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343  2020-06-0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3]
2020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专练:白居易、元稹、贾岛、孟郊
专题3 白居易+元稹+贾孟专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C.“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D.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表达效果。
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①唱和。
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唐)白居易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注:①微之: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元九)的字。白居易写此诗时,元稹已去世十年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翻阅卢子蒙的诗集,发现不少卢子蒙与元稹的唱和诗作,不禁悲从中来,写下此诗。
B.首联叙写了多年前元稹与卢子蒙一起论诗衡文,相识恨晚的情景,其情景如在昨日。
C.颔联写诗人此时与卢君聚首,披阅诗卷,发现很多赠元稹的诗,为下文做了铺垫。
D.白居易不少诗歌都注重通俗性与写实性,本首诗歌也基本体现了这种风格特点。
2.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如何抒发诗人真挚深刻的悼念之情的?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浏览完整试题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的两项是
A.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相互映衬,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C.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D.白居易的词中写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用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在李煜的词中写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
E.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得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2.分析两首词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 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正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B.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C.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①
白居易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健此花兼解语②,推囚③御史定违程④。
【注】①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别正在京城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元稹曾在嘉陵江边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白居易也作了组诗酬和元稹,这是其中的一首。②解语:善解人意。③推囚:审问犯人。④违程:耽误行程。
1.诗歌一、二两句中山枇杷的“叶”与“花”分别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下列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境,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
B.王诗先写荷花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C.白居易的惜荷之作,写出衰荷的萧条之状,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D.白居易写衰荷,是表现衰荷独立萧条秋意,花儿不残,叶儿未倒的清峻之意。王翰《题败荷》中,诗人把荷花写得楚楚动人,充分表达了陶醉夏日西湖美景的愉悦。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①。
(注)少微星:本是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作者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二人均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千。
C.颔联用了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生动贴切。
D.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E.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23年(唐长庆三年),即诗人到杭州为官的第二年。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②觉:醒
1.诗歌的前两联是怎样表现诗题中“早”字的?
2.白居易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划线句。
十、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①诗》,完成题目。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遣悲怀①
元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十二、阅读下面诗歌,完下列小题。
菊花
唐•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展开余下试题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陶”指东晋诗人,本学期学过他的诗作 。
2.下列选项中描述的季节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请说说元稹独爱菊花的原因。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两纸京书”,指“得复言,乐天书”。
1.第一二句诗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艺术效果?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下面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幢幢”指昏暗不明的样子,“残灯”是灯失去了光焰,作者在此暗示了自己的心境。
B.“残灯”“寒窗”等意象的选择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法如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谪九江”是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事,可见此诗应该是写在《琵琶行》之前的。
D.“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与《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在表现手法上异曲同工。
E.本诗情景交融,形神俱备,尤其是三四句,惟妙惟肖,留白十足,耐人咀嚼。
2.元稹初遭贬谪时白居易曾写有“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句,这次却是元稹闻乐天左降而“垂死病中惊坐起”。试从神、情两个方面对元白之“惊”做具体分析。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1.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 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分)
31.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10分)
十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行 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轻罗小扇扑流萤”看似平实,其实含义丰富。请试作分析。
2.这两首诗在传达主旨上可谓殊途同归。请从主要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分析。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晚秋
唐代 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注:“欹”同“倚”
1.诗歌前两联写了晚秋什么特点?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离人一种怎样的心绪?请简要分析。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蝉
(唐)元稹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1.诗歌对蝉的态度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2.诗中将“朝阳凤”和“春鸠”、“春蝉”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寒夜寄卢子蒙
元稹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
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
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注:本诗题目一作“寒夜寄卢子蒙,子蒙近亦丧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将月比作“阴秋镜”,说明是秋夜月色阴冷黯淡,衬托出诗人丧妻后的颓丧。
B.第二句中“寂寞资”指诗人丧妻独居,百无聊赖,只有寒意相伴,其情孤苦。
C.第三句中“酒醒”二字暗点诗人无法排遣心中愁绪,只能借酒消愁,然而愁苦更甚。
D.尾联点题,诗人所“悲”的,不仅有同病相怜之痛,也有对友人近况的担忧之情。
2.本诗的颈联写得十分动人,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竹枝
元稹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
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
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
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作者自注)山竹枝:自化感寺携来,至清源,投之辋川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枝是远公亲手栽种,生长在深院的虎溪旁。首联交代了竹枝的由来。
B.诗歌叙事中饱含深情,“多惭”表达了对远公扶送诗人出山的愧疚之情。
C.诗歌用“安危步”肯定了山竹的功劳,并且指出山竹与“俗材”不同。
D.诗歌语言晓畅,朴实自然,将“我”与山竹的生活琐事描绘得情趣盎然。
2.诗歌尾联用语平易,却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二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①,消息海云端。
【注】兰桡:用兰木做的桨,这里指代船。殊:作“犹”讲。
1.诗歌是如何围绕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展开余下试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十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客思
贾岛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1.贾岛“推敲”的故事,让我们想起“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的诗句。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三句两个“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
B.第二句的“旅人心”三字和诗题相照应。
C.“月明里”三字蕴含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D.末句与“月出惊山鸟”所表现的情境相同。
3.请对这首诗的第一、二两句的语言特色加以赏析。
二十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再下第(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一夕九起嗟”一个晚上竟然多次起来嗟叹,这个细节刻画出作者落第后内心的极度忧郁和哀伤,他陷入了悲痛中,根本无法入睡。
B.“两度长安陌”中的“两度”与标题中的“再”相照应,解释了“一夕九起嗟”的原因,这原因其实就是《登科后》中的“龌龊”。
C.《再下第》写孟郊失意时“龌龊”,痛哭流涕;《登科后》写他中举后“放荡”,对行为不加检点。表现出古代文人率真任性的特点。
D.《登科后》把苦恼落魄的“昔日”和兴致高涨的“今朝”作对比,抒发了作者难以掩抑的得意与欢快。
E. 唐代时,科举考试是像孟郊这样的寒门士子进入朝廷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通道,所以他才会在落第和登科后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2.这两首诗的末句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二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怀》①(其二)
(唐)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②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③。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注) ①秋怀:本诗是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时所作。全诗共十五首。②老客:指诗人自己。③印病文:喻卧病已久。转愁盘:谓愁思不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秋月起兴,透露着诗人对自己壮志消磨殆尽,境况极其不堪的无限感慨。
B.七八句写诗人劝自己不要乱想,也不要信无端瞎说,既是宽慰,也是无奈之举。
C.诗歌最后两句以景结情,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如同有人在弹奏哀曲,意境深远。
D.全诗饱含了穷愁境遇中的苦涩,书写了晚景凄凉的哀怨,情深致婉,语言质朴。
2.诗的三四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织妇辞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①,自著蓝缕②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注)①纨素:精致洁白的细绢。②蓝缕:破敝衣裳。
1.“妾是田中女”写出了织妇的______,“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写出了织妇的______。
2.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二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北郭贫居
孟郊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泷①居。
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②。
注:①蒙泷,指草木茂盛之地。②清虚,指风露。
1.关于“贫居”,诗中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作者写最后两句有什么用意。
三十、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中“驱”“拂”二字的妙处。

答案与解析
一、
1.CD
2.“谁料”句虚写元稹在嘉陵江岸边对自己的思念,“正当”句实写了诗人在曲江池畔对好友的凝望。这一联对思念之情的描述,从双方着笔,形象地再现了两位诗人在月圆之夜凝思、吟赏、思友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元、白二人心心相印、推心置腹的友谊。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内容。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
C项,“此晴彼阴”错误,“两地阴晴远不知”写的是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明月”之夜。故应改为“因距离远而不知阴晴”;
D项,“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错误,“共语”“同悔”表达了双方相同的绵长的友谊和思念。
CD两项赏析不恰当,故选CD。
2.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和特点,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然后结合诗句意思,分析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进而准确鉴赏。
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谁曾料想到你(元稹)在江边思念我的夜晚,也正是我在池畔思念元稹的时候。“江边怀我”是作者对元稹思念自己的想象,虚写;“池畔望君”是作者对元稹的思念,实写。作者用虚实结合和对写法,写出了我和元稹心心相映,身处异地却相同的思念之情。这种虚实结合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还加深了诗歌情感。
二、
1.A
2.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