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68  2020-06-1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经历了长达数千年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这个观点虽然是现代西方的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提出来的,但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就有所认识。例如,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孔子并不是从地缘、血缘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的,而是着眼于文化。那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呢?应该说是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中国人则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诸神脚下的可怜虫,更不是生来就负有原罪的天国弃儿,相反,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的道德准则并非来自神的诫命,而是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也并非来自神的启示,而是源于人的内心。先秦的诸子百家虽然议论蜂起,有的甚至势若水火,但他们都以人为思考的主要对象,其智慧大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这种思维方式为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当其他民族对各路神灵的至高权威顶礼膜拜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和效仿的对象;当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标设定为入天国以求永生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当其他民族从宗教感情中寻求灵魂的净化或愉悦时,中华民族的先民则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既然中华民族的先民以人为万物之本,他们的理想国就在人间。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栖栖遑遑,席不暇暖;庄子热爱个体生命,对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也抱着爱惜态度。如果说儒家更注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群体利益,那么,庄子更重视的就是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儒、道两家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把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显然,这种文化心理既有丰富内涵,又有积极意义,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需要我们继承:一是重视自然环境的生命观,以“民胞物与”的态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的价值观,不会在追求物质文明时丧失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体的道德观,儒家的大公无私与道家的个性自由形成互补;四是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随时准备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五是见隐知微的忧患意识,重视国家和民族可能面临的祸患而绝不讳疾忌医。今天,西方文化依然风靡全球并对其他文化强势入侵,许多民族都对如何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忧心忡忡,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在努力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优长的同时,更要从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资源。只有当我们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时,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莫砺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几千年不间断地发展,中华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并最终获得了新生。
B.中华的先贤早就认识到,形成一个民族的诸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加起来都不如文化因素来得重要。
C.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生命认知完全不同,中华先民效仿圣贤求得生前建树,西方膜拜神灵求得死后入天国。
D.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是以人为本,理想国就在人间,以儒、道两家为代表,都有对人生价值的把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旨在阐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文章兼用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将中西方传统文化作比较,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性应是以人为本。
C.文章通过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即人的精神崇拜、道德准则等源自人还是神,阐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D.文章比较论述儒、道两家均以人为本,其思想同中有异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烙印,孔子从文化的角度来认同周王朝,支持了这一历史观。
B.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
C.中华先民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幸福感,与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有很大关系。
D.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五个方面的宝贵遗产,其核心应是人生价值的把握。
二、文言文阅读(42分)
(一)文言基础
4.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夫列子御风而行 吾尝跂而望矣 B.辩乎荣辱之境   之二虫又何知
C.彼其于世     其意常在沛公也 D.此虽免乎行    则王许之乎
6.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③贤哉回也 
④今王田猎于此 ⑤何以能鼓乐也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7.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C.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D. 畜君者,好君也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贤者亦有此乐乎 B.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C.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D.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9.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B.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C.天子适诸侯曰巡狩 D.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以亡。
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令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乃使吏出之。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
B.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
C.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
D.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自古以来,“荆”指楚国,其国名另有楚荆、荆楚之称。“荆”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楚”,其地极为常见,于是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或“荆楚”来称呼之。
B.“御”在古代有多种特指:“六艺”之一,指驾驶马车的技术;专指驾驶车马的人,比如“其御曰”中的“御”;指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如“御膳”“御笔”。
C.《诗》即《诗经》,“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D.“仞”,古代的计量单位,其长度本也是通过人体手足及动作测量的。一仞相当于现在的七尺或八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宣子听取了任章的建议,采用欲擒故纵之术以割让土地使智伯骄傲轻敌;最终贪婪的智伯在韩氏、魏氏、赵氏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了。
B.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温人在周被囚禁,他靠着聪明机智说动周君释放了自己。
C.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途中迷路缺水。凭借管仲的聪明,利用老马找到了归路;靠着隰明的智慧,利用蚁穴得到了水源。
D.乐羊忍住悲痛吃了自己儿子的肉,顺利打败中山国;秦西巴心地善良,把小鹿还给了母鹿。作者认为乐羊的智巧伪诈比不上秦西巴的愚蒙忠诚。
13.翻译。(15分)
(1)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出自本试题文段)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自《老子》第二十四章)
(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出自《庄子•秋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勇 气
美•狄斯尼
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坐在一个美国伞兵身边。他是第一○一空降师——巴顿英雄部队的,约摸二十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他开头有些怯生生的,不很健谈。但是过了不久,他的拘束消失了,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进攻法国前二十四小时),盟军向诺曼底空投了伞兵,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是,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天差不多亮了,老早已经在脑子里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任何战友。他吹响了用以集合队伍的尖声警笛,却得不到任何响应。焦虑不安的几分钟过去了,他再吹一遍,还是一个人也没有来。他于是知道原定计划出毛病了,他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蔽起来。他着陆的地点,是在一个整洁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园里的一堵石墙附近。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他总得碰碰运气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寥寥可数的几句法语,那是专为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而学的。
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她长得并不漂亮,虽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她显然是刚从做早饭的灶间出来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个小小的孩子———其中一个是婴儿,坐在一张高椅子上——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他迅速地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了。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降落,而这一栋又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那位仅仅是由于藏起美国人而“犯罪”的法国农民,在被拉出厨房的时候,想要招呼他妻子一声,但是一个德国士兵一拳打在他的嘴上,他就说不出话来了。德国人命令他站到院子里,他并没有受到审讯,也不能向妻儿说一声再见,根本无所谓手续不手续,就被当场枪毙了。妻子呜咽,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德国士兵知道怎样发落敢于掩护敌人的法国老百姓,不过对于如何处置他们的这个美国俘虏,却显然有一场争论。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上。
棚屋后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由此望去,可以看到田野边缘的那片树林。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他刚跑进树林——悉意经营的、没什么灌木和杂树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们分散开来,正在很有次序地进行搜索。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看来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他没有什么机会了。
对,还有最后的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拼命往回跑,避开一棵又一棵的树,离开树林,再次跑进田野。他跑过了棚屋,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那位被杀害的法国人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又一次来到这户农家,敲响了房门。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没有向她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哦,当然啦。快!”
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德国人再没有来过这户农家。他们想不到需要再来搜查这间房子,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的精神竟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女人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欧胜利日以后,当我准备回国的时候,碰上了一位空军将领,他才把我感受到的确切地说出来了:


展开余下试题“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他说,“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个勇敢机灵的孩子。不过,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呢,是经常同你在一起,永远不会让你丢脸的。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幸福?”我惊奇地望着他。
“对,幸福。”将军重说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第一段通过对一次军人午餐会的叙述,从结构层次上来说,它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本文最后四段写作者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C.标题“勇气”寓意丰富,包含了美国伞兵以智取胜拼到底的勇气以及法国女人捍卫信仰的勇气。
D.小说用语平静,没有太多的渲染和议论,呈现出一种纪实的风格,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15.请结合文意概括法国女人的信仰是什么,并谈谈小说刻画该人物的主要手法。(6分)
16.请简述本文在叙述人称上的特点及作用。(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4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卫灵公》中强调“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 。
(2)孟子认为君子不同于一般人的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即 , 。
五、语言应用(20分)
18.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   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进一步 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A.简朴  不日  领略     B.简朴  翌日  领悟
C.俭朴  翌日  领略     D.俭朴  不日  领悟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B.教育部要求,加强对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情况、军事素养和国防意识的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档案。
C.在人们看来,“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思路。
D.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在顿悟和突破后能获得极大的快感。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
②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③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④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
⑤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
⑥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
A.①⑤③④②⑥ B.②⑥①③⑤④ C.①③⑤④⑥② D.②①⑥④⑤③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孔子说:“君子如玉”。古人喜欢佩玉,因为他们认为 ,佩戴玉石的目地是时时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但老子却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而是想做一块平凡的石头。原因很简单,玉石很珍贵, ;石头遍地都是,却能被所有人使用,能造福到所有人。所以老子说“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最珍贵的东西,看起来反而不珍贵。就像水、空气一样,它们是免费的,但远远比玉石黄金珍贵多了。
2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注】鞟(ku6):去毛的兽皮。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对于“质”和“文”关系的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不超过90个字。)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疫情却成为近几个月全球关注的焦点。当永恒与突发相遇,从书籍中思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守望相助、人与自我身心安顿则成为一种必然。
复学伊始,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一场“先秦诸子经典阅读分享会”活动,请从《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选取一两本,结合你的阅读感悟及对其现实意义的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 (A.偷换概念。据原文,中华传统文化“能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生”,此“新生”是传承意义上的创新;说“最终获得了新生”,此“新生”则有焕然重获新生的意思。B.无中生有。据原文,“地缘、血缘因素都不如文化来得重要”,并无“加起来”的意思。C.过于绝对。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是说“认识最早”,即便是“对生命的认知”,也没说“完全不同”。)
2. C(无中生有。据原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民族”,不能借此说“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3. B(曲解文意。据原文,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民族的先民则认为取火方法是燧人氏发明的,“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异”,而说“火种来源认知的不同表现得最为典型”是曲解文意。)
4.B(方圆:A方形,C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D副词,正)
5.A(A.均为连词,表修饰。B.助词,的/代词,这。C.语气词,不译/代词,他的。D.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吗)
6.D(①为被动句;②④为状语后置句;③是主谓倒装;⑤⑥是宾语前置)
7.D(畜通“慉”,喜欢,喜爱)
8.A
9.C(A.乐,形容词意动,以……为乐;B.南,名词活用为动词,向南行;D.粮食,运转粮食而食)
10.B(先弄通大意,并注意关键词语:“必恐”“重欲”“必惧”“必骄”等。原文标点是:“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
11.C(<诗经》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源头。)
12.B(B项,“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不正确,原文中楚王答应援助,但是齐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后楚国的救兵也没有到。)
13.(1)但楚王却很高兴,一定是想用(这个)使我们坚决抗齐。我们坚决对抗齐国,齐国就会疲敝,楚国的利益便在这里。”(说,1分,省略之,1分,坚,使动1分,敝,疲敝1分,句意1分)
14. B(小说中的“我”是虚构人物,非作者本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南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