调的。聂鲁达说,我要在你身上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我估摸着,这就是每个人的春天的腔调吧。
5.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6.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7.根据上下文,简析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色与效果。
8.结合全文,分析题目“春天的腔调”的意蕴。
【答案】
5.①内容上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变化多姿;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海岛春天的描述,又照应了文章标题和结尾;③笔法上疾缓有序,让读者身临其境,引发其阅读兴趣。
6.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海风比作尽力杀伐的将军,形象地写出了海风的尖利和冷硬;②用三组对偶形成整句,整散句结合,写出了秋季海岛的萧瑟;③使用副词、动词,如“杀尽”“杀黄”“紧闭”等,加强语气,表现出海风的强烈;④用词收放有度,画面刻画生动,富有文学气息。
7.①“一丛”“一枝”“一回头”“一声”,连用4个“一”凸显了“惊雷”前的宁静;②“菖蒲”“青苔”“陶罐”“藕”“红果”……意象的铺陈渲染了一种温婉、充满情愫的氛围;③运用叠词和色彩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绚丽与浓烈。
8.①“春天的腔调”不仅指春天的景色,更象征着生命的喜悦与憧憬,一种生命的形式;②表达了对春天独有生机的喜爱与赞美;③表达了一种历史更替变化的感叹与赞美;④作者告诉我们,无论生命中经历怎样的困苦与挫折,经历怎样严酷的寒霜,都不要忘记绽放生命的美好。
【解析】
5.本题考查重点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从内容、结构和效果三方面来回答。内容上:“春天是有腔调的”“ 羞涩迟疑”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春天的变化多姿。结构上:下文写到春天的多姿变化,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与尾段“这就是每个人的春天的腔调吧”、题目《春天的腔调》相照应。效果上:“隐隐约约,细碎模糊,又羞涩迟疑,有时却浩浩荡荡,惊天动地,铺天盖地”整句与散句结合,笔法上节奏明快,舒缓有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看该句写的是什么,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海岛的风,尖利又冷硬,仿佛一个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将军,只知道用尽全身的气力杀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海风比作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的将军,形象地写出了海风的尖利和冷硬。“枝头的叶杀尽,山野的草杀黄,家家户户的门窗紧闭,来来往往的男女披头盖脸,大地一派萧索,老少一派委顿”整散句结合,树叶凋零,山草枯黄,写出了秋季海岛的萧瑟委顿。使用 “杀尽”“杀黄”“紧闭”等副词、动词,加强语气,表现出海风的强烈。整体效果上,舒缓有度,比喻的运用使得画面形象生动,整散使得文本舒缓有度,文字优美。
展开余下试题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简析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色与效果”,然后找到画线句,看该句写的是什么,如何来写的,达到什么效果。 数量词的运用非常典型。“”“一丛”“一枝”“一回头”“一声”,连用4个“一”凸显了“惊雷”前的宁静;意象选用很有特色,新颖独创。“菖蒲”“青苔”“陶罐”“藕”“红果”……意渲染了一种温婉、和谐、充满情愫的氛围;“红红的,沉沉的,亭亭而立,长了青苔的瓦片隔年的果实,红红的”运用叠词是文章变得更有韵味,强调果实的特点,“青苔”“红果”色彩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绚丽与浓烈。
8.本题考查题目的意蕴。解答本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注意修辞,注意表层意思和深层内涵,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春天的腔调”含义上:文章写了春风、春日、春树等景色,表层意思是指春天的景色。“是海岛独有的脚擂鼓盛世欢歌,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徐悲鸿的《八骏图》,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仿佛站在山顶喊了一嗓子哎哎哎,积郁尽消,身心尽快”,深层内涵象征着生命的喜悦与憧憬;主旨上,作者在文中多次表达了对春天独有生机的喜爱与赞美,表达了一种历史更替变化的感叹与赞美;尾段引用聂鲁达的话,我要在你身上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作者告诉我们,无论生命中经历怎样的困苦与挫折,经历怎样严酷的寒霜,都不要忘记绽放生命的美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家(节选)
巴金
注:本文涉及人物及关系
祖父:高老太爷 陈姨太:高老太爷小妾 克文、克明、克安、克定:高老太爷四子 觉新、觉民、觉慧:克文的三个儿子
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药引煎在药罐里,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
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
然而另一个花样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
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烧焦了两处。
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觉慧虽然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了。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
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敲门。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插着门。他的愤怒被激动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
“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
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
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
“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
“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
“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
(有删改)
9.结合小说情节,概括觉慧的主要性格特征。
10.根据小说内容和创作时代。探究“家”的丰富意蕴。
11.根据文中的画线部分,评析巴金的写人艺术。
12.《家》的作者巴金曾说:“封建大家庭是必然要崩溃的。”请你从高家三代人角度概括说明这种必然性。
【答案】
9.①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从他不满封建大家庭的一切现状可知;②大胆无畏,勇敢斗争,从他骂陈姨太、批评仨父辈、骂哥哥觉新中可知;③有主见,不盲从,从他不拜菩萨、不准人进入他房间“捉鬼”中可知;④活得真实,不虚伪,不做作,从他敢说敢当敢发怒的一系列言行中可知。
10.①小说中的“家”实指“高家”这个大家庭;②“家”象征了封建大家族制;③“家”象征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封建世俗对人性的束缚;④“家”象征了腐朽没落、行将崩溃的旧中国社会;⑤“家”暗示了进步青年必将冲破“封建之家”,追求“新家”——新世界与新生活。
11.①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画线文段设置了两组矛盾冲突——觉慧和觉新,觉慧和大家庭中的一群迷信长辈,在这两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主要人物觉慧的形象;(手法如答“对比或衬托亦可酌情给分”)②善于综合运用精准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把人写得栩栩如生;③擅长细节点染,逼真、细腻、生动的展现人物个性;④善于从作品中人物的视角展开描写,画线文段正是从觉慧的视角,描写他的所
上一篇:
2020高考语文二轮专练:名句默写
下一篇: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练:杜甫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0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